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十八章 眾叛

作者 ︰ 獠羽

元190,夏六月初,繼朝堂大清洗之後,丞相董卓多商賈送上了斷頭台。雖然看起來,事件的導火索是陳、盧兩家的問題,但在抄沒了眾多與陳、盧兩家有聯系的商家之後,董卓又以這件事為借口,掀起了另一波屠殺狂潮。

以京城最大的王、鄭、蘇、趙四大商號為首,凡是在京城有一定基業,但卻沒有政治後台的大商人都慘遭炒家滅族的厄運,一時間,洛陽通往邊疆的道路上人滿為患,放眼所及,到處都是形容憔悴的昔日衣著光鮮的巨賈家人。不用說,那些商人的家財都被董卓抄沒,除了少部分被送入國庫之外,其他剩下的都被董卓佔為己有了。

當然,京城商人中還是有人逃過了一劫,這些僥幸存活下來的,只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和京城最大的商戶,許氏商團有著不錯的生意往來。這樣一來,所有人似乎都知道了,董丞相最想結好的,就是那個遠在益州的州牧了。

兩次血腥的屠戮,不但讓朝堂上的官員們人人自危,也讓整個京師中的平民百姓感覺到了一種朝不保夕的不安感覺,畢竟有一個隨時都可以隨便殺人的人在執掌自己的命運,這無論如何都不是可以讓人安心的。

終于,洛陽人的擔心變成了現實。六月中,龔其向董卓進讒言,言眾軍隨董卓日久,多有辛勞而少有慰藉,如今京師繁華,不若遣軍入城,犒勞三日,以收眾軍之心。

這番話說的好听,說是犒勞,其實就是在建議董卓縱軍入城搶掠。這個建議是在私下里向董卓說出的,董卓手下的幕僚們都不清楚,所以,當董卓同意了這個建議。下令全軍進城搶掠的時候,魏信、李儒等人再想勸諫,也為時已晚了。

薰卓這段時間以來的倒行逆施的行為,讓魏信感到一陣陣的心寒,他沒有想到,原來雖然行為也有瑕疵,但不失為一個草莽英雄人物的董卓,現在竟然變成了一個嗜血荒婬的魔王暴君。就算是幾個月前,董卓不還是在小心翼翼地處理政務嗎?一個人的轉變真的可以這麼快?

魏信心寒,原因不止這一個,說實在的。他對董卓了解的並不多,因為他壓根就沒有將董卓當作自己的主公,只是將他看作能將張濟送上事業輝煌頂點的踏板罷了。但是,現在董卓的行為簡直是在為自己挖掘墳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薰卓要是倒下了,張濟作為他地手下。憑著現在手中的這點權力,根本就無法自保。所以,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魏信都不希望薰卓這麼快就被打倒的。

至于最讓魏信感到心驚的。是他已經明白了當時並不處于弱勢地劉宇為什麼會出奇的對董卓采取了一種極為合作的態度。不但將自己的岳父送到了洛陽作為人質,而且還派人送來了孝靈皇帝地遺詔。讓董卓在朝堂中穩穩的站住了腳跟。

這一切的一切竟然是由佔據著一絲優勢的劉宇做出來地,魏信當時就感到很是難以接受,他也曾經想過這里面是不是有什麼陰謀,但左思右想之下,他無奈的發現,不論從什麼角度來考慮,劉宇的做法對于當時地薰卓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在找不出破綻地情況下,魏信也只好說服自己,也許這劉宇只是個偏安一隅地人而已。

直到今天,看到了董卓這魔王模樣的魏信才明白過來,原來那個身在益州地劉宇之前所做的種種布局,所圖的,就是要讓董卓毫無保留的釋放自己的本性,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惡魔!一想到這里,魏信就覺得不寒而栗,他現在已經毫不懷疑,這個劉元瞻,對于董卓脾性的了解,恐怕已經超過了董卓自己對自己的了解。想想這劉元瞻的手段,再想想自己以後也許要和這樣的人為敵,魏信的心中就感到既擔心,又興奮。

和劉宇對敵,那是以後的事情,現在魏信不得不頭痛的,是怎樣才能勸阻董卓,以防止最壞局面的出現。抱著這個目的,魏信來到了李儒的府邸。在薰卓的心目中,也許將魏信看作是軍中最富才智的人,但論起信任程度,那麼無疑,董卓還是最信任同樣具有極高智慧,而且是自己女婿的李儒,所以,與其魏信直接去找董卓進諫,還不如先到李儒這里來共同商量之後,再由李儒出面的效果好。

對于魏信的來訪,李儒似乎也是早有預感,畢竟他也對現在的狀況憂心重重。聰明人和聰明人說話永遠是很省心的,只是交談了幾句,李儒和魏信就達成了共識。同時,魏信也將自己對劉宇用心的猜測向李儒說了出來。

這一點卻是李儒之前所沒有想到的,所以,當他仔細思索了一番之後,也是出了一身冷汗,恨恨的說道︰「沒想到劉宇用心竟然如此狠毒!看來他早就有出兵對付我們的意思,只不過岳丈大人當時因為對他心存忌憚,所以在朝廷之中處理政事小心謹慎,並沒有什麼過失,這讓他找不到起兵的理由,所以他就想盡了辦法讓岳丈大人放松了警惕,繼而放縱自己,結果弄出了現在這種麻煩的局面!」

說到了這里,李儒焦急的站起身,一把拉住

︰「子瞻,我們馬上去岳丈大人的府中,無論如何也否則再這樣繼續下去,岳丈大人遲早會搞得眾叛親離的!」

兩人的意見達成一致,于是也不再多耽擱,一同騎著馬,趕到了董卓的丞相府門外。本以為薰卓正在府中,但等到了門前的時候,兩人才知道,董卓進宮了,而且去的,還是現在正監禁著何太後、漢少帝以及唐妃的永安宮。

听到這個消息,李儒和魏信都感到有些心驚,董卓進宮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反正現在的皇宮也就好像是董家的後花園,可問題是,他去的是永安宮,堂堂丞相去幽禁著廢帝的冷宮,他在打什麼主意?

當李儒和魏信急匆匆的趕到永安宮的時候,發現整個永安宮已經被薰卓的親兵團團包圍了起來,而董卓麾下地樊稠正在宮門口。一幅很是焦急的樣子,不住的轉來轉去。

「樊將軍,出了什麼事了?主公呢?」李儒看到樊稠那副焦急的模樣,心中更是一沉,連忙出聲問道。

看到李儒和魏信來到,樊稠就好像看到了救星一般,整個人都仿佛松了一口氣,連忙上前一步。拉住李儒的手,急切的說道︰「李先生,您來了就好了,您和魏先生趕緊進去看看吧。丞相已經進去兩個時辰了!」

李儒聞言一驚,他是關心則亂,把樊稠的話的意思理解錯了,還以為是薰卓出了什麼事情。心中大急,聲調變得嚴厲起來,問樊稠道︰「難道是丞相在宮中出了什麼事情?」

樊稠一愣,怔怔地說不出話來。魏信卻沒有李儒那麼激動,他拉了一下李儒,開口向樊稠問道︰「樊將軍。丞相到這里來到底是有什麼事情?」沒有來由的擅闖內宮是有重罪的。而且董卓現在的性子很有些變化無常。如果沒弄清楚狀況就這樣闖進去地話,只怕會惹出不必要的麻煩。

樊稠這時才反應過來自己剛才的話讓李儒誤會了。臉上一紅,連忙澄清道︰「丞相其實並沒有什麼事情,只不過,他和龔管家一起進的冷宮,雖然末將不知道里面到底出了什麼事情,但,但剛才在宮中傳出了女人地慘叫聲,兩位先生,末將實在是擔心主公他,他作出什麼….」

樊稠有些說不下去,他是個忠于主公的人,但他同樣也有著自己的善惡觀念,而且他的善惡觀念是比較接近正常人地那一種,所以他很擔心薰卓在皇宮之中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听了樊稠的話,李儒和魏信哪里還能按耐地住,他們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董卓如果在宮中做出了冒天下之大不韙地事情的話,後果將是多麼地可怕。

急步走入永安宮中,剛剛來到軟禁廢帝弘農王母子、夫妻的錦繡閣門前,還沒來得及進入閣中,就听到頭上風聲大作,抬頭一看,一個人影從閣樓之上直墜而下,砰的一聲落到了兩人面前的青石地面上,頭顱崩裂,腦漿混著血水四溢,死狀慘不忍睹。

「唐妃?!」看著眼前這個衣衫凌亂不堪,面目因為撞擊而變得血肉模糊的尸體,理、魏兩人都忍不住驚呼一聲。同時他們也都在心底暗叫一聲︰「糟糕!」

急忙跑到閣樓之上,眼前的場景讓兩人更是目瞪口呆。董卓大大咧咧的坐在繡墩之上,正由龔其為他整理衣襟。弘農王劉辯仰面朝天倒在地上面色紫青,七竅流血,尤其是那一雙如銅鈴般圓睜的眼楮,以及眼眶下面那兩道鮮血流過的痕跡,讓人看了心驚肉跳,而一個精致的酒杯就滾落在他的身邊。

太後何氏,衣衫無存,幾近**的身上到處是青紫色的余痕,一條長長的白綾纏繞在她的頸間,鮮紅的舌頭從她的嘴里吐出來,耷拉在嘴邊。

「丞相…唉!」面對這淒慘的一幕,李儒和魏信都長長的嘆出一口悲涼的氣息,他們都知道,大事去矣!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董卓在宮中所作出的這種大逆不道的禽獸之行,在短短的時間內就鬧得滿城皆知,雖然李儒等人下了禁言令,也擒殺了一部分傳播丑事的老百姓,但最終還是沒能阻止局面的惡化。

盡管董卓權勢滔天,但在這等重罪面前,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在沉默。越騎校尉伍,于閣下刺殺薰卓未遂,被呂布所擒,而後被董卓千刀萬剮。後將軍袁術單騎離開洛陽,跑到荊州南陽郡安身,徐圖討逆。而依然留在朝中的那些臣僚們,也都在暗中秘密計劃著如何誅殺董卓。在這些人里,以司徒王允最為活躍。

就在廢帝被殺半個月後,一匹西涼駿馬,帶著一個身材健碩,面皮白淨,五綹短須,面色驚惶的三十歲上下的武將,從洛陽城中疾馳而出,一路向豫州方向狂奔而去。

當這匹馬馳過城門官道附近的一個小茶鋪時,茶鋪的老板那本來混濁的眼楮忽然變得清涼起來,低聲對手下伙計說道︰「動用信鴿,八百里加急,向益州傳信,就說,曹操已經逃離洛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