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三十二章 另闢財源滾滾來

作者 ︰ 獠羽

組建情報部的想法並不是劉宇的一時興起,而是早就在他的計劃之中的。認真論起來的話,劉宇現在所擁有的地下勢力和情報勢力已經是大漢帝國首屈一指的了,因為他的起點就比別人高,漢靈帝壓根就沒那個閑心去搞什麼情報,而日後的那些軍閥現在都不過是朝廷的臣子。不過問題在于,劉宇的情報實力雖然強,但這些情報的來源大多是來自兩個方面,原來只有暗部,現在又多了丐幫。為了日後的帝國監察問題考慮,暗部和丐幫的存在並不適合讓手下的各級臣僚太多的知曉,所以到現在劉宇的手下包括郭嘉在內,都只是知道主公有一個自己的情報來源渠道,可具體是怎麼個情況,他們就不知所以了。這就直接導致了劉宇有很多的消息和事情不方便跟手下的智囊們商量。就比如這次的許相事件,劉宇就因為有很多顧慮,所以只能和孫琳兩個人商量著處理。劉宇不是低估自己或者孫琳的能力,事實上,他們兩個聯起手來,所擁有的能量絕對不下于郭嘉他們這些絕世奇才,畢竟三個臭皮匠還能頂個諸葛亮嘛,但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並不是能量足夠就能夠辦成的,就好像智商高並不一定能夠辦成事兒。

劉宇兩人來到三國時代最大的優勢就是因為他們來自現代,眼界要比這些古人們開闊高遠,不過他們的劣勢也正在于此。並不是任何現代的思維還有閱歷都適合于古代的情況,更何況是剛剛離開公元前紀年的三國時代呢,所以劉宇和孫琳這麼兩個現代人如果一味只知道依靠自己的現代知識去治理州郡之事,估計也別想什麼治國平天下了,不被人滅掉估計都是老天爺開眼。所以劉宇必須在很多事情上听取作為當代精英的各位幕僚的意見,這就直接要求他在情報上與眾人實現共享,所以,一個擺在明面上的情報機關的組建就必須提上日程了。魏浪本就是暗部的成員,如今將他提拔為情報部的主事官員,也可說是量才適用。不過在情報部還沒有自己的人員班底的情況下,魏浪的主要工作也就是和暗部聯系,從各種暗部收集的情報,遴選出具有軍事、政治價值的可以擺到桌面上討論的情報供劉宇的幕僚們參考。當然到以後,魏浪完全融合改組了劉宇依靠商業網絡組建的情報網絡之後,那就可以直接有目的的去收集各種信息了。

許相的問題還有情報部的問題到這里總算是告一段落,漢靈帝安插到劉宇身邊的這根釘子就這麼輕而易舉的被拔掉了,當然光是拔掉還不夠,這根釘子的替代品也已經安排好,如此一來,至少在漢靈帝升天之前,劉宇都不用擔心益州事務了。既然如此,劉宇也就安下心來繼續自己的科研工作,畢竟離下一次貢奉的日子不遠了,擴展財源的事情已經刻不容緩。

這些日子下來,劉宇的日子比起孫琳來還是要好的多,畢竟他負責的紙張改造還是有基礎的,而孫琳卻是在閉門造車。所謂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負有心人,繼染紙技術成功開發之後,紙張的改進也有了突破性進展。這一天,正躲在家里偷懶的劉宇被總算是听到了令他無比興奮的消息,第一批新式紙張制成了!這個消息就好像告訴劉宇天上開始往下掉錢了!

匆匆趕到造紙工房,劉宇來不及慰問那些眼楮熬得通紅的工匠,幾步來到剛剛造好的那一疊略帶點淡黃顏色的紙張前面,輕輕的用手撫模著那柔滑的紙面,心中欣喜不已。嚴格的來說,劉宇所造出來的雖然也算是宣紙,但在質量上趕不上真正的涇縣宣紙。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畢竟當時涇縣所出產的宣紙是用當地獨有的青檀木的樹皮制造的,不過即便如此,這些紙張不管是在質量上還是產量以及成本上都比現在所流行的紙張強上百倍。取代現在的那些造紙作坊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但話說回來,如果僅憑著這些紙張,劉宇想要賺大錢,基本上還是不現實的,畢竟一疊紙你能賣出什麼天價?這紙又不像玻璃,光你一家會造,不就是往上面寫字嗎?不用你的還不行嗎?所以劉宇造紙的最大目的不是靠賣紙掙錢,他真正想做出來的,是依賴于後世紙張質量而發展起來的折扇!

扇子在中國的歷史可謂悠久,從殷代時,就出現了用五光十色的野雞毛制成的,稱之為「障扇」的扇子。不過在當時,扇子不是用來扇風取涼,而是作為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之用。西漢以後,扇子開始用來取涼,材質多為羽毛。東漢時,除了羽扇以外,制扇的材料大都改為絲、絹、綾羅之類織品,並多為女性使用,因為只有女性才會有能力在扇面上繡制各種圖案。三國時男性用扇子比較著名的,大概要數諸葛亮,「輕搖鵝毛扇,妙計橫生,運籌帷幄」,基本上已經成了孔明最大的形象特征。

北宋時,攜帶極為方便的折扇出現了。其扇骨有用牛角、玳瑁、象牙、翡翠、湘妃竹、檀香木等珍貴材料制成;形式有琴式、如意頭、竹節式、蚱蜢眼等;扇骨分七、九、十二、十四、十六、十八股之多。到了南宋,畫扇、賣扇、藏扇之風盛行,並出現了扇鋪和畫商。明清文人墨客題扇畫扇成為一種時尚。傳說在扇子上題字作畫是源自三國時期,是曹操和楊修偶然間所為,但距離劉宇現在的年代,卻也有近二十年呢,所以劉宇利用折扇賺錢的計劃,應該說是具有極高的可行性!

折扇的主要材料之一的紙張已經成功研制出來了,益州地區最不缺乏的就是各類竹子和樹木,象牙更是南中特產,翡翠雖然不是太多,但若只是用作扇骨和吊墜,卻也綽綽有余。至于扇面上的書畫嗎,放著陳琳這樣一個精通書畫的大文豪,還有劉宇這個盜版成性的「一代文宗」,自然也不會有任何問題。當然,劉宇和陳琳不可能每天都光忙著往扇子上寫字,所以劉宇干脆借著成都城外岷江的便利,在江邊開設了一個折扇制造廠,並將後世活字印刷的原理告訴了劉曄、畢嵐這幾個發明家,要求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將活字印刷技術付諸現實。既然發展方向明確了,那工程上馬自然是越快越好。于是,整個益州的手工業全部被調動起來,一場小型的工業革命在益州的成都城外紅紅火火的展開。

漢中平四年,春四月,流傳後世數千年的折扇,終于在益州成都城外的岷江邊上實現了量產。看著一把把凝聚著百十余名工匠辛勤汗水和心血的折扇,劉宇的心中都有了一絲的觸動,誰說工匠是下層階級,如果沒有這些工匠,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難道是憑空飛來的嗎?不過劉宇現在的身份讓他無力為天下的工匠摘掉頭上下等人的帽子,不過這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雖然這個時間也許會有點長。

折扇制造成功,並不代表劉宇就能夠高枕無憂的在家里等著數錢,商業運作也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漢代的商業一直受到統治階級的打壓,所以成名的富商並不多,而這些富商所采用的商業運作手段也都比較粗糙。不過這些到了專門研究現代經濟學的孫琳手中就不一樣了。盡管還有花露水的研發重擔壓在肩上,但孫琳依然再次擠出一部分時間,親自為折扇的市場運作做了規劃布置,由此可見她對于改變益州財政危機的迫切。

孫琳的計劃也並不多麼復雜,畢竟在三國時代,搞的再精彩也不會有人向商人喝彩的。計劃分三步,第一步,將折扇分為三類,原扇,只得是由陳琳親自提筆賦詩作畫,並由達到匠師水平的工匠制作扇骨吊墜的折扇,這種扇子質量高,數量少,是具有收藏價值的精品;仿扇,一切內容都與原扇相同,只不過那些書畫都是刻印上去的,扇骨也是由普通工匠制作,這種扇子雖然價值上趕不上原扇,但用來彰顯自己的儒雅,卻也恰到好處;第三種,就是常扇,內容都是由劉宇組織的一批益州寒門士子書畫題寫,扇骨也是由學徒們制作,這種扇子價格低廉,供應量大,面向社會普通階級,如果想要附庸風雅,倒也物有所值。

第一步的分類是為了第二步的行動。第二步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將一批精美的原扇分別送與漢靈帝、三公、九卿、朝中比較有份量的幾個大佬及年輕俊杰,比如曹操等人,還有在儒林士子之中廣有聲譽的儒學、經學大師,如蔡邕、鄭玄等人。這一步不難做到,因為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和劉宇有些交情,而且這些人都是眼楮雪亮的識貨之人,他們只要眼不瞎,肯定會對這折扇愛不釋手的。第二個步驟,在朝廷大佬們將折扇的名聲打出去,根據自古以來上行下效的規律,市場將會出現一個門戶,這時候撥出幾十把原扇,在洛陽、冀州、徐州、荊州、兗州、青州這幾個廣有富庶之家,且書香世家眾多的州郡展開大拍賣,並進一步為仿扇的大規模上市做宣傳。第三個步驟,就是適時的在市場需求聲音達到頂峰的時候,重裝推出仿扇。

至于第三步,就是常扇的常規性商業運作,這一步是在仿扇徹底打開折扇市場之後進行的,所以技術含量很低,孫琳也就放手交給甄家三兄弟去辦理了。

只不過這樣一來,整個折扇市場的第一次盈利周期將達到四個月之久,所以劉宇不得不向整個益州的百姓、世家發行了仿照日後國債的州債,許諾借債半年,半年後加兩成的利潤返還。這個時候就看出劉宇在益州收攬民心的作用了,幾乎所有益州百姓都去當地官府申購了州債,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的州牧大人如果想要斂財的話,根本就不必搞出這麼多名堂,所以州牧大人既然說到了,那肯定就能做到。

每個家庭兩成的利潤,這加起來簡直是一個恐怖的數字,但劉宇有信心,他對于折扇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對于孫琳的商業運作也信心十足。事實給了劉宇一個響亮的答復,他的預想完全正確。

折扇的出現,在大漢掀起了一陣不亞于四年前玻璃出現時的風暴,一時間,所有的士人、儒生都被折扇的風采所折服,折扇,夸張一點的說,在一夜之間就成為了整個世族、儒家中人身份的象征。姑且不說原扇是千金難求,就是次一等的仿扇,買到200貫一把,也依然是有價無市。朝堂上,那些瀟灑的把玩著精品原扇的大佬官員成了同僚們羨慕的對象,更是由此引發了一些官員不求錢財只求一扇的風潮。

所有的這一切歸結到益州州牧府之後,結論卻變的很簡單,這場風暴所引起的直接後果就是州牧劉宇深刻體會到了錢財如糞土的境界。短短一個利潤周期,折扇就帶給了益州數百萬貫的收益,這也難怪劉宇會對一串串的銅錢變的乏味。

手中有了這樣一筆巨款,劉宇再次向全州申明了不加賦的政策,同時,凡是購買州債的,一律憑借票據到所屬的官衙領取本金和利息。這有直接使得劉宇在益州民眾以及遷徙而來的外州民眾心目中的地位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簡單地說,如果劉宇對益州的人民說︰我現在要造反!那麼益州的老百姓都會扛起鋤頭跟著劉宇一起造反,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劉宇並不會傻到真的去造反。

折扇第一個利潤周期的所有利潤被劉宇花的七七八八,不過他卻毫不擔心,除了因為折扇的市場遠遠沒有飽和以外,劉宇還得到一個消息,那就是花露水的制作,已經突破技術瓶頸,快要研制成功了!

PS:今兒晚上有個應酬,所以只有一更,不過這一章有4000字,各位先將就一下吧!另外,推薦各位鬧書荒的老大去看一下107580號,忘語老大的《凡人修仙》,文筆和情節都很不錯的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