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二十二章 進京

作者 ︰ 獠羽

不論劉宇在心中將這次的戰斗定位為勝仗還是敗仗,整個大漢朝廷還有司隸萬民,卻都將他視為立下不世之功的大英雄!畢竟朝廷只是關心戰爭的結果,劉宇能夠用不足萬人的部隊打敗擁兵十余萬的黃巾賊寇,這已經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了!而司隸的民眾只是在關心自己的生活是否會受到戰火波及,沒有人會去關心在這場戰斗中,劉宇的屬下有多少死傷,在他們的眼中這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在劉宇養傷的這段時間,京師洛陽從朝廷大員到平民百姓都是整日歡欣鼓舞,前些日子的那種惶恐不安的氣氛早就被丟到九霄雲外去了。京師本來就是天下首富之地,即使是民間也頗有余財,所以這番慶賀下來,真可說是夜夜歌舞升平。慶賀之余,司隸臣民都對拯救了大漢社稷的英雄劉宇充滿了好奇。

在大漢中央,朝廷百官也對這個當初因為行善而被提拔為譙郡太守,如今竟立下如此殊勛的現任豫州刺史議論紛紛,朝堂上的各派大佬也都在琢磨是否要拉攏一下這個鐵定的大漢明日之星。

作為一國元首的天子漢靈帝劉宏心中此時的喜悅更是比別人多了三分。劉宏生性就很是懦弱,讓他當個太平天子,做做敗家的事情倒是有余,讓他去抵御外敵入侵可是萬萬不成。更何況這次黃巾軍是直接兵臨虎牢關下,距離京師可說是只有一牆之隔,這簡直就是想要了劉宏的命啊。所以漢靈帝在一得知黃巾入寇的消息之後,就起了遷都避禍的想法,結果這個想法因為朝中重臣的竭力反對而流產了。再加上劉宏總算是還記得自己的祖宗陵寢都在京師附近,為了不讓人罵成是敗家子,又讓荀爽給他打了一支強心針後,劉宏的膽子總算是壯了一下,開始在京師司隸一帶加強警備。

可憐劉宏的膽量本來就沒多少,就這僅有的一點勇氣,卻被袁紹的大敗虧輸給嚇到了爪哇國去了。兩萬五千大軍啊,只是兩天就被人家打了個幾乎全軍覆沒,這怎麼能讓劉宏對京師的防守放心。這陣子劉宏表面上要裝出一副與黃巾軍決戰到底的姿態,暗地里卻吩咐張讓火速派人往西京長安整頓宮室,一旦有什麼不對,自己也好有個退路。畢竟如果在祖宗陵寢和他自己小命之間選一樣的話,還是自己的小命重要。

就在漢靈帝的耐性就要到頭的時候,前方竟然傳來了黃巾大軍被趕來救援的豫州刺史以不足萬人的部隊擊垮的捷報,這簡直是喜從天降,劉宏一時間都懷疑自己是否身在夢中。在反復確認了這戰報的準確性後,劉宏的心歡喜的好像要炸開一樣。他甚至有了一種想要去祖陵拜謝列祖列宗的沖動。這個豫州刺史真是好樣的,幫了朕的大忙,朕一定要好好封賞他!劉宏在心中暗下決定道。

比漢靈帝的喜悅不相上下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十常侍之首的張讓。張讓當初剛一听到虎牢告急的消息的時候,也是被嚇掉了兩魂六魄,驚惶之下,他匆匆的向漢靈帝獻計遷都,當即就與本就已經心存退意的漢靈帝一拍即合。沒想到這個計劃被朝中大臣阻止了。事後張讓冷靜下來,又開始覺得遷都是個不明智的選擇,自己本來是個宦官,這些年得到皇帝寵幸,才得以發達起來,可他這些年搜刮來的錢財和家產都集中在司隸京師之內。如果真的遷都到長安,漢靈帝是天下之主,自然不缺受用,可他張讓到了長安可就成了一窮二白了!自己本就是個不完全的男人,張讓實在不敢詳細那個自己沒有了錢,活著還能有什麼快樂。

後來張讓受到漢靈帝暗令,派人前往長安預留退路,他也借著這個機會將自己的家產轉出了一部分,但杯水車薪,在眼前這個敏感時刻,任何大規模轉移財產的行動都會被視為擾亂民心,破壞京師警備的大逆行為,是會被誅九族的。

正當張讓在家產與性命之間痛苦徘徊的時候,讓朝廷畏懼不已的黃巾軍竟然被人擊潰了。這可真是雙喜臨門啊!自己的家產得以保存,這是第一喜;這第二喜嘛,就是這立功的人不是別人,是豫州刺史劉宇!劉宇是誰?那可是咱家一手保薦上去的。當初是自己保薦他為譙郡太守,不久前也是自己保舉他為豫州刺史!(他忘了當時只不過是拿人錢財為人辦事而已)哼哼!張讓心中暗道︰平日里那些朝廷大員只知道找咱家的茬,見到咱家就眼楮不是眼楮嘴不是嘴的,可到了朝廷的危急關頭,他們一個個都做起了縮頭烏龜,誰都沒有退敵之策,反倒是咱家保舉的人立下這等功勛!這次咱家一定要為劉宇好好請功,讓你們看看咱家推舉的人是何等英雄了得!

張讓在虎牢關大捷後的第二天,就在朝廷舉行的慶賀朝會上向漢靈帝提出要重賞劉宇的建議。漢靈帝本來就有這個打算,朝中大臣大部分也覺得劉宇立下這等天大的功勞,受到封賞是理所當然的,所以這個提議很順利的便通過了。漢靈帝得知立功的這個人竟然是漢室宗族中人,心中更是大喜。唉!緊要關頭,還是同為高祖一脈的宗室兄弟靠得住呀!劉宏當即命新任太尉鄧盛前往虎牢關宣旨,詔劉宇進京陛見。委派位列三公的重臣為宣召使,漢靈帝也算是給足了劉宇面子了!

鄧盛來到虎牢關的時候,劉宇的傷勢剛剛好轉。要是換了別人,傷勢好到這個程度,肯定是馬上感激涕零的叩謝天恩,一刻都不敢耽誤的趕往京城的。可劉宇偏偏不這樣。當太尉鄧盛來到虎牢關劉宇養傷的院落時,劉宇正一副病怏怏的虛弱樣子躺在榻上,看到鄧盛進來,他便做出移動很艱難的模樣,掙扎著想要起來向鄧盛行禮。鄧盛並不知道劉宇的傷勢究竟如何,在他看來,劉宇能夠憑著不足萬人的兵馬打敗十多萬賊兵,那麼他身上受的傷肯定輕不了!現在看到劉宇拖著「病軀」要起身行禮,連忙伸手阻止道︰「劉大人有傷在身,不必多禮了。」

劉宇抱歉的笑了笑說︰「太尉大人親臨慰問,宇怎麼敢失了禮數呢?」

鄧盛這次前來本就是存著想要拉攏劉宇的心思的。畢竟細算起來,劉宇可說是由十常侍的人一手保薦起來的,鄧盛是朝廷中與十常侍集團對立的士族集團的重要人物,他當然不想將劉宇這樣的英雄拱手讓與十常侍。鄧盛認為,劉宇是漢室宗族出身,自然應該和自己所代表的士族關系更好處一些,所以在已經失了先手的情況下,鄧盛痛快的接下了前來宣旨的任務,目的就是想借著這次機會,能和劉宇打下一個良好的關系基礎。

現在鄧盛對劉宇的第一觀感就很是不錯,當下對劉宇著意拉攏起來。

劉宇之所以沒病裝病自然有他的考慮。首先一點,自己在虎牢關這里的事情還沒有完全處理好,黃巾俘虜的安置,陣亡將士的統計,這些都要他親自處理才能放下心來。第二,雖然自己的確是受了很嚴重的傷,可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竟然會好的如此之快,痊愈速度是平常人的好幾倍。如果把自己現在的真實健康情況展現出來,那麼別人恐怕會以為他劉宇勝的很輕松呢。如果自己本來就沒受傷,那麼劉宇也不是無病申吟的人,但問題是自己的確是受了很重的傷,只不過是因為自己都不知道的原因才好的這麼快,要是被人誤解為自己傷的很輕,那可就太冤了。這樣裝成傷勢依然沉重的樣子,鄧盛回去想朝廷稟報後,漢靈帝恐怕會更加看重自己的。

最後還有一點,那就是,朝廷中的士族階層固然希望能夠拉攏劉宇,劉宇又何嘗不想與大漢朝廷高層搭上線呢?自己當初是出于無奈,才借由張讓他們這些十常侍的手進入仕途。這種發家史,實在是不太光榮。如今自己立下天大的功勞,朝廷中的清流大佬向自己拋出橄欖枝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劉宇也希望借著這個機會好好的和士族階層搞好關系。自己如果是有傷在身的話,更容易拉近雙方的感情。

總之,劉宇和大漢高層權力核心人物之一的鄧盛之間的第一次對話,在雙方都刻意想搞好關系的基調下,成功的結束了。

鄧盛通過和劉宇的這次對話,更加認定這個年輕的刺史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也更肯定劉宇絕對不是能夠和十常侍同流合污的人。一個年輕有為的宗室子弟,對于現在國運多舛的朝廷來說的確是件好事。

向劉宇傳達完漢靈帝宣召他進京的聖旨後,鄧盛又對劉宇寬慰幾句,讓他安心養好傷再進京,便上馬回京復命了。當然,鄧盛回到京城之後,向漢靈帝大大夸贊了劉宇一番,同時也將劉宇傷勢頗重的情況向漢靈帝坐了匯報。漢靈帝听了果然大為感動,特別下旨將內廷中的珍貴藥材送去虎牢關供劉宇療傷修養,並口諭劉宇,讓他好好將養身體,等到傷勢愈可之後再行進京受封。

就這樣,劉宇在虎牢關又住了大概半個月左右,等到自己這邊的事情都處理完畢之後,便帶著孫琳,連同郭嘉、趙雲,帶領50個虎衛營親衛,往京師洛陽而來。

本來照劉宇的說法,我們是進京受賞的,又不是去打仗,帶兵卒干什麼?可郭嘉堅持認為不論什麼時候都要小心謹慎才好。劉宇想了想,也覺得自己立下這樣的功勞,恐怕並不是每個人都高興的,難免會有一些心存嫉妒之輩。小心使得萬年船,劉宇仔細權衡利弊之後,還是接受了郭嘉的建議,帶上了50名親衛。畢竟洛陽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區,就算有人想要對自己不利,估計這些人也足以應付了。

就這樣,東都洛陽,這個公元2世紀末世界上最大的都市,迎來了一個日後名揚青史千余年的風雲人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