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九章 奇兵

作者 ︰ 獠羽

黃巾軍在軍師蘇義的獻計下,采取了一個極為大膽的計劃——趁著大漢部隊分散,司隸門戶大開的機會,孤注一擲般的奇襲京師洛陽。不能不說,這個計劃雖然看起來瘋狂,但的確是很有效果。大漢中央政府現在正沉浸在豫州大勝的捷報里。對于那些位列朝堂之上的朝廷大佬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把這些泥腿子出身的起義軍放在眼里。在他們看來,開始的戰事危機只不過是各地郡守無能而已,現在朝廷剿匪大軍一到,那些跳梁小丑自然不堪一擊。就在這種輕敵情緒彌漫在整個洛陽上空的時候,一騎快馬,一份虎牢關告急的緊急戰報,將所有人從美夢中敲醒了。

漢靈帝被起義軍將要兵臨城下的消息嚇得魂不附體,急忙連夜召集朝廷眾臣商議對策。內侍張讓極力勸說漢靈帝移駕西京長安,暫避敵鋒。漢靈帝對此也頗為意動。但這個想法被以荀爽為首的一干大臣死死勸住。荀爽以頭觸地,苦苦勸道︰「陛下!京師乃一國之根本!陛下若為躲避叛賊而拱手讓出京師,則天下人當如何看待朝廷?恐怕到時賊眾之勢將愈加猖狂,一發而不可收拾矣!」

張讓在一邊陰陽怪氣的說︰「荀大人,如今叛賊十余萬已經兵臨虎牢關下,京師宿衛大軍又有七成被派往各地剿賊,現只剩下2萬左右的兵馬。若是虎牢關一破,賊軍打到京師,試問朝廷如何抵擋?到時天子若然有失,荀大人,你擔的起這個責任嗎?!」

荀爽大聲道︰「京師乃我大漢社稷根本,百年來歷代先帝不斷加固城防,且城中府庫充盈,區區烏合之眾,便是到了京師城下又能如何!?且虎牢關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下雄關,又豈是如此輕易就會被攻克的!」繼而轉頭向漢靈帝道︰「陛下,現在京師附近有百萬之民,陛下可急下旨意,在司隸京師招募青壯之士入軍伍,便頃刻可得十萬之眾。雖缺少訓練,然用以守城,則京師固若金湯也。只是如今賊眾攻打虎牢關甚急,虎牢關乃京師門戶,因豫州剿匪之故,關上兵馬不多,陛下當馬上派援軍往虎牢關,緊守關隘,也為京師募兵守備爭取時間!」

漢靈帝本身其實也並不是非要遷都不可。畢竟這洛陽乃是東漢的百年古都,他的祖輩父輩的陵寢都在京師附近。若是將京師讓給賊人,使先帝陵寢受損,那他到九泉之下也沒有臉面去見自己的列祖列宗了。現在听荀爽說得這麼有把握,他的膽氣也稍稍壯了起來,連忙下旨,命司隸一帶凡18歲以上,45歲以下的青壯民眾加入兵伍!同時派天使攜帶旨意八百里加急前往各地,命各州郡火速起兵救援京師!又下令由司徒袁隗之佷袁紹帶領5000羽林軍以及在京師新招募的20000新兵火速趕往虎牢關救援。

臨行之前,荀爽暗謂袁紹曰︰「賊兵勢大,不可力敵。汝到虎牢,只可據關嚴守,切莫出戰!」袁紹允諾,帶兵往虎牢關而去。

大軍急行2日,來到虎牢關下,守將鮑信將袁紹接入關內。正要詳說敵情,就聞關下黃巾賊眾叫戰,其言語中百般辱罵,不堪入耳。袁紹大怒,將荀爽之言拋諸腦後,忿然引軍出關迎戰。

那黃巾賊軍多日叫戰,從無一人出關,因此軍容十分懈怠。沒想到今日竟有人出戰,反而亂成一團。袁紹帶著羽林精兵如出籠猛虎般殺入敵陣,袁紹一馬當先將那叫關敵將刺于馬下,官軍趁勢呼喝掩殺,賊兵大潰,紛紛鼠竄,袁紹率軍追出數里,因見賊兵援軍而還。

這一陣,官軍共斬殺賊眾數千人,自身僅有很小的傷亡。鮑信開關將袁紹得勝之兵迎回關內,設宴為袁紹賀功。席間盛贊袁紹有勇有謀,袁紹但含笑點頭,志得意滿。由此覷黃巾如無物。

卻說張梁得知自軍大敗一陣,不禁大怒,第二日便親帶大軍到關下叫陣。鮑信于城樓之上見賊軍勢大,心下忐忑,對袁紹道︰「賊兵人多勢重,我等可于關上固守。」袁紹拂然道︰「此何言也,賊軍雖眾,皆烏合之輩,便有十萬又能如何!大丈夫當臨敵決戰于疆場,豈可做龜縮于關中的匹夫?!」遂不停鮑信之言,帶兩萬兵馬出關迎敵。

兩陣對圓,張梁上前喝道︰「青天已死,黃天當立,漢帝失德,漢祚將終!我大賢良師順天應命,興大義之師,為解天下之民于倒懸!如今我十萬精兵即將破關攻陷洛陽,汝區區兩萬人馬,安敢行此螳臂當車之舉?可速速獻關投降!本將軍可保你名爵富貴!」

袁紹大罵道︰「無恥逆賊!汝等背反朝廷,大逆不道,竟敢妄言天命,妖言惑眾!實乃獲咎于天!如今天兵已到,還敢負隅頑抗,我今日當代天行誅!」言罷縱馬直取張梁。張梁退往陣中,卻有黃巾賊將孫夏上前敵住袁紹。兩人交戰十余合,不分勝敗。張梁卻命黃巾軍兩翼齊出,夾擊袁紹,袁紹忙令兵士分頭迎擊,張梁于中軍擊鼓,數萬黃巾精銳一擁而上,袁紹大驚,不敢再戰,賣個破綻,調轉馬頭敗逃回關。手下軍兵見主將敗逃,頓失戰心,棄兵曳甲而逃。張梁中軍金鼓之聲愈大,不住催兵向前,眾賊兵人人奮勇,便欲一鼓作氣趁亂拿下虎牢關。

鮑信在關上看到袁紹大敗,連忙將關門打開放袁紹進入,又見黃巾軍意欲搶關,急令速關城門,拉起吊橋。可憐尚有萬余官兵被據于關門之外,黃巾精兵殺到,見吊橋已然拉起,便大肆將關外官兵殺戮殆盡而還。

同樣是在虎牢關下,昨日官軍大勝一陣,今天卻是大敗虧輸,清點人馬,足足折損了一萬三千余人。袁紹自知罪大,便自行上書請罪。因為有何進的周旋,加上他袁氏四世三公的背景,朝廷最後給他定了一個輕兵冒進,罷職回京待罪的處罰。

就在袁紹被解送回京的時候,在汜水關以南60里的山間小路上,一支衣甲奇特的部隊正在緩緩的向洛陽方向行進。

「子龍,真是難為你們了。」劉宇撥開擋在前面的樹枝,「你們竟然能在這樣的山中潛伏了半個多月,還能找到這樣一條可以繞過汜水關的小路。」

跟在劉宇身後的趙雲淡然一笑道︰「其實這山中沒有主公想的那樣艱苦。這里的野獸很多,兄弟們每天都能吃到不少的野味呢。這些天我們在山中沒法進行平常的訓練,我都覺得自己開始發福了呢!兄弟們,是不是啊?」

周圍的士兵們轟然而笑。一個中年士兵對劉宇說︰「主公,要說起來,我們還是喜歡這山中的生活呢!至少不用每天早期訓練啊!」

劉宇笑著踢了那人一腳道︰「丁老二,就你Tmd最懶!合著平時你們都是在肚子里面埋怨我啊!好,等回到譙郡。老子讓你加上一倍的訓練!」丁老二拍拍,嬉皮笑臉的說︰「那就多謝主公哩,誰不知道,主公要給誰加訓練量,就說明那人要升官啦!」轉頭對周圍的戰友喊道︰「哎,弟兄們,老哥我要當了校尉,就請兄弟們去縣里最大的酒樓吃酒!」兵士們紛紛起哄。

劉宇哼了一聲道︰「你倒是會順桿往上爬!想當校尉?你這次要是能殺敵一百,我倒是能考慮一下!」「主公,這可好是你說的啊,到時可不許賴!」丁老二一臉希冀的說道︰「咱們擊掌為誓!」「滾一邊待著去!」劉宇笑罵道︰「我劉宇是那種言而無信的人嗎?給我好好干,別光在嘴上吹!」丁老二訕訕的退到一邊,和同袍們竊竊私語去了。

劉宇對趙雲說︰「子龍,你手下這幫兔崽子是越來越放肆啦!要官要到我這里來了!」趙雲哈哈一笑道︰「主公,北方人就這種豪爽的脾氣!」

劉宇其實十分喜歡在軍隊中和這些青州漢子無拘無束的吹牛扯淡,這讓他感到心情上的放松,在這軍隊里,那些什麼之乎者也,都可以被拋到九霄雲外去。

劉宇此次就是要去援救洛陽。其實早在黃巾軍攻打汜水關之前,劉宇就從影一那里得到了黃巾軍將要攻打洛陽的消息。得到消息之後,劉宇馬上帶著部隊來到汜水關外的這座深山里,趙雲、張合還有樂進率領的6000譙郡精兵潛伏在這里。這倒不是劉宇未卜先知,只不過是因為,黃巾軍的這次計劃,本來就是劉宇意料之中的。歷史上的黃巾軍並沒有察覺到東漢政府分兵所造成的京師防御真空。這里面雖然有謀略不足的原因,但主要還是因為張角的身體情況已經開始惡化,黃巾軍開始陷入領袖命不久矣的恐慌,根本就沒有再去探討戰略的余力了。不過既然現在劉宇來到了這個時代,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漏洞。

其實劉宇自己明白,在歷史上,盯著益州之地的不只是他一個人,太常卿劉焉也在四處活動。單從資歷上來說,自己還不是劉焉的對手。所以,自己只有在這次黃巾之亂中,立下大功,才能有競爭這個高祖龍興之地的資格。在封建時代,什麼功勞最大?那還用說,功莫高于救駕嘛!所以劉宇精心計劃了這次行動,先把黃巾軍引來司隸,引起朝廷恐慌之後,自己再以救兵的身份出現,打敗黃巾軍,那自己的功勞自然可比天高了。應該說,劉宇的這個計劃的確是不錯,可惜,他現在還不知道,現實不是游戲,知道歷史不等于能做到算無疑策。此刻的劉宇,他就算漏了一個極為重要的關鍵,一個能夠將他打入萬劫不復的關鍵。

本來劉宇是想先打下汜水關,再往虎牢關進兵救援的。沒想到,趙雲等人在這山中發現了一條可以繞過汜水關的山間小路。郭嘉馬上就對劉宇說,敵我力量懸殊,必須要出奇兵才能克敵制勝。如果打下汜水關再往虎牢關的話,要想不走漏風聲,十分困難。一旦讓虎牢關下的黃巾軍得到消息,僅憑自己這點兵馬,根本不夠用。不如就通過這條小路,神不知鬼不覺的潛入到敵軍身後,然後就可以打敵人個措手不及了。劉宇自己也知道要出奇兵的道理。一開始他是想奪下汜水關後,率領虎豹騎急行軍打個時間差,造成敵軍混亂,然後再從中取事的。但現在既然有這條小路,那自然是郭嘉的計策才更為穩妥。

事實上,這條小路,在原來汜水關的士兵那里並不是什麼秘密。汜水關平時在這條路上都會派有監視人員。但汜水關被攻破後,守關的官兵逃得逃,死得死,張梁又只是急于攻打虎牢關,所以黃巾軍對這條小路竟然一無所知。對劉宇來說,這也可算是天幸了。

因為有騎兵的存在,所以劉宇的大軍在這條小路上行進的較為緩慢,直到袁紹大敗之後,又過了五天,部隊才由山中穿出,來到張梁大營的後方。

雖然現在自己的部隊的行蹤尚不為人所知,不過怎樣才能一舉攻破十多倍于自己的敵軍,仍然是一個頗費思量的事情。劉宇尋思無計,便來找郭嘉商議。

郭嘉正在指揮軍士安營,見劉宇前來,嘻嘻一笑道︰「主公可是為破敵之策而來?」劉宇無奈的說︰「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計策,只好來找奉孝商議商議。」

郭嘉道︰「主公精通兵法,豈能不知對于久戰之兵,士氣已泄,夜間必然無備,何不考慮夜襲之策?」劉宇翻翻白眼︰「我當然想過這夜襲之計,只不過賊軍勢大,就算夜襲能夠成功,憑我們現在的人馬,只怕只能襲擾一時,並不能真正的克敵制勝啊。」-

郭嘉胸有成竹的說道︰「無妨,嘉有一計,必可大破賊兵。」于是附在劉宇耳邊低語幾句。

劉宇听完眼楮一亮,贊道︰「奉孝果然妙計,如此必可解虎牢之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