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十三章 元戎始建 玄甲兵成

作者 ︰ 獠羽

卻說淮南劉曄劉子揚前來譙郡求仕,本來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可每想到在招賢館上演了一場兄弟重逢的好戲,劉曄迷迷糊糊之間就成了劉宇多年未見的總角兄弟。後來劉宇將劉老夫人接到譙郡,晨昏定省,奉若親母,劉老夫人年事已高,也記不清多年前的往事,見這個佷兒如此孝敬,也就樂呵呵的認劉宇做了義子。

這也是劉宇的高明之處,他知道像劉曄這樣的大才,胸中自有他自己的一套擇主觀。就如同後世的海龜派mBa之類的搶手人才,他在找工作時,一般是他挑公司,而不是公司挑他!

所以對于這樣出類拔萃的人才,要麼就以才學收服之,要麼就以情感之。不過劉宇認為和能人比才學是件很累的事,況且自己對于一些事情只不過是稍有前瞻性罷了,還不能用漢代的語言和觀點完美的描述出來。他現在也在努力學習,也準備寫幾本書,可要他馬上和三國頂級人才過招,他心里沒底!至于以情感之,則是可行之道。不過這個情字的拿捏很是關鍵。其實三國中,在處理與下屬感情方面,劉備是做得最好的。

曹操對人才是恩威並施,且疑心甚重,動不動就殺只雞來儆猴!束縛他和下屬的更多的是君臣之理。

孫權就不用說了。手下一多半都是他的父兄留給他的兩世老臣,還有這些老臣的子弟故舊,以及依附于孫家戰車上的江南世家子弟,他本人只需把水端平即可,並沒有經歷過人才招攬和儲備的階段!

而劉備和下屬之間,更多的是一種近似于親情的維系。他和關張是結義兄弟,和趙子龍是親如兄弟,對于諸葛亮這個比他小20歲的軍師,則帶之如至親,飲食起居莫不關心!也正是因為這點,劉備擁有了三國中他獨有的人格魅力,也正因如此,雖然劉備在三國逐鹿中經常被殺的單人獨騎遠逃他方,但總是有諸侯會收留他,而且待遇不錯,袁紹一直奉他如上賓,曹操則引他見天子,最終確立了他皇叔的地位,另外還有左將軍等一串抬高身份的官餃!而他的部下,不管他遇到什麼困境,始終對他不離不棄,總是能在一段時間之後自動聚集到他身邊來。所以說劉備前期的用人策略是很成功的,直接打下了後來蜀漢的基礎,只不過他後期自封漢中王繼之稱帝之後,對下屬恩漸寡而威見長,導致不斷有人從蜀漢叛亂出去,對于蜀漢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這其實也是劉備這種懷柔手段的一個缺點,那就是存在不穩定性。你對那些下屬千日優待,有一天給他點平常待遇,他馬上就心懷不忿。用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寵壞了」!不過劉宇仍然比較喜歡這樣的人才策略,因為這樣更有人情味。所以他就自導自演了這一出兄弟重逢的戲,用兄弟之情牢牢束縛住了劉曄!

劉曄的加入使得劉宇的很多計劃得以實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連弩和投石機的創造,或者說改進。劉宇畫了幾張圖樣,將劉曄,鄭渾還有畢嵐都叫到了內書房,將圖樣交給他們參詳。而孫琳則在一旁惡補三人的基本物理知識。劉曄和畢嵐都是頭腦靈活,心靈手巧的發明人才,鄭渾雖說創新意識差了些,但鍛造實踐經驗豐富,三個人互相補充,再加上孫琳將給他們的那些匪夷所思但又千真萬確的知識,他們很快就模到了圖紙上幾樣器械的關鍵所在,一時間興奮不已。劉曄更是對孫琳的博學稱賞不已,一口一個大嫂的贊個不停,弄得孫琳連脖子都紅透了,偏偏又無從解釋,畢竟她和劉宇除了最後一步,能做得都作過了,在古代人看來,這和成親根本沒什麼區別!沒辦法,孫琳只好拿在一旁偷著樂的劉宇出氣,三根手指擰得這廝一陣鬼哭狼嚎!

時間緊迫,劉曄等三人馬上分工,劉曄和畢嵐負責技術攻關,而鄭渾則負責元件制造。一時間,三人都沉浸到科學創造中去了。劉宇和孫琳反倒沒什麼事可干了,于是孫琳繼續去經營她的許氏集團,劉宇則批批公文,閑暇時就到較軍場去監督部隊訓練。現在的四千精兵可不同往日,個個體格彪悍,舉手投足之間都有一種豪壯之氣充溢出來!劉宇心中暗暗高興,這可都是寶貝啊!等到今年秋收之後,青州十多萬人元氣盡復之後,就可以再招四千精銳,反正自從畢嵐的水利工程完工投入使用之後,農業效率提高了一倍,同時也節省的大量的勞動力,像這樣近20抽一的征兵率其實仍然很寬裕。到時就可以采用後世中國部隊的傳統做法,用老兵帶新兵,那麼不用半年就會再帶出四千精兵!這樣到黃巾起義時,自己就會有足夠的力量來搶奪平定叛亂的第一杯羹了!何況自己還有一個計劃正在醞釀,如果能夠順利實施的話,嘿嘿嘿劉宇發出一陣Yd的笑聲。

漢光和四年,夏五月,劉宇接到劉曄的通知,讓他到許家村練兵場去。「難道他們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把那兩樣東西造好了?」劉宇心中暗自揣測,當下便拉上孫琳來到練兵場。一進練兵場劉宇的嘴就張的能放下兩個鴨蛋,天啊,那是什麼!?只見校場中間擺著幾樣器械,左邊的一個還比較眼熟,正是後世常見的連弩。劉曄在一旁介紹道︰「這是按照兄長所繪圖紙,結合大嫂的物學知識制造的連弩!上有箭匣,每匣可裝特制弩箭十支,一次可連發十弩!」接著又指向右邊的那個機械道︰「那個是我們通過連弩想到的連弩的增大制品,支架似床,利用輪鈾、絞索絞動張弓,弩身安裝在木架上以增加穩定性。它所使用的箭「長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鐵葉為翎。我們試射的時候,射程可達500至1000步。至于名字,尚未想好。」這時他听到劉宇在一旁低聲自語道︰「床弩,你們竟然此時就造出了床弩!」「床弩?」劉曄反復念了幾遍,不由拍掌笑道︰「兄長起名果然精闢,不錯,此物就該叫做床弩!」「啊?」劉宇才回過神來,听到這話,不由苦笑

著想道︰「這玩意本來就叫做床弩,現在倒成了我給起的名了!」劉曄又拉著劉宇來到中間的器械旁,不無得意的說︰「這是小弟根據兄長的圖樣改造、設計的新型投石車!可入兄長之眼乎?」劉宇心說︰「還入眼乎?我的眼都快被你們給嚇得掉出來了!難道漢朝人都這麼聰明?這哪是投石車!這根本就是元朝回回炮的翻版!不過以後就不會有回回炮了,因為專利權在我們手里了!」劉宇一時間思緒萬千!良久,才由衷地感嘆道︰「子揚大才,吾不及也!此物勝愚兄所畫圖樣十倍,有此利器,日後大漢將無敵于天下矣!」遂重賞劉曄等人,並對這三樣器械賜名元戎,從此,元戎弩,元戎弩炮,元戎石炮名震天下!不過那是後話。此刻劉宇對參與制造的工匠下達了嚴厲的保密條款!開玩笑,如此寶物怎麼能公之于眾!不過古代科學家的智慧的確是又讓劉宇驚嘆了一把。

如今遠程作戰部隊的雛形已建,劉宇下令抽調一千精兵組成元戎弩兵部隊。這個番號倒沒費什麼思量,三國志游戲里的最強弩兵嘛!又下令鄭渾的軍械局速造2500架元弩,300架弩炮和200輛石炮,等秋後新兵成型,就可以馬上裝備起一支3000人的元戎部隊了。不過這在下個冬天之前造完即可,現在,鄭渾的任務是造新式鎧甲!

三國步兵的札甲很簡單,一般都是用甲片串在一起,系于身前。這樣的鎧甲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保護作用。其實漢代不是沒有好的衣甲,漢武帝時漢朝兵甲甲于天下!只不過三國時代經濟衰頹,加上技術限制,一副全身鎧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價值不菲,諸侯大部分都無力花費重金去改進技術為士兵打造更好的鎧甲。而劉宇這里不存在這種問題!有了高爐煉鐵法,再加上劉宇為鄭渾制作的超大鼓風機,使熔爐溫度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飆升到1200多度!所以已經可以用低溫回火後的熟鐵澆鑄量產大量的武器。當然,真正的好鎧甲還是要使用鍛造工藝的,現在鄭渾已經能夠在澆鑄武器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鍛造經驗,經過復雜的熱處理和鍛造程序,打造與單純鍛造質量相當的澆鑄兵器了!對此劉宇也感到很訝然,听說這種使澆鑄出的武器接近、達到甚至超過鍛打出來的武器的熱處理技術在唐朝之後就失傳了!沒想到現在鄭渾竟然自己模索出了這套技術!

所以劉宇完全有能力為步兵打造更好的鎧甲。思來想去,劉宇最終確定了制作唐代的明光鎧。

唐代明光鎧,在胸背甲上有一橢圓形,稱作護心鏡的金屬板。提高了胸部與背部的防御力。「明光鎧」一詞的來源,就是與這胸前和背後的兩塊圓護有關。因為這種圓護大多以銅鐵等金屬制成,並且打磨的極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于太陽的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運氣好的話還能幌花敵人的眼楮!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復雜的還有數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劉宇準備制作的明光鎧屬于繁簡始終的類型,即除了衣甲外,還裝有一層護肩、護臂、護膝、和護腿!事實上這樣的鎧甲在三國時代就是將軍都不一定能穿的上!劉宇給將軍們打造的則是明光鎧的加強版,除了用料更好外,各類護具也是多層的。

老規矩,畫好圖樣,把鄭渾找來,讓他去琢磨。鄭渾早已適應了自己主公的諸般奇思妙想,不過當他研究了手上的圖樣之後,還是不禁發出贊嘆——這鎧甲,簡直是藝術品啊!名工匠除了創造精品外,還希望他人的精品能夠出自自己之手!在鄭渾領導的軍械局的努力下,兩個月後,四千套明光鎧趕至完成!

當劉宇在練兵場上,檢閱著身著明光鎧的驃悍士卒,他甚至有種來到那軍容鼎盛,萬國來朝的盛世大唐的感覺!一股貫于天地的豪氣油然而生!劉宇向著閱兵台下的精兵們大吼道︰「大漢的勇士們!從今天起,你們的名字是——玄甲!!!」

漢光和四年,秋八月,名震後世的玄甲兵正式成立!

PS︰這章在鍛鐵技術方面進行了部分修改,在這里,獠羽要感謝書友紫夜大大的鼎力支持!提供了許多獠羽當時沒能找到的技術資料!另外,明光鎧的制造速度是快了些,這只能說是為了讓主角能夠更快閱兵所做的藝術夸張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