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十二章 招賢館驚迎劉曄

作者 ︰ 獠羽

劉宇略施詭計將名匠鄭渾拉到了自己的「賊船」上,嗯,應該是官船比較合適。對于這種類似拉人下水的做法,孫琳是有些不以為然地,畢竟不是那麼光明正大。許觀當時也覺得大張旗鼓地前去延請會更好些.

不過劉宇對此並不贊同,他解釋說︰「像鄭渾這種在官場上受過挫折的人,本身在心理上就會不自覺地對在位的官員產生一種排斥感,使他很難接近。就算我大張旗鼓地前去延請,他搭不搭理尚在兩可,即使是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說動了他為我效力,那他會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那麼我在一段時間內就要繼續保持對他那種奉若上賓的態度,稍有不周,只怕他就會給我臉色,甚至撂挑子。說句誅心的話,我們現在所做的事在外人和朝廷眼中根本就是大逆不道的!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發現利用,我們恐怕將死無葬之地!所以我們現在用人必須有完全駕馭的把握!如果使鄭渾這樣的人產生了優越感,以為自己是個多了不起的人物,那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控制駕馭的!這樣的人我請來何用?現在則不同,我先是設計將他一下子打入十八層地獄,然後我再將他送上平地,他就會感覺如上天堂,只需施之小惠,他必然為我所用;若我直接將他送上天,那他將視我為再生父母,從此為我效死忠矣!」許觀默然。孫琳嘆道︰「現代心理學曾經講過,人和人在兩種情況下最容易產生至死不變的依賴,一個是日久見人心,彼此交心,自然情誼牢不可破。另外一個情況就是患難見真情。在對方最危難的時候伸出援手,自然會得到對方最大的感恩和友誼。作為上位者,你選擇了第二條路!」劉宇喟然道︰「我當然也比較欣賞第一條路,那樣得到的情誼是最純粹真實的。可情勢逼人強,我們現在是和時間賽跑,有的時候也只能事急從權了!」

許觀雖然對他們倆人後來的對話並不是很明白,但細思劉宇開始的一番話,卻也覺得的確是至理。于是這個計劃得以通過並實施。最後成功。

至于這件事的真相,對不住,就讓鄭渾繼續蒙在鼓里吧,反正他現在也是夙願得償,說出真相才真是自找麻煩呢!

現在,農業有畢嵐主持,孫乾、伊籍協助,估計今年就會有所成就。軍事上,有了鄭渾,軍械方面也有了保障,自從得到高爐煉鐵的方法之後,鄭渾就像吃了興奮劑一樣,苦熬了三天三夜,又拉上劉宇閉門苦修了一天,把劉宇弄得頭如斗大。不過真不愧是東漢名匠!劉宇和孫琳憑著記憶東拼西湊出的那本鍛書,竟然真被他琢磨出了高爐煉鐵的核心技術,並找到了生鐵熱處理程序以及澆鑄武器的方法。當高爐里那第一爐鐵水出爐,低溫回火,並加入鐵塊再次鍛打後,鄭渾簡直樂瘋了,因為用這神法煉出的竟然是七煆鐵!而且這還是在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等到技術完善後,恐怕八鍛鐵甚至傳說中的九鍛鐵也不是不可能的!鄭渾對劉宇更是佩服,干勁也更大了!

雖說劉宇目前的情況比較順當,但他還是有些不滿意,原因無它,現在他的陣營中專才不少,但卻一個可以總攬大局的通才,另外,還缺少的就是科技人才!劉宇和孫琳雖說是未來人,在各自的領域也都是佼佼者,但問題是他兩個都不是理科專業!盡管他倆都是高中理科班的,但那些化學物理什麼的早就扔下了五六年了!孫琳還好,畢竟在高中就是前三名的常客,但劉宇就慘了,他當時可全是靠語文、英語和生物這三科救命,數理化離慘不忍睹也不遠了!因此他們對于一些科技情況只是略有了解,講講原理也就算了,但具體的工藝流程他們可是一竅不通!唉,科技人才啊!三國最厲害的科學大家馬鈞離出生還有十多年呢!其他的史有記載的也是寥寥,畢竟當時的社會排名,士農工商,百工匠師的地位十分低下,可以說,工匠弄到鄭渾那個地步的就已經是極致了。事實上工匠自己也是很自卑的,不然鄭渾也不會當上個從事就樂得找不到北了!

「不會要我們負責到馬鈞成*人吧!」劉宇心中哀嚎道!

這一日,劉宇正在太守府和孫琳一起處理政務,忽然有人來報,招賢館來了一位年輕儒士。劉宇頭都沒抬,繼續批他的公文。現在譙郡招賢的名聲稍微響亮些了,每月都有幾個人前來求仕,其中倒也不乏干吏之才。劉宇因材適用,人盡其能,郡內的政務人才儲備日益充足,政令也愈加流暢。他現在也有些免疫力了,不像開始那樣,一有人來就上趕著去迎接!報事的郡吏繼續稟報︰「來人自稱淮南劉曄,並未說是來求仕!」「你說那人叫什麼?」劉宇的筆停了下來疑惑的問。「來人自稱劉曄,淮南人士。」郡吏又重復了一遍。「啪!」孫琳嚇了一跳,抬頭一看,就見劉宇正張大著嘴,手中握著被捏斷的毛筆,正在喃喃自語︰「劉曄,劉曄劉子揚,他竟然到我譙郡來了!」接著便一陣風般沖了出去!

「劉曄?名字挺耳熟,好像三國有這麼號人物。」孫琳若有所思,不過馬上眉頭一皺,憤憤的說︰「該死的劉宇!這些公文又要我自己批了!」

劉曄坐在招賢館的廳房里,悠然的品著郡吏奉上的茶。劉曄是淮南人士,本來他是想在淮南求仕的,不過淮南太守見他年輕,故而不為重用,只是用他做個書吏。劉曄自幼求學,胸懷大志,自命有佐世之才。如今一個小小的書吏怎麼能使他滿意!一氣之下就離了淮南。又听聞新任譙郡太守劉宇禮賢下士,在郡內設招賢館廣招天下之才,故而前來一試。听說那劉宇也是漢室宗親,不知此人是不是徒有虛名之輩!唉!若在此處還是不得重用,我就回家,靜待天時吧!劉曄正思緒萬千,就听見外面有人喊道︰「子揚!子揚賢弟!是你來了嗎?!」劉曄心里一陣納悶,這是誰啊,這里怎麼會有人知道我的表字?我在這里有熟人嗎?接著就看見一個和他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可這人怎麼都看著眼生啊!那人一眼見到劉曄就沖了過來,緊緊握住劉曄的手一臉激動的說︰「子揚,真是你,一別多年,還認得愚兄嗎?我是元瞻啊!」

劉曄這次是徹底懵了,記憶告訴他自己不認識面前的人,但這人對自己一副多年不見的熟絡模樣,不似作偽。而且自己聲名不顯,這人竟然知道自己的表字!難道他真的是自己家里認識的人?難說,大家都是漢室宗親,沒準兩家真有交情也說不定!

劉曄這下可算是猜錯了!劉宇可不就是不認識他嗎!也許劉宇的多少多少世祖認識他!再說劉宇這個漢室宗親根本就是個水貨!不過也難怪劉曄誤會,他怎麼知道這里會有一個連他的整個生平都了然于胸的未來人呢!再加上劉宇這廝也太會演戲了,你看他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弄得劉曄自己都好像是找到了多年未見的兄弟,感動得想哭了!一場悲情的開頭演完,,就到了談正事兒的時候了!劉宇和劉曄到廳中分賓主落座,劉宇先開口︰「自十五年前與先父往淮南一行,我與子揚已不見多時矣!想當年你我皆年幼,曾隨叔父于成德五里外的小河嬉戲。光陰荏苒,若非問得你的姓名,如今你我兄弟雖對面,亦不相識矣!」劉曄對于和這位元瞻兄一同去河里玩沒有半點印象,不過家鄉的那條河確是如假包換,當下更是確定自己和這個太守是總角之交!于是嘆道︰「是啊,十數年如白駒過隙,未想到你我兄弟尚有再會之日!」

劉宇又問︰「如今叔父叔母可還安好?」劉曄長嘆一聲︰「家父已于三年前去世,如今家中僅有老母在堂。不知伯父伯母是否同在此地?」劉宇一臉哀色︰「先父母棄世已五年矣!」劉曄驚道︰「未省伯父伯母竟都已仙去!」兩人感慨良久,劉宇又問道︰「賢弟功名之事如何?」劉曄臉現愧色︰「弟至今尚是白身。曾于淮南求仕,奈何太守見弟年幼,只以書吏委之,因棄之。聞兄長在譙郡廣納天下英杰,便欲前來踫踫運氣,未想你我兄弟竟由此相遇!今見兄長已成此事業,實在令小弟汗顏!」劉宇連忙寬慰道︰「淮南太守,匹夫耳,怎能識子揚佐世之才!子揚盡管放心,常言道打虎親兄弟,你我兄弟以此郡為基,共創一番大業!」劉曄听劉宇稱他是佐世之才時,就大起知己之感,加上劉宇又是宗室兄長,故而很爽快地拜劉宇為主公。劉宇又派人前往淮南成德接劉曄之母至譙郡,以便自己晨昏定省,侍奉堂前!劉曄愈加感激。

當晚,劉宇引劉曄至府中,一一引薦孫琳、孫乾、許褚等人。是夜于家中擺宴為劉曄接風。宴罷,二人抵足而臥,共話天下大勢。劉宇對劉曄愈加滿意,劉曄對劉宇也是贊嘆有加!;劉宇這一出認親戲唱到這里,總算是把三國時代的這位政治、謀略都是一等一的大才留在了自己的陣營里!有君臣之義,兄弟之情做後盾,不愁劉曄不忠心耿耿!

第二天,劉宇就下令闢劉曄為功曹,總攬政事,參謀軍機。另外還有一個當務之急——改造連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