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大鱷 第一百五十九章、一百六十章太康後羿(兩章合一)

作者 ︰ 肆胖子

那春風沐浴的郊外,楊柳輕搖,展示著優美的舞姿;青草微笑,吐露出濃艷的芬芳。大自然正用無窮的魅力誘惑著紅塵中的男男女女。都城中許多貴族家的子女經不住春天的誘惑,紛紛在僕人的陪伴下到郊外踏青。

充滿生機的郊外,到處是歡歌笑語,一派美好和諧的氣氛。突然間,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郊外和諧的氣氛,由遠而近飛馳而來的那輛王族馬車引起了游春人的恐慌。因為這輛四匹馬拉的車許多人都認識,那是六王子武觀的車。武觀是都城家喻戶曉的惡魔,又是個的公子,他到郊外來,肯定沒有好事。

一部分膽小怕事的女人開始往樹林里躲藏,希望能不被武觀和他手下的人看見。但也有一些膽大的姑娘,認為自己是貴族,是朝中大臣的子女,王子是不會胡來的。所以,依然毫無顧忌地停留在開闊之地,盡情地展示著少女的風采。

武觀的馬車上除了他之外,還有四個身體強壯的惡奴,他們都帶著繩索和兵器,是專門到郊外來挑選美女的。他們在踏青的女人中間穿梭著,邪惡的目光努力在少女身上搜索著,不時說些低級下流的話。

武觀玩過的女人已經無數,他如今選女人十分挑剔,貌丑的不要,身材難看的不要,太胖的不要,太瘦的不要,太高的不要,太矮的也不要。在上百名游春的女子中,最後選出了四名十六至十八歲的俊俏少女。

這四名少女都是城中的貴族,她們的父親都在朝中為官,因此她們也都拒絕上車。武觀命令把她們一個一個綁起來,押上車。每個少女家里同來的人都拼命阻攔,結果多數都被他們打成重傷,還有兩人當場被打死。和諧美好的郊外游春頓時被這一片不和諧的哭喊聲打亂了。

武觀把四名少女搶入宮中後,當天就強行發生了關系。當少女的家人告到朝中要人時,更加激怒了武觀,竟將四名貴族少女交給他的十幾名惡奴輪女干。有一名少女因輪女干致死,另外的三名少女也都遍體傷痕,奄奄一息。

這一惡**件震驚了全城,次日,郊外再也見不到一個踏青的女子了。朝中數十名大臣同時上殿面見大王啟,請求啟懲治武觀,還受害者一個公道。這啟雖然不願懲罰自己的兒子,但他擔心群臣震怒,引發民眾叛亂,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為了穩定民心,平息眾怒,啟不得不違心處置了自己的兒子武觀,啟宣布取消他武觀王子的稱號,將他降為侯爵,貶封他為西河侯,並限他三日內離開都城,舉家遷往西河,沒有夏王詔書,不準私自返回王都。如有違抗,從重處罰。啟自以為他的判決很公道,可是沒想到的是雙方都不滿意。

那被害者的家屬認為啟是在明顯偏袒自己的兒子,處罰過輕了。可是夏王被巫師說成天子的判決誰敢不從?也只好自認倒霉了。那武觀卻認為父親冷酷無情,竟然覺得對自己的處罰太重了。竟然要將他從那生活舒適的王都趕到那西河那鳥不拉屎的地方,他可不干,武觀怒沖沖去找父親,質問道︰

「我身為王子,失手殺了幾個百姓算得了什麼,也不至于把我趕出王都啊?」

啟很生氣,斥責道︰

「你這混帳東西,什麼都不懂,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如果沒有百姓,哪里還有國家?你所干的事,如果換成別人,一百個腦袋都砍沒了」

武觀被自己的父親狠狠的罵了一頓,只好灰溜溜的跑回自己的府邸,當武觀在自己的府邸大發雷霆的時候,而這時一個與武觀臭味相投的謀士前來勸解武觀,在與武觀一陣秘議之後,這謀士向武觀細數武觀到西河發展的好處之後,那武觀大為高興,當即將這謀士拜為上將,然後樂呵呵的帶領家眷和他的部下離開王都,前往西河任職。

這武觀到了西河以後,按照那謀士的規劃積極網絡人才,發展自己的勢力。在幾位很有頭腦的謀臣幫助下,引導奴隸開荒造田,發展農業和手工業,使西河很快富裕起來。有了充足的財務之後,武觀就開始自行修築都城,建造宮殿,並組建自己的私人軍隊,直到到帝啟八年,武觀的都城和宮殿都以完備,武觀的軍隊都已經發展到一千多人。在武觀麾下謀士部將等人的參謀下,他武觀把新建的都城稱作西都,自稱西王,並且仿照夏王朝的政權機構,設官建政,把西河弄成了一個獨立的小王朝。

這消息很快傳到了夏都,許多大臣都認為武觀的行為是大逆不道的反叛行為,應該出兵討伐。但啟卻不以為然。並且啟還對將武觀貶到西河有一些愧疚,現在武觀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啟高興還來不及,那里又會為這一件事去責怪自己的小兒子呢?于是啟對手下大臣說︰

「武觀只不過是閑著無聊玩玩而已,他怎麼可能反叛朝廷呢?更何況我是他的父親,他怎麼會反對我呢?」

這群臣見大王如此說,也不再多言,討伐武觀的事便被擱置在一邊了,開始武觀接到有人告發自己的時候,武觀還以為父王肯定會出兵討伐他,可是等了一段時間以後卻無聲無息。就這樣武觀膽子越發大了起來。這時,武觀的一位謀臣向武觀建議說︰

「西河雖好,但畢竟太小,也比不上中原王朝的富庶,如今大王已經年老,說不定那一天就歸西了,王位肯定會傳給兒子,你前邊有五位兄長,王位無論如何也掄不到你的頭上,不如借此機會廣招天下英雄豪杰,擴大軍隊,然後起兵逼迫大王交出王位,到那時,整個天下可就都是您的了。」

武觀覺得這個主意非常好,這西河新建,哪里比得上大夏的王都,這小小的西河一地之主,又怎麼會比得上管理萬千諸侯的大夏之王,想到這里武觀馬上表態說︰

「對,就這麼干立刻著手準備」

武觀是說干就干,在接下來,武觀在西河大肆擴軍,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軍隊就發展到三千多人。這年秋天,武觀在西河起兵,打出「先君已老,少君當立」的口號,公開背叛朝廷。

武觀在西河自立小王朝,這本來就是大逆不道的事。可是夏王啟卻視同兒戲,居然听之任之,不問不管,使得武觀的膽子越來越大,索性廣招天下豪杰,擴建軍隊,準備和他的老子叫板,要奪取王位。

帝啟八年秋天,武觀在西河大肆擴軍,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軍隊就發展到三千多人,戰將數十員。武觀認為,奪取王位的時機已經成熟,于是便采納了謀臣的建議,一面打出「先君已老,少君當立」的口號,蠱惑人心,展開政治攻勢;一面派人帶著以武觀名義書寫的勸諫書入朝,請求啟把王位讓給他。

這勸諫書上寫些什麼?寫的是︰「時有寒暑,月有盈虧,草木青黃,推陳出新。父王耄耋,神智昏庸,國政虛設,萬民怨生。觀兒勇武,蓋世梟雄,眾望所歸,天下共榮。新舊更替,循環無情,先君引退,少主當興。」

意思說的很清楚︰父親你已經是年老體衰,應該退休了;你的兒子武觀年富力強,可以代替你掌管天下。你現在就退位吧,把天子之位讓給我。我會給你安排一個很好的地方頤養天年,如果你老不听話,那可別怪兒子不孝順了。

啟看了兒子武觀寫來的勸諫書,勃然大怒。這武觀這一次是觸犯了啟的底線,想那啟跟在自己父親禹幾十年,最後下黑手才將自己的父親干掉,最後又討伯益,才得到王位,而後為了鞏固自己的位置,自己還將自己的同族兄弟扈侯姒滿族殺絕,這才算完全掌控了天下,想到這里啟在王座上高聲吼到︰

「這不忠不孝的逆子,居然敢謀反,跟老子來爭奪天下,真是膽大包天了」

旋即派大司馬彭壽率軍隊前往西河平叛。這彭壽本來是不願接這個差事的,因為這一仗很難打,要知道自己替大王出征,而討伐的又是大王的兒子。這可以算是他們大夏王族的家事。這

大王的脾氣他了如指掌,對每個兒子都十分溺愛。此次出征如果輸了是有負聖命,如果贏了,雙方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到時候,自己不僅得罪了武觀,大王肯定也不會滿意。戰爭的結局無論勝敗都是費力不討好的事。

但是,端著官家的飯碗,就得听官家的調遣,他又不能不去,只好硬著頭皮接下了這個差事。不過,他向大王提出了一個條件︰

「大王讓臣領兵征討六王子,必須得答應臣一個條件,否則,臣萬萬不敢出征。」

「什麼條件?」啟心里明鏡似的,卻故意裝糊涂。

「兩軍作戰,死傷在所難免,萬一臣傷了六王子,還望大王不要治臣的罪。」狡猾的彭壽來了個平房不漏,有言在先,先把丑話說在前邊,省得到時候自己被動。

「哦,這叫什麼話,武觀雖然是我的兒子,可是他如今犯上作亂,已經是亂臣賊子,你奉旨出征,就是殺了他也是為民除害,為國立功,又何罪之有呢你就大膽出征,不要有任何的顧慮,本王期待著你勝利的消息。」

「有您這句話,臣就放心了。」彭壽這才叩頭謝恩,選擇吉日,到校場點兵出征。這日,將軍彭壽奉旨領三千軍隊,渡過黃河,直逼西河。

武觀听說是彭伯領兵,先自膽怯了幾分。因為他知道,彭伯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足智多謀,和他對陣,很難有勝算的把握。當年這彭伯領軍出征的時候,自己還當過彭伯的副將,武觀深知彭伯的厲害,但是輸人不輸陣,武觀此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今大兵壓境,他只好調兵遣將,硬著頭皮迎戰。

雖然這武觀對外號稱有三千人的軍隊,但是事實上就連老弱病殘都算上,武觀的軍隊也不過兩千多人。而彭壽所率領的可是貨真價實的三千壯士。軍事實力的對比上,武觀顯然是居于劣勢。不過,他手下有兩員十分驍勇的大將,二人都是力大無窮的莽漢。這是他的最大資本。

這兩員大將都主張乘彭壽的軍隊立足未穩,率軍先殺他一頓,打掉敵人的銳氣。可是武觀手下的一眾謀士卻不贊同,認為敵強我弱,如果公開硬拼對我軍極為不利。不如等敵軍扎下營寨後,乘他們不備,夜里去劫寨,打他個措手不及,定可獲勝。

武觀思量片刻同意了謀士的計策,等待數日之後,這日探子回報,說彭壽的大軍已經來到城北十里處扎下大營。武觀便和謀士商議,命手下的兩員大將各自精選五百精銳攻擊,彭壽的左右軍營,而武觀自己則率其他將士從正面發起攻擊。

安排完畢,各自分頭準備。約二更時分,部隊悄悄出動,三更時分逼進敵軍大營,士兵們同時發生喊,向彭壽軍營發起攻擊。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敵營里卻靜悄悄沒有絲毫動靜。將士們正不知所措,忽听一聲鑼響,營里營外殺生四起,彭壽的軍隊將武觀的部隊團團包圍,雙方展開了一場惡戰。

這一場混戰,從半夜時分一直殺到天亮。武觀的兩個得力干將和他的謀士,都在混戰中被殺,有許多無辜的士兵慘死在戰場上。武觀雖然有一批死黨,但畢竟是少數,大多數都是隨從者,不願死心踏地的為他賣命,在戰爭的關鍵時刻,這些人不是當逃兵,便是向對方投降,結果很快便被擊敗。

這六王子武觀見大勢已去,只好率領殘兵敗將逃回西河城,誰知靠近都城時,遠遠便看見城頭上換了旗號。原來,彭伯早就預料到武觀會劫營,便在營中虛插旌旗,遍布疑陣,主要的兵力卻悄悄隱藏在城外的樹林里,設下埋伏,專等武觀的軍隊到來。同時又派兩位將軍領五百士兵偷襲西河,出其不意,拿下了西河城。

武觀見此光景,大驚失色,轉身想要逃跑。回頭一看,我的天呀,後面的追兵從三面包抄過來,他已經無路可逃,只好束手就擒。彭伯攻佔了西河,活捉了六王子武觀。老將軍心里有數,大王肯定不會懲罰武觀的,索性賣個人情,以禮相待,對他沒有絲毫的刁難。西征大軍凱旋回國,將六王子武觀交給他父親夏王啟。

啟果然仍念父子之情,沒有治罪于他,只是把他和家人及部分族人東遷于漳河以東。武觀到了新的封地,仍然惡習不改,又在新的封地建都築城,自稱觀國。不過,他已經沒有什麼實力了,只是硬著頭皮想找回一點面子。啟知道他成不了什麼氣候,也就不再理會他。

帝啟九年春,啟偶感風寒沒太在意,不料數日後病情突然加重,每日里昏昏沉沉,不能治理國事。經多方醫治,始終不見好轉。忽一日,啟頭腦清醒起來,便把長子太康叫到床前,對他說︰

「為父恐怕將要不久于人世了,我死後你一定要好好治理國家,千萬不可貪圖安逸,荒廢了朝政。」啟的話還沒說完,就閉上眼楮,與世長辭了。宮中頓時響起了一片哭嚎聲。

啟死了以後,他的長子姒太康繼承了王位,成為夏王朝的第三任王。啟年輕時重武功不好,直到三十五歲時才結婚成家。但是他成家後,連續娶了三名妻子,都是只生女兒不生男孩,他心中十分懊喪。後來他奉父命治理陽翟,在那里訓練軍隊,便又娶了當地一名少女為妻,于舜三十一年生下了第一個男孩,這個孩子就是姒太康。

夏王朝首任王禹稱王時,姒太康就已經二十八歲,一直跟隨在父親啟身邊從軍。祖父姒禹死後,他父親啟坐上王位,他便在朝中做了一名大臣。因為父親非常喜歡他,他又是王長子,父親晚年時便立下遺囑,立他為王位繼承人。

夏王朝竊取天下靠的是禹掌握著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啟擊敗與他爭奪帝位的伯益,消滅了反抗他的有扈氏一族,繼而又征戰四方以武力使四海臣服,也靠的是這支強大的軍隊。但是等到姒太康即位時,情況卻完全改變了。啟是一介武夫,根本不重視對後代的教育,他的眾多兒子個個都是只會打仗,不學無術。缺德少才。姒太康是他的長子,從小嬌慣任性也就更勝一籌,除了迷戀打獵,追求享樂,沒什麼別的本事。

姒太康即位以後,既不重視國家的治理,也不關心軍隊的建設,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追求享樂上。他認為如今天下太平,沒必要還養著那些軍隊,便接連削減軍隊,降低軍費開支。接下來他便把從國防投資上節省下來的資金,用到了大規模的建築上。他認為現在的國都位置不當,而且宮殿狹小,不夠氣派,有失天子之威,便下令在斟尋另建都城。

斟尋也是姒姓諸侯的封地,其族稱斟尋氏,地處黃河南岸,洛水以北;土地肥沃,地域寬闊,是建都的最好地方。于是,姒太康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斟尋修建了一座大型的宮殿,佔地面積二十余畝。太康元年秋天,新的都城竣工。

這一年的冬天,姒太康率領文武大臣和宗族貴戚遷都于斟尋。在遷都後,姒太康仍不以國事為重,荒yin無度,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游玩和畋獵上。這個姒太康雖然少才無德,沒什麼治國的本事,但是好在自己有一個好的出身,自己的兩代前人都是那有名的英雄。

姒太康的父祖兩代窮畢生之精力南征北戰,東討西殺,潛心治國,勵精圖治,為他打下了良好基礎;外有武將安邦,內有文臣定國,所以他在王位上得以安全地坐了下來。不過,由于姒太康他本身的無德,對下屬群臣造成了很壞的影響。俗話說,大梁不正二梁歪。天子奢侈無度,群臣自然也跟著腐化墮落了。于是,各種歪風邪氣開始上升,社會秩序逐漸出現混亂。

《後漢書,東夷列傳》載︰「夏後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尚書,五子之歌》說︰「太康尸位,以逸豫滅厥德,黎民咸貳。乃盤游無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窮後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史記》、《竹書紀年》等古文獻也都記載了太康失國的事情。

姒太康的失德,不僅引發了夏王朝的內部矛盾,同時也招致了外部族的大規模進犯。東夷族的有窮氏正是利用了夏朝內部的矛盾發動了入侵夏王朝的戰爭。

有窮國地處黃河以北的窮石,首領(大酋長)名叫後羿。羿氏家族是夏國一個很有名氣的部落家族,據說是那為天下除海,射落九日的大巫大羿的後代。

由于繼承了大羿的血脈,其先祖以善射著稱,在黃帝平定蚩尤之亂後,那黃帝見此人有材,就將此人選為射官。並讓他繼承了大羿的,命名為羿,開創了羿氏一族,此後羿氏一族一直在朝為官,並專門擔任射官一職,直至帝嚳高辛氏政權時,帝嚳為表彰羿族的功績,賜以銅弓素矢,封于鉏。

帝堯陶唐氏政權時期,其羿氏一族以射為天下除害,被唐堯封為諸侯。而為了恢復自己先祖大巫大羿的威名,這羿氏一族就將自己所封的國家取了自己先祖大巫大羿所統治的巫族部落的名字,取名為有窮國,這有窮國的歷代國主都不忘恢復自己先祖的威名和巫族統治洪荒大地的威勢。

帝舜有虞氏政權美叔九年夏天,一個陰雲密布雨橫風狂的下午,有窮國都城的後宮內傳出幾聲嬰兒清脆洪亮的哭聲。國君的夫人生下一名男孩,延續祖上名號,這個孩子仍稱作羿,因為此時羿族已經有姓,所以這個孩子便被稱作妘羿。

小說閱讀下載盡在中文網更新超快小說更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洪荒大鱷最新章節 | 洪荒大鱷全文閱讀 | 洪荒大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