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大鱷 第一百五十七章、一百五十八章祖巫為祀(兩章合一)

作者 ︰ 肆胖子

啟剛將伯益趕走,自己登基成為第二代夏王沒有多久,自己的兄弟姒就極不給啟面子的自立為王,但是啟是一個頭腦簡單的人似乎還沒有成為王者的覺悟,只知道自己的父親禹成為夏王天子之後,所擁有的無上權威,但是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父親所肩負的責任。

啟在面對扈侯的分裂國家的行為的時候並沒在意。啟他反而覺得反正扈侯是在他自己的地盤上,他想獨立就獨立去吧,而且這姒是自己的兄弟,當一個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反正是在姒自己的封地之內,只要不損害啟自己的利益,啟才懶得管他。隨他鬧去吧

誰知那扈侯姒見啟沒什麼反應,越發狂傲起來,扈侯姒可沒有對啟有啟對自己那麼客氣,既然啟不管,那麼姒就要想方設法謀取自己的利益,姒竟然組織軍隊入侵夏後氏的領地。這夏後氏的領地可是當年禹的封地,現在可以說是啟的私人地盤,這下子姒可終于激怒了啟。

于是,啟決定要新賬老賬一起算,狠狠地收拾一下這個狂妄的扈侯。他立刻召集大臣們開會,對大臣們說︰

「有扈姒氏輕慢洪範**,廢棄三正(即正德、利用、厚生,相當于現在的德政、財政、民政),因此,上天要斷絕他的國運。現在我只有奉行上天的旨意,對他施行嚴厲的懲罰。」

在這之後,啟下令調撥軍隊,他要親自領兵征討膽大妄為的有扈氏一族。而且這有扈氏的封地距離夏都不足五百里,地處「天子腳下」,萬一有扈氏成功的話,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那啟的手下以至認為有扈氏的叛亂對夏王朝的統治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啟大怒之下,親自率軍隊討伐。帝啟二年夏五月,啟親自精選了五千士卒和數十名戰將,出中條山,過汾水,西渡黃河,走潼關向西南挺進,直逼有扈氏的領地。

扈侯得到情報,知道啟此番來勢凶猛,看樣子是想置他于死地。他不敢掉以輕心,立刻精選了三千經過訓練的三線壯士,號稱護**,由扈侯親自率領,準備迎戰夏王啟。

在這之後扈侯仔細地分析了周圍的地理環境,認為,他的轄區北部邊境緊靠渭水,河兩岸樹木繁雜,道路崎嶇難行,啟的軍隊是不可能從這里過來的;而東部邊境地險林密,也不適合軍隊大規模行進;唯一可行的路線就是走商洛繞過終南山,進攻甘地。因此,守住甘地,這是戰爭勝敗的關鍵。

扈侯姒他迅速做出決策,征調第二線戰士,分成若干小隊,分別駐守和巡邏北部和東部邊境,以防小股部隊偷襲。自己親率第一線將士駐守甘地,對抗啟大軍的正面進攻。

果然不出扈侯所料,啟的軍隊果然出商洛,向甘地開來。啟命小兒子武觀為先鋒,率五百士卒打前哨。但是這武觀貪功冒進,武觀的先頭部隊來到甘城附近之後。武觀見甘城偃旗息鼓,毫無動靜,武觀這家伙居然愚蠢的以為有扈氏沒有防備,便想出其不意突然襲擊,拿下甘城。

于是武觀他就不等主力部隊來到,便率領那長途跋涉饑餓疲勞的五百士兵向甘地發起攻擊,結果中了扈侯的埋伏,只聞金鼓齊鳴,頓時伏兵四起,將武觀的五百人圍在了垓心。

武觀大驚,知道是中計了,率士卒拼死突圍,傷亡慘重,五百人死了大半,敵人卻越來越多,眼見得就要全軍覆沒。在這危急的時刻,前來助戰的彭侯率軍趕到,從敵軍背後殺出。

扈侯的軍隊以為是啟的主力部隊到了,不敢戀戰,急忙鳴金收兵。武觀得救,清點部下,只剩下不足二百人。戰場上遍地都是尸體。

又過了一個時辰,啟所率領的主力部隊才陸續趕到。武觀向父王跪拜請罪。啟並沒有責怪他,而是安慰道︰

「勝敗乃兵家常事,吾兒不必掛在心上。此戰並非是吾兒無能,而是扈侯老奸巨猾,待改日為父與你報仇雪恨」

旋即啟命令安營扎寨,一面派探子潛入敵佔區偵察敵情,一面派人打掃戰場,將士兵的尸體就近挖坑埋葬。這啟吸取了兒子武觀的教訓,沒有急于和對方作戰,而是命令士兵連續休息五天,養精蓄銳,步步為營,準備投入一場激烈的大戰。

到了第六日,這啟命起五更造飯,日出時分即用罷早餐,修養片刻之後,集合等待出發的命令。在戰前,啟向三軍將士做了誓師動員。《尚書,甘誓》全文記載了這次戰前動員的內容︰

「大戰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夏王啟準備在甘地與扈侯決戰。在出征之前,夏王啟召見了六軍的將領。他嚴肅地說︰「啊六軍的將士們,我鄭重地告誡你們,有扈氏輕慢洪範**,廢棄正德、利用、厚生三大政事,因此,上天要斷絕他的國運。現在,我身為天子,只有奉行上天的旨意,對有扈氏一族予以嚴厲的懲罰

接著,啟又向全軍公布了賞罰的措施︰在戰爭開始後,「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則孥戮汝。」

啟在誓師會上歷數了有扈氏的罪行,指出︰有扈氏發動叛亂,對上是侮慢天象,對下違背了臣民的意願。因此他必須奉行上天的意志,予以堅決的討伐

中國歷史上自從黃帝創造了「天子」一詞以後,歷代的最高統治者都以天子自居,他們所干的事情,不管好事壞事都是代表天的,連殺人放火都是在執行天的命令。這便是天子的優越性。況且這個時候,那啟可能是和那巫教之間有什麼交易,也不知到最後給了巫教之人什麼好處,居然讓巫教之人背棄禹而轉投到啟的麾下,那巫教竟然和啟一起參與到謀害自己數十年故主禹的行動當中,這才導致了那禹的慘死。

而就在那啟登基為王之後,那些原本躲藏在角落的巫教之人,都正大光明的出現在世人面前,被啟授予官職,專門負責祭祀等神聖事宜,至此那巫教再一次出現在洪荒大地上,而巫教中的巫師也使用各種方法證明了啟的即位是合乎天意的,把啟認定為巫教之主,而啟就是天的代表,從此以後君權與神權全部掌握在啟的手中。

誓師大會以後,那隨軍的巫師又顯露出眾多的神跡,表明此次大戰天是站在啟的一方的,而後啟再親率大隊出征。他命少子武觀統領左軍,命彭侯統領右軍,自己率眾將官統領中軍。扈侯姒也不示弱,親自統領三千第一線的士兵出城迎戰。兩軍對陣展開了一場惡斗。

這一場大戰的結果,雙方都有很大傷亡。啟原以為一戰就能消滅對方,沒想到扈侯的軍隊訓練有素,而且那些士兵都感念扈侯的恩德,一個個視死如歸,忠心報主,作戰十分勇敢。

俗話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啟的軍隊雖然有高壓政策,在戰場上也奮勇沖鋒,但遇上了有扈氏這些不怕死的將士,他們還是稍遜一。不過這個時候那些巫師又再一次發揮了作用,雖然那巫師的質量一代比一代差,現在巫師的水平都不及當年巫族橫行時一個巫族孩童的能力大,只會一些幾乎沒有什麼殺傷力的障眼法,但是還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使得啟的軍隊得以安全撤回。

這雙方第一仗不分勝敗,各有傷亡,于是各自收兵打掃戰場,掩埋陣亡的將士。啟在回到大帳之後,心中悶悶不樂,便召集幾個主要將官商議對策。後來,他采納了彭伯的計謀,每日虛張聲勢圍攻甘城,暗中派出兩名信史,快馬回朝調兵。

啟命令自己的長子姒少康帶五百精兵,西渡黃河,悄悄迂回至渭水北岸,乘夜色偷渡渭水,襲擊有扈氏的北部。命次子姒元康帶五百精兵南渡黃河,走潼關,經驪山、華胥,涉險路攻擊有扈氏的東部。

這一招果然厲害,有扈氏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甘地,北面和東面只有少量二線兵防守,而且這些人粗心大意,疏于防範。結果姒少康和姒元康兩路軍隊先後得手,兩路軍隊到處殺人放火,有扈氏族民紛紛逃亡。

扈侯聞報大驚,只好放棄甘城,急忙率兵出城回師救援都城,半路上又中了啟的埋伏,傷亡慘重。剛剛率領余部拼死突圍出去,忽然傳來噩耗,說都城已被攻破,扈侯家男女老少皆被殺害。扈侯仰天長嘆,大呼曰︰「天滅我也,天滅我也」旋即拔劍自刎。

啟為了報復,同時為了彌補自己這一方的損失,啟對有扈氏族民施行了血腥的屠殺,老弱病殘者皆殺死,青壯年則全部充為奴隸。

戰死和被殺害的多達數千人,還有數千人被掠為奴隸。只有少部分逃往深山密林中,才算是幸免于難。啟殘酷鎮壓了有扈氏的叛亂,使各方諸侯無不心驚膽戰。實際上,他這樣做也是殺雞給猴看。他就是要告訴天下諸侯,連同姓家族他都如此無情,更何況他人呢?

這年秋天,啟效仿父王姒禹當年「涂山大會」之舉,在鈞台召開天下諸侯大會。天下諸侯都畏懼他的威勢,聞訊後都紛紛到會。鈞台大會之後方諸侯順服。據說就連居住在西南地區的巴蜀部族也臣服了夏王朝。

啟滅掉有扈氏以後,陸續又平定了十幾個不肯臣服的小國。殘酷的戰爭奪走了許多平民的自由和生命,也使奴隸主貴族更加貪婪,他們利用戰爭掠奪了大量的財產和奴隸,逐漸地走向了腐化和墮落。

鈞台大會以後,雖然仍有許多諸侯方國不滿于啟的統治,但屈服于他的血腥鎮壓,不得不服從他的統治。夏王朝出現了暫時的和平。

在這之後啟下了一連串的命令,啟下令從此以後自己禹後裔的這一支為王族,而禹是因治水而興,而根據五行的變化,水可生木,所以這夏朝當屬木德,木色屬青所以那夏朝的官方顏色為青色,而天子著青袍,在規定完夏朝的官方顏色制度之後,啟又在大臣和巫教巫師的幫助之下,重新設定了人族的祭祀活動。

其中這啟專門設出了一個五帝的祭祀禮儀,五帝成為了朝廷官方祭祀禮儀的專用詞匯,是最高祭祀等級的儀式,五帝屬于大祀,祭祀內容包括作為主祭的五方上帝,以及各自配帝、各自從祀官、各自從祀星、三辰、四方七宿等一起組合祭祀的儀式,一年一次。

五帝祭祀內容,合計如下︰一.上帝︰東郊青帝配帝︰伏羲從祀官︰句芒從祀星︰歲星另有從祀︰三辰、東方七宿。二.上帝︰南郊赤帝配帝︰神農氏從祀官︰祝融從祀星︰熒惑另有從祀︰三辰、南方七宿。三.上帝︰中郊黃帝配帝︰軒轅從祀官︰後土從祀星︰鎮星。四.上帝︰西郊白帝配帝︰少昊從祀官︰蓐收從祀星︰太白另有從祀︰三辰、西方七宿。五.上帝︰北郊黑帝配帝︰顓頊從祀官︰玄冥從祀星︰辰星另有從祀︰三辰、北方七宿。時間一年一次,于孟夏之月,必須見龍星,即可開始祭祀。

由于那巫教之人的參與,那被打壓了不知多少年的巫教終于重新興起,而那人人喊打的十二祖巫當中的五人也步入了人族的祭祀行列,開始享用人族的香火氣運。

而後,那啟開始十分努力的工作,在大臣的幫助之下,政事平和,又有巫教之人專門處理神權祭祀事宜,沒有一點差錯,不到一年,人族就恢復了鼎盛,這啟十分得意,他自以為天下從此太平,再也沒有戰爭了,于是便開始追求享樂。

啟把他青壯年時期的劣根性充分地展示出來。啟中年以後養成了三大嗜好——貪酒,,喜歡田獵。姒禹對他的這些嗜好很不滿意,曾多次嚴厲的訓斥過他。

當年啟每次被訓後,都再三向自己的父親禹認錯,表示今後一定改正。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他的老毛病就又犯了,不僅喝酒、玩女人,而且還時常帶著人外出打獵。不過,他對部下管束極嚴,不允許任何人走漏風聲,一旦發現誰多嘴多舌,輕者抽一頓鞭子,重則立即處死。因此,他在封地的所作所為,夏王禹很少知道。

父親禹在世時對他嚴加訓誡,他不得不有所收斂。如今父親死了,他自己成了天子,天下由他自己來說了算,他還怕什麼呢?遂終日沉醉于花天酒地之中。

因此,史書上說︰「啟乃yin溢康樂,野于飲食,將將銘銘,莧磬以力,湛濁于酒,渝食于野,萬舞翼翼,章聞于大,天用弗式。」

這啟年輕時重武功不好,直到三十五歲時才結婚成家。但是他成家後,連續娶了三名妻子,都是只生女兒不生男孩,他心中十分懊喪。後來他奉父命治理陽翟,在那里訓練軍隊,便又娶了當地一名少女為妻,于舜三十一年生下了第一個男孩,取名太康。

此後這名妃子竟陸續又生下了五個兒子,總共生了六個兒子。這六個兒子是︰老大姒太康、老2姒元康、老三姒伯康、老四姒仲康、老五姒叔康、老六姒季康。據說他們的品德都不怎麼好,特別是小兒子武觀,經常仗勢欺人,胡作非為。

因為啟中年時才有兒子,對兒子特別的溺愛,從小嬌慣任性,他從來不加管束。幾個兒子全都不學無術,除了打仗和吃喝玩樂外,沒有別的什麼本事。

好在在戰爭年代哥幾個因為都會武功,成了父親的好幫手。可是到了和平年代英雄無用武之地,他們幾個人都無事可干,終日東游西逛,到處尋歡作樂,以滿足生理上的**。

啟的大兒子姒太康酷愛打獵,手下專門訓練了一支狩獵的隊伍,隔三差五就要帶著隊伍出去狩獵。他非常霸道,凡是他打獵的地方,決不允許別人打獵,哪怕是偶爾撞上,他也認為是故意搗亂,抓起來不問青紅皂白便是一陣毒打。一些獵戶敢怒而不敢言,背地里給他起了個外號,稱他為山霸。

好在他心腸比較善良,輕易不肯殺人,抓來的人只是打一頓就放了。他性情古怪,時善時惡,有時候善心大發,覺得被捉的飛禽走獸很可憐,便下令手下人把它們全數放掉。

老2姒元康喜歡下棋,是一個鐵桿的棋迷。他下棋很不講究棋德,只能贏,不能輸。但是你又不能故意輸給他,如果他覺得你是故意輸棋,便立刻惱怒,掀翻棋盤,扯住你的衣服伸手就打。但你還不能贏他,如果他真的輸了,也同樣會惱羞成怒,將你暴打一頓。許多下棋的人都知道他的德性,看見他像逃避瘟神似的,躲的遠遠的。

老三姒伯康是個釣魚迷,但是他不喜歡一個人釣魚,每次釣魚都要拉上幾個人陪釣。他和老2一樣,即霸道又不講理,他不準許別人比他先釣到魚,也不允許別人釣到的魚比他釣的魚大,否則就拳腳相那些陪釣的人怕挨揍,只好在魚鉤和魚餌上做手腳,盡量釣不到魚,或者只釣小魚。

老四姒仲康迷戀歌舞,他從那些戰爭中掠奪來的女奴中,挑選了數十名年輕漂亮身材標致的女子充當舞女,進行專門培訓,為他表演。不管什麼時候,只要他心血來潮想看歌舞,這些人就得來表演,稍有遲延,輕則毒打一頓,重則處死。

老五姒叔康是個酒魔,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都城里的大小酒館他全都光臨過,只是從來不給錢。最要命的是他在哪家酒館喝酒,別的顧客全要攆出去。而且他一喝起來就是一天,店家做好的飯菜賣不了,變質走味,只好倒掉。酒店的主人叫苦不迭。一些小本經營的酒館,被他光臨幾次就賠光了,只好關門大吉。

老六姒季康是他們六兄弟中最凶的一個。姒季康又名武觀,性情暴戾,凶狠殘暴。他視奴隸的生命如草芥,時常無緣無故地將他們殺死。而且他殺人的手段極其殘忍,他使盡各種手段殘酷地折磨被害者,一刀一刀地切割被害者的器官。看著被害者痛苦的掙扎和撕心裂肺的嚎叫,他和他的手下卻從旁哈哈大笑。

這六兄弟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和他們的父親一樣荒yin成性,不僅肆虐地女干yin那些失去自由的奴隸,有時候連自由民中的漂亮女性也不放過。當然這最有名的是六王子武觀。

這六王子武觀終日無所事事,經常帶著幾個人四處游逛,看見有姿色的民間女子,也不問青紅皂白便搶回宮中肆意女干yin。順從他的,他玩夠了便把人放回。遇到烈性的女子掙扎反抗,他便惱羞成怒,將女子女干yin後,還要切掉她的和ru房,將她殘暴地處死,然後拋尸荒郊。

一時間都城的百姓,凡有姿色的女子全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門了。但是躲在家里也不一定安全,因為武觀手下還養著十幾個閑人,專門打探誰家有出色的女子,一旦哪位女子被他們打听到,她的厄運也就跟著來了。

那六王子武觀本來就是個花花太歲,而且在他身邊又有一群臭味相投的人,有一天有一個家伙告訴那武觀,這春天來了,是動物發*的日子,也是干那事的好時候,現在有許多的少女在外踏青,采風,現在出門的話,一定會找到漂亮姑娘。

這武觀一听頓時來了興致,立刻做出決定,明天他要帶人到郊外去獵取游春的漂亮姑娘。翌日,果然是艷陽高照,晴空萬里,是一個春風拂面催人醉的好天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洪荒大鱷最新章節 | 洪荒大鱷全文閱讀 | 洪荒大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