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春事 第270章︰鹽價虛高

作者 ︰ 清明水萩

葛庸兩只渾濁的眼目盡現精光,一臉的期待,直看沈連城。

沈連城笑了一下,方才大方地告訴他︰「白尢常年穴居于洞里,下雪天和夜間才肯爬出來……」

「你的意思是要我等雪化了?」葛庸還是個急性的,話听了一半就著急道︰「那不行啊!待雪化了,我那雪蓮也枯萎了。」

「並非如此。」沈連城仍是噙笑,極有耐心地搖了搖頭道,「我想告訴葛醫士的是,它有這樣的習性,喜寒冷,畏熱。讓人帶著火把上去,可驅逐它們回到洞里。這樣就可以采到那兩朵雪蓮了。」

葛庸一喜,但很快又露出惆悵之色道︰「我請的人受傷了……唉!他們可是攀崖的好手!我花了三十兩銀子才請到的。」

「不是還有一位沒受傷?」沈連城看了那個安然無恙的人一眼。

「我一個人如何能行?」那人自是不願的。

「我這里還有幾個。」沈連城的目光掃過洪祁等幾個護衛,「他們都有些拳腳功夫,該是幫得上忙的。」說著他就開始安排洪祁等人的職責,「洪祁,你負責采得雪蓮,其他人,負責拿火把驅趕白尢,攀崖之時,多听這位兄台指點。」

「那還差幾條繩索。」那人又道。

「山下有家農戶,我讓人去取。」沈連城說著,洪祁便機靈地吩咐一人下山去了。她接著道︰「麻煩你好生教教我的人攀崖應該注意的事項,采得雪蓮,那位兄台治療手上的傷,藥錢從我這里出。」

沈連城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那人再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繩索很快準備好了,大家各司其職,很快往山崖上爬了去。

沈連城帶來的人,個個身手矯健,便是擅長攀崖的兩個人看了,也贊嘆不已。不多時,洪祁便順利摘得那兩朵潔白的雪蓮下來了。

葛庸拿到雪蓮,高興萬分,簡直欣喜若狂,口里一直說著︰「終于采到了!終于采到了!這最後一樣藥材,我終于采到了!」說罷也不謝沈連城一句,帶著自己的人就要下山。

玉荷忙攔住他,不高興道︰「葛醫士如何這樣就走了?也不謝我家女公子一句?」

葛庸愣了愣,方才回轉身,警惕地看沈連城,「你要我如何謝你?要銀子,我可沒有了,都給那兩個人了!」突然看看手中雪蓮,不自覺往身後藏了藏,接著道︰「若是想要這個,那更是不行!想也別想!」

「我要請您幫我看一個人,一個腦袋受過重創,精神又受了刺激,從而有些瘋瘋傻傻的人。」沈連城也不繞彎子,直言相告。

「這幾天沒空!」葛庸斷然說罷,想了想道︰「你半月之後再來找我吧!」

半個月,時間有些久,但未必等不得。于是,沈連城答應了,「半月後,我再去葛府請您。」

「就知道沒有白白幫人的。」葛庸咕噥一句,轉身下了山。

玉荷不滿,想與之理論。

「他說的也沒錯。」沈連城則是攔了玉荷,覺得葛庸此人,有意思得很。而後她又吩咐洪祁,「回城之後,你去一趟陳國公府,將今日之事說明一下,免得他們心急,自作主張再去打擾葛醫士。」

「是。」洪祁老實地應了聲。

一旁的玉荷則是露出了一臉的竊笑。

「你笑什麼?」沈連城莫名看她。

玉荷忙搖頭,「沒什麼,沒什麼。」

她不敢說,她是盼著沈連城與陳襄好的。沈連城如此幫著陳襄分憂解難,她覺得這樣發展下去,總能生出些情分。

「別瞎想。」沈連城卻是猜得她的心思,悶悶地丟下話,往山下走了去。

回到京都城,天已經黑了。街上的行人卻很多,甚至比往日還要多。不過,他們都是奔著一個方向去的。很有些古怪。

玉荷抓住一人,問︰「發生何事了?你們這都是去哪兒?」

「去買鹽啊!」被抓住的人急著走,語速極快,「各地的鹽商都斷貨了,很快就要沒鹽吃了!」說罷她就掙月兌了玉荷的束縛,跑了。

北周朝的鹽,實際上是官府控制的。官府委派下邊的鹽商,運輸、買賣,按說不會出現斷貨緊缺的情況。畢竟幾日不食鹽,人就會變得無力,會生病,官府對鹽的產量,是有嚴格把控的。怎麼會少鹽呢?

沈連城感到事出突然而古怪。回想上一世,並未發生這樣的事,不禁擔憂起來,忙吩咐洪祁道︰「你派個機靈的去看看。」

「是。」

回到太傅府,她才發現太傅府也派人出去采買了一大袋鹽回來。

采買的人還抱怨說︰「太貴了,十兩銀子一斤,簡直天價!」

而便是十兩銀子,能買上這些已是不錯了。

洪祁派出去的人回來也稟報道︰「排隊買鹽的人都排了兩條街了。有人說,明天的鹽還要漲價,至少是今天的兩倍。」

「二十兩?」玉荷睜大了眼,「那一般百姓還吃得起鹽嗎?」。

是哪里出了問題?沈連城陷入沉思。

問題定然不是出在鹽的生產上。若產出有問題,朝廷早該有對策。那麼,鹽為何突然之間變得緊俏了?

「不僅京都,各地都這樣嗎?」。沈連城又問一句。

「是的女公子。」

上一世沒有過的事啊!跟他們三個重活的有關嗎?

沈連城突然想到了沈如秀,不禁問玉荷︰「二娘子家,王家都做哪些生意?可做鹽的生意?」

玉荷搖頭,這個問題難倒她了,「奴實在不知……奴這就去打听打听。」

「去吧!去打听清楚,王家,近來都在做些什麼生意。」

「噢。」玉荷莫名其妙,應了聲就連夜跑出去了。

沈連城只知,自從沈如秀嫁給王崇景後,王家在各地方的生意都大有起色。鬧蝗災的時候,他們能賺錢,鬧旱災水災的時候,他們能賺錢,邦交不好的時候,他們也能賺錢。別人不敢做的時候,他們敢做,別人趨之若鶩的,他們也總能先人一步。這一切,還不都緣于沈如秀的未卜先知之能?

那麼,這次鬧「鹽荒」,會否與沈如秀有關?(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朝春事最新章節 | 北朝春事全文閱讀 | 北朝春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