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門殺手 天河盟(十)

作者 ︰ 蘭花疏影

杜書彥歪在榻上打著盹兒,忽一陣喧嘩,驚飛了西塘邊兒梓桐樹上躲雨的寒鴉。

「可是走了水?」

「回公子,不是,」那人一身普通兵卒打扮,衣襟上滴著水,看來是冒雨趕來。

「管城,你來了。不是走水,這大半夜的怎麼如此喧嘩?」

「承平關八百里加急,這會兒兩府的大人們都往樞府趕呢。」

杜書彥一皺眉,難道只是巧合?今天當值的是馮瑞慈和段學士。「不知是哪一出,」杜書彥揉了揉額角,飲了一口涼茶醒醒腦子。

「高德興也來了?」

「他是副使,應該來的。」

杜書彥點點頭,默默看著滿桌案卷,有資格參加這種緊急會議的官員名字一個一個從層疊的宣紙中蹦出來,在清冷的空氣中來回交錯的排列著,互相拉扯。

「是了,既然我知道,馮瑞慈一定也想到了。樞府的庫房每日往來人員眾多,不可能安全。」

「要是馮老頭想毀,還不是抬抬手的事兒,這老頭到底想啥呢?」雲墨轉著眼珠子道。

杜書彥緩緩道︰「他要的是安全……南江侯楊明昭可在列?」

「在。」

「你立刻帶人趕去他府上,雲墨,通知那個人也過去。」

見他們悄悄的出了角門,杜書彥挑亮了油燈,打著呵欠踱至檐下,正瞥見翰林院當值的郎官許玖在院門後探頭探腦的張望,杜書彥冷冷一笑,裝作沒看見他,嚷道︰「雲墨,江白,都往哪兒躲懶去了?」

剛總角的小廝江白這才從偏房揉著眼楮跑出來,垂手道︰「公子,小的睡熟了,沒听到公子起來。」

「雲墨呢?他好躲懶,就指使你來?」

「雲哥哥見公子睡了,就回府給公子取雨具去了。」

「他也多事,難道府里不會送來?」杜書彥嘟囔著,「大半夜也不知道為啥這麼吵,算了,去給我沏杯茶來。」

江白答應著去了,杜書彥掛著滿臉被吵醒的不悅在廊下溜達著,那許玖才假裝剛走過來似的,上前搭話道︰「我適才听外面吵嚷,起來看看,杜編修可也是被吵醒了?」

「是啊,」杜書彥連打了幾個呵欠,「郎官可知是何事?」

「我也不知道,這又冷又濕的,編修還是早點歇著吧。」

「你也早點歇下,」杜書彥客氣的點點頭,回房掩了門,听著許玖的腳步聲在院里又轉了一圈,才消失在雨聲中。

杜書彥一覺睡到天明,窗外的雨已經停了,睜眼見雲墨笑嘻嘻的捧了洗漱用具來,道︰「公子好睡,錯過了昨夜的熱鬧。」

「有何熱鬧?」

「南江侯府昨夜進了賊人,恰好侯爺剛得了緊急軍報趕往樞府,你說巧不巧。」

杜書彥輕輕摩挲著額頭,笑道︰「可是個巧宗。」

「雲墨就奇怪了,昨晚這麼多人都離了府,為何公子一猜便知東西在南江侯府上?」

「我雖不知道馮大人是用了什麼說辭把卷宗送給侯爺查閱,但是跟這些卷宗扯得上關系的人里,唯獨南江侯是當今的直系,跟各方勢力都沒有瓜葛。侯爺殿前司出身,府里又嚴密,東西放在他那兒最安全。」

「這麼說馮老頭和高德興不是一伙的?」

「這可不好說,老狐狸,」杜書彥挑眉笑道,「東西沒丟吧。」

「那當然,可憐那些賊人被那位給嚇得……說起來有個人公子你還認識。」

「李一,可惜了,高德興在京里也沒什麼人可用。卷宗……」

「按公子的意思,好好的放在侯爺桌上呢。」

「這會兒子,怕是已經放在官家御桌上了吧。」

杜書彥換了便服,慢悠悠的溜達到大相國寺,僧人們已用過了早飯,正在經堂前三三兩兩的論經釋義,蕭遠換了一件天青的布袍,蹲在藏經閣的石獸前,逗弄著一只打盹的花貓。

「我能做的都做了,只是……」杜書彥有些憂慮的垂下眼,「大捷的興頭上,朝廷不會處理得太嚴厲。」

蕭遠索性坐了下來,袖著手望著金碧輝煌的寶頂︰「你知道高德興曾在西北軍供職吧?只要有人肯借機往這里查一查,我不介意推他一把。」

在佛陀俯瞰眾生的莊嚴寶像之下,他的笑容陰冷刺骨,宛如修羅。

杜書彥怔了怔,他自然明白蕭遠的意思,那個引誘意味十足的笑,想要帶他去的地方,是魔道。

「也許我有一日會深陷泥沼,但不是現在。」

蕭遠笑著翻身站了起來,背對著杜書彥揮了揮手,懶洋洋的消失在日光斑駁的樹影中,誦經聲遠遠的傳來,听不真切。

按例進宮將經過稟告官家,剛談了約莫一個時辰,曹公公便報律王進宮覲見太皇太後,官家放下杏仁茶,忍不住輕嘆道︰「皇叔近日倒來的勤。杜卿且退下吧,待大理寺查出了究竟再議。」

一時無事,杜書彥卻覺得心頭空落落的,像是少了點什麼。

「難道我已經成了工作狂了?」莫名焦躁的在花廳里轉了幾圈,杜書彥無聊的拉住雲墨問道。

「公子可要請張太醫來看看?」

憤憤的丟開雲墨,杜書彥望著滿天暮色︰「老爺還未回府?」

「老爺還前廳會客呢。」

「都這時候了,咱們往前面看看去,」這幾日為高德興之事奔忙,連中秋佳節也未能盡孝,杜書彥心中著實有些不忍。

沿著圍廊剛來至廳後,隔著假山堆疊,遠遠便听到一個熟悉的聲音說道︰「本不該打擾尚書大人,但武定的軍士們實指著這份歲賜過冬,這會兒子朝廷還不批送,怕是有些遲了。」

杜尚書頗客氣的笑道︰「這也是因白城大捷的賞賜耽擱了,府庫不日便會批下來,翊麾不用憂心。」

杜書彥腳上不覺加快了兩步,趕至門前鞠道︰「孩兒來請父親大人用膳。」

杜尚書笑道︰「還是這麼冒失,來見過蕭翊麾。」

蕭遠忙起身道︰「不敢,早聞杜翰林的大名。末將魯莽,竟叨擾到此時,還望尚書大人和翰林見諒。」

杜尚書點頭道︰「老夫官職在身,不便留翊麾用膳,翊麾在京中再盤桓幾日,此事必了。」

「謝尚書大人,」蕭遠恭恭敬敬的撩袍拜了,告辭而去。

杜書彥扶著老尚書,笑道︰「父親年紀大了,這些事務讓下面人處理也罷,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

「是,是,」杜尚書嘆了口氣笑道,「年紀大了,難免惦記往事。」

「父親當年也欠西北軍錢財?」杜書彥見父親心情頗好,忍不住打趣道。

杜尚書捋著胡子︰「當真有臉了,敢取笑老夫。」

「那父親所說往事是?」

「不提也罷,」杜尚書背了手,緩緩走著,「你師父有幾年沒見了吧?」

「師父可有信來?」杜書彥眼中一亮。

「前日著人帶了封信,說是節後要來京城。」

「那可太好了,」杜書彥恭敬的和父親閑聊著,心思卻恍到了剛才父親和蕭遠說的話。

他倒是正經有公事上京,若那日沒壞了他的事……可憐武定軍還眼巴巴的盼著呢。杜書彥不禁替武定指揮使孫覓感到一陣痛心,從歷年考績來看,孫覓是個穩重謹慎的將官,遇上蕭遠這種膽大妄為的屬下,還不知道兩人互相有多頭疼呢。

這連日的秋高氣爽,深木碧池間,各色名貴菊花疊金砌玉,更有崖菊順著假山茂茂如瀑,宛如天河低垂,繁星鋪地,讓人目不暇接。時人盛愛菊花,菊花以京菊為貴,但即使京城中遍植九華,也比不得這律王府的東籬園之十一。

先帝當政時,因先帝體弱,律王還偶爾參知些政事。至當今即位,他便徹底做起了逍遙王爺,整日吟詩作對,侍弄名菊。逢今年寒暖適宜,律王悉心照料了許多年的幾盆綠牡丹總算是垂絲吐露,心瓣濃綠裹抱,花色碧綠如玉,晶瑩欲滴,日曬後,綠中透黃,光彩奪目。太皇太後和當今便特許律王府擇日開賞花宴,遍請京中文人墨客,一時間京中頗有才名的讀書人,有真心賞菊會友的,也有貪慕浮華的,倒也來了個七八,偌大的東籬園中游人濟濟,笑語盈門。

律王站在水榭中,遠遠望著魚池對岸三三兩兩賞花吟詩的人群。他著一身黛藍色錦緞常服,腰系牙白絲絛,垂著同色繡碧葉桂子香囊和一對白玉扇形墜,雖已近知天命之年,但保養得極好,乍一看倒像是個素淨溫潤的盛年書生。

「今日一觀,不知又有多少佳句問世,不枉本王日夜辛勞培出這幾株綠玉牡丹。」他撫著手中玉柄銀絲鬃的拂塵,頗得意的笑道。

一身便服的翰林待詔李朔捻著筆,對著架上一盆西湖柳月,細細在畫上又添了兩筆,抬頭應道︰「托王爺的福,我等才能有幸得觀絕色。」

律王擺擺手︰「這都是太後老聖人的洪福。」他背著手,看了一會兒畫,「子寬的工筆情致過人,難得。不過眾人皆以綠玉為貴,你為何獨喜這西湖柳月?」

「綠玉牡丹精致典雅,而這西湖柳月豐滿搖曳如皓月臨水,花冠偏垂似葵花向陽,自有貴氣又不失風流,與眾菊不同。」

「子寬倒是頗有見地。樂鶴,一會兒把這盆西湖柳月送到李大人府上。」

「下官謝過王爺。」

律王順手掩了碧紗窗道︰「這午後風大,也懶怠得出去走動,子寬陪本王手談一局如何?」

「下官遵命。」(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五行門殺手最新章節 | 五行門殺手全文閱讀 | 五行門殺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