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盡笙歌 秦王政十四年(四)

作者 ︰ 秦墨卿

一進大牢,李牧就看見梓笙虛弱的躺在草席上,臉色蒼白,一旁的飯菜和水似乎從未動過,李牧讓人開了牢門,輕輕走進去,低聲問道︰「你可是叫念卿?」

梓笙听見有人進來,微微睜了睜眼,一見來人正是李牧,便一翻身,費力的坐起身,斜倚在牆上說道︰「正是。」

李牧居高臨下的望著梓笙,這才細細打量了梓笙一番,只覺得這秦將身形瘦小,皮膚白皙,活像個姑娘,心里也是有幾分疑惑,卻生硬的問道︰「這飯菜為何不吃?」

「若是將軍看見自己的十萬同袍被殺,看見自己的兄弟慘死,自己又被人所虜,將軍能吃的下麼?!」梓笙聲音不大,氣息也不足,語氣里滿滿都是怨恨和不甘。

李牧低頭看著梓笙,沒有再問其他的,只是冷冷的說道︰「如今,你成了趙國俘虜,若是還想活命,便給秦王寫下書信一封,勒令秦王馬上退兵,本將還可以考慮送你回秦國。若是不然,你就在趙國等死吧。」

「•••哼哈哈•••」良久,梓笙側過頭輕聲笑著,不去看李牧。

李牧滿臉狐疑,問道︰「小子你笑什麼?」

「笑你!」梓笙用氣聲輕輕說了兩個字。

「笑本將?」李牧沒有生氣,反而有些認真的問道。

梓笙搖了搖頭,無奈的說道︰「念卿笑將軍未免太過天真。」

「此話怎講?」本來剛剛在朝堂上就被郭開嘲笑了一番,如今,眼前這個瘦弱的秦國俘虜竟也敢說自己天真,李牧強壓著心里的火氣,盤腿一坐,坐在了梓笙面前問道。

梓笙一見李牧席地而坐,也倚著牆挺直了身子,緩緩說道︰「念卿素來听聞趙國名將李牧用兵如神,剛毅勇猛,平陽城一戰,果然不假。」

「這些恭維話就免了。」李牧一擺手不耐煩地說道。

「可是卻不曾想,堂堂趙國名將竟連這都不知。」

「不知什麼?」

「當今天下,秦國勢要統一六國,況且,若論財力物力人力,沒有一國能與之抗衡,秦王雖然年輕,卻城府極深,野心勃勃,況且朝中更有一批謀士從旁輔佐,軍中又有一干優秀將領甘願為其出生入死。如今念卿不過一個小小的參謀,想以念卿一命來威脅秦王退兵,難道將軍還不可笑麼?」梓笙靠在牆上,透過有些凌亂的頭發仔細觀察著李牧的反應。

李牧半抱著胳膊,眉頭緊鎖,反反復復思量著梓笙剛才的話,這幾百年來,秦國的強盛和壯大,其余六國都看在眼里,其虎狼之心也是天下皆知,這小子所說看來不像是有假。他一個小小的參謀又怎麼能威脅嬴政退兵?看來這件事確實是自己的考慮有欠周全,但是若如郭開所說,讓趙國割地求和,那他李牧就是死也不答應。

梓笙看著李牧糾結的表情,想必正是在為如何處置自己而苦惱,現在的處境,梓笙必須保持冷靜,並且掌握足夠多的信息才能給自己找到突破口,才能活下去。梓笙試探的問道︰「看來,將軍自己也知道此法行不通了,不知將軍可還有別的法子來讓秦國退兵啊?」

听到梓笙這麼問,李牧心中剛剛壓下的火氣又冒了上來,一想到郭開那副嘴臉李牧就氣的牙癢癢,一起身便說道︰「本將倒是沒別的法子,可郭開那小人竟說讓大王割地求和,獻上秦將首級,如此一來置我那幾十萬死去的弟兄于何地,置趙國于何地?!」說著便一拳打在了欄桿上。

梓笙這麼一听,心中也了解了大概,看到李牧如此反應,便也知他定是個忠臣良將,只可惜這良將沒能遇到賢君,最後更是被奸臣所害,毀了一身才華和謀略。

梓笙眼楮一轉,深呼吸了一口氣,低頭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亂的衣服,直直坐起身說道︰「不知將軍能否听念卿一言?」

「講。」李牧轉過身伸出手說道。

「將軍,念卿現在乃是敗軍之身,又陷在這趙國大牢,也算是將死之人,所以念卿之言絕無惡意,將軍听則听之,最後如何做還是要看將軍你自己。」梓笙滿眼真誠的看著李牧說道。

看著梓笙的臉,李牧心里也有些疑惑,這小子到底要和自己說什麼,便微微點了點頭,沒有開口說話。

看到李牧的回應之後,梓笙清了清嗓子說道︰「想必將軍也知道,兩年前秦趙一戰,趙國損失慘重,再有去年,我秦國又斬首十萬趙軍,大軍已經逼近邯鄲城。對趙國來說,如此危急時刻為何沒有馬上調回將軍全力抗秦?將軍可曾想過?」說到最後的梓笙陡然提高嗓音。

「那是因為北方匈奴多次侵犯趙國,若是匈奴不滅,趙國便也不得安生。」李牧低聲說道。

「將軍大錯特錯,據念卿所知,近些年,匈奴內部部族紛爭,直到去年才有所穩定,因此毗鄰的燕國,趙國,秦國邊境這些年也無甚戰事,這些,將軍應該比念卿更加清楚。」梓笙降低了嗓音,又重新緩緩說道。

听到這的李牧一驚,沒想到自己竟被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子給堵得沒了話。

梓笙見李牧的表情有些變化,便繼續說道︰「之所以沒有調回將軍,正是因為將軍戰功顯赫,為人剛正不阿,而趙國朝中佞臣當道,趙王昏庸無能,偏听偏信,才會讓將軍常年守在邊境,眼下是已經火燒眉毛,趙國那一班烏合之眾沒了法子,才緊急調回將軍抗秦的!」

「住口,區區帳前參謀,竟也敢對我趙國朝政擅加言辭!」听到這的李牧猛然抬起頭,大聲喝道。

「念卿不過是在說明事實而已,正如將軍剛才所說,郭開正打算獻上我的首級和城池向秦王求和,試問趙國從開國至今,可曾有過戰勝了還要向戰敗之國割地求和的先例?」梓笙沒有理會李牧,正了正色繼續說道。

「不曾有過!」李牧皺著眉,沉聲說道。

「正是,可如今郭開卻妄圖以此來逼秦王退兵,在念卿看來,此法更為可笑!」梓笙扶著牆,慢慢站了起來,一連幾天的不吃不喝,雙腿也有些發軟,只得倚在牆上,強撐著說道。

「何解?」李牧疑惑的問道。

「據念卿所知,趙國自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國力漸強,乃至後來曾一度成為七國之首,當時的趙國可謂朝野一心,猶如今日之秦國,後來雖經歷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國力減弱,但是朝野上下精氣神卻沒變,這一點念卿著實佩服,其余六國也都贊譽有加。但如今若是趙王偏听偏信了那郭開的言論,趙國的顏面和威儀就會在六國之中蕩然無存,除了秦以外,其余五國也都會如此效法,到時你趙國又有多少城池可以割,又有多少各國將軍首級可以獻?!」

李牧低著頭,听著梓笙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如炸雷般在自己耳邊,那一場場戰爭的慘狀回放在自己眼前,李牧不禁握緊了拳頭。

梓笙見狀,連忙又說道︰「此為其一,其二念卿也實話告訴將軍,秦王之心,非天下不能滿足,一個秦將首級,幾座趙國城池又豈能讓秦王放棄這北方大片江山?!難道這還不可笑麼?!」

此時的李牧徹底被眼前這個瘦弱的少年驚得說不出話來,他沒想到小小一個參謀竟會有如此學識。

看到這樣的李牧,梓笙蒼白的臉上硬是扯出一絲笑,手肘拄著牆壁,向李牧拱了拱手說道︰「將軍,今之趙國已非武靈王之趙國,可將軍在念卿看來卻是當今之廉頗,將軍也知道,好劍只有在見血的時候才最耀眼,否則不過是一塊廢銅罷了,當今七國當中能配上將軍這把好劍的非秦國莫屬,秦王求賢心切又志在天下,那趙王卻老眼昏花偏听偏信,將軍正值壯年,難道就甘願在那匈奴境界呆上一輩子?難道就甘願受著佞臣的冷嘲熱諷?難道就甘願讓你手里的劍一輩子再見不到真正的鮮血麼?」

「住口,別再說了,若是讓李牧背棄趙國,去投奔敵國,那李牧還不如自刎于此。」李牧听明白梓笙的話中之意,面色一沉,粗聲說道。

「將軍,亂世之中,何來敵國之說?今日的敵國說不定明日就變成了盟國,將軍之節氣風骨念卿佩服,只是念卿不忍心看到將軍之才就這樣被一個將死之國所掩埋,更不願看到有朝一日將軍死于佞臣讒言之下啊!」梓笙向前走了一步說道。

听到這的李牧猛然醒悟,偏過頭用鷹一般的眼神盯著梓笙,緊咬著牙關問道︰「你到底是何人?」

念卿挺直了脊梁,沒有回避李牧的眼神,深深一揖,緩緩說道︰「秦軍帳前參謀,念卿。」

良久,李牧突然仰頭大笑道︰「哈哈,好!區區一個帳前參謀竟有如此膽識,秦國當真是人才濟濟啊。」

「將軍過獎,若是沒有將軍,秦國便遠遠稱不上人才濟濟。」念卿淺笑著說道。

「呵,小子好生呆著,本將做好打算過幾日再來找你!」說完,李牧便一轉身,大步跨出了大牢,臨走前還不忘吩咐自己的親兵,讓他們好生看著梓笙,不得出任何差池。

梓笙看著李牧的背影漸漸走遠,她不知道這樣做對還是不對,只是自己實在不忍心看到李牧這樣的帥才被奸臣所害,若是這樣,還不如搏上一搏,李牧要是真的投奔了秦國,那麼自己也便得了救,秦國統一天下的進程就會被改寫。若是李牧還是留在趙國,那依剛才他的反應來看,自己的性命尚且也算是保住了,至于怎麼逃出去就只能另作打算。

想到這的梓笙瞥了一眼地上的飯菜,想了想日後的打算,再加上自己其實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了,只得默默走過去,將那些飯菜吃了個精光。

出了大牢的李牧,駕著馬一路飛奔回趙國大營,一路上,李牧反復思量著梓笙的話,她說的句句在理卻又能一針見血,這趙國朝堂當真如她所說,可是自己身為趙國將軍,又如何能夠做出此種叛國之行,看著軍中的趙國將士,自己又怎能放心將他們交予佞臣之手•••

這一邊,秦軍大營中,王翦和楊端和焦急的在營帳中來回踱著步子,楊端和一臉愁容問道︰「將軍,這蒙毅都去了這麼多天了,怎的還不回來?」

「應當快了,快了。」王翦滿眼焦急,心中總有種不詳的預感。

突然,帳外有人高喊了一聲「將軍!」王翦和楊端和紛紛往軍帳的門口處看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嬴盡笙歌最新章節 | 嬴盡笙歌全文閱讀 | 嬴盡笙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