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世獨寵 149 江山初定(4)

作者 ︰ 慢慢來吧

中南半島上的護軍多是以保護官員、行商為名而設,遠未達到全面接手驃國、安南地面軍防的程度,即便雍維羌和李氏真的拿出十分誠意,解散手下士卒,迎虞軍入城,但其他不甘失權的政客、貴族不一定合作,如果不是安南有一定民眾基礎,虞商率先高價購地免租雇農,還供應可分期還款的新式農具,說不定早有老百姓被煽動鬧暴亂了。

驃國還不如安南,五詔一降,吐蕃一縮,馬上有重臣貴族聯合撢邦高原上的撢族人和鄰國暹羅,意圖在南部和東部自立王國。甫走馬上任的喬祺立刻聯絡漢商,找了由頭,帶兵勘驗‘禁物’,把幾個蠢蠢欲動的地區‘走訪’了一遍,暫時懾服撢邦土司,逼退想跨越撢邦高原而來的暹羅人。

本來區區不到千人的異動不值得朝廷為之側目,但樞密院仍然視之甚重,派出輿部精干配合喬祺,把整個中南半島的人文地理放一起去整理,詳細匯報了當地民族、水文、山脈和宗教等情況。

中南半島與西南夷沒太大區別,撢邦高原和以前的西南夷一樣,處于土司領主各自為政的狀態,與新明城所在的三江高原以南和夔州城所在的雲嶺高原其實是一片地兒,山谷廣闊,叢林遍布,景色壯麗,都是崇山峻嶺切割出來的一大撮閉塞部落,彼此山路不通,語言不同,甚至習俗迥異,互有仇怨。

依靠當地商人、親漢土著和先時南遷逃難移民們的幫助,喬祺大致梳理出頭緒,在部落、族群林立的混亂中,按語系的區別,大致將半島的居民分為幾大族系,以驃國為主的緬族,安南北部的京族,主要分布在暹羅、真臘和撢邦高原等山區的泰族,還有曾經雄霸整個半島的高棉族。

若按目前驃國控制範圍來分,以王室為首的緬族佔據了整條獨龍江(伊洛瓦底江)流域,但東部撢邦高原上的泰族顯然獨立性更強,被統稱為撢族。除此之外,高原上有一條向南延續入海的他念他翁山脈分隔驃國與暹羅,山上的泰族人也歸于撢族,但山下沿海平地和連接馬來半島那條狹長地帶上的居民卻以高棉族為主,被稱為孟族。再者,因若開山脈以西的沿海地區距離天竺的吉大港較近,曾屬于同一個古王朝——阿拉干國,後接觸遠航而來的大食人比較多,這兒的緬族泰半都皈依天方教,又與其他地區格外不同。

驃國南部想鬧事的正是若開的天方教徒,平南軍雖扼守了若開山脈通往內陸的洞鴿隘口,但顯然沿海地區地形寬度有限,並不擔心陸地部隊的進攻。好在大光的安東軍示威了一把,在巡航到古城妙烏附近海港時,將一艘拒絕接受‘禁運品勘驗’的‘海盜船’擊沉,讓若開地區安靜下來。

光一個驃國就如此復雜,何況其他未曾深入接觸過的暹羅、真臘、高棉。自從中原政權在秦始皇的帶領下,跨過十萬大山,與中南半島接觸開始,這片被籠統歸結為‘百越’的地區,就只能采用羈縻制,讓土司們納貢自治。定朝費了姥姥勁兒,仍不能長設流官,將之直接納入版圖來控制,其他地區都是扶一打一,哪個漢語學得好,就拉拔哪個,慢慢往南滲透,百來年才有了下定決心做馬仔的南詔國,和另一個半成品,安南。

所以才有了平南軍深入康藏,而安東軍進駐各港口,商人們配合著扼其南北商脈,讓大虞官員有了可施展之地。然而撢邦高原這片山區,目前還是整體游離于大虞控制之外,進而影響了暹羅和真臘。再有龍門城,僅靠安東軍的威懾,即便在柔佛和三佛齊的包圍下形同自治,在習慣了陸地縱深的華夏人看來,海峽兩側的彈丸之地不足以立身,所以馬來半島必得拿下。這些,都是喬祺和賈鵬日後的任務。

***********************

為了保證大虞對驃國和撢邦高原有長久的控制力,喬祺請旨修路,貫通驃國南北,連接大光港口與內陸的南方絲路。南方絲路從南詔城的大理出發,在西南方向的龍陵進入撢邦高原,經過畹町、瑞麗、南坎,在八莫這個水陸交通樞紐處連同獨龍江。喬祺想增修的路線有兩條,一條從龍陵北通騰沖,從大理高原直接西下去孟養(密支那),然後再拐向西北,直線連接雷多;另一條由畹町向南,路經臘戊、皎梅到阿瓦城(曼德勒),穿撢邦高原。這兩條路線都要在崎嶇山路中蜿蜒盤旋,沿途地形復雜,時有溶洞深澗,參天巨木,雖有古時存在的行商馬道為鑒,但要修至可行車馬的地步,工程很浩大,挖山填坡、建橋打洞,談何容易。

技術工種可以高價聘請,但民伕就不好弄了,這兒的人普遍沒有規矩干活的概念,不好管理吶,只能從當地勢大的幾個土司國身上想辦法。

被他選為突破口的部落是‘蘭那國’,此國傳世已久,由一群小部落聯盟而成,位于撢邦高原怒江下游兩岸,岸上俱是根葉繁茂的原始森林,領地一直南延到暹羅北部。國名是他按讀音而取,實在是因為翻譯成漢語後,不好意思付諸于文字——‘八百媳婦國’,號稱古時創國的君主有八百個老婆,一個女人領一個寨子……

作為一個沒啥語言天賦的人,喬祺能跟蘭那國王芸萊搭上話全靠了依附南詔而存的妙香國為中介,只是妙香國沒安好心,‘好利生事’,上來就說芸萊‘拒奉大虞正朔,請助臣一臂之力,為聖主征之’。整個中南陸地上目前還未正式發起一戰,平南軍更多的是支持土著兄弟往前沖,或保護商人奪權牟利,效果尚不明顯,軍功也沒有,現在為了‘以武功彰顯神宗之威’,似乎打一打也無妨。

朝廷對此事的態度幾乎一邊倒,都覺得雖然‘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但這種‘荒裔小夷,取之不足以為利,不取不足以為害’,只要願意朝貢通商,不傷害山下優質廉價糧的平原田地,LETI**O吧!還引經據典——諸葛亮失荊州後,也打過這邊的主意,渡瀘水南征,七擒孟獲,無功而返;定朝末期的僖宗也曾派出志大才疏的劉深出征西南夷,‘宣威武德’,未戰即摔死、病死十之七八,向當地部落借錢借兵,做得太狠厲,又遭倒戈反叛,一氣兒被土蠻聯軍一路邀擊,毒箭陷井齊上,‘士卒傷殆盡,棄地千余里’。正是鑒于以上教訓,大家都知道征服這片地方的成本太高,因此濟朝把整個中南半島的國家,包括安南,都列為不征之國。

樞密院之前的鄭重其事自有道理,第一次出具保守意見,縱觀歷朝平南軍的作戰歷史,即使習慣氣候善于林戰,數萬中原客軍也不一定能戰勝幾千人的當地山民,疾病、天災、地形不利,種種因素之下,即便贏,也是慘勝為多。當初驃國的所謂‘自願請附’,不過是想玩時附時叛這一套,如果不是大虞海軍有壓倒性的實力,光靠陸軍,恐怕再來百年,也未必能在卑謬站穩腳跟。既然打不劃算,恩威並施的‘恩’就要更加重些,‘威’留給海軍去施展,遠比讓陸軍去山區送命強得多。

池其羽撥冗和喬祺親自前往妙香國和蘭那國周邊轉了一圈,回來研究了一下史料,上疏打不得。撢邦高原比之六詔好不到哪去,‘煙瘴之地疾疫盛行,蟻蟲密布,且糧草輜重須民伕負載,輾轉重山復嶺,陡澗深林,行軍之路多為危崖聳壁,其窄隘處僅容一人一騎,上如登高,下如入井,極易失足’。如果平南軍貿然出擊,說不定跟劉深一樣,連八百媳婦的黑牙都沒見著一個,就損兵折將,大丟臉面。

所以,喬祺希望以武力征伐桀驁不馴的大國,獲取大量俘虜當苦工的想法得不到一點官方支持,倒是隨著皇家驛所前來打通獨龍江航道的商人們私下了解到一些當地信息,給他出了個主意。獨龍江可通航河道的最北處就是孟養,別看離雷多的直線距離很近,其間的胡康河谷是當地著名的‘野人山’,里面山澤重疊林莽如海,瘴癘瘧疾和豺狼猛獸一起橫行,還有許多不開化的野人,完全可以抓來當苦工。

***********************

顧辭不知道英國曾為了殖民緬甸,打了半個多世紀才勉強HOLD住這個獨龍江流域的平原,而且接下來的一個多世紀,還要忍受山區游擊隊的折磨,但對抗日戰爭里滇緬公路著名的二十四道彎印象十分深刻,二十萬婦孺老弱在一年內,無機械純人工地開闢出一條補給生命線,穿越了最堅硬山峰和最湍急河流。現在喬祺打算用‘抓豬仔’的方式完成這個壯舉,只要控制好事態,朝廷不會有異議,但她不希望大虞的殖民形象太差,還是打算‘以財帛動人’,開始通過珍寶行推廣南邊的翡翠、鴿血紅寶石、月光石、橄欖石等硬玉,身體力行的佩戴和賞賜各種新寶石首飾,而工造局明年的硬木儲備,半數從大光采購,所有中低檔產品皆使用驃國盛產的柚木和雞翅木。

為了珠寶和木材,大量商人涌入撢邦高原,收買深山里的土司,開礦鑿石,哪怕是水流湍急不便行船的怒江也利用起來,浮運木材順流而下,省卻人工。

顧珝也很支持好基友喬祺的計劃,曾佔領過驃國的南詔首當其沖成為驃國新一屆基層官吏的人才儲備庫,段伏寬的幾個兒子和舒明那陀一起考中了額外開恩的‘同進士’,目前是五詔的父母官,其他通過吏考選拔的人會補充到畹町、騰沖、洞鴿、臘戊、雷多等地,聯合當地土司,為修路事業出力。驃國原來的官員、貴族和王室等人仍留在大光、卑謬、孟養、妙烏等富庶之地為官,他們對南詔官員沒有太大的抵觸心理,也通過這樣的現身說法,願意學習漢語漢字,待日後條件成熟,參加大虞的吏考和科舉。

除了十幾名熟悉當地情況的人才之外,顧珝提供的最有用信息是讓喬祺明白中南半島盛行的佛教以戒律嚴格的南傳上座部為主,只有安南受了中原影響而接受了大乘佛教。心領神會的喬祺立刻在孟養和阿瓦兩城外圈出山頭,籌集資金,在密林中修建禪林戒寺,延請半島和南洋各地的知名法師和比庫尼前來弘法利生。

五詔的士卒將領受雇來當監工,加上民伕們都是有償征用,不限男女,多管齊下,逐利的商人和托缽的僧侶讓修路一事得以順暢啟動。對喬祺而言,除了工造局核批的《山道修建標準》里有些數字讓他一頭霧水,一切都很美好,一兩年後,漢字普及人數過萬,就能在驃國地區申請開科舉和吏考,這也意味著他本人夠格升任布政使,整個驃國和撢邦高原,甚至包括暹羅北部,都有可能納入轄下。

而立之年有此政績,相比較于目前在康藏剛起步的大哥喬禎,和在禮部默默無聞當侍中的二哥喬,顯然他能走得更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盛世獨寵最新章節 | 穿越之盛世獨寵全文閱讀 | 穿越之盛世獨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