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世獨寵 52 初露端倪

作者 ︰ 慢慢來吧

相較于顧辭的無限風光,中山王府的這個年相當地不好過。

顧翀奉皇命把往北去的幾個重鎮幾乎從文到武洗了一遍,中山王這麼些年扎下的釘子不剩幾個了,新上位的大多是平治侯、繕濟侯、鄴伯這種素無來往的勛貴人家,或者如穎都伯、淮南郡王這些與他不合的對頭,一時之間無處下手。更不用說賺銀子的門道被連根拔起,還是皇帝身邊的穆總管親自查出來的。他知曉此事後數次往乾清宮遞牌子求見,想解釋是通達貨行投靠過來,王妃做主收下,他本人並不知情,可到現在皇帝都沒見他的意思。連帶梁良妃也被禁足,修寧侯家已出仕的兩個四品官,一個降三級被遠調昌黎城,跟戍邊差不多,一個被彈劾貪墨瀆職,免職留京待查。淳儀、東陽和高陽的駙馬都被打發去跟著奚川王修虞史,每月才能回府一天,完全派不上用場,隋子都這個卑鄙的牆頭草現在又*急著去抱長寧伯的大腿。

本來以為靠著通達貨行可以和顧家加深聯系,沒想到是方家把持的產業。後來看得錢不少,他也就默認了。誰知道這次惹出這麼大的麻煩!

他正在焦頭爛額之際,僕婦來報,袁錦听說顧辭加了一個封邑的俸祿,把屋里的器皿砸了一遍。中山王不由得青筋暴起咆哮出聲︰「那就給她換新的,什麼事都問我,要你們何用!」然後趕跑所有下人,招來幾個幕僚商議對策。

***********************

袁錦猶自在屋里大發脾氣。

王妃身子不好常年臥床,只有她這一個嫡女,出生于頒金節,也是皇上的第一個孫輩,長相也酷似中山王,所以小時候特別得寵。顧辭沒出生前,太後和皇帝也常見她,在宮里完全就是個天之驕女,七八兩位公主在她面前都是小透明。然而顧辭能進宮後,她一下被掃進了灰堆里,不但被太後完全無視,連皇帝都偏愛得非常明顯。她憤恨不平鍥而不舍的找顧辭麻煩,或散布謠言。每次中山王訓完她,她就變本加厲的怪到顧辭頭上,屢教不改。弄得她爹想交好護國公府都沒臉。

袁錦這會砸干淨了,拿起一條精致帶倒刺的馬鞭瘋狂的抽帳幔桌椅,不時殃及身邊丫鬟婆子。與她最親近的女乃娘不顧傷口開綻,撲過去抱住她,苦苦哀求,「郡主何苦為了外人氣壞身子,咱們想辦法報復回去,只別讓王爺知道就好。」

其他幾個大丫鬟躲在角落里,心底破口大罵,暗恨這個沒腦子的女乃娘就會順著郡主出餿主意,從來不見成功不說,每次都是郡主保下她禁足了事,她們則被王爺狠狠責罰。也難怪郡主脾氣不好,被這種蠢女乃娘養大的,能是什麼好主子。

這時,屋外兩個丫鬟攙扶著王妃進來。

「錦兒,你這又是怎麼了?」王妃喘氣微急,顯然身體不好。

「娘!」袁錦平靜下來,撲到王妃懷里哭泣。

王妃嚴肅的看著女乃娘,女乃娘撲通一下跪地,避重就輕地回答︰「……王爺囑咐姑娘去討好元儀郡主,故而……」

「滾出去。」

王妃直接把全部下人攆出去,嘆了口氣安撫女兒。她也不是不知道女乃娘心智有限不堪大用,幫不上女兒的忙,但誰讓她爹只是鶴鳴書院的前任山長,只陪嫁過來幾個丫鬟和這個女乃娘,若不用她,換個嬤嬤來她更不放心。

「錦兒,你今年十三,是個大姑娘了,得準備開始相看親事,為何還對一個小女孩耿耿于懷?」

「娘,你不知道她多可恨……」

「你可知道自己應該干什麼?」王妃突然提高音量。

袁錦一蟣uo蹲×恕 br />

「你應該交好對王府有善意的人家,打听他們是否有合適的男孩子,觀察他們府里女眷品行如何,日後怎麼應對,才能站穩腳跟,助你父親一臂之力。」王妃停下喘口氣,放柔聲音接著教導,「而不是盯著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姑娘每日做些什麼去了哪里。這種無聊的事不是你這樣的金枝玉葉該做的。」

袁錦低頭細思。

「等輪到她相看親事,你已經是一府主母,往來的也是各府當家理事的夫人,而不是一個說話不管用的小丫頭。你可明白?」

「可是,娘親,難道我嫁人之前就得忍著?!」袁錦不忿地抬頭頂嘴。

王妃深吸一口氣,「這種小事難道你還想自己動手?我會把身邊的百合給你,讓她替你安排。至于女乃娘,平日就讓她呆在屋里,別帶出去了。」

袁錦有些不舍,但想到上次女乃娘在汝南郡王府門口丟了個大臉,卻什麼話都不敢回,就答應了。

王妃看著女兒油鹽不進的樣子,也是滿心苦悶。她父族母族都是平實的讀書人家,父親運氣好,做了鶴鳴書院的山長,就落在想謀文人清名的中山王眼里,在選妃的時候,王爺更想娶的是平南將軍段家的女兒,其次是文理侯家的姑娘,她真真是作為一個陪襯報上去給皇帝。當時她已與父親的門生互生情意,就等秋闈後定親,誰知皇帝就發了賜婚的旨意,成就他們這對怨偶。王爺素愛美人,剛娶了她也就認了,想通過父親好好培養鶴鳴書院的才子作助力,誰知隔年書院就換了現在的山長,王爺頓時覺得吃了虧,再不進她的院子。這些年她殫精竭慮的維持王妃的體面,身體也虧空了,幸好女兒深得宮里和王爺的寵愛,不至于地位尷尬。現在因為顧辭,女兒處處受冷落,她豈會不怨,只是形勢比人強,不想在女兒親事未定之前起波瀾而已。百合是她的陪嫁丫鬟之一,年歲大了容貌更為姣好,平時她一向依仗頗多。可上次王爺見了她多說了幾句話,為了穩妥,還是把她送到女兒這來。若百合無上進之心,定然能幫著女兒壓服女乃娘,處理顧辭的事,她自會給她找個好人家嫁了。若百合真想爬床,那也看王爺有沒有臉要女兒身邊的人去做通房。

百合進門給袁錦磕了頭,送走王妃後,袁錦不無惡毒地給她下令,「我不管你怎麼做,總之,我要顧辭在京城狠狠地丟個大臉,讓她以後見到我就繞著走。若是做不到,你就去倒夜香吧。」

***********************

如果讓顧悌見到袁錦的表現,肯定能認出這是暴躁性偏執型人格,不過現在她沒空關心府外的事。

祖母的兄長和嫂子的娘家都被打入天牢,除了長房,其他房都在關注此事對護國公府的影響。五嬸自不必說,天天找完祖母就找母親,還好沒暈了頭沖去清頤院。三嬸準備給四哥顧翃相看親事,也暫停了。二伯身邊的長隨顧三的媳婦也時常往上院走動。祖父據說給三哥和大伯寫了好幾封信。她爹在外應酬也多了,說是想找找門路。這事母親沒瞞著她,時不時和她講解一番,比起其他人要淡定很多,對父親在外做無用功也不反對,‘總得讓他明白些世道艱難,沒了護國公這塊牌子,他是個什麼料’。這句話是嬤嬤私下告訴她的,想來母親也不好對她說父親的壞話,所以嬤嬤體貼地轉達了。

顧悌曾仔細回想歷史,似乎完全沒提到顧家會有什麼事,哪怕是太子逝世,顧家也沒受一點影響,這個她是可以確定的,所以也就放寬心看戲。她對祖母和方家沒什麼好感,只是不表現出來。今天母親讓她好好準備一下,一會二姐夫送二姐和孩子回娘家小住幾天,她需要帶著姐妹們迎接一下。

顧悌馬上想到,這是不是祖母要靠向杜賢妃的信號?中山王已經不成氣候了,長寧伯家這會過來示好,祖母和方家肯定樂意,只是不知道會提什麼條件?

二姐一家來得急,早上遞的帖子,下午車就到了。三房兩姐妹去了河間郡王府做客,不在家,顧悌就帶著四房的女孩和五房的兩個妹妹在二門迎接二姐。

顧曉愫才周歲的兒子抱在女乃娘手里,白胖喜人。眾人落座後,姑娘們都知道她回來有事,很有眼色的打完招呼送上小孩子的見面禮,就離開了。顧悌臨走前,回首看到二姐身邊的嬤嬤急沖沖往清頤院方向去,不由得暗自嘆了口氣。

***********************

顧辭陪著毓儀在屋里膩歪,就看見她家二嫂身邊的武嬤嬤喜氣洋洋地進來了。

「老奴給長公主、郡主請安,甘梅剛給我們**女乃診出三個月的喜脈。」

今天剛好是顧辭擔心家人過完年吃得太油膩對身子不好,讓甘梅去請下平安脈的日子,真是意外至極!

毓儀喜出望外地站起來直奔顧翱夫妻住的秋籬院。

顧辭屁顛屁顛地帶著八戒跟上,心里對二哥點贊,成親十來天就出門,還能讓二嫂懷孕,好膩害!

毓儀進了門就按住要行禮的武沉秋,「快坐下,我們府里沒那麼多虛禮。怎麼之前沒發現?」

武嬤嬤趕忙說,「是老奴失職。十一月還見了點紅,然後過年就疏忽了,還是郡主想得周到,今天讓請了脈才知曉。」

「這也不怪你,這樣的情況也有。你這是頭胎要好生保養……」毓儀開始BLABLA說一堆注意事項。

因為她有四子一女的成功經驗,讓武沉秋和武嬤嬤非常重視,一字不落認真听著。

顧辭也跟著甘梅在旁邊嘀咕,讓她準備安胎保養的食譜,把禁忌寫出來,最後還試著問甘梅願不願意暫時留在這邊照顧孕婦?

甘梅笑著應承,「若是郡主同意,奴婢自然不會推辭。再說大師不是在麼,郡主哪里用得上我?清和也跟了我挺久了,有事可以吩咐她。」

毓儀沒好氣地打斷女兒的多事,「你一邊玩去,安排人報信,你自己寫信也成,別來鬧你嫂子。甘梅就過來伺候吧,有什麼事和武嬤嬤商量著來。」

顧辭嘟著嘴說,「重孫輕女。」在毓儀瞪眼教訓她之前跑回院子開始寫信。

正巧這時春秀來報,說二姑女乃女乃回來小住,問問長公主和郡主,明日是否有空,想帶著孩子過來拜見,毓儀就讓顧辭自己拿主意。顧辭听到二姐帶了小男孩,一口答應,讓春秀順便把三房和四房的姐妹也一起請來,五房她壓根不提。

***********************

第二天來的人可真齊整。

二姐還給大姐三姐都送了信,大姐大著肚子,三姐帶著女兒也來了,五房兩個女孩也跟著來,顧辭沒好意思趕人,都請了進來。不過考慮到都是小孩子和孕婦,沒敢去園子里,就把垂花門邊里最近的攬華亭收拾了個敞亮的暖閣出來接待眾姐妹,厚棉布圍著門窗,地龍燒著,怎麼也冷不了。看著一屋子鶯鶯燕燕嬌聲軟語,顧辭心里感慨,這好像是姐妹們最齊整的一次吧,啊,不對,明秀小抄說了,五叔有個剛出生的小庶女,養在外面。

顧辭給兩個小家伙在炕上準備了挺高的柵欄,墊得厚實,周圍一圈靠枕圍著,二姐和三姐一進來,就高興地讓女乃娘把孩子放進去,夸她想得周到。其他姐妹第一次見軟女敕的小女孩,都愛得不行,一直在逗。顧憬和顧曉惜是第一次得進清頤院,沒理會佷子佷女,一個勁打量屋子擺設。

顧辭本想讓二嫂見見二姐家小男孩才招待這些客人,知道大姐有孕,還特意打听了有沒有‘王不見王’這種說法,毓儀說沒有,她打算一會送走沒出閣的姐姐們,再請二嫂來。反正二姐有什麼來意,肯定也更願意和二嫂說,而不是她這個小丫頭。看現在這兩個不請自來的姐姐臉上並無喜氣,一點沒做客的樣子,實在膈應,就給甘露使了個眼色,讓她專心盯著這倆,然後撇開她們,自己也去陪小蘿莉玩。

顧曉惜反應快,看見顧辭離開,馬上堆著笑過去湊趣,「三姐的閨女真可愛。」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夸起小姑娘來,然後大姐開玩笑,「二妹可要傷心了,你們都不夸她兒子。」然後拉著小男孩的手說,「她們不和你玩,大姨陪你啊。」她成親以來剛懷上,正是稀罕小男孩的時候。

三姐笑的很開心,「婆家都是叔伯兄弟,妯娌生的也是男孩,她一出生,可受寵了,連祖父的脖子都騎過。」

听到這話,顧悌忍不住目露羨慕,三姐果然是過得最舒心的一個。

一直離群獨坐的顧憬突然插了一句,聲音尖利又刺耳,「論起受寵,誰也不比不上十二妹吧?」

顧曉惜馬上打圓場,「九姐怎麼能拿佷女和郡主比?」

顧辭這才反應過來‘十二妹’指的是自己,然後笑眯眯回道,「是呀,我的家人們也很寵我,就跟小佷女家很寵她一樣嘛。我不會吃她的醋。」

顧憬臉色更陰沉了,喃喃地說,「憑什麼……」

顧悌臉色一肅,「九妹若是不舒服,就回去休息吧,別過了病氣給小孩子。」

甘露輕輕上前一步靠近顧憬。

顧憬惡狠狠地瞪著顧悌,咬唇坐下不語,顧曉惜伶俐地給她倒了杯水,然後開始問孩子身上的小衣服為什麼沒有刺繡,扯開話題。

這時外面來報,說五夫人來接女兒了。

顧辭贊許地看一眼報信的春秀,說︰「想是五嬸有事,我就不多留你們了。」

顧曉惜略帶失望地站起來準備告辭,顧憬卻突然起身質問,「你明知道我母親來做什麼,憑什麼就這樣趕我走?!」

「我不知道五嬸的來意,今天是應二姐的帖子,我代母親招待你們。」

顧辭很平靜地看著她說,「九姐如果覺得我招待不周……」

顧曉惜馬上打斷,「郡主太客氣了,時間不早我們也該回去了,多謝郡主熱情款待。」

顧憬看樣子還想發飆,顧悌突然擋在顧辭前面,「九妹慎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大理寺不會隨便攀誣。」

顧憬和顧曉惜同時臉色雪白,顧曉惜還算撐得住,扶著顧憬匆匆行禮告退。

她們走後,靜謐的屋里才重新熱鬧起來。過不了一會,甘梅陪著武沉秋來了,給兩個小孩子送見面禮,眾姑娘陪坐一會就有眼色地告退,顧辭假借送她們,也出了門,留四位已婚婦女聊育兒經。

顧悌刻意留到最後,等前面姐妹走遠,才回過頭,神色復雜地看著顧辭說,「阿鸞妹妹別怪我多事。」

顧辭還是笑眯眯地說,「沒有,多謝五姐。」

「扶香二月底出嫁,不知道阿鸞妹妹可會去添箱?」

「若無大事,定然會去。」

「我和喬娟也約好了一起去,不若回程的時候去一趟東市?」

「這會說這個有些早吧,而且任家和葉家姐姐們也會去,會不會人太多?」

「……那到時再說吧。」然後欲言又止。

顧辭當做沒看見,送至垂花門停住腳,笑著說,「我就不遠送了,幾位姐姐慢走。」

顧悌有點無措,猶豫了一下,還是跟著其他姐妹一起離開。

***********************

顧悌回到房里細細思索,顧辭為何會對自己與顧憬的言辭反應毫不在意?甚至也沒追問一句?她難道真的不懂看人臉色?還是自己表現得太含蓄?

四夫人看見女兒興致不高的回了屋,招來丫鬟問不出個所以然,就去女兒閨房里談心。

「阿善在想什麼?」

顧悌有些不好意思的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遍。她先是在曾嬤嬤去清頤院時,發現她和管外院的顧二管家來往頗密切。那會四夫人正在教她迎來送往的節禮有什麼規矩,她就讓身邊的丫鬟葡萄多往二門去看看禮單或者帖子,好學習學習。葡萄發現這事,馬上來告訴她,她拿不準就沒說。後來顧辭在宮里出事,一開始外人都不知實情,府里也只以為是曾嬤嬤伺候不力,一家子被毓儀遷怒。不過日子久了,自然能看出來端倪。顧悌知道顧二管家和曾嬤嬤有聯系,回過頭打听顧二管家的事。他雖姓顧,卻是祖母的陪房,原是祖母兄長方霆的小廝,在北關伺候祖父很是得力,入贅顧大管事家里才改姓,所以和五夫人那邊也走得很近。既然顧二能和曾嬤嬤扯上聯系,那麼五嬸估計也清白不了。所以她讓葡萄去打听顧憬姐妹的事,才知道五嬸買通了兩個馬房的小廝,一個平日里多干活,掩護另一個專門盯著清頤院正門,和長房經常出入的角門,把來客和各人行蹤告訴五嬸,消息再輾轉到曾嬤嬤手里。五嬸嘴巴一向不嚴,顧憬肯定知道此事,顧曉惜向來眼色機靈,應該也猜到了。她是算著五嬸不會放過此次機會讓顧憬去討好顧辭,好為方霆求情,顧憬的性子對任何比她好的人都恨得牙癢,也一定會對顧辭發脾氣,她正好去詐一下顧憬,然後再在顧辭那兒賣個好。誰知前面都很順利,偏偏小丫頭不安常理出牌,完全沒有意識到她的暗示。

顧悌不解地問,「娘,可是我哪里露了破綻,或是做錯什麼了?」

四夫人眼色頗有些復雜,既欣慰又不忍,「阿善,你想與郡主交好,娘一向支持你,父輩的恩怨本就和你們無關。何況,出了門,你們是一輩子的姐妹,長公主不也沒說什麼。這事,先從曾嬤嬤說起,當你知道她有問題,為何不告訴娘親,要自己去查?」

「我覺得,從九妹和五嬸身上……」

「你認為她們沒本事知道是你在查?」

顧悌點點頭,她確實看不起蠢做堆的那兩人。

「可指使顧二的人呢?你可知道,若是被發現,你的丫鬟都會突然暴斃。」

四夫人說得很輕,顧悌仍然嚇了一跳。

「怎麼會?我並沒讓她們接觸顧二管家,再說很多事情是我事後自己推斷出來的,她們……」

「就為了以防萬一。」

顧悌訥訥說不出話來。

「再者,既然想給郡主賣好,為何多此一舉?」

顧悌困惑地睜大眼楮。

「你若真想與郡主交好,以誠相待才是上策。使了計謀,總歸是浮于表面。即便郡主不知事,難道她身邊的人也不知?小心謹慎是好,但心思磊落更佳。」

顧悌一時如醍醐灌頂,自小的孤兒經歷讓她對人防備心重,便是母親這樣疼她,她也到了五六歲才卸下心防,自己再見多識廣,這麼多年也不見得能贏過古人的心思。她行事太刻意,得失心重,反而容易給人留下鑽營太過的印象。想明白了,她立刻道歉,「是我太過著相了。我這就去和阿鸞說曾嬤嬤的事。」

四夫人疼惜地模模女兒的臉,「娘的阿善是個好孩子,多思細想是好事,只是要讓人感到你的誠意,才是相處之道。這點你可以多學學你四姐。」

「是,娘親。女兒不會讓你失望。」

「丫鬟的事娘來處理,你不用管,剛好她們也到放出去的年紀,等你嫁人了再跟去夫家伺候。」

顧悌含羞說,「夫君我得先見過才行。」

「知道,快去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盛世獨寵最新章節 | 穿越之盛世獨寵全文閱讀 | 穿越之盛世獨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