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甜 144

作者 ︰ 顏令嫵

容韞和出了空間,心滿意足地睡了一個好覺,之後便閑閑的溜達著去了院子里看看那些剛剛種下的菜秧子。

昨晚,馮柱帶回來菜苗之後,容家的諸人便一起動手,在馮柱和馮王氏的幫忙下,把這菜苗都給種了下去,不過可能是因著天氣不怎麼好,所以菜苗也有些沒精神。

容韞和趁著沒人注意,把空間里池塘里的水偷偷的澆到了菜苗上,想要看看這空間水的效果。

現在只見所有的菜秧都精神抖擻的,就連昨晚蔫了的那些葉子都恢復了生機,葉面上掛著露水,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容韞和總覺得它們似乎長大了一點。

容韞和對著菜地高興得合不攏嘴。

看來,空間里的水對外界的植物不但有促進生長的作用,甚至還有愈合功能。

否則,這些菜也不會長成這樣。

昨晚用了那麼多水澆菜,那池塘的水似乎一點都不見少。

以後菜園里的菜完全可以用空間水來澆,只要別讓家中的眾人發現就行。

是不是也弄點空間水給容暉和喝呢?

想著那天自己喝了空間水也不見鬧肚子,趁沒有人注意,容韞和偷偷往廚房里的水缸放了大半缸水。

一切搞定,容韞和終于可以坐在院子里的陽光下休息一會兒了。

她眯著眼楮,看著遠處的風景,一面在心內盤算著,昨天馮王氏帶來的消息。

自從她考慮到過一陣子。按照前世的記憶,應該快要到來的那場大災難,她就一直在思索著。自家的院子雖然寬敞,可是到時候肯定是不夠用的,那麼就要想辦法,再買下一處宅院來備用。

可是這平橋村這幾年來人口興旺,幾乎剩下的空地都被村民們買了下來,給兒子娶媳婦兒、蓋新房用了,當初容家來到這兒定居、買下這處寬闊的宅院。也著實是走了大運、才能踫巧趕上。

要是擱在如今,想要買下一片寬廣的宅子,在平橋村。幾乎是不可能的。

前些日子,容韞和一直在發愁這件事兒,踫巧馮王氏上門來送菜蔬,便和她提了兩句。想的也是看他們馮家畢竟是村子里的老門老戶了。能不能靠著親戚和鄉里鄉親什麼的,幫自己家想想辦法。

也湊巧,昨兒馮王氏來和馮柱一起送菜秧子的時候,便提起來這宅子的事兒。

說是她娘家有個表姐,也是嫁到了平橋村,但是兩口子年輕的時候,就出去到了平州城闖蕩掙錢,這些年來。在州城也算是安定下來了,做起了小買賣。家中也有些積蓄,兒女也都已經成親了,估模著也就不再回村子里了。

所以呢,這馮王氏的表姐,因著最近家中生意要擴展、需要本錢,而且是時間緊迫,一時之間湊不齊,便想著把家中的田地和宅院給賣了,來湊些銀子。

馮王氏听了,也急忙過來,把這事兒和容家說了。

容韞和和容暉和商議了一下,覺得可以先去看看他們鄭家的宅院和田地,所以雙方便商議了,今天下午去看看。

等到馮王氏一到,這一向身體健康了很多的容韞和,便和容暉和、福壽、福祿、羅采蕾和大妞一起,和馮王氏、馮柱一起去了山腳邊上的鄭家看宅子。

一行人說笑著就轉眼間到了地方,容韞和最近由于空間的滋養、飲食的調理和每天不斷的堅持鍛煉,所以身體好了很多,走這麼遠的路也完全不在話下。

從村子彎彎曲曲的小路穿過去,一直走了大約一刻鐘,馮王氏指著前面道︰「再拐過那片樹林就到了。」

等轉過那片樹林,展現在眼前的景象讓容韞和猛地怔住了。

等到了目的地,容韞和頓時整個人被眼前的景色給迷住了!

這簡直是神仙居所啊!

原來由于原主一是身體不好,二來也是不喜出門,所以並沒有到過這村子里別的地方,看看這鄉間的景色,如今驟然來到山腳下,看到前方的那隱隱在山間露出來一角的院落,容韞和頓時覺得頗為滿意。

綠樹成蔭的青山腳下,一汪碧水依山環繞;山上杜娟花紅艷艷地開著,湖岸是一簇簇碧綠的竹叢,一座白牆黛瓦的宅子座落在湖畔竹林邊。

此時正值早上八九點鐘的光景,山中的白霧還未散去,青山、碧水、紅花、綠竹、湖畔人家,全都飄浮在白白霧氣之中;鳥鳴盈耳,清新的夾雜著花香的空氣撲鼻而來,讓容韞和恍然覺得到了人間仙境。

「這……這就是你家親戚那房子?」容韞和按住心跳極快的胸口,兩眼晶亮地望著馮王氏。

「是啊。」

「她真的願意把這宅子和後面挨著的田地給賣了?」容韞和緊緊地盯著馮王氏,生怕她下一刻就反悔。

此時不要說這鄭家只要價一百兩銀子把這和容家面積差不多大的宅院和後面挨著的十畝中等田地賣給自家,就是再多要個二百兩銀子,容韞和也會馬上同意。

能住在這樣仙境一般的地方,那真是神仙一般的享受!

馮王氏點點頭,歉意道︰「是啊,東家小姐你也知道,咱們這莊子里的宅院和田地都不太值錢,只是我那親戚家實在是缺這個做生意的本錢,也沒有別的辦法可想,只能多要些銀子了。

我知道當初你們買下這本家的那處宅子,才花了十兩銀子,就連那一百多畝地,也才花了五百多兩,我這表姐這些宅子加上田地,擱在這村子里,按照正常價格,也就能賣個五十兩銀子。

畢竟這兒實在太過偏僻,所以一般人都不願意要。

這些日子里。也有些鄉親們來問問價格,都是嫌棄太貴不肯買,但是我這親戚就是死活不肯降價。所以就擱在了這里。

東家你們要是不喜歡,也沒關系,千萬不要不好意思說。」

古代環境好,像這樣的風景,到處都是,在這村里人看來,沒啥稀奇的。

但這宅子建在這里。缺點卻不少——離鎮上遠,交通不便;跟村子有一定距離,單家獨戶的。安全性不好;離山和水太近,蟲蛇太多。

再加上這鄭家畢竟已經出去了二十多年,這房子年久失修,買下來肯定還是要好一番整頓收拾的。這也要花上不少力氣。

容韞和強忍住心頭的歡喜。沒吐出「買」字來。

她知道這事不能沖動決定,還得看過房子和田地再說。

眾人又走了幾分鐘,來到宅子前。

馮王氏從荷包里取出鑰匙,上前把門給打開了,讓眾人直接走了進去,不想差點跟從里面出來的一個小媳婦撞到了一起。

「嬸娘,您來了?」

那小媳婦挑著一擔水桶,見到馮王氏臉上一喜。招呼一聲便轉過頭來仔細地打量著容家的眾人,隨即朝著容韞和笑道︰「這就是容家姑娘吧?長得可真俊。」

對容家眾人的到來她好像一點兒都不感到意外。顯然這看房子的事馮王氏跟她通過氣。

容韞和前世身為薛五娘性格雖然冷清,但來到這里乃是買賣,自然不能再擺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態度,所以無論是跟容暉和還是跟家中人相處,她都盡量表現出親和的一面。

雖說這原主的性格原先乃是有些內向的,不過幸好這來到這里這麼長時間以來,眾人也都習慣了她的活潑開朗,也都頗為喜歡看到她的這種改變,所以如今這樣說話做事倒也極為自然,不至太違本性。

這院子的圍牆只圍了一半,還有一半臨湖,視線極開闊。

大概因為這里無人爭地,院子圍得極寬,圍牆內側的空地上被整理成菜地,一畦畦地種了一些蔬菜。

「這是我表姐夫家的佷女,這些日子里因著不時有人來看屋子,所以就托她照管照管這宅子。」馮王氏道。

「來,快進屋坐吧。」鄭家娘子放下水桶,把容家人往屋里讓。

容韞和笑笑︰「我想先在院子里看看,這位嫂子你有事忙去吧。」

馮王氏也朝鄭娘子揮揮手︰「去挑水吧,這里有我。」

看著鄭娘子挑著水桶出去,容韞和便開口問︰「嫂子這是去哪兒挑水?」

「山腳下有一汪潭水,很清甜的,離這兒不遠,出門往左走二、三十步就到了。」馮王氏笑道。

這些鄉親們看不中這宅子,除了一是鄭家要價太貴,二來也是這房子吃水實在不方便。

一般的村里人家,都是在屋子里自己打的有井,吃水的話就去打上一桶井水,極為方便。

而這鄭家的宅子,還要再去別的地方挑水,若是買下來,想要吃水方便還要自己再花力氣花銀錢打個井,實在是不劃算。

容韞和再轉頭看看屋子,屋子倒是青磚砌成,外面粉刷了一層白石灰,只是看得出確實是老房子了,牆上的白石灰斑斑駁駁的月兌落了不少;屋頂的瓦也有一些破碎,不知下雨的時候會不會漏雨。

「進屋去看看吧。」馮王氏招呼著,帶容家眾人走進一字排開的五間房最中間的一間房。

看樣子這是待客用的廳堂,里面擺了一張八仙桌,圍著四張條凳;旁邊放了一些農具和雜物,這間房估計也有四十平方米,還算寬敞。

「其余的房間跟這兒一樣大吧?」容韞和問。

見馮王氏點頭,她便思忖開了。

其實在馮王氏和她說這鄭家宅院之前,倒也有挨著他們容家的一戶李大牛家要賣宅院。

李大牛家和這鄭家的情況也有些類似,從這李大牛他爹年輕時,他們家就去了縣城做生意,如今家中在縣城也有幾間鋪面,置辦了一處房產,生意做得頗為紅火,家中人丁也頗為興旺。

這李大牛家的後輩,要麼是子承父業做著經商買賣,要麼就是被家里人送去了學堂念書,指望著家中能出一兩個讀書人、光宗耀祖。

這日子過得好了,還把家里的長輩們都接到城里奉養,所以這老家的宅院便沒有了用處,也是想著賣出去。

只不過這李大牛家的宅院也是和這鄭家的一樣,要價不便宜,和這村子里別的宅院價格差了很多,所以也是無人問津。

容韞和前些日子,也跟著家里人去那李大牛家看了看,如今在心里比較著這兩處宅院。

李大牛家的院子雖然不大,但房屋經常修繕,不但牆壁屋瓦堅固完好,便是門窗的雕花也比較精致,一看就比這宅子上好幾個檔次。

再加上那里交通便利,離其他村民的房子不近不遠,在沒有汽車喧囂的古代,那里是極為理想的居住場所。

而鄭家這邊雖然風景極佳,但房屋有些破敗,交通不便,安全也存在隱患。

這是極現實的問題,可不能光顧著浪漫的風景而不顧現實。

容韞和又四處仔細看了看這鄭家的宅院,還有後面緊挨著的那十畝中。等田地,讓蔡百瑞仔細地看了看這田地的肥力如何,較之自家的那些田地如何。

回家之後,容韞和左右思索了一番,又盤算了一下自家還剩下的銀兩,和哥哥容暉和商議了之後,決定把這兩處宅院都暫時買下來,以便將來備用。

接下來,蔡百瑞和容暉和就跟著馬五保、馬袁氏、馮王氏以及鄭家當家人,先去了村里有名望的里正馮慶達家,把情況說了。

又請了這村子里比較有名。望的幾位老人家,這李家三老太爺是童生、讀過不少書、年輕時還擔任過村里學堂的先生,在村子里比較有名望,村里人有什麼糾紛,一向都找他解決。

馬五保跟李家三老太爺關。系挺好,這事又沒觸犯別人的利益,馮慶達也樂得賣個人情,痛痛快快畫了押。

接下來幾人又把村里鄰近的幾戶人家都一一拜訪了一遍。

當初容家買下這處本家的宅院的時候,平日里因著容家為人極好、所以大家也都走動地較為親近,也沒什麼別的利益糾紛,當初這劉太太去世的時候,葬禮時這些人家也都紛紛前來幫忙。(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閨甜最新章節 | 閨甜全文閱讀 | 閨甜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