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甜 140

作者 ︰ 顏令嫵

等著面醒的功夫,大妞也沒有閑著,她取了兩瓣剝好的蒜瓣放到石臼里搗成了蒜泥,淋上一點醬油和適量的醋、鹽,再放一勺香油,然後把燒好的花椒油熱熱地潑在了汁上。

等大妞把醬汁調好放到兩個白瓷小碗中的時候,面也醒好了。

她熟練地把鏊子架到了一直燒著的灶上,鏊子上加了少許油,接著轉動鏊子,讓油遍布整個鏊子,然後就是用小火烙餅。

這些都是大妞做熟的活計,她自是動作飛快地烙好了一張大大圓圓的葫蘆絲餅,趁著熱乎勁兒從鏊子上揭了餅子,飛快地撲到了案板上,舉刀「唰唰」幾下切成了十幾塊菱形的餅子,小心地分裝到兩個青翠欲滴的竹盤里,再在每個竹盤上擺上盛著醬汁的白瓷小碗,方才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雲鶯這邊看著大妞做餅子,那邊手里也沒歇著,忙著為容韞和準備甜點.+du。

她從柳條筐里選了一個大大的新鮮水梨,洗干淨之後將水梨自頂部平削,削掉的部分也沒有丟掉、而是放在了一旁備用。

接著,雲鶯拿著小銀勺小心地挖去水梨里面的果肉、放入了一旁的小瓷碗里,同時要注意不把梨殼弄破,再把剩下的梨核剜去,梨殼則留著備用。

然後,她在盛放著梨肉的小碗里加入了蜂蜜和搗碎的冰糖,用銀勺攪拌均勻之後,把梨肉一點一點重新放到了梨殼中,蓋上頂部。放到蒸籠里隔水蒸上一刻鐘,這道蒸水梨就做好了。

羅采蕾手上動作不停地忙活著,一面忙著吩咐雲鶯把蒸水梨和一份葫蘆絲餅端給容韞和。又吩咐大妞把裝在炖盅里的淮山藥炖羊肉和另一份葫蘆絲餅送到容暉和的書房。

二人依言各端了一個小茶盤走出了廚房。

雲鶯腳步輕快地去了繡樓的寢房,此時的容韞和剛剛醒來,一面伸著懶腰坐起了身,一面在紫蘇的服侍下梳好了頭發、重新整理了衣衫。

看到雲鶯端了小茶盤進來,吃貨的屬性頓時爆發,容韞和一面急急地催促著紫蘇迅速地端了水洗漱之後,一面連連對著雲鶯道︰「晚飯這麼快就做好啦?快放下來吧!」

雲鶯看到容韞和這番急切的樣子。自是忍俊不禁,一面答應著,一面把小茶盤上的炖盅和竹盤擺放到了炕桌上。一面笑道︰「晚飯還沒做好呢,這是羅嬸怕少爺和小姐餓了,所以吩咐大妞現做的餅子、給少爺小姐墊墊肚子。」

雲鶯放下蒸水梨和葫蘆絲餅之後,就向容韞和告退回了廚房。

此時羅采蕾已經做好了清炒小白菜和腐竹炒黑木耳兩道素菜。看到她和大妞回來。就吩咐道︰「雲鶯,你去做一籠生煎包。大妞,你炒一盤紅燒排骨。」

雲鶯聞言,便應了一聲之後,開始忙活了起來。

她首先挑選好了要用的食材,即一瓢面粉,一碗拌好的豬肉餡,幾片洗干淨撕好的白菘葉。蔥、姜、黑芝麻、鹽、糖、醬油、豬油、胡椒粉和香油。

接著,她就從櫃子里取了一小塊發好的面頭。加入到面粉之中開始和起了面團。

面團揉好之後放到大灶旁,借著大灶的溫度迅速發酵。

趁著這個發酵的功夫,雲鶯把白菘葉、蔥、姜剁碎,和豬肉餡放在了一起,為了避免白菘葉出水、因此沒有先放入調料。

在面團發酵好之後,雲鶯方才給餡料調味,加入鹽、糖、醬油、豬油、少量的胡椒粉和香油拌勻之後,拿了一雙竹筷用力朝一個方向攪打餡料上勁兒。

餡料攪拌好之後,她把發好的面揉成團、揪成十六個小劑子,把劑子 圓之後,包入餡料、像包包子一樣包好之後,收口朝下放置即成了一個生煎饅頭。

這道生煎包還是呂媽媽原先在京城時,和容家的廚娘學到的。

那位廚娘最擅長做淮揚菜,而劉太太最喜歡吃的就是口味清淡的淮揚菜。來了燕北之後,雲鶯也隨著呂媽媽學到了一手地道的淮揚菜,如今做上這麼一籠生煎包,自然是不在話下。

雲鶯把鍋架到了灶上,放了少量油,用中小火燒熱油之後,小心又熟練地把生煎饅頭碼放在了鍋中。

等小火慢慢地把生煎饅頭的一面煎成金黃之後,再用木鏟子把饅頭挨個翻個個兒。

然後,她用小碗舀了一碗水,輕輕地倒入了鍋底,蓋上鍋蓋。等小火把水燒干之後,掀開鍋蓋再加入了一次水,再次燒干之後,把生煎包再翻一個個兒,第三次加水,之後把黑芝麻均勻的撒在了生煎包上之後,蓋上鍋蓋。

等水再次燒干之後,就可以出鍋了。

與此同時,大妞也在熟練地做著紅燒排骨。

她先是把頭一天馬五保家送來的那一大塊排骨切了一塊下來,之後再用刀剁成小塊。

接著準備了幾片姜片,油、白糖、醬油和醋。

等鍋內燒開水之後,大妞就把剁好的排骨下到水中、飛水去血沫。然後撈出排骨,把鍋里的水倒了出來、擦干鍋底,再在鍋內放油,加入三勺白糖,用鏟子攪拌著、小火把白糖融化。

等白糖被小火融化到焦糖色之後,大妞把一旁的排骨放了進去,接著倒入兩碗水,加三勺醬油和半勺醋,然後蓋上鍋蓋,用大火收汁,等湯汁收濃之後出鍋裝盤。

羅采蕾則一直在大灶旁忙活著,為自家少爺和小姐準備著營養又美味的豐盛晚飯。

她先做的是黃瓜炒火腿,材料選擇的是自家暖棚里結的黃瓜,和上一次蔡百瑞去縣城時,從李記商號里買回來的上好的金華火腿。

羅采蕾挑選了一塊色澤濃郁的火腿,利落的把火腿切片。

然後把黃瓜間隔地刨去一些皮。接著同樣切片,再把黃瓜片和火腿片放入碗里,加入一小勺鹽。用手抓勻之後,腌制一會兒。

趁著這會子功夫,她又在準備著開胃的牛肉豆腐羹。

小火上的紫砂鍋里,正熬著「咕嘟咕嘟」的白米粥。

羅采蕾從柳條籃子里選了一小塊瘦牛肉,剁爛之後,加入一勺鹽和半勺醬油調味。

接著把豆腐切成小塊,當白粥快煮好時。將腌制入味的牛肉和豆腐一起放入粥中,由于牛肉和豆腐都是極易熟的食材,所以稍微煮上一會兒就可以了。

最後再在起鍋時淋上一些芝麻油調味。再趁熱打一個雞蛋黃進去,這道美味的牛肉豆腐羹就做好了。

而這時火腿和黃瓜也已經腌制好了,羅采蕾熟練地拿著小碗,把腌出來的水倒掉。

然後生火起鍋。鍋中倒入花生油。油熱之後,倒入黃瓜片翻炒一會兒,接著再倒入火腿片繼續翻炒,最後調入一勺醬油,就大功告成了!

雖然這兩道菜都用的調味品不多,可由于羅采蕾高超的廚藝和新鮮的食材,所以看上去都是色香味俱全。

等大妞和雲鶯把四道菜品都端走之後,羅采蕾又繼續作著涼拌茄條和點心芋圓。

她選了紫皮茄子一個。準備好了蔥、蒜、泡椒、醬油、鹽、醋、白糖、香油、花生油和十幾粒花椒。

羅采蕾先是把茄子洗淨,切成條狀。接著把切好的茄條碼入盤中,上鍋蒸上約一刻鐘。

茄條蒸熟之後,放在一旁備用。

再把蔥、蒜和泡椒切沫備用;接下來就是調汁了——羅采蕾取了醬油、鹽、醋、少許白糖和香油,在調料碗里調勻,然後把蒸好的茄條放涼、瀝干多余水分,澆上料汁後,再將切好的蔥、蒜和泡椒擺到茄條上面。

最後另起鍋,倒入花生油和花椒,燒至八成熱,去除花椒之後將熱油澆到茄條上,她又拿了一雙竹筷小心地把茄條拌勻之後,就吩咐雲鶯趁熱端去容暉和和容韞和那里。

最後的芋圓則是為愛吃甜食的容韞和準備的點心。

羅采蕾挑選了幾個地窖里儲存的芋頭,洗干淨之後放入鍋里,連皮加水一起大火開煮,煮至筷子能輕松戳透的時候關火。

把煮好的芋頭去皮後用勺子壓成泥,然後把買來的木薯粉舀了半瓢倒入鍋中,慢慢調入滾開水,不停地用筷子攪拌成團狀。

待木薯粉粉團溫度稍低後,將木薯粉粉團和芋頭泥混合在一起,接著加入白糖糅合均勻。

由于這時候木薯粉粉團比較粘手,所以羅采蕾便慢慢邊加入木薯粉邊揉,這樣一來,揉好的粉團軟硬適中、不粘手也不硬。

接著她將芋圓粉團轉移到案板上,搓成長條,然後用刀切成小段,期間適當使用地一些紅薯粉防粘。

生芋圓做好之後,起鍋燒開水,下入芋圓,像煮湯圓一樣煮至芋圓浮起即是熟了。

然後把芋圓撈至青瓷小碗中,趁熱澆上滾燙的紅豆湯,就成了一碗紅豆芋圓。

而坐在炕桌邊上的容韞和看著桌上的美味菜品,心里的小人兒開心地直打滾。

容家的這位廚娘羅嬸,不僅手藝精湛,做出來的菜品美味豐盛,且還頗擅長營養搭配。

就拿這道看似簡單的牛肉豆腐羹來說,牛肉富含動物蛋白,而豆腐則富含植物蛋白,補充蛋白質可以使人增強免疫力;芝麻則對眼楮有好處、尤其對于小孩子來說,多吃芝麻可以明目健腦,且牛肉和豆腐吃了也都可以補鈣。

容韞和一面在心內夸贊著羅采蕾的廚藝,一面美滋滋地享用著自己的晚飯。

吃飽喝足之後,她歇上了一會兒,再次苦著臉喝完了一碗湯藥,然後便在雲鶯和紫蘇的服侍下洗漱就寢。

由于白天睡得太多,且此時也不過是戌正時分(注︰約是現代的晚上八點左右),所以雖然外面的天已經黑透了,可她還是毫無一絲睡意。

要知道擱在現代,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天,晚上八點也不過是夜生活剛剛開始的時間。特別對于大學生姜瀾璧來說,不和室友一起聊天聊到晚上十二點熄燈,她是不會乖乖地去睡覺的。

而在上一世的薛家,戌正時分,薛五娘一樣都是沒有休息。

晚上的時候,薛家的姑娘們要在明亮的燈光下繼續讀書、練習女紅、學習禮儀規矩,一旁還會有幾個板著臉、不苟言笑的厲害老嬤嬤看著,直到夜深時分才可洗漱就寢。

此時待雲鶯和紫蘇為她掖好被角、放下紗帳,吹熄床頭小巧玲瓏的綠釉蓮座的六角如意瓷燈,然後躡手躡腳地退去了外間值夜。

而容韞和則躺在燒得溫暖如春的火炕上,身上蓋著厚實寬松的棉被,透過輕透的水墨字畫白綾帳子,就著窗外照進來的雪光、和繡樓屋檐上掛著的燈籠的燈光打量著自己這一世的新住所。

這座繡樓應該是照著京城中時興的繡樓改制的,其大體的格局和布置整體上和京城的閨閣繡樓類似,卻在細枝末節上加入了燕北的本地元素,所以和前世薛五娘的閨閣並不相同。

從容韞和原主的記憶里得知,這座二層的繡樓乃是整座宅院的第三進,中間是不大不小的三間正房,東廂房是一座小佛堂,據說是原先主母劉太太每日誦經祈福的地方。

西廂房和繡樓後的後罩房里則住著伺候容韞和的丫鬟和僕婦,其中紫蘇紫薇住在西廂房,一人一間單獨的房間;雲鶯和雲杏姐妹二人則是住在後罩房的東稍間,大妞和四丫住在後罩房的西稍間。

繡樓一層的三間正房並不曾隔斷,當地放著一張卷草彭牙大書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

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甜白瓷花斛,插著滿滿的一斛水晶球兒的白菊。

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秋山寒林圖》,前面的案上設著小鼎,鼎內焚著清甜的百合香。

左邊花梨木架上放著一個青花瓷高腳果盤,盤內盛著數十個紅艷誘人的隻果;右邊的黑漆書架上,則磊著滿滿的一架碼放地整整齊齊的書籍。

二樓同樣是三間屋子的地兒。(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閨甜最新章節 | 閨甜全文閱讀 | 閨甜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