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歡 第21章 下鄉

作者 ︰ 十七日貓空

因無高堂叔伯妯娌,齊歡在徐家的第一個新年過得非常簡單,就連祭祖,也只是拜了拜徐輝祖父母的靈位,供了些果品什麼的就算完事。

徐輝祖的祖籍在登州府寧海縣,他的父母是旁支,早就出來單過。老太爺在徐輝祖少年時在一次抗倭戰役時以身殉國,徐輝祖襲了父親的官職。之前在兗州衛做一名百戶,後來被調到山東都司斷事司做斷事,管著軍里的大牢。差事輕松又時不時能撈些油水,算是肥缺。

徐輝祖調到濟南府沒多久,徐家老太太就一病亡了,拋開徐輝祖個人品行不談,這種人丁單薄的獨子之家,處起事來倒讓齊歡無比輕松。

想想自己家過年時那種忙亂、繁雜和盛大,加上西府,本家的主子就二十多位,還有旁支的,還有僕人,旁支的僕人,烏壓壓上下近千口。過年時就像打仗一樣,真得個身體強健的好人才能扛下來。

徐家卻只在初一時由管家張德出去投了一圈拜帖,又收回濟南府其他官宦人家的拜帖呈上去,徐輝祖懶在家里,連出去拜年都免了。齊歡有心照著從前在家的規矩,給濟南府的官太太們送些年禮,請幾家女眷來做客,或者登門拜訪一二,徐輝祖卻嫌她事情多,不放她出門。

齊歡一想自己是個武官,和文官們不大打交道,武官之間又以粗人居多,能送個拜帖就算很懂禮數了,太太們之間哪里想得到迎來送往、打點年禮?齊歡借著節下出去打探消息、擴充人脈的計劃泡了湯。

本地有正月初二回娘家的習俗,女兒和姑爺一早出門,在娘家吃一頓午飯,日落前再趕回來。可齊歡娘家遠在京城,斷不能一日往返,徐輝祖又興趣缺缺,想他在徐府當家做主慣了,又怎麼耐煩陪著齊歡去那深門大宅國公府里彎腰賠笑?

就連齊歡,也閉口不提回娘家的話。碧海與翠眉抱怨了幾句「家里怎麼不派人來接姑娘」,「沒人來,捎封信也行」,「這不是要讓姑娘老死在外面的意思嗎」,翠眉怕齊歡傷心,也沒容碧海大聲嚷嚷。

齊歡卻對娘家的態度早就心里有數,因為她寄出去的信,了一個月都未曾收到回音。

濟南府在山東省,雖是出了京,但離京城不過八百里,若是十萬火急,一天一夜就可往返,就算平常驛站傳信,一個月之內也該有回信了,可她始終沒收到。

在齊府,只一個老太太對齊歡還有些笑模樣,也不過因她是她的孫女輩兒,老人家一向對女孩子們寬容有加罷了。至于自己的生父和繼母,一個糊涂一個貪婪,都是指望不上的。二老爺從不管家務事,二太太一貫明哲保身,倒是如今管事的瑄二嫂子,曾為她說過幾句好話,幫她呵斥過刁鑽的僕人。

信若是寄到,那瑄二嫂子一定會看見,她沒收到回信,這也許說明,即便是瑄二嫂子,也認為她是嫁出去的女兒,已經沒有照顧的意義了……

徐輝祖日日出去尋歡作樂,每晚都醉醺醺回家,有精神就摟著齊歡行雲雨之事,沒精神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齊歡雖煩不勝煩,卻因要倚賴于他,不得不盡力逢迎,心中卻暗暗痛下決心︰你們不讓我,我偏要!我還要光明正大、天經地義地!

初五日有大夫來到徐家,為齊歡和花秀看了脈。齊歡的身子較之前康健不少,但仍是氣血兩虧,要以調養滋補為主。花秀那邊,大夫則留下祖傳藥膏,花秀的丫頭寶芝為她每日早晚薄薄涂抹兩次。

當天傍晚,趁徐輝祖沒回家,花秀到正房找齊歡,說是要當面道謝,齊歡卻沒有見。花秀只好將自己繡的荷包給了翠眉,讓她為自己轉交。

齊歡看著那做工精致、很是費了一番功夫的荷包,輕嘆一口氣,讓瓣兒放箱籠里了,壓根沒有戴出來的意思。

*****

元宵節後,再過兩日徐輝祖就要去衙門辦差了,掌管徐家田莊的莊頭也于十六日傍晚趕到徐家。

徐輝祖興致不錯,特意拉了齊歡看下人清點徐家上一年的收益。

除了米面糧食和棉花,以及山里的一些野味兒,下剩的都被折成銀子,兌成幾張銀票,莊頭恭敬交到徐輝祖手中。

齊歡眯了眯眼楮,心想徐輝祖也不是沒有錢,竟然在她出嫁後就揮霍掉了她的嫁妝,簡直是可惡,而她居然就軟弱得任由他揮霍,也是活該。不知道徐輝祖的錢,能不能拿出來為她所用呢?

齊歡就笑道︰「咱們家還挺有錢嘛。」

徐輝祖得意地揮揮手中銀票︰「母親很有經商頭腦,置的幾塊田都是上好麥田。不然就靠我那點兒俸祿,別說養活你們,我都得去喝風!」

齊歡就又笑道︰「老爺如此有錢,不如賞妾身兩張吧。」說著還做出要拿徐輝祖手里銀票的樣子。

徐輝祖立刻將拿著銀票那手伸得遠遠的,不讓齊歡夠到,也笑著說︰「我的錢就是你的錢,你還要錢干什麼。你想要什麼,我給你買就是。」

齊歡撅起嘴,「哪里一時就能想起來要什麼,老爺日日不在家,妾身萬一有要買的東西又沒錢怎麼辦?」

徐輝祖笑道︰「這好辦,你找張德就是了,他是咱們的管家,你要買什麼,也讓他買去。」

齊歡沉默一瞬,笑道︰「那也好,只是要麻煩張管事了。」

張德就站在院子里,听到徐輝祖和齊歡說到自己,連忙走向兩位主子行禮,又對齊歡說︰「太太有什麼事,只管吩咐老奴便是。」

齊歡笑著點點頭,說了聲「勞動張管事了」,心里卻想︰告訴張德,還不是等于告訴徐輝祖,這樣花錢就像是被捆了手腳一樣,這徐輝祖簡直是摳門!又想到紅雲能在這種情況下給自己做了一身又一身衣服,還偷偷做了一身大紅的,也算是了不得的本事一樁。

主子們清點完收益,下人們就準備散了,齊歡看著院中忙碌的下人,忽然問徐輝祖︰「老爺,我陪嫁來的那兩房人呢?如今在哪里?」

當初齊歡出嫁,齊府的規矩是四個陪嫁丫鬟和兩家陪房,丫鬟們都在齊歡身邊,陪房卻被徐輝祖嫌礙事,都趕到了鄉下的田莊。齊歡自顧不暇時,自然想不到他們,現在站穩了腳跟,就有心給自己添點人手了。

徐輝祖不疑有他,就坦白說道︰「都在鄉下看著田莊呢,朱六在臨濟趙河村,趙來寶在歷城馬家莊。」

齊歡點點頭,「哦」了一聲就不再說什麼。

*****

開年剛進衙門,徐輝祖他們就遇到了一位大人物,一位從京里來查案的欽差大人,要審問關在軍牢里的一名逃兵。別說徐輝祖所在的斷事司,連整個都司並布政司、按察司都被這位欽差大人攪得忙亂不堪。但人家是京城人物,奉了上命而來,這群地方官哪有敢小心怠慢的,唯有小心行事、奉承巴結而已。

因公事繁忙,徐輝祖一時就顧不得家里,齊歡趁機討得徐輝祖歡心,得他點頭後,挑了個天氣清朗的早晨,帶著碧海和瓣兒(翠眉留下來看家),坐著一輛黑漆馬車,去了歷城縣馬家莊。

齊歡坐的車管事張德的小張承宗趕的。這個後生剛滿十八歲,一直在馬家莊做活,這次跟著莊頭來濟南府,被張德特意留下住了幾天,回田莊時正好送了齊歡她們。

許是在鄉下待得久,張承宗非常靦腆,路上碧海掀了馬車簾子遞他水,張承宗接過後羞得不敢抬頭。

碧海看趕車的小伙子耳朵通紅,居然打趣起人家來。齊歡責怪碧海不懂禮數,碧海也不以為意,只說鄉下地方,哪有那麼多規矩。

瓣兒又是個心大就知道吃的,上車就從懷里掏出一塊糕啃起來,教她規矩的翠眉也不在,她才輕松呢。

齊歡本還想端一端,但一想連日來逢場作戲實在心煩,這里不是徐家也不是齊府,做足了規矩誰又理會呢,因此也將一直挺直的脊背彎了彎。

此時驚蟄已過,天氣轉暖,陽光普照,田間農人埋頭勞作,大有「一年之計在于春」的新鮮氣象。走在官路上,听著碧海和瓣兒的閑聊,臉上拂過輕風,齊歡一直以來都有些焦慮的心,輕松了一點點。

罷了,事情要一件件做,路要一步一步走,橫豎她已經不復當初軟弱無能,一定會闖出屬于自己的天地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齊家歡最新章節 | 齊家歡全文閱讀 | 齊家歡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