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的紅樓夢 103探春智化刁奴險心

作者 ︰ 法式雜魚湯

及至天明,要去送殯,琥珀等想找的時候才發現鴛鴦懸了梁,嚇得大嚷,全家盡知。賈政生怕有人疑心到他奪走鴛鴦之物上頭會壞了他那早就壞的徹底偏偏自己還不自知的名聲,假意嗟嘆著道︰「好孩子,不枉老太太疼他一場!」即命賈芸︰「出去吩咐人即可買棺盛殮,待會兒便跟著老太太的殯送出,也停在老太太棺後,全了他的心志。」賈芸答應出去,這里命人將鴛鴦放下,停放里間屋內。

做完這些,賈政猶覺心慌,便要了香來,上了三炷,作了個揖,說︰「她是殉葬的人,不可作丫頭論,你們小一輩的都該行個禮兒。」別人都不理論,唯寶玉听了喜不自勝,心想︰「鴛鴦這樣一個人,偏又這樣死法!」又想︰「實在天地間的靈氣,獨鐘在這些女子身上了。他算得了死所。我們究竟是一件濁物,還是老太太的兒孫,誰能趕得上他?」虧他還有點兒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作所為不是個東西。想畢,走來恭恭敬敬磕了幾個頭。賈政合了意,也不多呆,指了件事便躲出去了。

最是探春敏銳,來瞧鴛鴦的時候看到了屋內境況,心下了然,又氣憤又羞愧,忍無可忍之下倒是拋開了顧慮,狠狠整治了一番欺天瞞地的狠毒狗彘奴,一一查明了,打了許多,還逼李紈出面買了幾家人才止住了邪風,總算在最後把賈母的葬禮糊弄個體面。復又傳了鴛鴦的嫂子進來,叫他看著入殮,做主在老太太項內賞了他嫂子一百兩銀子,還將鴛鴦所余的幾件可憐東西賞下。她嫂子得了錢喜出望外,對那些褒獎鴛鴦的話一點沒听,磕了頭,喜歡喜歡的到處去說︰「真真的我們姑娘是個有志氣的有造化的!又得了好名聲,又得了好發送。」這話傳到探春耳朵里,當場氣了個倒仰,一疊聲的叫著把她兩口子攆出去。

賈政見探春能干,不禁起了讓她趁機總理內宅的念頭,以圖日後他們可以蹭住下來。探春不敢辭父親要求,只能咬牙接下了。可她也沒傻到當這種出頭鳥的份兒上,稟了賈政,讓他務必指派下李紈,一面趁晚間鳳姐兒回家去透了信兒。鳳姐兒原本就很看好探春,而現如今家里也真是沒有人能做主,便攛掇著邢命探春合同李紈裁處,只說過了一月,等她們送完了太妃之陵以後再還回來。邢想著她們都出了門,家里也確實不能沒人打理,有撞上門來的白工不用白不用。只是她怕探春會借機替二房弄錢,一定要迎春總領,看住了探春和李紈才同意。迎春本無大才干,只是邢力逼著,不敢推辭。加之她身邊一個林妃給的嬤嬤提醒她說︰「姑娘也該練練手段了,將來出了門子難道也是這樣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管嗎?」。迎春滿臉通紅,喏喏應了。

于是,三人議定,由探春主抓大局,李紈從旁協助,迎春旁觀監察兼學習,這是鳳姐兒分配的,是最合理的布局,邢也沒什麼話好說,只是刻薄了迎春兩句便訕訕的同意了。

因三人住處不同,自打賈赦當家作主以後,迎春就在賈府內有了自己的一處大院子,但是嬤嬤堅決不同意把這里作為下人們來來往往回事的處所。而李紈和探春屬于臨時住戶,擠在王獨霸天下時期給三春分配的小抱廈里,那地方小的將將能轉開身,顯然也不能作為辦事處。故探春提議,每日早晨,皆到園門口南邊的三間小花廳上去會齊辦事,吃過早飯,于午錯方回。這三間廳原系預備省親之時眾執事太監起坐之處,結果省親泡湯了,大觀園也交公了,這里自然沒了用處,而林妃入住大觀園之後便命封閉連接賈府的所有通道,到最後,這里便成了每日婆子們上夜的值班房。這廳上有一處匾,題著「輔仁諭德」四字,家下俗語皆只叫「議事廳兒」。如今他三人每日卯正至此,午正方散,凡一應執事的等來往回話的,絡繹不絕。

眾人先听見賈政主張讓李紈探春辦理,各各心中不屑又暗喜,且不說在她們的印象中,李紈素日是個厚道多恩無罰的人,便是探春口角鋒芒些,也不過是個未出閨閣的年輕,何況又已經不是這家里的正經主子,因此都沒放在眼中。及至後來听說添了一個迎春也沒甚在意,只想著迎春素日里萬事不掛心,說好听的叫平和恬淡,說難听的那就跟她那混名兒似的,整一塊「二木頭」,就更加沒當回事了。

可是沒過幾天,眾人便漸漸發覺探春精細處不讓鳳姐兒,只不過是言語安靜、性情和順而已。每日早起晚歸,一天的起坐都在廳上,到了夜間針線暇時,臨寢之先,還要坐了轎,帶領園中上夜人等,各處巡察一次,其嚴謹細致竟是比鳳姐兒當權時更甚。

這一日,三人剛至廳中坐定,茶還沒吃一口,便有先前跟了賈政一家去後又跟著回來的吳新登的進來回說︰「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昨兒出了事,昨晚已趁隙回過大太太、二女乃女乃,都說知道了,只叫回姑娘來。」說畢,便垂手旁侍,再不言語。彼時來回話者不少,都打听探春如何辦理。若辦得妥當,大家則安個畏懼之心,若少有嫌隙不當之處,不但不畏服,一出二門,還說出許多笑話來取笑。

探春果然十分為難。若此時王還在,王子騰還在,她們也仍舊明公正道的住在這府上,那不消說,該怎麼辦就怎麼辦,而且還得是踩著趙家來辦才最討好。

可是現在不同了,王死在獄中,王子騰被寶玉氣死在半路,且他死的突然,于任上還有首尾沒能處理,被人參了海疆的虧空,皇上批示下來,說本員已故,叫著落其弟王子勝、佷兒王仁賠補。這兩人剛從原籍返京,原本還打算借著王子騰的死開上一吊,騙幾千銀子來花,卻不想反要倒貼,頓時跳腳,幾次三番跑來找王熙鳳要錢。王熙鳳給了兩次,見越發縱得心大,便不肯再給,每日借口伺候邢進宮吊喪,一直躲著他們。

王家窮途末路,二房也出了將軍府,趙家雖未月兌籍,卻因著賈環的出息拔高了不少,賈政見狀,便起了幾分扶正趙姨娘的念頭。這倒不是說他喜愛趙姨娘或是有多麼看重她,他純粹是發現趙姨娘生的一兒一女都能掛靠上林家給他借力罷了。然而趙姨娘卻不知道內情,只滿心高興有望當正房太太,可以好好在那些擠兌輕侮她的人面前顯顯威風,因此早早便打著嗓門四處張揚。

這樣一來,探春自然不能如常辦理,若是在自家,便是虧著本來她也該幫親娘胞弟做個大面子,好顯得尊重。因為一旦趙姨娘扶正,趙家就成了正經親戚,而且趙國基因為一直跟著賈環,從林家六爺那里得了不少美差,名下掛著兩三家鋪子,正替賈環經營著,現如今,趙家分明的跟王家倒了個個,真正成了十年風水輪流轉了。可是偏偏她們現在踩的是大房的地盤,分管辦事的又都是大房的人居多,她若有半點不妥,非給那群厲害婆子們滿嘴里嚼碎了不可。

想一想,探春便問李紈︰「大嫂子,這里以你居長,你可知舊例或是別的什麼規矩?」

李紈因日後趙姨娘將成她婆婆,探春會成為嫡,賈環會變成嫡,日後分家可能會佔了賈蘭的份額,正巴不得想個路子討好討好以便謀劃,听見探春的話急忙笑道︰「听說襲人死了媽那陣子,太太曾賞銀四十兩,我想著,她一個外頭買的且又沒過明路的暗妾都得這些,趙姨娘正經家生子又是上了家譜的姨女乃女乃,自然該得八十兩了。」

探春听完,也不說同不同意,只去問迎春︰「如今是在二家里,自然該二做主才是。」

迎春捻著手絹的繡邊兒,半晌才低頭說了一句︰「我並不懂這些,大嫂子說了便是。」

吳新登的听了,忙答應了個「是」,接了對牌就走。

探春眼尖,一下瞧見她嘴角詭笑眼中帶鄙,立刻提著嗓子叫住︰「你且回來。」吳新登家的只得回來。

探春道︰「你先別支銀子。我且問你︰那幾年老太太屋里的幾位老姨女乃女乃,也有家里的,也有外頭的,有兩個分別。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賞多少?外頭的死了人是賞多少?你且說兩個我們听听。」一問,吳新登家的便都忘了,忙賠笑回道︰「這也不是什麼大事,賞多賞少,誰還敢爭不成?」探春冷下臉不答,繼續問道︰「你再給我們說說,大老爺房里的小姨娘家里死了人,是賞多少?家生子的多少?外頭買的又是多少?」吳新登家的更傻了臉,王當權的時候誰操心過大房里的事?王勢敗的時候她們一股腦的被攆出去,更加不可能知道了,只好賠著笑道︰「既這麼說,我查舊賬去,此時卻不記得。」探春輕「哼「了一聲,又問道︰「大老爺家里的你不記得也罷,我只問你,咱們二房里的周姨娘那會是怎麼辦理的?你是辦事辦老了的,在這里時是二女乃女乃跟前的能耐人,出去了也是太太的左膀右臂,難道你素日里回她們的話也都是現查去?」說著,聲音越發凌厲起來。

吳新登家的登時漲得滿面通紅,汗流浹背,喏喏不敢應承。探春雙目圓睜,虎虎生威,只盯得滿廳里人人自危才緩緩開了恩道︰「還不快找了來與我們瞧!」吳新登家的如蒙大赦,軟著腿踉踉蹌蹌的盡快跑了出去。

下剩人等見了探春的威嚴,再不敢耍滑,回起別的事來一個比一個老實懇切。每回一件事,不等探春多問便早早獻殷勤,說出許多主意、又查出許多舊例來,任探春揀擇施行。

又一時,吳新登家的取了舊賬來,探春翻開,先請迎春去看,次又給李紈,李紈不敢獨看,邊看邊給探春念,說是按規矩,家里的只給二十兩。探春听了便道︰「既這麼著,就給二十兩。」李紈迎春听了都驚訝非常,卻听得探春一個轉折又道︰「這是按照家里的舊規矩來辦的。不過眼下既已分了家,二房里的事還要看大嫂子做主,大嫂子方才說應該給八十兩,那便從二房賬上再劃八十兩出來,連同公帳上的二十兩一並送。」李紈听了,哭笑不得,這分明是她添了恩做好人,又給趙家撐了門面,卻拿她去頂缸。只是她沒法抱怨,不但不能抱怨,還得樂呵呵的、恭恭敬敬的哄趙姨娘高興了才算完事。

趙姨娘得了一百兩果然十分高興,因為前天老太太生前的第一得意人鴛鴦死了也是一百兩,現如今她兄弟倒是跟鴛鴦並了肩,她如何不樂。她倒沒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扶了正,趙國基該比鴛鴦尊貴多少?不過以她的腦子,八成也想不到這些,探春正是掐著這個脈,既修補了和趙姨娘生疏的感情,又幫著自己給趙家抬了臉,以備日後尊貴,同時還賣了好給賈環身後的彤玉,讓他看著自己對胞弟還是很好的,如此一箭三雕,好處全是她的,若外頭有微詞,頂名的卻是李紈,堪稱百利而無一害。

她這一番施展很快便給嘴碎的下人傳了出去。這些人原為形容她霸道要強抓尖兒,卻反而讓外頭人知道了賈家三姑娘精明能干,有心機,能決斷,可作為。正巧有一位頭年間陪同兒子進京殿試的寡婦听見了這話,仗著兒子好命考上了兩榜進士授了官,便起了尋個有能力有氣魄的幫扶性格內向略顯懦弱的兒子的念頭。她打量著探春雖出身榮國府高門,然而父親被貶嫡母罪死胞兄渾噩,地位比他們家農耕出身更低一些。但是從另一面來看,她親娘被扶了正,胞弟考進國子監讀書,本人又跟寵貫京師的當紅郡主很有交情,堪稱最是個利弊相合的好人選。這婦人也頗有心計,她拿定主意後卻不去找賈政趙氏提親,反繞了個彎子去討好兒子的上司方翰林。那方翰林的二兒正是寶釵,她托寶釵在林妃跟前做試探,打的是讓探春從郡主這邊沾高光的主意。林妃听見笑了半日,只說敏探春要有了個更敏銳的婆婆了。笑夠了,打發鬼嬤嬤跟寶釵去見了婦人。

後來探春出了孝,果然進了這一家。那時候已是幾年,她丈夫早已從七品青頭翰林院升到了從五品鹽課提舉司提舉,借著探春托了當時已就任戶部上郎中的緋玉的關系,轉回南疆原籍去上任。探春一過門就跟著丈夫遠走他鄉,那地方往來京師需要水陸兼程,六七百里打不住,經年才得回家一趟。如此一來,探春雖沒有千里東風一夢遙,卻也是諸中嫁的最遠的一個了。不過南疆山高水長,民風不似京中那般壓迫女子,探春在那里,能找到自己一番天地施展也未可知,心心念念惦記著走出家門立一番事業的探春也許在丈夫的支持下真的有了發揮也說不定呢。只是她回來的次數太少,每一次停留的時間也太短,們即使相會也沒時間細細分說這些,只能從她一年比一年出挑的品貌上來推斷她應是過得相當不錯罷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林妹妹的紅樓夢最新章節 | 林妹妹的紅樓夢全文閱讀 | 林妹妹的紅樓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