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大時代 027章 雅賄

作者 ︰ 二月二龍

027章雅賄

楊夏之所以要為楊家爭取這個機會,掙錢只是一回事,或者,一大家人辛苦一年,有可能連一萬塊都掙不到,甚至還不如楊夏寫點稿子。////即便這個時代,錢真的很值錢,因為所掙的數量不多,除了改善生活外,無法做大的用處。

楊夏更看重的,是楊家提前品嘗到「非農業」的好處,是要讓楊家幾兄弟提前受到工業、項目、管理、合同等現代經濟的訓練,體驗一下未來經濟的味道。

所謂一步先,步步先!如果二哥楊崇武能夠提前進入工程項目領域,那麼這一生,楊崇武可能走得更遠。

當然,此次楊夏決定攬下條石任務,甚至攬下整個池塘堡坎工程,並不是給二哥楊崇武一個人準備的,而是為整個楊家準備的。

楊家上輩,大伯楊光宗今年剛剛50歲,二伯楊光華47歲,楊夏的父親楊光耀則只有45歲,最重要的是三名長輩的身體都非常強健,遠高于普通社員同志們的水平;楊夏同輩之中,大哥楊崇文22歲,二哥楊崇武20歲,三哥楊崇19歲,三個青年也是完全成人,長提牛高馬大,楊家這老少六人,合起來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可謂「人強馬壯」,即便在蔡家灣,正是生產隊勞動的主力。

在大集體背景下,農民被緊緊地束縛在土地之上,平時,想要去鄉鎮買個油鹽都得請假,更不要說出去包工了,當然,這時也沒什麼工可包。

但是,在任何時代,總有來自官府內部的零星工程,譬如這池塘堡坎,如果請伍城國營建築隊來,不要說成本高得嚇要,赤泉區支付不起,就是在山上采石,也會受到農村社員的刁難。但是,如果將這些活兒包給農民來做,不但成本大大降低,即便可能發生的糾紛,也就迎刃而解了。

來自官府的工程,參與建設的農民,自然有官府出具的證明文件,可以從農村集體勞動中抽出身來,當然,也可能要給生產隊交納一定的現金或什麼,但這是雙方商量的結果。

給赤泉區政府做事,肯定不會給生產隊繳納現金,這是必然的。因為區革委、公社革委,正管著蔡家灣呢,我要幾個人,你還要收管理費,你這是什麼覺悟?

這個時代的人,不怕說他窮,也不怕說他丑,就怕說他覺悟低。

星期一,全校半期考試成績,早早地就被張榜公布于教務處門前的公告欄內,在高80級1班,楊夏以699分的成績遙遙領先于他人,而遙居第一。

語數外政理化生,七科700分,楊夏還是在作文上被扣了一份,這是他的恩師蔣維誠下的「毒手」,後來,楊夏開玩笑說,「蔣老師,我的作文扣一分,你有沒有扣分標準啊?」

「怎麼沒有標準,滿招損,謙受益。這個標準如何?」蔣維誠反駁道。

「受教。」楊夏只得拱拱手,華夏強大的傳統文化,楊夏不得不服。

此外,高80級1班500分以上的還有三人,陳元章很在乎實行新機制近一個月來,赤泉中學的教學質量,于是找到楊夏了解情況。

楊夏的回答是︰「如果滿500分的人,能夠保持這種態勢,考一個本科院校不成問題。」

「你說的是真的?」

「肯定是真的。」楊夏說道。楊夏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為這兩年的高考試卷,還是以基礎性試題為主,至少常識與基礎性試題要佔到70%,這部分題如果不失分或少失分,在總計500分的成績中,考上300分是絕對的,而在1980年,300分完全可以上本科院校。

「楊夏,你對于提升79級同學的質量有什麼建議?」雖然楊夏已經交出了一套學習方法之類的東西,但陳元章似乎還想榨一榨楊夏的油水。

「現在還早吧?」楊夏覺得這陳元章年紀不小了,但性子卻越來越急躁。

「也不早了,我想下學期應該給他們加加量了。」陳元章早有計劃。

「陳校長,我真服你了。」楊夏想了想,還是把後世有關的「題海戰術」告訴了陳元章,畢竟,老師還得準備出題。

後世的高中生,哪個不是從題海戰術中殺出來的高手?但在這時,高中生還真是幸福,除了一點少得可憐的正常作業外,從來沒加量加料的做法。當然,與老師們即便做了這些,也沒什麼報酬有關。老師們雖然是蠟燭,但白白地照亮別人,似乎也難以為繼吧。

報告了陳元章有關「題海戰術」的內容,楊夏順便就向陳元章請假,說他有事要去找區委謝書記,然後,可能還要回家一趟辦點事,前世要耽擱一兩天。

好,你去吧,要注意安全。無論是蔣維誠或是陳元章,在楊夏請假時都是這句話,但這話中所包含的信息卻是其他同學難以獲得的。

第一,好,楊夏做什麼事,老師們都覺得是正確的,是好的,所以好;第二,對楊夏的學習等十分放心;第三,則是一種濃濃的關懷之情。

如果是其他同學請假,一來要假條,口說肯定不算;二來老師肯定會說一句「要按時返校啊!」總之,這待遇肯定是有所不同的,甚至是大大不同的。

……

去見謝德富,又是私事,楊夏不好空著手,但楊夏又不願意買東西送,因為那太俗氣,一進楊夏便準備了一幅由他自己寫的字。

楊夏的書法,肯定是有實力的,用楊夏自己的評價,給別人用來做店招、掛中堂絕對沒任何問題。

送給謝德富的字,是著名的「大江東去浪淘盡」。

「哎呀,小夏,你這字這麼好,我可不敢收。」謝德富眼中露出喜愛,但嘴上卻「高風亮節」。謝德富眼中喜愛,到不是真的懂字,而是楊夏的「落款」很有價值啊,這是我當區委革委會主任時,當年還是高中生的著名作家楊夏送給我的字……誰說後世的人才懂得yy?

「謝書記,我可是把你當成長輩的,才寫了一幅字孝敬你老人家;其他那麼多書記,喊我寫我還不屑寫呢。當然,這字你保存好,過幾年後,說不定還能值一幢樓房呢。」楊夏本來只想說前半句,但考慮到謝德富畢竟不是文化人,楊夏不得不很庸俗地將其價值實物化。

「那好,我收下吧。我看你昨天有些神神秘秘,有什麼事兒啊?」收了禮物,謝德富自然要幫人辦事,只不過他內心里也在猜想,這半大小子的,能有什麼事兒需要麻煩到區革委會主任這兒來?

「謝書記,昨天看到您與其他領導在赤泉鎮的池塘邊指指畫畫,區上是不是想將那池塘的堡坎給重新壘過?」楊夏問道。

「是啊,對此,你難道還有什麼建議?」謝德富認真地說,千萬別小看這半大小子,這小子不但是寫文章,就是做事也像大人一樣,根本看不出是個少年,有時感覺簡直是妖孽翻天了。

「謝書記,是這樣的。我二哥楊崇武就是石匠,我父親三弟兄也是民國時期國立伍城小學畢業的,在蔡家灣,甚至在五顯廟鄉,也算得上是有文化的農民,我想,請謝書記同意,讓他們來參與修建這個堡坎,也算是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增磚添瓦啊。」

「這個……活兒,可不太好做啊。」謝德富到沒耍心眼,其實,區革委目前還真有點憂慮,不知找誰來做這個工程好,因為,工程要講質量,講進度,還要控制成本,還要講安全,不是那個人真還做不出來,而這個時代,除了正規建築隊,誰也沒有修建堡坎的經驗,當然,也沒人體驗過這種建築項目中的利益和好處。

「謝書記,不管再難,我們楊家都有信心按照區委、區革委的要求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楊夏站起來說道。

「哎,你坐,你坐。這事兒,是你一個人想到的,還沒通知你們楊家的長輩吧?」謝德富一眼就看穿了楊夏的把戲。

「是的,沒謝書記的同意,我怎麼可能提前通知家里呢,不打無準備之仗啊。」楊夏實話實說。

「呵呵,既然這樣,你先去與你的家人做通思想工作再說,這事兒,還有一段時間,區委還沒有最終拍板呢。」

「哦,那就謝謝書記了,不知區委方面對堡坎工程有沒有一個初步預算或建設方案?」楊夏得寸進尺。

「這個啊,目前真還沒有。不過,區革委班子也大至討論過,準備在7萬以內解決問題。」謝德富說道。

「謝書記,如果由我家承頭來做這個工程,我想總造價在6萬就能做出來。」

楊夏之所以有如此膽氣,原因在于區委、區革委在做這個項目時,肯定是按勞動力天工計算的,包括工資、補助、機器油耗在內。而楊家要接這個工程,卻可以采取承包的方法,不是總承包出去,而是材料分包,譬如,需要填埋的土石方,就可以包給別人,在赤泉鎮附近找地方挖掘運來即可,而條石,也可以包給別人開山打石,最後運輸到池塘邊來,而楊家要做的事,則是工程最後一關,壘堡坎。

在這個年代,承包絕對是最經濟的工程手段。當然,後世工程的無限轉包也成了一大社會問題。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幻大時代最新章節 | 夢幻大時代全文閱讀 | 夢幻大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