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大時代 011章 楊家的8個男人

作者 ︰ 二月二龍

011章楊家的8個男人

「爹,這幾條大魚和甲魚,我們交給藍明仲吧,他出的價比較地道。」回到家,楊夏出了個主意。

「藍明仲,那個勞改犯?」

「爹,哪個人不犯錯誤,就不要揭別人的傷痛了吧。我捉的黃鱔,都是賣給他的。」

「怪不得你小子每天的錢來得那麼快,好吧,賣給他吧,是叫他來還是我們給他送去。」楊爹從善如流。

「給他送去吧。」楊夏想了想,藍明仲此時肯定收魚都忙不過來,畢竟,那些捉鱔魚的人也是抓魚的好手,此次暴雨,可不只是蔡家灣才有魚抓。

于是,楊家人再次忙了起來,楊爹找來此前裝過尿素的塑料袋子,將其用井水清洗干淨,將袋子放進籮筐里,然後灌半袋水,將最大的魚放進去養著,其他的魚包括兩只甲魚則分別放進另一只袋子,這樣,楊爹一個人就將大魚給挑走了。

「他爹,這些一兩斤重的草魚和鯉魚,也拿去賣了吧,家里怎麼吃得了?」娘親胡月琴最怕見到魚了,一是那腥味她不太適應,二是煮魚要用她的清油,她真的舍不得啊。

楊爹沒說話,看著楊夏。

「賣吧,賣了的錢正好可以買幾斤清油回來,另外,又有二十天沒吃肉了,是不是去割兩斤肉回來啊?」楊夏真的有點嘴饞了。

「好吧,就听夏兒的。」楊爹順坡而下。

「我來背這些小魚。」楊夏說著又取出一根肥料袋子開始清洗。

……

有社員真沒說錯,楊家此次相當于收獲了半頭豬。大魚、黑魚和甲魚,就賣了93塊錢;而2斤以內的半大魚,也賣了14塊錢,楊夏當即跑到五顯廟街上,割了5斤肉,打了3斤清油,此外還打了3斤燒酒,楊夏的計劃是晚上將爺爺女乃女乃請過來,然後把大伯二伯一起請來喝個酒。

楊夏自己不會喝酒,又或者,沒滿18歲之前,堅決不喝酒。////楊夏不是想當五好青年,所有的東西都是身外之物,惟有身體是自己的。

前世,楊家三兄弟關系平淡,主要原因是包產到戶後,大家都各忙各的,再加上家族也沒遇到什麼大事,所以顯得平平淡淡。

這一世,楊夏有些想法,而且他這段時間也作了簡單的思考,那就是弟兄一共8人,還有3個姐妹,如果每個人都發展起來,這將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如果再把大姑二姑家的幾個表哥表弟以及表姐表妹給拉進來,那就更不得了啦。

這事如果要做,從現在開始就得著手。

大哥楊崇文,1956年生,今年才22歲,小學畢業,能說善道,後來當了十年東溝大村的村長,能當村長,說明大哥是有培養前途的,只是,培養的方向還沒選擇好。

二哥楊崇武1958年生,初中畢業,此時他正在學石匠,以後,二哥楊崇武是楊家發展得最好的人,伍城著名的「楊石匠」,主包各類工程,到21世紀關口,資產近億,傳聞是伍城「首富」,但二哥楊崇武從來就沒承認,二哥說「首富?在伍城比我錢多的,不下二十人。」而且二哥還真的一個一個地點出了名字。

有錢人,彼此都很知道對方的底細,其中有幾人在山西挖煤的家伙,別看在本地不顯山不露水,用句時常的話說,那些家伙,才是真正的「大鱷」。

大哥和二哥,都是大伯楊光宗的兒子。

三哥楊崇榮,1959年生,早年初中畢業,此時在家務農,幾年後,三哥學廚師,後來在縣城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飯館,雖然沒二哥那麼風光,但在縣城里也有幾套住房,另外還有2輛出租車產權,在楊夏重生前,一輛出租車產權竟然可以賣到70萬。

四哥楊崇迪,1961年生,也是初中畢業,今年才17歲,楊夏今天談話的重點,是想讓二伯明年送四哥讀高中,不管能否考上大學,都應該把高中讀完。

大姐楊春就不說了,二姐楊萌,是二伯的女兒,比楊夏大1歲左右,楊萌比較可惜的是,只讀了小學,說起來,這也是二伯的不是,在楊爹三兄弟中,二伯是一個相對傳統守舊的人,而且不那麼重視子女的教育,不像大伯,子女都讀了初中,而且發展得也比較好。

在農村,子女發展得好,是子女的功勞;但如果發展得不好,卻不一定是子女的問題。原因就在于,父母經常干涉子女的選擇,從婚姻到職業到經商,就沒不干涉的。

有智慧的父母,一般不是干涉,而是幫助子女選擇未來,這樣,成功的機率就要大得多。

楊夏還有一個小妹楊小麗,說小其實年齡與楊夏同齡,只是小月份罷了,這個小妹明年才初中畢業,然後也考上了高中,此後政策變好,進伍城絲廠當了工人,工廠倒閉後又做生意搞百貨批發,資產數百萬,在縣城也賺了三套房子,而且,小妹的兒子更是爭氣,在楊夏重生前,已經考上了東海交大的博士生,算是楊家後代中文化最高的人。

楊小麗是大伯的老三。大伯還有一個老四,也即楊夏的六弟楊崇山,66年生人,這家伙後來比較平淡,大學學的數學,畢業後在縣中當老師,其人生混的程度比楊夏還有不如。

然後就是楊夏的兩個親弟弟,楊秋比楊夏小一歲,但下學期才讀初一,後來高中畢業當工人,再後來就下崗,再後來算是接楊爹的班,留在家里成了一個農民,或者去小弟楊冬的電信公司包一些小工程,或做點臨時性的小生意,人雖然在農村,但經濟也不缺,算是活得比較滋潤。

在蔡家灣或東溝大村其他人家看來,楊家發展得非常不錯了,不但有個億萬富翁,而且還出了兩個大學生,兩名高中生,再下一代,竟然還出了博士生、碩士生。

如果沒有其他變數,這個結果真還不錯,至少,在華夏13億人中,算得上是平均水平之上了吧。只是,楊夏的重生,讓這一切都變得如此微不足道,他必須要加以改變。

因為遺傳的關系,楊家的8個男人,雖然不敢說個個都玉樹臨風,但絕對沒有歪瓜裂棗。

楊家八條男子漢,雖然不敢說都能想到一起,但至少不會出現背叛之事。再說,楊夏要促進兄弟姐妹的發展,並不是要把大家綁到一起,而是給每個人提供機會,能在一起發展就在一起,能不能再一起獨自發展也行,但無論怎樣,都應該比過去發展得更好。

南蜀的後世史上,在「劉姓」中曾出現過幾個著名的弟兄,以飼料起家的劉家四兄弟,後成了華夏著名的商人,行業達金融、高科技等;另外的劉氏三兄弟,則涉足房產、礦山、水電、投資等多個行業,雖然這三兄弟後來出了一點事,但三兄弟內部卻非常團結,這也是楊夏所要借重的。

回到家,楊夏把自己想請大伯二伯來喝酒的想法一說,爹娘當即表示同意,楊夏考上高中,再過幾天就要上學了,請來大伯二伯喝次酒,也是應該的。

請客的腳步,小弟楊冬跑得最快,怪不得這家伙後世能做到縣電信公司的總經理,從小就有天賦,盡做一些讓別人高興的事嘛。

爺爺女乃女乃自然也請來了。

吃飯的一共十人,楊家便將方桌上面放上一面圓桌面,方桌變圓桌,就能擺下菜和酒了。

楊夏一口氣買了5斤肉,讓娘親的廚房技術一下子有了用武之地。炒肉絲,溜肉片,面饃回鍋,蒸升甜肉,蒸燒白,燒白蒸了三碗,大伯二伯家里還有人沒來,飯後帶一碗回去,兩家人嘗嘗味道。

因為比較正式,平時舍不得拿出來的花生果,被娘親擺上了桌子,用以下酒。楊夏知道花生、核桃類補腦,大叫著讓姐姐楊春和楊秋楊冬多吃。

隨著酒席的展開,一桌子的酒香與親請也漫延開來。眾人也說話,說楊夏考上高中的事兒,大伯和二伯都表示了熱烈的祝賀,爺爺還說等楊夏上學那一天,還會給楊夏5元錢,楊夏急忙推辭,爺爺的錢,他哪敢要呢。

楊夏的想法沒有擺出來,因為那太超前了,因為楊夏還沒有做出讓家人刮目相看的事兒,楊夏請大伯二伯來家吃飯,只是起個聯絡感情的作用,同時讓他們慢慢意識到楊夏的存在,楊夏的不同,到時才好作工作。

姐姐楊春的事兒,楊夏已經說了,姐姐表現得很興奮,而且第二天就開始拿起初中的教材,頂著中等的疲倦看上一個小時的書。一個人有了追求,其精氣神完全不一樣。

為什麼楊夏一定要讓家人去學校讀書,而不是在家里自學,難道楊夏是個唯文憑論者?其實,一切都源于農村環境的惡劣。在農村大集體時代,想要安心讀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首先白天的時間基本會被農活佔完,如果佔不完,生產隊也會組織讀報紙政治學習之類的活動,總之,就是不讓你閑著。

有人說那晚上讀書吧,總行吧。晚上是行,但是,沒有電燈,只能點煤油燈,煤油是3角8分一斤,如果看2個小時的書,至少要燒1兩煤油,成本一個月下來是1元2角,這錢誰出?另外煤油燈光線很暗,看久了視力也會受傷。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幻大時代最新章節 | 夢幻大時代全文閱讀 | 夢幻大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