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謀國 第三十六章 興風作浪

作者 ︰ 我是吃素的

令張須陀這個大隋名將都咬牙切齒的王薄便是鄒平縣人,幾年前犯了事,被官府通緝,他索性逃到齊郡四縣交界處的長白山中為盜,自稱知世郎,聚集一百余名地痞無賴為手下,經常在齊郡和濟北郡的地帶打家劫舍,無惡不作,而且此人極為狡猾,讀過幾年書,略通兵法。平定漢王後張須陀就調到齊郡擔任齊郡守將,為了對付王薄他是幾次設陷阱想引他入套,可是都被王薄成功逃月兌。

這次的天災使得鄒平縣成為重災區,饑民已達到十萬人之重,面對這樣的機會,王薄便感到造反時機已經來臨,悄悄帶了幾十人潛入家鄉,煽動百姓伺機起事。

此時在鄒平縣縣衙前聚集了萬余饑民,人頭密集,群情洶洶,要求縣令開倉放糧。

在人群中不斷有人高呼︰「義倉是我們的糧食,要求官府開倉放糧!」

「放糧!」一萬余人高聲怒吼,吼聲震天,糧倉就在縣衙東側,上萬雙饑餓的眼楮盯著糧倉高高的尖頂。此時的他們就好像一堆極度干燥的木柴,稍微一個火星就能夠引起沖天的大火。面對這些隨時都能失控的饑民,鄒縣這些當官的卻沒有好的辦法解決。其實他們都知道最佳的方式就是放糧,可是楊廣已經下令所有的糧食都要送往遼東前線,也就是說這些糧食在聖旨下達的那一刻開始已經轉變為軍糧了,他們的膽子再大也不敢私自將軍糧放給百姓呀!

此時的縣衙大堂上。幾名官員焦頭爛額,皆束手無策地望著他們的最高指揮官縣令,鄒平縣縣令姓孔。他當官也有十幾年了,在鄒平縣出任縣令也已經三年,今天這樣的事情還是第一次遇到,而且還是這種緊張十足的局面。其實早在幾天前,他便已經發現有人在挑撥饑民聚眾鬧事,所以他便派人緊急向郡里稟報,他現在就指望郡里的軍隊能及時趕來。鎮壓叛亂。

孔縣令背著手焦躁不安地來回踱步,縣丞勸他︰「縣令,咱們的官倉內現在還有兩千石糧食。不如稍許放一點糧食,如果在不給他們答復的話,我擔心他們馬上就要沖擊縣衙了。」

孔縣令狠狠瞪了他一眼︰「以為我不知道這麼做嗎?可是朝廷的旨意上寫得清清楚楚,所有官糧全部轉為軍糧。運往遼東。若未得聖旨私自放了糧食,我們怎麼向朝廷交代?到時候等著我們的會是什麼你知道嗎?」

主簿在一旁也忍不住勸道︰「朝廷是不知道我們現在的情況呀!一旦饑民失控,不僅會把倉里的糧食搶光,而且我們一個個都活不成,與其被饑民殺死,就不如少放一點點,一百石、兩百石都行,先安撫住他們。等郡里軍隊到來。」

孔縣令心中也很矛盾,他現在唯一指望的就是郡里的軍隊。但他也害怕時間上來不及,他的妻兒父母都在後宅,一旦饑民沖進來,家人也保不住了。

孔縣令此時腦子在不停的運轉,他在考慮這件事的利弊得失。最終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佔據了上峰,終于迫使他下定決心,對幾名官員低聲道︰「咱們幾個現在都是為了保命,就放三百石糧食,一旦郡里問起來,我們都不能承認!」

幾名官員一頭︰「縣令盡管放心,大家現在都是一條船上的人了,誰也不會出賣誰的。」

听完他們的保證之後,孔縣令又對縣丞道︰「把這三百石糧食做進遼東的帳里。」

縣丞又意味深長地笑道︰「縣令這招高明呀,反正前往遼東的路上逃民無數,遼東收不到糧食,我們也可以推說是逃民私貪了,與我們就無關了。」

孔縣令眼楮眯了起來,這麼多年的官場生涯他自然明白縣丞的意思,現在糧食的價格一天幾個價,已經達到斗米幾千錢的高度,這麼一個難得的發財機會他們怎麼會放過呢?

「那就做六百石的帳,三百石放給饑民,另外三百石,就我們幾個」孔縣令的眼神中顯露出貪婪的神色

就在縣衙決定放糧的同時,在縣衙附近的一間屋子里,王薄和他的十幾名骨干手下也在商量對策。

王薄今年四十歲左右,因為讀過幾年書,外表略顯得文質彬彬,但多年的盜賊生涯,早已使他的心變得冷硬如鐵,他並不關心饑民死活,他唯一關心的便是自己的目的能否達到。

這幾年他被張須陀不斷征剿,每次當他感覺到自己將要窮途末路的時候,不知怎麼的就活了下來。他每次死里逃生之後,都會對自己說,這是上天眷顧他,是上天不願意看著他一事無成的死去,是上天再給他揚名立萬的機會。

他的這個想法以前他只藏在自己的心中,可是自從一個不知道從哪里來的道士見到他對他說了一句︰此子當天知之後。他從來沒有安穩過的心算是徹底的沸騰了,這個道士是上天派來點醒他的。

然後他在想想自己每次在最後的關頭都能成功的活下來,這讓他更加堅信自己是上天選定的接班人。既然上天讓他活了下來,那就證明上天是眷顧他的,只有天命所歸的人,上天才會眷顧的。既然自己上天選定的取代楊隋天下的人,那麼自己就應該做出幾件轟動天下的事讓所有人看看,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真正的上天之子。

正當他謀劃著怎樣才能干成大事的時候,齊郡大旱,然後旱災未解,朝廷又強征民夫運糧,使得民怨沸騰,王薄便意識到這是上天提供給自己的機會。這件事發生以後他就更加的確定自己是上天選定的接班人,否則為什麼在自己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為什麼會出現大旱,不但出現了大旱,朝廷還要強征民夫。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上天再幫他讓楊隋失去天下人心,好讓自己取而代之。

這次一萬余饑民圍困縣衙,便是他和手下策劃的,他要借著這件事完成自己已經謀劃了很久的大事,那就是自立為王。

此時王薄也在等待軍隊到來,他知道饑民聚集沖擊縣衙,官府必然會派兵來鎮壓。他就希望這樣的情形出現,官逼民反。這樣一來跟隨自己造反的人才會很多,自己的威名才能傳遍天下。

「首領。我們要把這些饑民帶走嗎?」一名手下小心翼翼問道。

王薄瞪了手下一眼︰「把這些饑民帶走,我拿什麼養活他們?」

另一名手下粗魯地喊叫起來,「那我們來鄒平縣豈不是吃飽了撐的?」

王薄大怒,掄起鞭子狠狠抽過去。嚇得所有手下都不敢吭聲了。王薄掃了眾人一眼道︰「我們挑動饑民沖擊官府,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饑民效仿,讓張須陀疲于奔命,他便無暇顧及我們,我們才好就中取事。」

眾手下這才恍然大悟,齊呼︰首領高明啊!王薄又得意洋洋道︰「官府不是征發民夫送糧去遼東嗎?咱們就號召一下,不要把糧食送去遼東,直接把糧食送給咱們不好嗎?而且這些送糧民夫家里有牛。光景應該不錯,他們人來了。家產也自然會帶來,有錢咱們就可以置辦兵器盔甲,倒時咱們兵強馬壯,也佔據幾座縣令享受一下做皇帝的滋味。」

眾手下眼中都露出了向往的神色,在他們心中,皇帝的生活就是天天錦衣玉食,擁有成群美貌的女人。

「干!」

十幾人一起大喊起來︰「首領,我們該怎麼做?」

王薄取出一張紙,陰陰笑道︰「號召民眾,最好的方法就是歌謠,我寫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鄒平事了後,你們去官道上給我廣為傳播,相信他們走投無路,自然就來投靠我們。」

眾盜賊一起圍上,王薄清了清嗓子,得意洋洋唱道︰「長白山前知世郎,穿著紅羅錦背襠,長矛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好歌!」眾人大笑。

就在這時,一名手下奔了進來,急聲喊道︰「首領,縣衙說馬上放糧,讓大家稍安勿躁!」

王薄臉色一變,怎麼能讓官府放糧,他立刻對眾人道︰「來不及等軍隊了,現在就去煽動民眾,就說縣衙要鎮壓我們,你們帶頭沖擊縣衙。」

「那我們什麼時候走?」

王薄毫不遲疑道︰「只要沖擊一起,我們馬上就撤!」

盡管鄒平縣衙已告之民眾準備放糧,請民眾稍等,但一萬多饑民在饑餓和激憤的雙重折磨之下,已經失去了理智和耐心。

有人在饑民中大喊︰「官府是在欺騙,在拖延時間,大家去倉庫取糧!」

一萬多人憤怒地大吼起來,在王薄數十名手下的帶領下,民眾終于爆發了,儼如洪水潰堤,撞開縣衙大門,人流洶涌地沖進了縣衙,在饑民沖進縣衙的同時,縣里的上萬居民也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參與搶奪糧食,爭先恐後,互相踐踏,慘叫聲、哭喊聲,整個縣城都瘋狂了

西城門,張須陀率領五百騎兵風馳電掣般沖進了縣城,他們還是來晚了一步,倉庫早已被一搶而空,縣衙周圍只剩下幾百名沒有搶到糧食而不甘離去的饑民。

縣令、縣丞、主簿和十幾名衙役都被打死,人頭懸在縣衙大門上,尸體則血肉模糊地扔在台階邊,包括縣衙後宅的縣令家人也一並被殺,幾十只饑餓的野狗正瘋狂地撕咬著尸體。

這個場景令張須陀勃然大怒,正好此時,一名少年男子慌慌張張從縣衙內跑出,背了一袋黑豆,這是他從衙役房中發現,張須陀殺機迸發,張弓便是一箭,少年慘叫一聲,被一箭射死。

「給我殺!」

五百騎兵狂風般沖上,揮刀劈砍尚未逃走的饑民,數百饑民哭喊連天,四散奔逃。

秦瓊見里面有很多老人和孩子,他心中不忍,大喊一聲,「住手!」

秦瓊是寧遠將軍,在他的命令下,騎兵們停住了殺戮,張須陀怒視秦瓊︰「你敢違抗我的命令?」

秦瓊指著幾名婦孺道,對著張須陀大聲的斥責道︰「要殺就去殺王薄,和這些饑民何干?他們都是老幼婦孺,如何能殺人?」

張須陀凶狠地盯著秦瓊,那目光好像要將秦瓊生吞活剝了一樣。最終在張須陀的目光的壓力下,秦瓊低下頭,半晌道︰「卑職願受軍法處置!」

張須陀慢慢回頭,盯著這些饑民,盡管他知道沖擊縣衙和這些人無關,盡管他也知道自己不應該亂殺無辜,盡管他的心也不好受,但是鄒平縣已經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如果不血腥鎮壓,震懾住饑民,那就還會有十個、百個鄒平縣出現,到時候等著他們的將是天下大亂。而他身為隋將,決不允許發生這樣的事情,所以他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屠殺令。

他斷然下令道︰「但凡敢搶劫官倉者,無論老幼,一個不留!殺!」

騎兵們得到了命令後,再也沒有了顧忌,揮刀便沖上去砍殺,頓時一片慘叫,幾百名饑民就這樣無辜的倒在血泊之中,秦瓊心中難過之極,別過頭去,不肯動手殺人。

張須陀瞥了他一眼,心中雖然愛惜他的才能,但是為了整肅軍紀,為了自己這個主將的威嚴,他不得不處置秦瓊。他冷笑一聲道︰「我張須陀帶兵向來是軍令如山的,現在你竟敢違抗我的軍令,來人!拖下去重打一百軍棍。」

在長白山大盜王薄的挑唆之下,鄒平爆發了第一起饑民沖擊縣衙搶糧事件,但因齊郡守將張須陀的血腥鎮壓,震懾住了饑民,而沒有形成連鎖效應,與此同時,在郡衙的默許下,各縣官府也懼怕鄒平縣的搶糧風潮燃到自己頭上,讓自己成為那無辜的冤魂,所以也陸陸續續開義倉少量賑濟饑民,並勸說大戶賑災,使饑荒稍稍得到了緩解。

而這時,一首瑯瑯上口的《無向遼東浪死歌》卻開始在黃河兩岸六郡內流傳,號召民眾抵抗征役,很多因為丟失官糧而走投無路的民夫紛紛逃往長白山投靠王薄,王薄的力量漸漸壯大起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隋唐之謀國最新章節 | 隋唐之謀國全文閱讀 | 隋唐之謀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