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大明 第124章院試案首十三

作者 ︰ 紅眸本尊

等張牧說完,李雲昌卻只顧吃包子,不再接下茬,張牧看到他的態度,這感覺這件事,怕是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

片刻後,李雲昌擦了擦嘴,這才抬頭說道︰「牧之啊,說一句老實話,本官確實挺佩服你,當然不是因為你運氣好之類的,而是你這般年紀,看問題往往都一陣見血,听你這麼一說,也確實有道理。但是,要開放海疆,卻遠遠不是這麼簡單的問題。」

說道這里,李雲昌起走到了窗邊,望著外面淅淅瀝瀝的小雨,沉聲說道︰「按照你說的,開放海疆利國利民,我也明白。可是,要改變一項國策,卻絕非你我兩個人就可以辦到。

你從未在朝廷里做過官,並不知道這里面的暗流涌動,縱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都有可能成為黨爭的權柄。撇開這些不提,就說陛下,你可知道松江府一個府的賦稅乃和江浙一個省的賦稅相差不多。

陛下雖然對天下官吏嚴苛了一些,但是絕對愛民如子,可是惟獨松江一府,陛下是恨之入骨。多少人輪番上疏,陛下都置之不理,甚至還出言責備。封關禁海的國策是陛下一力聖斷,縱然你擺平了滿朝的文武,你有多大把握能夠讓陛下改變這項國策?

再說了,我們為人臣子的,首先是要忠心耿耿,其次才是幫著陛下治理天下,陛下聖斷的事情,又豈我這一介武夫該參與的?我的使命就是為陛下戰死沙場,精忠報國。而且就算是退一萬步,我們真要開放海疆,那也不能是這個時候。你可知道原因?」

張牧道︰「海寇日漸成了氣候,即便要開放海疆,也要先狠狠的收拾他們,打一個耳光,喂一個甜棗,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服服帖帖。」

李雲昌欣慰的一笑道︰「不錯,兵者,王道。他們鬧幾下,就開放了海疆,那他們只會覺得你懦弱,日後他們一旦不滿意動不動就來鬧,反而滋長了他們囂張的氣焰。可是啊,這些年朝廷的國帑都花在了北面蒙元上,那還有錢來造船對付倭寇?

起初陛下封關禁海,也是無奈之舉,倭寇自從元末大亂就已經滋生,再加上張士誠的一些敗將逃離到了海外,如果不封關禁海,那有功夫去對付北邊的蒙元?所以事情發展到了今日這個地步,縱然陛下有開放海疆的心,也是沒有這個力啊。」

張牧听到這些,心里暗嘆一聲,也明白弱國無外交這句話的道理,大明朝雖然兵強馬壯,但是水師還沒有成了氣候,如今倭寇鬧的這麼凶殘,已經成了氣候,此刻開放海疆,雖然能夠對倭寇造成一定的遏制,但是無法根除他們。

開放海疆的前提就是大明朝必須有一只強大無匹的水師作為後盾,但是如今大明朝沒有錢,于是就陷入了一個死胡同,再加上朱元璋雖然說是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但是到底農民出身,**決定了思想,在他眼里,蒙元才是心月復大患,倭寇只不過是頑癬之疾,畢竟倭寇再這麼鬧,威脅不到他的皇位。

而蒙元南下,便有可能讓他的心血,付之一炬。

綜合諸多因素,便陷入了如今的僵局,要想開放海疆,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不是一日兩日就可以辦到的。

張牧沉思了片刻道︰「不管這件事有多難,我也會盡力一搏。不然一直如此,遲早倭寇會成心月復大患。」

李雲昌倒是有些錯愕,便笑道︰「我還以為經我一說,你就死心了。」

「這等利國利民的好事,我怎麼會死心?國泰才能民安,不過反過來說,要想民安,就必須富民。老百姓有了錢,國家才能昌盛。開放海疆,勢在必行。只不過,以後我不會再這般孟浪,輕易不會出手。我要積蓄力量,等到時機成熟,再來做件事。

就算是銅牆鐵壁,我有這個心,今日一拳,明日一掌,我總要把這件事辦成。」張牧冷靜的說道。

李雲昌听到這里,便轉身笑道︰「有志氣!難怪陛下這麼看重你。」

說道這里,他便拍了拍張牧的肩頭道︰「在朝廷里,辦事不容易,辦一件好事更加不容易。要辦一件天大的好事,難如登天。以後做事之前,三思而後行。官場如戰場,稍不留心,灰飛煙滅。所以,要做大事,就要學會審時度勢,等待時機,切莫在這般沖動了。」

這番話李雲昌說的推心置月復,張牧心里十分感激,便笑道︰「大人放心,我自有分寸。」

李雲昌道︰「那就好,說句實話,本官也想看到有朝一日,我大明萬國來朝,北驅元戎,四海歸心。如果日後時機成熟,本官還健在,願意助你一臂之力。只是眼下時機還不成熟。要想開放海疆,需要朝廷有配套的秩序,有強大的水師,專門的衙門和律法,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有完成。

你年紀還小,日後大有鴻途,所以我希望你做一個能人,而不是一個妄人。要改變這一切,要拿出來切實可行的東西,而不是憑借一腔熱血,本官雖然是一介武夫,但是也熟讀史冊。改變一項國策,往往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秦時商鞅,漢時王莽,北魏孝文帝,大宋王安石,這些人哪一個不是有經天緯地之才,但是最後都撞的頭破血流才推動了國策更改,然而,即便如此,他們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所以,千萬別寄希望你一兩句話就能夠更改國策,縱然是陛下,也不是事事都能順心。那些迂腐的傻書生,滿腦子都是聖人文章,以為真的讀了幾本書就能治理天下。要是那麼容易,當年後待仕人的宋朝也不至于滅亡。」

張牧心里暗暗佩服,李雲昌也是封疆大吏,看問題確實更加成熟實際,是一個真正有治國經驗的人,便起身道︰「多謝大人今日這番話,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嗯,那好,咱們先來說說眼下的最重要的事情吧。」李雲昌這才坐下,和張牧繼續說海寇的事情。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染指大明最新章節 | 染指大明全文閱讀 | 染指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