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仙_91 《人仙》第九十四章海天佛國,吳越人家

作者 ︰ 波將金

在這三島十洲上,有著那麼一群人,他們以長生為目標,以玄氣為手段,翻雲覆雨,飛雲走霧。

部分修行有成,活個千八百歲那是常事。

在凡人看來,他們就是傳說中的仙家。

然而他們卻表現得很謙虛低調,只敢稱自己是修行人,或曰修士,修身養性之士。

先後盤古開天,龍蛇演義,三教封神,三代以來,周八百年,春秋戰國,下島三洲眾多聖人賢士或創**之見解,或闡前人之余音,難能可貴是俱言行合一。

但歷史塵埃中,上島道統傳下來,儒道法墨名農兵縱橫,諸流並起,各執一端。

信仰導致遵從,之後卻漸漸闡發道統之爭。

而文攻也就隨著諸家對世俗當局滲透而演變成武衛。

到聚窟州上春秋之末,戰國之初,近百侯國相互侵攻之下,形成幾大強國,而他們背後多有諸家支持重用仙家公孫鞅、韓非子、茅焦等,這些人杰漸漸飛升,甚至傳言去了昆侖紫府。

而遺下了嚴刑酷法外王內聖西秦,與人文薈萃為儒門發源地,又有稷下學宮天下之民舉安齊魯,地處澤國巫法方術盛行,又有道門遺澤南楚,偏居河澤卻礦藏甚豐武器精煉,又有兵家襄助吳越,以及直面四夷胡服騎射民不畏死燕趙,所謂齊以技擊強,魏以武卒奮,秦以銳士勝,吳謂之解煩,齊謂之決命,而後佛門東漸,明教西來,一時間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烽煙四起之時,謠傳有絕聖棄智者奪舍轉生,千年空想,奠定如今三教中佛滅、儒削,道門獨大基石!道家又稱道德家,這一派本是由老聃起始。

老子李耳本是上島真聖奪舍,轉生周室柱下圖書吏,遍覽上古珍藏,終以《易》為道基,神道設教,並網羅諸國神仙方術而成一體系。

其道講求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道法自然,超月兌生死,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遺世而**提倡無為而悟道。

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有莊子宗門、宋尹宗門和黃老宗門。

道宗莊周為其中翹楚。

其人當過漆園吏,後來辭職靠做草鞋謀生,莊周本為漆園吏,受學于老聃,精曉陰陽變化,萬物循生之理,得以開宗立派,唯心有所執而不能勘破出世之路而已。

他看破紅塵,游戲人間,體味天地造化而錄之于文字。

便是與《周易》《道德經》合稱三大奇書《南華真經七書》,傳下來易名《莊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物質無限可分之道。

先秦仙道修行之法,有行氣服食房中三大家,而修行之道在當時來說,並非鐵板一塊,它內部有??部有著復雜派別和分支,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一是修行與信仰相結合的神道,修行只不過是追求成仙手段。

另一是在天人關系上有所覺知,這是最本原最純粹一脈,主要由轉生者組成。

他們對凡人本性都已徹底絕望,借修行以明大道的仙道。

南華老仙以《在宥》載黃帝向廣成子問道︰廣成子曰,必靜必清,勿勞爾形,無搖爾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大宗師》借顏回之口論坐忘,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

大唐道士司馬承禎繼此而作《坐忘論》,定下佛滅的根源。

這玄教不入三教九流之列,原本是從龍虎宗分拆出來,掌教張留孫真人和他許多弟子,都出身符三山的龍虎山,張真人又選派大批弟子主持各地宮觀。

如余以誠領金山諸宮觀。

孫益謙領余杭佑聖觀、延祥觀。

王壽衍提舉余杭開元宮,兼領余杭路道教諸宮觀。

薛玄曦住持金山干元宮,又住持余杭佑聖觀,兼領余杭諸宮觀。

薛廷鳳領金山馬跡山紫府觀,後領余杭四聖延祥觀等,有仙門居中斡旋,于是歷來兵家必爭的險要之地,烽燧要塞變作風景名勝。

一班人今兒去昔日大漢朝漢中王娶親的甘露寺,嘗嘗名揚海內外的小吃名饌「蟹黃湯包」,品一品那「一開窗,二吸湯,三吃光」在湯餡中慢慢散發出來的絕佳鮮味兒。

明兒去定慧寺品嘗素饌,葷素甜咸各式各樣點心,或者去一牆之隔的未家繡樓,嘗嘗無骨無刺,口味鮮美的拆燴鰱魚頭,以及鯽魚嵌肉、清湯魚翅、火腿冬瓜盅、獅子頭、煮干絲、什錦醬菜、冬筍炒菊花腦兒、小肚板鴨、楓涇紅燜蹄筋、醬肉燻魚、熗活蝦、酥炒肉松、多種盛食珍味,油潤吐剛,聲爆輕重,列鼎而食,色、香、味、聲悉備!就連大王子錢易所撰《南部新書》中都有他撰述。

或登焦山泥磚壘成夕陽樓,看夕陽無限好,高處不勝寒!還有不知天高地厚的鼓動去對岸瓜洲渡宋軍大營看著名的紅玉姬將軍,被施恩一腳踢進江里喝飽水才揪上來。

至于施念慈听了老管事稟報,有心責怪,但考慮到施恩之前的整整躺在床上辦年,整個人憔悴長縈絆,病好後幾乎是面目全非,也就不忍心斥責。

再說,日夜冶游,總好過那一般浮浪子弟揮金如土,放浪無行。

金山城世家與別處不同,少有軍功傳世,多是經商豪富,養出來紈褲子弟。

有的使門下客以金盡買金箔,載至城外金山寺塔上,向風揚之,頃刻而散,沿緣草樹間,不可復收。

又有的以千金尺買吳國不倒翁,傾于水中,水道為之寒。

有的喜歡漂亮貌美,從司閽直到灶婢,都選用佳麗清秀之輩。

有的反過來標新立異,喜歡貌丑,奴僕為錄用,不惜毀其容,用醬敷之,在太陽下曝曬。

但施念慈也是加強了對佷兒管束,要求施恩白天必須陪她拉拉家常,晚上再出去四處亂竄,更不許和一干城狐社鼠等打混。

特別是與一干無事生非、借端敲詐勒索財物「釘釘子」徒眾來往!幸好,那施念慈雖然看顧佷子,卻也沒有時時刻刻要施恩在眼前,不過是晨昏定省,一日三餐,陪著她說幾個時辰的話,也就罷了。

吃穿用度卻是最好的。

施恩自己有一套院子,後來縣尊府還又派來了兩個吳儂軟語,舞文弄墨的丫鬟服侍。

如果一個略有閱歷的世家子,當即就會知道,至于每月從昊天觀求來三顆固本培元的丹藥,甚至還有提供武道修行的條件……一顆大宗師的仙玉傳承。

一般寒門薄宦的供奉都休想要得到這個待遇,非得是立下大功的世家嫡子才行。

畢竟自從年前和強鄰吳國邊境線上傳來丹陽宮驚變信息,徐知誥新掌大權,歷兵秣馬,引發了吳越國摩擦交兵之後,很多出產于海外的靈藥寶物,譬如施恩見過的觥船上堆滿的小山一般的草木。好像海蛇草、喪命草、金棘草、太陽花、靈根木、末日草、舒心草等等,這些他有一小部分見過,小部分听說過沒見過,但大部分他都是從那幾位大能的殘余記憶里知道它們的……和其他的許多種稀奇古怪靈藥,都因為吳國在上游全面封鎖的關系,而不得不使用吳越本國內品質更差一些的來代替,甚至產于吳國澄心堂紙的價格也要比原來貴很多,那還了得。

吳越交兵,百年戰爭,恩恩怨怨一言難盡。

當初出身鳳陽朱姓的大梁朱溫稱帝伊始,打著一統天下南海、燕、東海、徐、吳越、齊、中山、九河、趙、魏、韓、楚、梁、巴、蜀、秦、周、鄭、晉、河間、河中列國的主意。

為了減輕異族對其基業的壓力,他雖然反復無常卻雄才大略,與鼠目寸光的吳四姓朱家不同,為了減輕其他割據基業的壓力,封馬殷為楚王,封錢為吳越王來牽制吳國的楊渥。

封劉守光為河間郡王,後又進封為燕王,牽制河中晉王李克用。

然而,反梁的勢力依然相當強大。

他們是昔年大唐朝所封諸王︰岐王李茂貞這時以唐朝忠臣的面目出現,仍用天復年號,開府置官,致書各地,聲言討伐朱梁;蜀王王建則在成都稱帝,公開另立旗號,稱霸一方;吳國建業大概自吳王壽夢之時,雖有魚鹽之利,銅山之富,舟楫交通之便,故能治產積居,卻要面臨與被太古先民遺族連年征戰,更多有權臣當道,譬如孫尚香一家都是死于吳四姓之手,孫吳之後是朱吳、楊吳。

此時的吳王楊行密已死,其子楊渥繼立,內部雖多變故,但仍奉唐朝正朔,不肯臣服朱粱;晉王李克用更是反梁勢力的核心,事實上成為各路反梁勢力的盟主。

朱溫也深察這一局面,以李克用為最主要的對手。

因此,重大的戰事即在梁晉之間展開。

逐鹿中原,幾經反復。

最後出身沛上帝姓的劉知俊率精兵武卒萬余號稱萬人背水亦書意,獨驅市井收萬全進攻晉軍,小勝而驕,結果遭到新繼位的晉王李存勗偷襲而大敗,朱溫聞訊嘆道︰「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那邊的中原板蕩烽火連天,市里蕭條。

而這里吳越交兵暫息,楊行密其人武藝高強豁然大度,尤其與游俠意氣相投,麾下擁有無數奇異之士,甚至收攏後梁天雄軍節度使楊師厚的軍中驍勇銀槍效節都數千人,給賜優厚。

在唐末南藩群雄中,僅有鄰近吳越國主,三起三落、一飛沖天的錢堪與匹敵。

楊行密稱王之後,大封功臣,誰知楊王死後,諸子不肖,孽子楊隆演在篡位自立後被擁立為吳國王,建元武義,以江都為首府,名將徐溫為大丞相,徐知誥為參政事兼知內外諸軍事。

大權落入徐家父子之手,這父子二人都是人杰,同年與吳越議和,從此兩國休兵息民,生產逐漸得到恢復與發展。

然而吳國到底底蘊深厚,休養生息多年後,一但洗兵牧馬,可生聚教訓水軍二十萬人。

艦隊中配備有各種作戰艦只,有在艦隊最前列沖鋒船的先登,有用來沖擊敵船狹長的戰船蒙沖,有快如奔馬的快船赤馬,還有上下都用雙層板重武裝的水師主力樓船,高十余丈,甲板上建樓數層。

每層都有防御敵方射來弓箭矢石女牆,女牆上開有用作發射弓弩攻擊敵方窗孔。

為防御敵方火攻,船上蒙上皮革。

這個龐然大物上還遍插旗幡,刀槍林立,以壯聲勢。

相比之下,吳越雖有卑地,常苦水沴,雖有溝河可以通海,惟時開導則潮泥不得而堙之;雖有堤塘可以御患,惟時修固則無摧壞曩時,吳越王錢雖得三教九流的農家修士之助在余杭候潮門外六和塔到艮山門一帶,造竹器,積巨石,植以大木修築捍海塘,又開墾圩田,每一圩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潦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

卻也因此牽扯精力,國中僅僅營田軍就有四都共七八千人,專為田事導河築堤以減水患。

比起南海所設的「媚川都」專以采珠;吳越的「營田都」專以興修農田水利,為農美利。

軍力未免不如。

而且,施恩可不是白白做冤大頭的,從清客幫閑們的閑談中,他揣測出更深的東西。

吳越本是佛門在東南半壁的一根釘子,當初禪宗法眼宗延壽禪師,在永明寺創禪宗、淨土宗合行說,著《萬善同歸集》,前後度弟子一千七百人。

後來在宋開寶七年入天台山,度戒約萬余人。

余杭昭慶寺也是淨土宗所有,于宋太宗末年在西湖邊結蓮社,入社的信眾百余人、僧眾達千余人;天台宗也是自吳越義寂再興後,義寂同門余杭慈光院志因大開方便之門,廣收門徒弟子。

此後佛門在南天結社念佛遂成風氣。

雖然吳僧祖肩也是以陰陽五行之術佐吳王楊行密,權臣徐溫之禮遇石頭大師;前蜀王建為詩僧貫休建龍華道場;荊南高季興慰留詩僧齊己,都不過是帝王禮敬之一斑,可見佛門布局深遠。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人仙_91最新章節 | 人仙_91全文閱讀 | 人仙_91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