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呼唤 第六节 另一个影子

作者 : 蒋偲昕

望着眼前峻岭连绵,群山环绕,黑漆漆的夜色中零星点火,更显寒意。周复心下微微有些木然,记着林维扬临终前的嘱咐,沿路东南,踽踰前行。

奔行一夜,又冷又饿,将近天亮时已经累得再也抬不起脚。正欲停步歇息一会儿,却见前方不远处一缕炊烟隔着树丛袅袅飘起,周复精神一振,背起包裹一阵狂奔,全然不顾眼前刷刷扫来的枯枝乱叶,穿过树丛,终于跑到山口。

望着山脚下炊烟四起,终于看见前方散落的民居,周复不由一阵激动,心中却微微酸楚,喃喃低声道:妈妈,我终于来到中国了!

村落,经过打听,果然已经到中国境内。这里属于一个叫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自治县,由于地处边境,人员复杂,周复甚至还能在村子听到普什图语。周复心下惊悸,看来并非到了中国就彻底安全,还是趁早离开这是非边境。

经过前一天发生的那么多人和事,周复的汉语早已说得顺畅自然,只是腔调和口音与一般汉人微微有异,需要一定时间慢慢适应,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在村子里饱餐一顿后,当日中午,周复便乘车到了百余里外的塔什库尔干县城。

其时中国正兴西部开发之风,政令初兴,百业待举,但由于一贯优厚稳定的民族政策,边疆的经济始终能够稳步持续地发展。即便只是边境上的一个小县城,塔什库尔干城也体现出了大多数中国边境城市的特点。县城虽小,但城区布置错落有致,边防军力外紧内松,政府调控侧重于经济补贴,在财税赋役上并无苛求,因此当地旅游业、手工业欣欣向荣,商贾店铺虽规模不大,但蔚然集中也自成气势,街市上贸易不绝、游人如织,当地的各族人民和平相处、安居乐业。

见此繁华景象,周复感慨万端,早在国内就听闻中国民族团结,国家复兴,隐然有大国崛起之势,如今看来,果不其然。而我阿富汗何日能有这一天呢?

同样是多民族国家,阿富汗由于民族争端、部落纷争搞得外敌频频入侵、国土沦丧,国内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而中国却能够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同步发展,推动多民族的共同繁荣,从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

家不合,被人欺;国不和,人心离。当年苏联出动10万军队入侵阿富汗时,我们都不怕,我们都能够团结一致,把苏联侵略者赶走。可后来,苏联人走了,我们自己却又打起来了……

那到底又谁是谁非呢?不过谁对谁错,我父亲、母亲、妹妹,我的家人都死了,杜拉尼部的很多人都死了,很多吉尔扎伊人也死了,他们都不是死在苏联人手里,他们都死在我们阿富汗人自己手中。

终有一日,我也会重返阿富汗。我向真主发誓过的,我要用吉尔扎伊人的血来祭奠父母和妹妹的亡灵,用哈里斯全家的命来告慰杜拉尼部全体族人……那么,我们杜拉尼部落和吉尔扎伊人之间的纷争到底又孰是孰非呢?我真的要杀尽吉尔扎伊人么?他们是我的仇人,他们也是阿富汗人,他们……

正自沉思,路边一阵喇叭声打断思绪。望着渐行渐远的客车,周复顿觉茫然,地处异境,又无明确目标,也不知该往何处。眼下首先是将林维扬骨灰和遗物送回扬州交于他妹妹,既然湖、扬两地同属江浙,料也不远,事情一旦了结就去母亲的老家湖州看望并投奔自己的外公外婆。至于答应林维扬照顾他妹妹等事宜自己也只有尽量去做,能否有此能力,也非眼下所能料及。

念及于此,周复信步前行,从哨所带来的钱已将近用完,林维扬的遗物和包裹那是决计不会用的,只有先想办法将自己的阿尼换成中国的货币。

他顺着主干路转入侧南一个支巷,选了一家小饭铺坐下打尖。席间向递饭的小伙计打听附近办假证和兑换钱币的地方。银行手续繁多,周复还是选择了在东维路的黑市小贩手上换了一些中国的钱币。小贩见他衣着破旧,手上却有好些阿尼,不由朝他多望了两眼。

周复抬头间朝小贩瞪了一眼,转身就走,拐弯处见街头墙壁上办假证的小广告,不由留心顺着留下的地址办了假的身份证件。晚间,投身小客栈,洗漱完后对镜净面修身。多日未理,胡须已蓄得很长。先知穆圣虽然提倡弟子留须,但也只是属于社会习俗和个人选择,并不作为信仰礼仪和教义规定,如今身处异境,也只有入乡随俗,一切从权,希望真主体谅了。

除去虬髯满脸的胡须,洗净多日粘身的飞扬尘土,换上街市新买的汉服,顿感精神不少。向着房间墙面上的镜子稍一打量,微微一怔,从未如此装束,乍一看去,自己也觉得怪怪的。由于自己相貌多像母亲,异域特征本不明显,剃去穆斯林常留的唇须,改穿汉服,反显自然。对镜自照,与寻常汉人相比略显高鼻深目,眸色微蓝,但由于地处边境各族混杂,模样各异,自己容貌较之维吾尔人反而更近中原汉人。

沉沉睡去一夜,次日天色微亮,周复便转车离开。

离开塔什库尔干县,东越叶城,途经乌市,终于在傍晚到达疆东地区的交通枢纽鄯善县。当日夜,周复便踏上东去北京的T次列车。由于不谙路径,夜里便想好还是先去中国的首都,然后再找寻转往江浙的交通路径可能会方便些。

再者,自己此番流落异邦,有朝一日终究还是要回自己的祖国。中国日益强盛,自有她的复兴之道,同样是国道中落,为什么中国能够很快复兴,我阿富汗的复兴之路能否从这个国家的兴盛中得到启发。想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概貌和大致状况,作为首都,北京可能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列车隆隆前行望着窗外戚戚风声,回首前尘,恍如隔世。远处戈壁万里,夜色渐渐散去,看着太阳从天际处缓缓东升,周复情绪渐趋平复。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两下手脚,周复把行李包裹收拾齐备,便走向餐室。

走过茶水间,冷不丁一个急匆匆走来的乘务员迎面走来,碰了个趔趄。转身起来,忽然瞥到身后不远处隔壁车厢一个瓜皮帽小胡子正盯着自己看,见自己回过身,慌忙把脖子缩了回去。周复不动声色起身,背后却微微泛起凉意,暗想莫不是被人盯梢。正自惊疑,却听瓜皮帽小胡子在身后喊他:“小兄弟,请等一下!”

周复应了一声,见走廊上数人闻声看着自己,沉声站住。

“你长得很像我老家的一个人,请问你贵姓啊?”小胡子跟了上来。

周复犹豫了一下,抬头道:“我姓周,请问什么事?”

“果然认错人了……”小胡子喃喃道,“不好意思,你跟我多年前走散的一个表弟长得很像,还以为这么巧碰上了呢。”小胡子悻悻回头。

望着小胡子逐渐远去的背影,周复紧张的神经方才缓复过来,无端一阵迷茫。转念顿又释然,说我象你表弟,那看来我这中国人当得是很成功哦。

进了餐室,周复手挽包裹,东张西望,其实他以前从未坐过火车,此番出行,但见事事透着新鲜。此前一路疾行奔波,不敢停留,上了火车方才觉得安全很多。可是刚才又被那瓜皮帽小胡子一惊一乍吓得浑身直冒冷汗,早已饥肠辘辘。进了餐室,走近内侧角落的一桌,把包裹放下,要了一盘卤牛肉,两块大饼,大口吃了起来。列车上饮食很是粗简,也没有烤羊肉和大饼抓饭,但北方的牛肉、大饼粗放浓重,倒也独具风味。饿得急了,他抓起牛肉大饼一把塞进嘴里,正自吃得痛快。忽听地板微微作响,高跟鞋啪啪脚步声渐趋渐近,抬头间,一女子缓缓向自己走来。

那女子年岁不大,约莫二十三四岁模样,气质清雅,形容婉丽,身着一袭墨绿色长呢大衣,眉眼间若有似无地看着自己,慢慢走近。周复模模吃得油腻的嘴巴,定定地望着她。

绿衣女子缓缓在桌边坐下,低声道:“我说这么多天没看见你人,你也回新疆来了?”

朝四周又看了一下,“年底各司局忙得热火朝天,他怎么会放你回来?”

周复越听越莫名其妙,不由内心无名火起,我的面貌就那么大众化,一会儿像这个一会儿像那个的么?

想到先前的瓜皮帽小胡子,周复反而平静下来:“我不认识你。你可能认错人了……”他抬头迎视女子目光,“你再仔细看看,我和你所说的那个人真得是一个样子么?”

绿衣女子脸色微微泛起,映衬着翠衣丽裳,愈显肤光胜雪,艳丽照人,周复不由低下头来,错开她直视的双眼。

时光凝滞了一会儿。

“对不起”绿衣女子站起身来。

周复见她起身,心中忽觉空荡荡的,微感失落,此刻忽然觉得倒情愿是她所认识的那个人了。

“不好意思,小兄弟。你比那人年轻多了……是我没看清楚。”绿衣女子复又坐下,“你是姓储么?你是储为民的弟弟吧……”

良久,周复心念数转,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脑中空空的,不知该如何答复她。既希望绿衣女子继续跟自己谈下去,又觉得不妥,自己不是别人要找的人何必……艾玛尔,你太没出息了,你是在逃命,是在中国,怎么还有心思胡思乱想。而且你是先知穆圣的子弟,怎能如此邪恶,如此没出息?

想到这里,周复终于又抬起头来,仰面看着对面的女子,平静道:“我姓周,真的不是你要找的人……”他本欲不再多说,但见女子眉宇间疑惑不信,还是忍不住道:“姐姐,我真的不是你要找的人,我刚来中国不久,怎么可能认识你呢,我……籍坎维基梅菲亚?(你看我像么)”说到急处,普什图语月兑口而出,说出后顿觉后悔。

绿衣女子凝神听到这里,眼神转而坚定,微微露出笑容:“果然不是新疆话,”她笑盈盈地看着自己,温言道,“你放心,我不会多说什么的。”

女子飘然离开,临走时,留了一张名片给自己:“小兄弟,到了北京,如果有什么困难,信得过姐姐的话记得来找我。”

周复仔细看着名片,素雅的浅粉底色中,国家二级演员中政歌舞团丁颜几个字映入眼帘。

进屋以后,见卜中奇在一立柜前翻查一些文件,见示意自己坐下后,周复四顾左右,房内摆设很是简陋,外间两间立柜,分立于两人对面相置的两张办公桌后,其余便是两张供来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爱的呼唤最新章节 | 爱的呼唤全文阅读 | 爱的呼唤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