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马不吼奋蹄疾 九、桑榆未晚 反哺有时

作者 : 快乐一夫

——记汽运公司经理肖金清

1996年12月31日下午,新一任中层干部聘任工作会上,年过60的肖金清又一次在聘任合同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再一次被聘任为汽车运输公司经理。作为洪钢第一位退休后返聘的中层干部,肖金清为在年逾花甲之后,仍然能将余热奉献给自己热爱的岗位、奉献给洪钢而感到自豪。

肖金清自1976年走上中层干部岗位,已有20年的历史。但在汽运公司110多名职工中,大多还是称他——肖师傅可不要小瞧这个称呼,它体现了肖金清在汽车运输、汽车修理上技术的精湛;它体现了肖金清这位懂技术、善管理的负责人在职工们心中的地位;它体现了肖金清的凝聚力;它更体现了肖金清及他的班子在汽运公司一系列改革得以实施并取得成功的内在原因。

肖金清1961年退伍进洪钢后,一直奋斗在汽车运输、汽车修理战线上。几十年来,肖金清没有停止过对技术的钻研,在他的案头总能看到关于汽车的新的理论书籍。实践中,汽运公司关于他修车的“神话”数不胜数。

早在60年代,汽车队就开始了对原苏联嘎斯车的改装。从底盘到发动机,从润滑、冷却、供水、电路各系统到动力系统能换上国产解放车配件的都要换上。也就是要将嘎斯车重新装配成解放车。这些改装的车一直用到80年代才被逐渐更新,大家可以看到厂区转运的车至今还有几辆是旧解放车,看见其改装的性能,可见肖师傅等老师傅的技术。

去年10月的一天,一位老司机把车开到汽运公司修理厂,说出车子动力性差、油耗高等症状,修车的师傅检查后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时,肖金清正好在修理车间指导维修,得知情况后来到车旁“会诊”,他诊断该车“缸套有裂纹。”果然,修理工按肖金清的诊断将车彻底修好了。那位老司机临走时说:“你们那位师傅真行,了不起!”

不论是司机,还是修理工,遇到技术问题,都乐于向肖金清请教,听他的点拨。如今,肖金清徒弟的徒弟在修理车间都能独当一面了。去年,肖金清带领8名维修工参加南昌汽修行业比武竞赛,一举夺得第2名。也是在去年,对外营业不到一年的汽运公司修理厂创收3万元——这是怎样的3万元啊!在路边修理店遍地开花的状况下,我们的修理厂不仅价格上要比别人便宜,且到修理厂来修的车子很多是别人啃过了的骨头,实在修不好了,开到这里来碰碰运气。肖金清及他的修理工们没有被客户们考倒,他们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赢得了信誉,赢得了利润。

汽运管理是项极精极细极难的工作,但肖金清拿下来了,凭着他那内行的指标、内行的措施、内行的管理拿下来了。汽运公司所有的制度既算得死,又管得严;既不愧集体,又服众人心。定下指标,司机、修理工都心服口服。到汽运公司看看那些制度,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肖经理真不愧是位师傅!

肖金清说:要带好队伍,仅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对工作、对企业的一片爱心,还要有——吃苦耐劳身先士卒的精神“火炉”南昌的夏天是很难熬的。1993年7、8月间,在市消防支队大楼的7楼、8楼,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老同志汗流浃背地跑上跑下,带着笑容这个办公室进,那个办公室出,时不时地抹把脸、甩把汗。他就是肖金清。筹建加油站那段时间,58岁的肖金清经常跑消防支队,上七、八楼找有关人员不下20次,淌的一身身汗水无以计数。

终于,市消防支队的同志被肖金清感动了,他们经过严格审核后同意加油站的建设,并出面为洪钢与工商局、商业局等部门协商。接着,肖金清又以满腔的热情跑省石油公司、市石油公司、工商局、商业局等部门,直到1993年10月跑出眉目。

洪钢加油站批建了,它被列入沿街开发的重点工程。在旧油库拆除平整场地的90多天里,肖金清的办公地点就在施工现场。他和公司一班人带领职工,把旧油库拆除,又把旧砖一块一块地削干净,留待建加油站用。每天下来,肖金清都是一身灰一身汗。很难想象,整个预算需15万元的拆除整地工程竟没有动用一下专业施工队伍。

1995年,汽运公司建修理厂,场地清除又是肖金清一马当先,带领职工自己动手干了一个漂亮仗。那块地原是热轧旧厂房,堆满了废旧杂物。场地清出来,仅废钢铁就运了整整10卡车。

几十年来,肖金清总是早上班,晚下班,以身作则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近几年来,肖金清的爱人体质下降,常常生病,为了服侍好妻子,肖金清常常整夜睡不好觉,但他从未因此影响过工作。

肖金清是南昌本地人。在南昌,他的同学多、老乡多,但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亲朋谋方便。因此,他得罪了不少不理解他的人,甚至连兄弟姐妹都怪罪他:“官又不大,干嘛那么一本正经!用用车、行行方便有什么大不了的?”肖金清却说:“企业就是一个家,她要养育三四千名职工,我们这些当家的如果不用心治家,而是你挥霍一点,他浪费一点,这个家不跨才怪呢。”

肖金清有一个儿子,1995年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正式工作,在家待业一年多了。妻子儿子不止一次央告他动点脑筋,趁自己还在台子上,为儿子在洪钢谋一个工作。面对病妻疼儿的央告他不忍力拒,他搪塞着他们,心底的信念却更坚定:不能做一个以权谋私的人,让别人戳脊梁骨。儿子的事,他从未向组织提过。

肖金清生活俭朴,不讲吃不讲穿,至今,他还不会抽烟,谁要用烟酒不分家来让他不讲原则绝对没门。1996年2月,一司机下班未按调度通知收车,在办私事的路上出事,花去6000多元的赔偿等费用,其家人多次将烟酒等礼物送到肖金清家,请他帮忙将此事作公差处理。肖金清义正辞严,让其家人将礼物带回,事故按原则处理。

由于肖金清的一身正气,他在汽运公司带出了一支过得硬的职工队伍。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肖金清规定司机上班时间不准打牌,到货场等货也不例外,这恐怕在南昌各运输单位中是绝无仅有的,但司机们都能按规定执行。如今,汽运公司风气正、事业兴,形成了上下一心为企业振兴努力工作的良好局面。

管理出效益,汽运公司1996年完成货运量38.3万吨,产值1274万元,实现利润128.9万元。这些好成绩的取得,与肖金清几年来努力搞好基础工作,勇于管理,善于管理分不开。还是让我们来看看节省——10辆半挂汽车的故事由于国家放开运输市场,个体、集体运输蓬勃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运输行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越来越感到日子不好过。怎么办?肖金清开始琢磨汽运公司的出路了。

1995年,肖金清开始在汽运公司实行分配制度改革。首先,在司机中实行产值制,取消司机的吨公里补贴、工资、奖金、出差费。根据近三年来的数据来平衡司机的承包基数,按运输产值计酬。此项改革实施后,司机们的积极性很快调动起来,一辆车常常能顶两辆车用。

如果说在司机中实行运输产值制是在白汤里加进了油的话,那么在修理工中实行工时产值制则是添了一把盐。这把盐加进去,味道出来了。司机车轮滚滚,快马加鞭;修理工钻研业务,学技术成风,一有车坏,他们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及时抢修。两边一配合,效益突现了——1995年,考虑到热带改造后的产量、运量,已作增加10辆东风半挂车的计划,并已报批。而实际上,1996年全厂的产量增加了100个吨位,正好是10辆半挂车的运能。但是,肖金清的两个产值制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汽运公司在不仅没有增加这10辆车,且减少16个吨位运能(两辆5吨车和一辆6吨车报废退役)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了1996年厂内的运输任务,并对外创收26万元。

10辆半挂车,一次性投入就在120万元以上,另外,一年的养路费、折旧费、司机工资等消耗又近60万元。算一算吧,节省10辆半挂车,是怎样一个效益!

肖金清为洪钢作出了贡献,他是历年的先进工作者,多次荣获优秀职工、优秀**员的光荣称号。近几年,肖金清没有因为快退休了而不思进取,他与汽运公司、与洪钢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汽运公司、为了洪钢有更好的经济效益,他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996年,肖金清退休年龄快到的时候,他的一位老朋友——省冶金公司桑塔纳维修中心的一位负责人找到他,请他退休后去他们单位工作,并许以高薪,后来又多次来电话联系,并告诉他岗位都给他留好了,只须他在工作中把一把脉,不须很劳心费神的。但肖金清想:如果我是一块好钢,那么洪钢则是一个熔炉,我不能背叛了熔炼过我的熔炉,我要象反哺的鸟儿报答母亲一样,趁着身体还好,要再为洪钢作出些贡献才心安。

肖金清没有离开洪钢。并且,正是在这一年,他又制定了1000公里维修小时制和轮胎管理办法等几个硬性细则,使汽运公司的管理又上了一个台阶。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这几年,肖金清在经营业务上下的功夫不小,成绩也很大。1996年运输行业极不景气,汽运公司对外运输创收仍达26万元;修理厂新营业一年就创收3万元;加油站加油量突破3000吨大关。

目前,新一届的聘期已经开始,肖金清和他的搭档们正在着手描绘新的蓝图。他们规划:投入300万元再建一座修配大楼,修小车、卖配件、搞仓储、设烤漆房。预计年利润以6.7%~10%的速度递增。

我们相信,肖金清一定能够让规划变为现实。

发1997年1月31日《江西洪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马不吼奋蹄疾最新章节 | 好马不吼奋蹄疾全文阅读 | 好马不吼奋蹄疾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