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缘《第一章》红杏出墙 雪缘《第八章》打工在伊宁

作者 : 宋馥杉

沿着滨河路走着,偶尔看见一家店;“山东馍馍店”。我走了进去,见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正在忙着上笼,忙得不亦乐乎。大约是老板,男人40多岁,个子不高,圆圆的脸,眼不大,看起来还诚实。看见我进来忙说;“买馍馍吗?”我笑笑说:“不买,看看,忙的很麻?”“唉,不忙,冬天嘛,”边说边抬着笼往火上放。“我来帮你,”我说着代替了那女人,后来才知,那是他妻子。

干完活,我和老板攀谈起来,他问我为什么冬季来新疆,又说冬季这里基本上没活干。我长叹一口气,简单的和他说了我的经历,还说在表弟家住实在无聊,如果他用人的话,我可以来。他没有马上答应,说;"新疆的冬季特别长,我这店吗,主要夏季工地民工吃,冬天的伊宁就那么几个市民吃,卖不了几个钱,养不起人啊。”我知道他想用人,这番话实际上是在压价,也看出他们两个人忙不过来,在此时此地的我还在搞什么价,忙说;“你不要顾虑,我没什么,只要有地方住就行,工钱不给也行,我是实在不想在我表弟家住了,太麻烦人家,”又说;“表弟是亲的,弟媳会怎么想?我一个大老爷们天天在家,很影响人家的正常生活。”“那是,好吧,你就来吧,工钱要给,不给那能行?一月80块,夏天再涨。”老板答应了,他告诉我说;“叫你弟弟担保一下,再办一个卫生许可证,就来吧。”就这样,我在伊宁市找到第一份工作。

从馍馍店出来,心情敞亮多了,走在街上的步子也踏实多了,脸上露出多久不见的笑容。走着走着又发愁起来,办卫生许可证还需花钱,虽然不多,可我身上分文没有,怎么好意思在向表弟张口。心下想时,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在走到南边街口的丁字路,看见丁字路口有一警察在指挥交通。忽然我看见,远远的地方,离警察只有大约2米远,有几张亮亮的东西,一张一张的散落在那里,仔细一看;是钱,是10元一张的还有小一点的,匆匆而过的人好像都没看见,奇了怪了。我小跑的过去,一一捡起,一共有71元五角,我拿着钱没有动,看看左右,来往的人好像没有余光,依然如故,警察还在忙。十几年过去了,到现在我还常常讲起,拿了闷了,那么多人,又离的很近,怎么就我一个人能看见???

仰望苍穹我问?谁在帮助我?我不知道。我母亲从小就和我讲,说我舅舅从不杀生,别人满街追老鼠,大舅挡住人放老鼠跑,在关键时总有人救,还说;要行善积德有好报。大概外甥照舅舅,我也是,从不杀生,把它们一视为生命,我曾经放生过蛇.鸟.甚至也像舅舅一样,挡住人放走老鼠,记得在阿尔泰戈壁逮住一个刺猬很好玩,有人和我说;卖给饭店600元,当官的喜欢吃,我没有,下山时我放了它。别人都笑我傻。还常常和它们讲话,见到无论是猫,鸟.狗等动物,在无人时就问;你好,好像和人在打招呼。记得在一次下雨天和朋友去团场,走在小道上,我突然不动了,在大声吼;“你在这路上干嘛?!多危险!!”朋友惊愕,回头一看,哭笑不得,原来我脚边有一只青蛙。

不知道什么神灵罩住他们的眼,我来到伊宁第一次有了钱,现在70元不算什么,那时对我来说是一笔大钱,起码我不用张口的尴尬,还能买一盒香烟,不用再卷莫合烟,多么可怜的要求,多么渺小的满足。

在街上看见维族的马车有意思,就坐上去伊犁河看看,今天有空,以后就忙了。在街上坐着马车别有风味,这种马车很古老,车的制作较简单,四个铁瓦木轮,六根园木作车身,辕条可以上下活动,不会碰到马身。较轻的车身,马拉不太费力。在维族结婚时往往赶上这样的马车,拉着妻子的妹妹陪嫁,是他们的风俗,新郎不仅要把她养大,以后嫁人的时候,还要为她备一份嫁妆。这种马车叫:六根棍。有一句歌词;拉着你的妹妹,带着你的嫁妆,赶着你的马车来“

来到这个我国最大的内陆河~~~伊犁河。趴在桥上看着往西去的河流,感慨万千。河流缓缓的往西去,浮在河流的薄冰随着远去,我的心有一种想扎下去的想法,这样就一切无烦恼了。在那个时候,我才明白,那些殉情的就是一瞬间的念想,我还在想,跳下去一定要有美的动作,起码要来个雄鹰展翅,或者360度旋转完美扎下去,让桥上得人在那一刻也喝彩一声。正在胡思乱想时,一阵手风琴优美的曲子和歌声传来,我扭身一看喜上眉梢

朋友,有时间一定来伊犁,一定来伊犁桥走一走,夕阳方照大桥的妖媚,风吹飘来的树叶都是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雪缘《第一章》红杏出墙最新章节 | 雪缘《第一章》红杏出墙全文阅读 | 雪缘《第一章》红杏出墙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