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桃花宝典:庶媳攻略 第24章 浏南河的产业(2)

作者 : 苏格微

这古代的烟花女子也分三六九等,若是学得诗文曲艺,进的青楼老鸨又善于经营,没准有的就能成为卖艺不卖身的名妓,运气再好一些的或许就会被某位富商大贾看中,帮忙赎身纳为小妾,沈润山的生母就是如此。♀可是大多数往往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只能一辈子做卖身的妓女或者小倌,待到年老色衰时,老鸨若是有些善心,也会放人出去嫁个娶不到老婆的平常穷人家,靠着之前卖身的皮肉钱也能过上些还好的日子。♀若是没钱的老了的妓女,一般就没条件也不愿意嫁人了,因为嫁给一个穷鬼,以后自己的孩子难免也要走上这样的道路,恶性循环倒也是能看的通透。

不过在金陵这样的青楼多了,俨然成了产业,便也有规矩,若是无钱的老妓女,青楼大多也会将她们留下做些打杂的老妈子,并不会鸟尽弓藏地赶出去。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也算是一点尚未泯灭的良心与福利了吧。倘若是离开金陵和扬州这样的地方,那可能就是一朝红颜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了。

当然还有地方养公子,规模不大,但是也算是在这样的风月产业链中的一项投资。而养公子的男子,一般来说比卖身青楼的女孩或者小倌命好,他们算是有盼头的。因为他们可以学习很多才艺,往往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信朝民风开放,女子也可以买欢,养公子的主要客户群体往往是达官贵人或者他们的女眷,积攒下了人脉和金钱,日后甚至可以自己为自己赎身娶妻生子过上些洗白的好日子。

每每遇到天灾,就会有灾民进城。若是遇到好光景人少些,不过若是特别大的天灾**例如洪水泛滥普天大旱之类的,金陵城总会格外紧张。卫兵们都严格把守着城门,灾民是不能进城的——因为害怕会传播疫病,只能靠官府在城门外设粥馆分给灾民。官府舍不得掏钱,可是也不能眼看着人全饿死在城外,不然皇帝要怪罪了。往往这个时候,知府们就会集合了城中富户进行商议,其实就是募捐,富户们一家拿出点钱财来赈灾布粥……这样也就是让人死的少些罢了,若是再遇到天寒地冻,在城门外不乏有搂在一起取暖冻死了还僵在一起······

这些都是些触目伤怀的事,不过宋老见得多了,也就麻木了,只不过偶尔会说:“诶,年岁不好啊。”宋老是老了,于是常常在言语中追忆那终将逝去的好年岁,比如说信文帝的勤俭治国、信景帝的韬光养晦等等,唐雨墨只是笑笑,哪个朝代没有年岁好的时候呢。

在信朝,金陵一带相对富庶,而在西北西南一带,好几拨农民起义,当然也有土匪趁乱烧杀抢掠的。在北面,由拓跋氏族统治的漠北国屡犯边境,而信朝皇帝相当“崇尚和平”,漠北打打就议和,吵吵也议和。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种田桃花宝典:庶媳攻略最新章节 | 种田桃花宝典:庶媳攻略全文阅读 | 种田桃花宝典:庶媳攻略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