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 第17章 继婚突变

作者 : 登州燕

闻听乌孙来袭,仗着莽林茂密,龟兹国认为骑兵无法进行山间作战,提前做好了计划,打算分散兵力,拖垮军须靡。♀

岑陬出征前一晚,正在帐内观察地图,油灯明灭,即便是夏日,草原的夜晚依旧寒冷。

“岑陬,乌班利特来送行。”帐房门口的棉帘子挑起,来人正是右将军。

“右将军,多谢了。”军须靡鹰鹫一样的眼睛,盯住乌班利,想从他的脸上看出来意。

“岑陬,我不是听从昆弥的旨意来的,想和岑陬探讨下龟兹一事。”右将军担心他误会,赶紧解释。

岑陬用食指折起来在高桌上重重的敲着,脸色阴沉,嗯了一声,示意乌班利说便是了。

“龟兹接境之处,是天山的其拉尔峰脉,山林茂密泥泞,马匹,只怕不善行走。”

“我乌孙骑兵,即便是山林,也能如履平地!”

“岑陬,此一战关系重大,昆弥没有安排左将军或者我去做接应,凡事还是小心为上。”乌班利见他尚在赌气中,不便多做劝解,点到为止。

乌班利又说了些注意风寒的话,便告辞了。岑陬起初并不以为然,待到将怒火平伏之后,仔细看了看地形,不由心生寒意。

一千骑兵马奔尘起,直奔龟兹边境。

尚有两里之处,骑兵突然间似乎是消失了,龟兹国的探子探不到骑兵的踪迹,赶紧回报。

龟兹带兵的左贤王疑惑不解,升帐之时对将士们说:“这岑陬做事赶尽杀绝,并不擅长谋略,听闻此次出征是和昆弥之间起了龌龊,很有可能是临阵月兑逃了!”

实际上,岑陬带来的并不只是骑兵,他们骑马而来,其中有100人是军须靡暗中训练的徒手搏杀精兵,他们身上染了草色,隐蔽在山林草原之中,骑兵已经由兵站悄悄转移。♀

是夜,左贤王的大营中正在喝酒,为乌孙军队不敢来战大为庆祝,准备明日一早,冲下山林,占领草场。

军须靡的精兵已经暗中从两侧混入军营,趁着守卫松懈,手持匕首,将巡逻的守卫拖入草丛割断喉咙,连一声叫喊也没有发出。

等左贤王所带领的军尉们觉察出异动之时,他们身边已经站上了用寒刃架在脖子上的乌孙杀手,薄薄的刀片,有一丝凉意,在充满了血管脉搏轻轻跳动的脖子上,稍稍一小下,就能让血溅三丈,喷薄而出,只有见过被割喉的人才能明白,血浆能够喷射的多高多远。

岑陬将所有的龟兹军尉,全都将手绑在身后,让被解除了武器的龟兹士兵挖了一个大坑,把军尉们全部扔了进去,浇上火油,在众人的翻滚、嚎叫中,军须靡连眼角都没有抬一下。

山中的半夜格外寒冷,天上的星星低的仿佛就在山顶,但是全部被遮天蔽日的莽林所遮掩,只能从树顶的间歇中能偶尔的见到一颗。

龟兹左贤王永远都会胆战心寒的记得那一颗星星,名叫天狼,在天空的西北角,在嶙峋如鬼怪的树林中,唯一显露的那一颗。

“让他们滚蛋!”来人穿着士兵的夜行衣,脸上罩着黑纱,骑坐在马匹之上,手中的精致马鞭直指军须靡,火光中能看到身影风姿绰约:“今晚我就是你的!”

岑陬的眼睛中射出如炬精光,他把被火油浇到头发湿透的左贤王抓了出来,那人正在狼狈不堪的试图用士兵的身体把自己藏在下面。

军须靡不屑的将他踹到在地,让他写下降书,割破了他的脸,一脚踹了出去,随他滚下山去。

没人知道那夜的来人是谁。

军须靡得胜归来之后,昆弥只是点了点头,再没有说什么。

三天后,昆弥猎骄靡将左右夫人叫来,在众位长老面前,公布了他的决定:将左右夫人继婚给自己的孙子军须靡。

左夫人倒是欣然下嫁,而右夫人细君绝难从命。

对于深受儒学熏陶的刘细君来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何况这种丈夫还在,却亲自将女人嫁给自家的孙子,这种事情伤风败俗,为大**俗所难容的。

“我要上书皇上,对大汉的女子,这是无比的羞耻!”细君银牙咬碎,对昆弥破口大骂。

昆弥心知岑陬对细君并没有太大兴趣,但是细君是大汉和亲的公主,年纪尚轻,出于怜香惜玉,也是想让她尽早和年轻的丈夫一起生活。如今细君如此抗拒继婚一事,倒是要借这件事情看看大汉的态度。

细君奋笔直书,声泪俱下,一封急信快马加鞭回到大汉朝廷。

细君的信从水草丰美的夏天,一直到了遍地衰草的秋天才到了皇上手中。

新修建起来的建章宫,深秋,也见不到一片落叶。

皇上越来越见不得衰老之物,方士便上言将周围的植物全部都换成了常年青翠的松柏。每日不到4更天,已经由宫人悄悄的拿了丝锦缝制的囊,循着所有的道路,来回的将漏网的黄草、落叶捡起来藏好,再收集起来拿去焚烧。

到了皇上起床的时候就能够闻到松油焚烧过后的芳香气味,方士说是半夜里西王母来到未央宫留下的香气。

刘彻并没有亲自打开这封信,是大太监苏文念的,因为怕皇上伤怀,苏文只捡了几句说了。

皇上倚在龙床之上,半闭着眼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苏文:“栾大进奉来的不老仙丹是不是该用了。”

“回皇上,用了午膳之后就给您备好了,现在时辰也差不多了。”

“嗯,五利将军还是有些本领的。”

沉吟了一阵子,刘彻睁开眼睛,拿起身边书案上的笔墨,在丝质圣旨上,写下:“从其国俗,吾欲与乌孙共灭胡。”便扔了笔,让苏文备膳以尽快服用仙丹。

消息很快传到了王文卿耳中,她非常的震惊。此时她已经嫁入汝南王府,进出并不方便,等到夜里,换了丫鬟装束,由晴雪在前面引着,假说是带小丫头去尚书府取些旧物,连夜赶到解忧府上。

“姐姐,你怎么亲自来了?”文卿披一件青袍连帽衫,沿儿低低的遮去了半张脸,如意扶了一挑门帘,解忧急忙迎了上了。

“细君姐姐有难了。”文卿来不及寒暄,让晴雪出去看着。

“这话从何说起?”解忧急切的追问。

“乌孙王让细君公主下嫁他的孙子军须靡,姐姐上书告知皇上,请求帮助,可是,皇上只回了几个字。”

“下嫁他的孙子?这乌孙也实行继婚?”

“正是,他们以前是部落群婚制,因为不允许族内通婚,所以外族的女人嫁来之后,如果丈夫去世,就要嫁给家族内其他人,也是财产不外流的意思。”

“细君姐姐贵为大汉公主,如何受此奇耻大辱,皇上,怎么说?”

“从其国俗,吾欲与乌孙共灭胡。”

解忧一听此话,不由惊得噗通一声坐到了床榻之上,不可置信的望着王文卿,追问:“可还有解救之法?”

文卿摇头:“我假扮出府,时间久了只怕有变,妹妹你好自为之。”说完就出了门回府去了。

解忧急忙命人暗中去请了冯嫽来到院中。

“冯先生,细君公主传回话来说是要继婚,先生看此事?”

“皇上的旨意,我也听说了,只能遵从。”

“可有破解之法?对细君姐姐来说,此事奇耻大辱,实难从命。”

“解忧公主,世上之事,皆有定数,非人力可改。”

“不可更改,细君姐姐知书达理,对此事恐难接受。不知冯先生能否尽力让细君公主有所期盼,不至于寻了短见?”

“我与师傅商量一下吧。”冯嫽见解忧忧心忡忡,便缓了一步。

冯嫽连夜回到董仲君府内,次日凌晨前又回到了刘府。

解忧已经在闺房之内坐立不安了一夜。

在夜幕还没有揭开面纱之时,浑天像是圆形黑球,罩在棋盘一样的地面上,微微漏出一丝缝隙,薄雾冥冥,似有神的启示从天边浮出。

“冯先生,辛苦了。”解忧歉意的看着冯嫽略带疲倦的泛黑眼眶。

“我已参过天象,要解细君公主的劫难,别无他法,只有顺天命,因此师傅赐了锦囊一副,可以帮助细君公主有所挂念,不至心灰意冷过早离世。”冯嫽拿出一副暗黛色锦囊,递给解忧:“里面有芙糜、罗勒、石榴子等多种植物香料,另有师傅的符字。”

解忧立即通过要赶赴乌孙传旨的使者,从体己中取了重金交给使者,拜托他将此锦囊送与细君,并附上一封信鼓励细君要保重身体。

细君接到圣旨的时候,已经等待了大半年的时间,漫天的飞雪已经掩埋了草原,远处的天山显得更加圣洁无双。

从使者宣读完圣旨时起,细君面无表情,似是下了什么决心。

军须靡看看她,嘴角上挑笑了笑,左夫人一声冷笑,在猎骄靡身边时,这个大汉来的公主就冷的像天池中的冰,更没可能在军须靡身边和自己争宠,不过是个摆设而已。请牢记本站域名,屋?檐?下的拼音.后缀是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最新章节 | 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全文阅读 | 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