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 第14章 山高路远

作者 : 登州燕

侍女是冯嫽从董府带了来的,年方十二、三岁的样子,手中端了一个小木圆盘,里面是一个玄色陶杯,汤色杏黄清澈,行动中伴有幽幽兰花香。♀

“姐姐,深夜不易饮茶,既然要喝,这是白芽奇兰,师傅专门嘱咐了带来的,头道茶已经倒了,这是二道,倒是滋养些。”

“难为你想得周到,放下吧。”

“那边院中公主的琴声悲切又有风骨,倒不是个只知伤春悲秋的吧。”

“嗯,解忧公主是个有志气的,虽然为身世感叹,到底是珍重自爱的,将来必是要有一番作为,方才不辜负了她。”

“这曲子也不是孔老夫子穿凿的什么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明明是盼着被人采,偏又说自己是猗兰,不被采,也自顾自的香。这曲子听着倒是新鲜,姐姐可知道由来?”

“如今皇上独尊儒术,可不能胡言,孔先生的《碣石调。幽兰》岂能乱评?”冯嫽摇头笑骂着这丫头,也是半嗔半笑之意“不过这首曲子你没有听过也是自然,这是墨子广陵琴派的悲丝,意思是洁白的丝,容易被其他颜色所染,人在尘世间,也是周围接触到什么就会沾染到什么,改变了人最初的心意,取自洁之意。”

“墨子?这琴自是高雅,不是孔子就是墨子,在家中常听的姐姐也常奏琴,有点儿象,又不太像。”

“这丫头怎么琴瑟也分不清,七弦琴,琴瑟常合奏,单独拿出来,也能分别成曲。这琴传说为“伏羲“所造,这瑟古时候是五十弦,上古的时候,黄帝令**鼓瑟,声音婉转悠长,情至深处,听的黄帝悲伤不能自已,泪流不止,于是双手将瑟举过头顶,一破为二,于是瑟就改为二十五弦。琴只得7弦,因此高士圣贤,常随身携带,随处抚琴明志罢了。”

“原来是这样,如此我可懂了,再不能指琴为瑟,指瑟为琴了,多谢冯先生赐教。”

“你这丫头,快睡去吧,这都几更了,还在这里和我磨什么嘴皮子,仔细皮紧了,我回了师父,撵你回去,不带你出来了。”

“可别呀,姐姐,好姐姐,这就睡去,可别恼了。”小丫头笑着自顾自回房睡觉去了。

屋内安静下来,冯嫽啜了一口茶,站起身来走到明月圆形格子窗下,抬头仰望着天边银钩一样得月牙,想起今日解忧说的话来,不由思忖起来。

冯嫽本是少翁之女,在家翁被诛之前,曾经为她计算过紫薇星盘,为保后代幸存于人世间,将她提前托人从后门用装水的车子运了出去,交董仲君抚养,女扮男装,只扮作董家学道的小童子,跟着学习,因聪慧出众,很快就又学了胡语,杂七杂八的学的不少。

只是年龄越来越大,继续在男人群中也难以抛头露面,这次能有机会来暗中教习解忧公主,倒也是个机缘。

解忧今日提出想让冯嫽共同出西域有一番作为,冯嫽并没有表态,心里在暗暗思忖,也许这也是条出路,但是时机未到,也不急于一时。

冯嫽一夜未眠,在天刚有点蒙蒙亮,深邃微白的天空中,她无意间发现,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毕月乌微微发亮,与危月燕公主位似有相扶相助之意。

见此景,冯嫽仰头四望,此时天边吐露出青铜色,四周树影在微微颤动,四处都笼罩在神秘的薄明中。便取了长剑在手,换上碧霞云纹联珠剑衣,迎风裙裾飘飘,在院中静立。

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斡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树影间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

那样的晨光如水,也唯有这般的晨光,才能不在这样的女子面前自惭形秽、失了光华。♀

剑若霜雪,周身银辉。虽是长剑如芒,气贯长虹的势态,却是丝毫无损她温润如玉的气质。

剑气如同被赋予了生命,环她周身自在游走。

带起衣袂翩跹,顷刻间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若这般舞剑,她就欲乘风归去一般。足不沾尘,轻若游云,只觉得是哪里的云彩不小心飘落了凡尘。

今有佳人冯嫽女,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这边冯嫽难眠,那边的解忧公主也只是借着琴案,略伏了一会儿。

天未亮时,解忧心中思绪万千,难以入眠,遂起身更换了短衣,看离着约好的习剑时辰也差不多了,也没叫了如意她们,自己轻手轻脚背挽了剑到冯嫽的别院去,打算在那里等待冯嫽。

没想到别院的角门已经开了一条缝,挑了门闩,打了门环,木门悄无声息的打开,借着朦胧的晨光,解忧看到一团银光之中,正是冯嫽剑绕其身,风采飘扬,不由惊叹,如此剑术,哪里是自己一时之间能够练出的。

冯嫽收了剑式,衣裾飘动,清晨的霞光给她的身上披上了青紫色薄雾般的霓裳,青丝如墨,凝眸处彩霞掩映,映衬着略带汗珠的皎白泛红面庞,如同水墨画中人一般。

她来到解忧面前,揖手:“公主,如何这么早就来了,到比太阳还要早些。”

“先生才是更早,只是这出神入化的剑法,我看,也实在难学,一时之间如何能到这种程度?”

“公主不必心急。”冯嫽笑笑,放下手中寒泉剑,请了公主两人到一边树下的石凳上坐下,整整随清风略略飘起的衣角。

“古往今来,剑术是越来越趋向于套路了,打的再漂亮,再眼花缭乱,也不过是些花架子,到忘了练剑真正的目的了。”

“真正的目的?”

“练武,不过一是为自保,二是为攻击他人,若要学些实用的招式,倒是比一套套的去练些花架子来的方便、快捷。”

解忧听了觉得新鲜,十分感兴趣。

一阵清脆的笑声响起,接着噼里啪啦的一阵脚步声,正是冯嫽身边的那个小童子,脸上绽放着晨曦般的微笑,牙齿洁白如同一粒粒小玉石。

“姐姐,这是鲜花粥,送来给公主和你尝尝,也别饿着练功啊。”小童从手中的硃红色小食盒中,取出两个的熏红小碗。

解忧注意的看了看,这两个小碗是用整个的尼罗布玛瑙制成的,隐约有天然石纹,如同阑外彤云满空,胜似帘旌不动石榴红,正是玛瑙一泓浮翠玉,瓠犀终日凛天风。

如此精致器具,在父亲府中是断断不得见的,一是难得,再者是父亲谨慎,断不肯为些小器逾越了规矩,落人口实,也是从祖上之祸中得来的教训。

“这是夏日荷花最盛的时候,取了下来阴干了,用梗米煮好的,最是清心益肾,黑头发,驻颜色。特意煮来给公主和先生做早餐,练起来也有力气。”

解忧也不多说,取了递过来的汤匙,略尝了尝,果然粥稠花香,馨郁诱人。

正在此时,听到前门上有声响,门钮一动,是墨染进来了。

“公主,前面传话,常惠前来辞行。”

“辞行?”

“正是,公主快回去看看吧。”

解忧心下疑惑,忙辞了冯嫽回到自己的院中。

常惠已经在院中等候,逆着霞光,勾勒出盔甲的轮廓,头上戴了革编的军帽,腰间横跨剑鞘,更显得肩宽胸阔,充满男子之壮美。

“常惠哥哥。”解忧在距离常惠还有一丈开外的地方就站住了。

“公主殿下。”常惠忙转身行礼,态度恭谨:“常惠前来辞行。”

“你要到哪里去?”

“皇上派苏武出使匈奴,选派随团使节,我自荐跟随,皇上已经准了,即日启程,特来,向公主辞行。”常惠说的平静,解忧心中却如同深潭之中坠入了一块大石,一路下沉。

“如此,甚好,也遂了你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志向。”解忧说的轻松,心中的那一线风筝却带着呼啸,越飞越远。

“解忧,常惠不为荣华富贵,只是随苏武大人出使,任务艰险,只盼立下大功,能得皇上开恩封赏,常惠唯一的希望就是,求得皇上准许解忧公主下嫁。”

解忧绷的太紧的心绪,终于化作强忍的泪滴,从如同深潭一样的眼睛中,挣扎滴落。

本是倾城的容貌,禁不住这冰冷的泪水一滴,连巢中的寒鹊,也惊起,绕树三匝,盘旋不已。

“西域路途遥远,想来要冬天才能回程了。”常惠抬起手,怜惜的将解忧脸旁那晶莹的一颗泪抹去,却永远的把它记在了心上。

解忧将常惠的手握住,嘱咐道:“此一去,山高路远,西域人情民俗不同于汉,凡事多加小心吧。”

“常惠不在的时候,还请公主保重自己,幸好还有冯先生。”

两人一时之间无话。

常惠看着解忧,也顾不上君臣礼仪,只想着要把解忧全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解忧也注视着常惠,满月复的话,不知从何说起。

“公主,常惠告辞了。”

“等一下。”常惠正要转身离开,解忧仿佛想起了什么,回头低低向如意耳语几句,如意进屋取了一个盒子出来。

“这是及笄礼上李夫人所赠,解忧身无长物,只这一对玉璜还算个物件,常惠随身携带,在匈奴万一遇到险情,用贵物还能买到一条生路。”解忧平静的脸庞下,心中一片汹涌。

常惠离开的身影,在朝阳的映射下,悠长。请牢记本站域名,屋?檐?下的拼音.后缀是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最新章节 | 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全文阅读 | 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