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 第12章 传奇西域

作者 : 登州燕

暮色降临,空气中漂浮着荼靡最后的香气,一弯新月划过精致的角楼,给巷院内洒下一片朦胧昏黄的光,整个府内显得神秘而安静。

菱花窗格下,刘解忧屋内点起了几盏油灯,如意在门前屋外走了几个来回,见没有异样,又回身叫了青菡和墨染两人,到前廊去看着闲杂人等一律不得走进,自己将廊上的帘子卷起,以便筑了窝的大燕子回来,又差小丫头用黄铜盆打了温水来送入屋内让公主净手,将前几日打好了底的刺绣用圆撑子撑了,搬了个旧竹根盘节筒形凳放在廊外边,挑了一盏灯笼安放在灯托之上,自己拿了针线坐好了,做起活计来,一边听着四处的蟋蟀铮铮声一边四下里用眼角瞟着风吹草动。

屋内,灯光下,刘解忧和冯嫽均仅穿了常服。

解忧上穿石青睡莲缠枝斜领右衽衣,下穿香云纱褶裙,云鬓只低低挽着个堕马髻,又留出两绺头发地垂在脸颊两侧,挽得松散的发髻上只插着个珍珠玉花小花钿,简单又不失公主风范。

冯嫽内穿淡烟紫色青绫裙,正是吴绫楚绢中的上品,料峭的春天穿了反而暖和,炎炎的夏日中又偏偏生凉,外罩夹缬纹样披帛衫裙,配一饰物腾蛇,显得潇洒飘逸,又不太过妖异。

解忧看看冯嫽的饰物,觉得奇怪:“姐姐,请教这个饰物,我真不曾见过呢。”

“这原是道家的仙物,也难怪你不知道,说起来不过是个神话故事。此物名唤腾蛇,在《韩非子十过》中云:“曾云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鎋,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在我们星相学中,也称为星宿之一,有’勾陈腾蛇’之说。♀”

“原来这样,星宿之学如此高深。”

“我幼年时学过些许,不及师傅精深,倒也知道些皮毛,以后可以慢慢讲给你一些。”

“也好,姐姐今日我们读史从哪里开始呢?”

“既然前面有细君公主和亲乌孙,不如我们就从乌孙说起。”

“如此甚好,我也想了解了解细君姐姐究竟嫁到了什么样的地方。”

解忧取了一卷油布包好了的皮质书卷,在书案上打开,二人同案跪坐在毡垫之上,缓缓打开,慢慢道来。

“所谓西域,是指我大汉朝统辖领域以外的“西北国”。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馀,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

冯嫽指示着羊皮卷上的地图,解忧凑近仔细观看。

“你看,这里,东则接汉,阸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西域三十六国分为南道和北道。北道诸国有龟兹、疏勒、焉耆、车师等较大的国家。南道诸国有莎车、于阗、楼兰等国。在张骞打通西域之前,匈奴一直是支配西域各国的势力。”

“如此说来,匈奴现在仍然是控制西域最大的势力,这乌孙又如何崛起了呢?”

““这还要从大月氏说起。大月氏部本来是我大汉西北相当强大的一个游牧部落,素来轻视匈奴,一度强压过匈奴,连匈奴冒顿单于小时候还在大月氏当过人质。”

冯嫽边讲边从书案旁边站到地上,活动一下略微疲惫的四肢,举手投足间,显露着干练洒月兑。

“比匈奴还要强,如今倒是不常听到大月氏了。”

正说着竹帘子一动,有小丫头打了帘,墨染从外面进来,手中茶托中,放着一座小火炉,上面坐了一个茶鼎,另有两盏青瓷椭圆扁耳杯,笑道:“公主、先生,如意姐姐特意让我送了来,说是两位只怕要秉烛夜谈了,茶是文卿姐姐特意让传进来的,是六安去梗去芽的瓜片,提神醒脑,对肠胃也好,特地送来给公主和先生尝尝。”

解忧点点头,让墨染放在旁边的茶案上,把火拨开,待水煮至鱼眼状,冲了茶送了过来,便示意墨染出去了,嘱咐让外面的小丫头们警醒着点儿,万不可让外人进来。

竹帘挑动,墨染轻巧的闪身出去了。

二人只见这茶色泽宝绿,起润有霜,形成的汤色澄明绿亮、香气清高,略带栗香。

冯嫽拿起青瓷盏,略吹了吹,啜了一口,笑笑又放下。

“总听闻书上写六安瓜片是以生锅、芒花帚和栗炭,拉火翻烘,人工翻炒,前后需得九九八十一次,方得一钱,如今能有缘得见,果然非同寻常。苦中带甜,一缕栗香,更难得的是文卿千里送来,倒显出你们姐妹的情谊。”

解忧正坐在案前,举起茶盏,盯着这一汪的清爽透绿,慢慢喝两口茶汤后,小呷细细品味,头苦尾甜、苦中透甜。

“先生有所不知,像我和细君公主这样的罪王之后,倒是不如寻常府里的小姐,更别说是尚书府,能得文卿如此挂记,也是修来的缘分。只是,我的生活,尚能苦中有甜,我细君姐姐的日子,只怕是苦如黄莲芯,哪里能得一分甜呢。”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生自九苦一分甜,细君公主知道有你这个妹妹的挂念,也是定能有一分甘味的。”

“冯先生,拜托你,请将乌孙的情况细细教于我,若是能有机会,助细君姐姐一臂之力,也不枉她救我一场。”

冯嫽只是将茶汤再次倒入二人只剩了三分之一茶的茶盏中,瓜子形茶叶片在水中上下翻转,屋内茶香四溢。

沉吟半响,冯嫽缓缓继续道来:“后来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了月氏部,所幸冒顿单于在为人质之时,月氏王并未太过为难他,以礼相待。然而在冒顿单于死后,老上单于是一个非常激进的人,他不仅杀死了月氏王,还把月氏王的头颅割下来做成酒器,对月氏部落的人百般凌辱,秘史上说,当时匈奴每喝一碗酒,月氏部落的人都会头疼难忍。”

“何至如此残忍?即便是复仇,也不必如此决绝。”

“冤冤相报,巡回往复。终有一日,大月氏忍受不了匈奴贵族的奴役和凌辱后,集体叛逃,长途跋涉到了乌孙部落的领域,夺得了乌孙之地,杀死了乌孙王难兜靡,以至于乌孙王族和部众被迫归附了匈奴。”

“这大月氏也是可怜,只是如何又罪及乌孙呢?”

“正是当时的乌孙王有着妇人之仁,可怜大月氏的经历,收留了他们,才在夺地之战中没有防备被杀,使部众受难。”

解忧低头心下暗叹。

冯嫽继续续了茶,并不理会刘解忧的愁绪,继续讲到:“在难兜靡被杀后,乌孙王夫人将猎骄靡包在襁褓之中,扮作流民,从已被鲜血染红的屠杀场中爬出,逃到荒野之中,因后有追兵无路可走,夫人将猎骄靡藏到荒山野外某处,祈祷天神相助,自己则自杀伴随乌孙王而去。”

屋内只有油灯滋吱作响,光影一摇一晃间,廊下手中捧着刺绣的如意已经听得痴了,如此灭族深仇大恨,冯嫽只是淡淡讲来,让这些一直只在闺房中听闻外面世界的女子们,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不知是同情还是怨恨。

“幸而猎骄靡并没有被野兽所伤。早先,匈奴和乌孙都曾经受到大月氏的欺压,这次大月氏叛逃抢夺了乌孙之地,匈奴冒顿单于派兵前来救助乌孙,一路追寻王族踪迹到荒野之中,布就歙侯的军队发现了猎骄靡,襁褓之中有夫人的手迹和信物,找到之时,有乌鸦遍地在这个小小的婴孩身边,其中一只站立在襁褓之旁,口中叼一块猎物肉,正在喂养这个婴儿,又有母狼出没,可能是因为丧崽,把这个不哭不闹、眼睛明亮可爱的婴孩当作了自己的狼崽,为他哺乳。”

“所见之人均以为异,走过去抱起来这个婴孩,乌鸦不飞、母狼不走,让出一条甬路目送他们离开。乌鸦和狼在匈奴中,都是神物,匈奴是游牧民族,以动物为尊,乌鸦象征着太阳神,狼是匈奴的图腾,故事传开,匈奴人都认为猎骄靡是神。布就歙侯就做了他的傅父,傅父将猎骄靡抱到匈奴之后,老上单于见猎骄靡可爱,于是将他收养。”

“竟有如此奇事,也是天不灭乌孙之意了。”解忧边听边点头。

“猎骄靡在单于的培养之下,成年后,才智过人,屡建战功,但他时刻没有忘记杀死他父亲的仇人大月氏。于是他向匈奴当时的军臣单于请求率领父亲的旧部寻找大月氏报仇。而这时的月氏人已被匈奴打败,西迁到了天山北麓。在军臣单于的支持下,猎骄靡率乌孙人西攻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再度西迁,而留在本地的月氏人则称小月氏,从此猎骄靡占据了大月氏的土地和人民并在这里定居了下来,重建了乌孙王国。”

“原来乌孙与匈奴有如此之深的渊源。”请牢记本站域名,屋?檐?下的拼音.后缀是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最新章节 | 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全文阅读 | 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