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娇凤 第三十七章 闲庭

作者 : 东陵不笑

第三十七章闲庭

低头的时候,旁人也不曾留意到她。只听见皇后说,是那位谢公子听说秦王劝课农桑,颇有成效,连皇后亦在宫中采桑养蚕,亲自织布裁衣。是长安百姓人人景仰的贤后。因此想要入宫觐见聊表敬意。再者秦国紫寰宫,听说是在汉朝未央宫基础之上整修完成的。殿所恢弘,与南朝建筑风格完全不同,无论如何,也想要一饱眼福。

总之说来说去,都是想往别人家皇帝的后宫里走走看看。听着都不像是五陵少年公子的风格。大概是因为早知道苻坚是氐族人,原本便没有汉族南朝那些礼教大防乱七八糟的规矩。尽管数年来北方各族都在学习汉族文化,但实质上,毕竟北方人有着豪爽天性。那些拘束自己的礼教,也没有完全照搬。♀让来访的使节入内廷参观,算不上什么大事。

毕竟也是一国皇后,总不能单独见外人。苻坚政务繁忙,不至于带着别人去参观自己后宫。大概是因此,才想到叫上这许多人来陪同吧。

苟皇后倒是看着心情挺好的。大约是连谢玄这样闻名诸国的世家子弟,也能记得她的名声,再怎么沉稳持重的人,也会有些忍不住喜形于色。坐着说了几句,便带着众人一起去椒房殿后看皇后亲自种植的桑树。农桑之事,原本虽然只是场面。但这位皇后,的确是勤勉之人,纵然是礼制上做做样子的事情,也十分认真,做的有模有样。内廷诸妃,有样学样,多数衣物都能在自己殿里自制出来,并引以为荣,时常比对款式裁剪。♀也就只有慕容清这样心不灵手不巧的人,又懒得学针指女红的人,才不讲究这些了。

幸好她自己不会做,也不挑剔。好歹染香与踏雪的手工都是看得过眼的。她不拘是谁做的,也不同别人比。有什么料子穿什么料子。对于蚕丝织锦的技术要领之类简直毫无兴趣。跟在一群人后面,听着听着,便困得忍不住打哈欠,一张小脸皱起来,如小猫似得。真真让人又爱又怜。

谢玄不知何时,趁无人注意时,便落在人后,有意无意,走在了她身边不远处。只是找不到什么机会同她说话。众人看过椒房殿的农桑手工。便沿着后宫之长道,各殿所随便走走。

椒房殿乃是后宫正殿,与前殿同位于整个紫寰宫中轴线之上。因是在昔日未央宫主体之上修缮改建而成。许多殿所,都是昔日汉宫旧居。先看的是与椒房殿较近的几处,是飞翔殿,合欢殿,披香殿,鸳鸾殿四所。这四处殿所,在汉朝之时,一般都是极为受宠的妃嫔居住的。一来殿名十分绮艳,二来距离皇后所居之椒房殿太近,隐隐然便有侍宠而骄的压迫之意。秦王以两汉时期多有后宫女子乱政之史为诫。因此便将这四处殿所空了下来。

虽久远无人居住。但单是建筑,钩檐画壁,富丽堂皇之处,依然让人瞠目结舌,不由想起曾经的汉宫飞燕。谢玄低声赞叹。

“果然中原建筑,古朴厚重,与我南朝截然不同。当初只是听父辈曾经说起,如今眼见,才算了却遗憾了。”

慕容清在后面轻笑一声,道:“公子久居建康,见惯秦淮浮华。却不料还喜欢长安这样的风景。也真是难得了。”

“前人之技艺,当真巧夺天工。谢某五体投地。只是长安却非故土。看看便算了。”

皇后原本在前面走着,此刻回头,却颇为赞赏的看了慕容清一眼。慕容清不明所以。却听皇后道:“长安这边,是中原风俗。关中文化,想必谢公子也见得多了。慕容修仪是辽东人。北国雪原,天地辽阔,更是别有风情。若是有兴致,倒不如让修仪同公子多说几句。”

隐约觉得有些不对,谢玄与慕容清倒是闷不做声,张夫人便说到,“我们这些人,都年老衰朽了。也就只有修仪这样的年轻人,与谢公子才有话说吧。”

皇后笑笑,不做声,只继续走着。这样的场合,内廷女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随行长史记录在案。回头放进本朝起居注里。因此这般场合,人人都谨言慎行。偏偏这位夫人,真真是不怎么会说话。

不会说话就别说呗,空有一片情意,说到底,不过是个蒙昧的妇人罢了。若非苟皇后素来深沉。苻坚又一向不怎么喜欢年轻美貌的女子。像张夫人这样地位隆重又没什么头脑的女人,怕是早就被人整死几千遍了。

何必同笨人计较。

本书红薯网首发,请勿转载!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倾国娇凤最新章节 | 倾国娇凤全文阅读 | 倾国娇凤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