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诡道 第二百九十二章朝议对策

作者 : 夏日雨桐

安排位次和秩序的官员好不容易才把队伍搞好了。♀文武官员分列两排。在引导官的引导下。依次进入大殿。大殿里面明穆宗还沒有过來。只是有几个太监忙碌着。我们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定。我看了看我的前后。沒有一个熟悉的。早朝的时间很早。外面还是一片漆黑。大殿里面更不用说。点满了灯笼。张居正几个都在前面。我在后面也看不到他们几个。

待到大殿里面安静下來。皇上才在太监的引导下來到龙椅上坐定。还是老一套的那种。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太监的话音刚落。排在第一位的高拱出列奏到:“启禀皇上。第一时间更新老臣有紧急军情要奏。”大家都差不多明白怎么回事。但是程序还是要走的。所以才有高拱先出列上奏。

“高大人。什么紧急军情。高大人奏來给朕和各位大人听听。”

“启禀皇上。昨天宣大总督王崇古王大人传來紧急军情。蒙古二十万铁骑逼近宣大城下。请皇上和各位大人商议下此事该如何处理。”

高拱一说完。下面很多不知情的官员。顿时有点慌乱起來。交头接耳。也顾不得什么肃静。什么皇上在这里。说是这金殿之上是最庄严肃穆的地方。但是官员之间遇到大事交头接耳的还是不少。只要不被皇上听见就可以。

“高大人。那蒙古人一向沒有这么大规模的用兵。这次怎么突然出动这么多的兵力。我们的边关将领难道事前一点也不知道吗。”

“启禀皇上。此事还有隐情。那俺答汗因为家庭琐事。跟其孙子把汉那吉起了冲突。把汉那吉一怒之下。带人投笨了我朝。俺答汗大怒。遂骑兵前來宣府要人。王大人以此事不能自己做主。必须要请示陛下为由。跟俺答汗商议。俺答汗答应给六天的时间。第一时间更新要是六天一过。沒有消息。他们就要攻城。此事紧急。请皇上速下决断。”

高拱和皇上一问一答。把事情的整个经过说了出來。

“高大人。你先退下吧。今天正好大朝。众爱卿就在这里商议一下该怎么处理为好。不管是什么建议。朕都不会问罪。”

这下子好了。一听皇上不怪罪。那些平时难得见到皇上的官员。來了精神。这可是表现自己引起皇上注意的好机会。说不定一个主意被皇上采纳。那就可以平步青云。所以都憋了一股劲。要想出好的主意。

这边的官员都在开动脑子想主意。站在武官一列最前面的成安侯。站了出來说道:“启禀皇上。兵來将挡水來土掩。微臣代表三十万京军请战。请皇上下旨。我们京军一定一雪前耻。把蒙古人赶出去。”

成安侯刚说完。站在前面的几个侯爷也一起出列奏到:“皇上。我们京军请战。”这几个侯爷一带头。后面的武官一列全部跪了下去:“皇上。请下旨京军出战迎敌。”

“众爱卿。请起。你们的心情朕理解。对于这些异族都有刻骨的仇恨。第一时间更新但是现在我朝也是多事之秋。打仗打的是钱粮。我们的国库之内沒有多少存银。将士的军饷抚恤银子都不是小数目。所以能避免战争就避免战争。待我朝钱粮丰足。不用他们來打我们。朕就会给你们机会让你们横扫草原。♀诛灭异族。一雪前耻。话又说回來。这次你们也不能闲着。你们京军也要动起來。三十万京军。派出十万人马往宣府移动。防止蒙古人越过宣大直接进攻内地。至于详细的军事部署。等朝会结束后。我等再议。”

皇上这么说。那些武官也明白。现在大明朝是打不起。不是打不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钱粮才是困扰军力发展的最大障碍。光有雄心壮志不行。出兵一次。那银子就像流水一样的往外花。做皇上的也是要全盘打算。不能意气用事。这些武官在成安侯的带领下。又站了起來归队。

武官退下后。接着出來一个二品的官员奏到:“启禀皇上。此事应慎重处理。我朝以步兵为主。要想对抗弓马娴熟的蒙古铁骑。确实是不现实。依老臣看。就把那把汉那吉交给俺答汗。他们自己的家事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吧。能尽量避免我朝的百姓不受战乱之苦才是上策。”

这个大臣的话刚说完。第一时间更新队列里出來几个官员也随声符合着。那官员洋洋得意的看着皇上。希望皇上能同意他的计策。还沒等他得意。队列里面又出來一个官员奏到:“启禀皇上。臣以为此事不妥。”

“孙爱卿。你说说为什么不妥。”皇上在宝座上发话问道。

那个姓孙的官员回道:“启禀皇上。我朝一贯以信义为立国之根本。以圣人之道教化四夷。现今把汉那吉來归。正说明我朝之教化有方。四夷來归之势已成。如果现在把把汉那吉交给了俺答汗。那以后谁还敢來投奔我朝。传出去。外面也会说我朝。连一个來投奔的人都保护不了。我大明朝陈兵百万。难道还怕了一个二十万的蒙古铁骑。所以。臣想恳请皇上。不要妥协。不但不送回把汉那吉。还要善待他。给他封官。也让四夷看看。我大明朝雄风犹在。依然是四夷之主。”

“孙爱卿说的也有道理。我大明朝不会怕任何的异族。这次朝会所议之事。主要是要商议出一个合适的对策出來。这个把汉那吉。朕决定不会把他送回蒙古。封官的问題。等朝议结束再说。你们几个先退下吧。那位爱卿还有好得到计策都说出來。今天就是要大家畅所欲言。”

出來上奏的几个官员看皇上沒有采纳他们的建议。悻悻的退回到了队列里面。金殿里面陷入短暂的安静。大家都在琢磨新的计策。打不行。送不行。此事确实为难。所以谁也沒有再出來说话。那些憋着劲要出头的官员。也都暂时的忍了下來。在心里较劲。挖空心思的想着对策。

皇上看现场沒有了动静。不得不再次说道:“众爱卿。怎么了。平时不是都很有头脑的吗。你们可是我大明朝的才子。也是千军万马之中选出來的佼佼者。不会这么点事就沒有了主意吧。”

看皇上将军。下面的官员又不淡定了。第一时间更新终于有个官员鼓足勇气走了出來。看穿着是个四品官员。排名在我之后。也许是平时很少有机会见到皇上。走出队列的时候。因为激动。脚下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引的大殿里面官员。都憋着笑沒有敢笑出來。

你官员也知道自己出丑了。赶紧爬起來跪在地上请罪:“皇上请赎罪。臣。臣有罪。”说话间竟然也结巴了起來。

“好了。朕赦你无罪。你既然出來就是有话要说。现在快点说吧。”

“微臣刘华。启禀皇上。微臣想。那俺答汗既然是來要人。为什么还要带大军前來。排个使者不就解决问題了。臣以为。那些蒙古人毕竟是异族。沒有什么道义可言。所以。我朝应该派出重臣前去交涉。让他们先退兵。然后再谈判。至于把汉那吉。我们也要尊重他的意见。他要想回去。我们就礼送出境。要是想留在我朝。那我们就给他在京城安排个限差。既彰显了我天朝的威信。又不失对蒙古对蒙古的承诺。还有我朝也要防范蒙古人背信弃义。从后偷袭过來。”这个官员说的确实是有道理。皇上听了也在点头。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认同他的说法。

刘华说完。紧张的站在那里等着皇上的发落。过了一会。皇上才说道:“不错。刘爱卿说的有理有据。虽然细节方面沒说。但是大方面是说到朕的心坎里去了。众位爱卿。大家看看刘爱卿说的那里还不完全。都给补充下。”

“皇上。刘大人说的有理。我朝应该先派重臣去交涉。他们不退兵。我们就不谈。凭他们二十万铁骑。要想攻打我十万守军的宣大也不是那么好打的。我们京军也准备行动起來。支援宣大。老臣想。还要皇上下旨给九边。出兵骚扰他们的后路。不怕他们不妥协。现在的蒙古已经不是土木堡之变是的蒙古了。他们已经四分五裂。现在來的只是俺答汗一部。我们不能示弱。当年我们不也是打的他们远遁漠北吗。现在我就不信我们的军队。不能重塑当年的辉煌。”说话的高拱。高拱一直是强硬派。所以也是他一直主张要打。

“高爱卿说的对。那现在派谁做钦差去宣大那边跟蒙古人交涉。高爱卿可有人选。”

“皇上。我朝的钦差。应该是重臣。要不老臣跑一趟吧。”高拱很聪明。知道皇上不会派他去。所以先把自己绕进去。然后再把别人抛出來。这样显得他是大公无私。不会有什么闲话。

“启禀皇上。此事万万不可。想那蒙古人是什么身份。高大人是我朝首辅。岂可自降身份去跟异族讨价还价。依微臣所见。应该派一部尚书前去即可。”抢着说话的是第一个出來发言的那个二品官员。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崂山诡道最新章节 | 崂山诡道全文阅读 | 崂山诡道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