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诡道 第六十一章 治病

作者 : 夏日雨桐

此时的北京城,又叫顺天府,大家习惯了称呼为京师。元朝时称为大都,也是就我们通常在电视剧中听到的元大都,也曾经是元朝的首都。

1368年(洪武元年),明军驱逐了元军,占据大都城后,明太祖朱元璋颁布改北平府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朱棣取得帝位后就有迁都之意,1403年2月4日(永乐元年正月辛卯),下诏改北平为“北京”,称“行在”。二月,改称北平府为“顺天府”。同时,又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和北京行部,分管军政,罢废北平承宣布政使司,为迁都做好准备。此后,明朝政府多次向北京移民,组织人力疏通南北漕运河道。并从1406年(永乐四年)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到1420年(永乐十八年)城建工程基本完工。♀1421年正月初一,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废“行在”之称,改北京为“京师”,改原京师为南京,作为陪都。北京再次成为全国的首都。

吃完早餐,看守城门的兵丁也把城门打开了,我们随着进城的人流来到城里,魏子涵伯父住在内城的崇文门附近,那里可以说是贵族居住的地方,住在那里的多是达官贵人。老爷子的府邸在朝阳门附近,虽不是贵族区,也算是比较好的地方。

我们一行穿过外城,走了几条大街,跟着顺子进了崇文门,又走了一条街,来到一个大院门口,大门是管着的,门口上面挂两个灯笼写着两个魏字,大门上方有一黑底红字的匾额,写着两个篆体的魏府大字。

顺子下了驴,来到门前拍了几下,门从里面开了,看到是顺子,还有一辆马车忙说道:“老爷临上朝的时候交代了,小姐来了,直接进去就可以,小姐的房间都准备好了。”其实我真的不想见魏子涵的长辈,见了有点尴尬,要是让他们看出点什么来,以后我要见魏子涵可就难了,还不如现在偷偷模模的,还能见面。

我们几个跟着那开门的进了魏府,这是一座三进的院落,第一进院落是书房客厅,还有两边的厢房,大概是给家人住的,第二进才是后院,家里女眷住的,魏子涵她伯父因为一直没有孩子,她夫人也张罗着给纳了几房小妾,也都住在这里,家里的丫髻也不少,看到院子里,有几个仆妇在洗衣服晒衣服。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正堂门关着,门口站着一个年龄在二十七八的少妇,穿着一件月白宫绸的夹袄,系一条淡青色的裙子,头上插着几件镶金缀玉的钗环,下面裙摆儿盖着,看不出那脚的大小。但见虽然是随常的装束,却是红颜绿鬓,俏丽动人。

只见那妇人轻启朱唇:“蓝管家,这是大小姐吗?”那开门的原来是管家。听妇人这么问上前施了一礼说道:“启禀三夫人,这就是二老爷家的大小姐。”

那三夫人,下了台阶,往魏子涵走来,魏子涵也走上前去施礼道:“侄女见过三夫人。”

三夫人过来拉着魏子涵的手说:“我这侄女长的可真俊,像画里的的一样,你伯父和夫人天天记挂着你,你伯母知道你早上要来,这不让我在门口等着你。蓝管家你带这两位客人先去前厅奉茶,我先和小姐去看看夫人。”说完领着魏子涵就进了正堂。

我看魏子涵也是担心她伯母的病情,也没有来得及跟我们说什么……exe。o

这时,那蓝管家过来招呼我们又来到前厅,丫髻送上茶来,我和老爷子就坐在这里喝着茶慢慢等着,蓝管家安排好我们后,早就又去忙了。

过了有半个时辰,魏子涵才出来来到前厅:“义父,你在这里稍坐,我和雷大哥去看看伯母的病情,一会就出来。”

“好,好,你们去吧,小子,你可要好好的看啊。”老爷子说完还给我做了个鬼脸。

我对医术也不是很精通,跟师傅学过,寻常的病症还可以,要真疑难杂症也就束手无策了,魏子涵伯父在官场炙手可热,那请来的都是名医,这些名医都治不好,我也够呛。

随着魏子涵来到后院正堂,屋里传来淡淡的檀香气味,以前的卧室都喜欢点檀香来中和病人屋内的草药味,还有檀香可以安神。屋里有两个丫髻,刚才的三夫人也在床头坐着。床上躺着一个妇人,也是四十里岁的年纪,脸色苍白,我跟着魏子涵来到床前,施礼说道:“崂山道士雷云子拜见夫人。

12~^*d^21^b*^e~45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崂山诡道最新章节 | 崂山诡道全文阅读 | 崂山诡道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