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鸦鬓 第14章 明月逐来(四)

作者 : 痴娘

路人旋即告诉谢致,现在快未时了,但距离天子回来还早,还须一个时辰。路人和几位朋友早上来得太迟,站的位置较远,只能看见前方围观百姓的后脑勺,完全看不见皇帝的玉辂。吃一堑长一智,这趟皇帝返程,几位路人早早在街边占位,愿能将圣颜瞻仰得清楚些!

和他们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因此才至未时,街边占位的人就已逐渐增多。

常蕙心听到这种话难受,心似大海,不停翻波。

一路上,常蕙心屡见谢景风光,均强行自抑,将心里话深藏月复内。此刻有了谢致在身旁,她便说出来,让自己好受些:“为甚么他会得万民敬仰啊……”

“阿蕙,你不要这样想。”谢致突然扣住常蕙心的一只皓腕,将她拉至一旁偏僻处,方才劝道:“别说什么‘敬仰’,你换个位置想想,卖艺的街中央耍猴,许多人为了看猴,还不是早早去占好位置。”

常蕙心两眼盯着谢致,这位汉王正将他同父同母的皇帝大哥比作猴。

谢致摇动常蕙心的皓腕,他刚吃了糖山楂没洗手,一手糖都粘在常蕙心腕上,腻腻呼呼,仿佛肌肤与肌肤粘牢了,撕不开。

谢致笑得灿烂:“我这么一讲,你心情有没有好受些?”他笑容稍敛:“再说,早上已经看过了。这趟我们就不看了吧!”谢致垂下眼睑,早上打马经过,见常蕙心蹲在地上,似伤心正泣,肯定是见着了谢景,痛苦难过吧。这趟谢景回城,何必让她再见一回面,再伤心一回?

谁知常蕙心将谢致扣在她腕上的手拨开,“其实我和方才那几位老伯讲的一样,早上,我也没看清。”

谢致喉头一哽,良久才说:“我知你恨他怨他,十年不见,迫切想睹一面。其实……要想清清楚楚看他容颜,却也容易,但不是站在街上。”

“你要带我进宫么?”

谢致愣住,月兑口而出:“我怎么舍得带你进宫!”

这话说得大声了点,引得几位远处的路人纷纷侧目,谢致面露紧张,连忙再扣住常蕙心手腕,将她拉走,至更偏僻处。

谢致松开常蕙心的手,低低唤了一声“常乐”,立即就有一路人飞速走至谢致和常蕙心面前,垂首听命。

常蕙心仔细观察,这位常乐与客栈那位小二,面貌完全不同。不知是易容了,还是谢致手底下本来就有好几位“常乐”?谢致并不向常蕙心解释,只吩咐常乐,让他速速回府一趟,取谢致的千里眼来。

交待完一切,谢致这才抖擞两袖,对常蕙心道:“你随我来。♀”他脸上又恢复了从容的神色。

常蕙心抱着单丝罗跟着谢致走,同时左右探看,不久后,便随谢致来到一处酒家。这酒家修缮上等,平地立起两栋四层高楼,中间由飞桥联接,谢致引常蕙心踏入门内,立刻掌柜亲自出来迎接。谢致附在掌柜耳边低语几句,掌柜便躬身退了,谢致自引了常蕙心上楼,亲车熟路,像是常来。

常蕙心一路走一路瞧,酒家的内饰也颇为奢华,珠帘绣额,往来的食客穿着气度,举止言行,无一不凡。

谢致双手推门,领常蕙心进了左首第一间包厢,厢内煌煌莲花灯自顶下吊,靠墙两面摆满了镀金烛台,可以想象,夜间灯火全部点起,该是如何晃耀。

谢致和常蕙心刚一入座,立刻就有五、六名小二鱼贯而入,端来的皆是美味珍馐。量少,品种多,重在每个口味皆尝一点。

常蕙心板着脸问谢致:“你这是做什么?”

谢致已自动筷,他吃相不佳,口里还叼着半块烧鹅,声音就含糊发了出来:“刚才街上,你没听那老怕提醒吗?都近未时了,还是先吃饭来得好。”谢致说着,夹了数块糖醋肉,硬塞到常蕙心碗里:“吃、吃、吃。”

常蕙心本来不打算吃的,但是肚子不争气,发出“咕”地一声——肚子都叫了,再推诿做什么,她埋头捉筷就吃起来。

小二们都已退出去,包厢内只剩下谢致和常蕙心两人,谢致开口道:“阿蕙啊,别顾着吃饭,边吃边聊啊!”

常蕙心猛然抬头。以前谢家规矩多多,饭桌上怎么端碗,怎么拿筷子,都有讲究,“食不言,睡不语”更是最基本的规矩。常蕙心初嫁入谢家那段时间,特别不习惯,吃饭的时候饭桌边坐着一家五口,却无一人言,憋得常蕙心似猫爪挠心,万分难受。

后来竟慢慢习惯了。

谢致见常蕙心盯着他,不由笑道:“怕什么,现在只有我们俩,什么破规矩,统统都毁了!想什么吃饭怎么吃,饭桌上想讲多少话就怎么讲!”谢致将筷子插.进碗内,搅动筷子,米饭也跟着搅动,溅出数粒,颇为不雅。他黯然道:“自从你……走后,皇兄事情忙,我和那新嫂子又不亲近,差不多十年没和亲人吃过饭啦!”

“唉。”常蕙心竟叹了一声。

……

常蕙心和谢致边吃边聊,不知怎地,就说到了报仇这件事上。

常蕙心恨恨发誓道:“我要乱了他的朝堂,谋了他的江山,毁了他的妻和子睦,揭穿了他的圣明,撵他下皇座,叫他性命抵偿,才得解恨痛快!”

谢致听完沉默不语,良久,缓缓拍掌:“大好!”

过会,谢致又问:“阿蕙,那你打算详细怎么报仇呢?”不等常蕙心回答,谢致继续道:“我以为,乱他的朝堂是第一步。♀”

须臾之后,常蕙心接口问道:“所以,你安排了周峦来赴春闱?”

谢致目露喜色,“阿蕙一点就透,果然你不是不聪颖……”谢致声音急止,他本来想接着说,“你不是不聪颖,以前若似现今这般肯动脑筋,定不会落得个不明不白被人害死的下场”。

斟酌片刻,谢致未将后半句话说出口。

“三吴,你让周峦赴春闱,可有把握让他高中?”

“自然,我将下头都打点好了。”谢致洋洋得意:“今年是第一次春闱,许多世家子弟都求了人,通了关系。据孤所知,起码有几十个考生已事先知晓了考题。”谢致见常蕙心脸色阴沉,忙说:“但无须担心,就算他们知晓了考题,有孤的安排,一川必高中头名。”

“可有一名叫韦俊的,家里也有打点?”

“就是跟你们一起来京的那位么?”谢致轻飘飘道。韦俊,小小工部郎中的外甥,若不是跟常蕙心一同上京,他还真不屑去查,“他姨父是水部司郎中,自然打点了工部的关系,中榜是铁板钉钉,而后就会安排去工部任职……”谢致眼皮一瞟:“内定的是水部主事。”

常蕙心月兑口而出:“科举的初衷是为寒门贤士辟出仕途,这样一来,与世家世袭有什么区别!”

谢致耸耸肩膀,“人情世故,不可抗拒。”

常蕙心思忖了半响,倏地抬头,凝视谢致道:“三吴,你若信得过我,就赶紧抽身,收回一切与春闱有关的打点、安排,务必要让周峦落第。”

谢致两眉缓缓挑起:“为何?”

“放榜后,令周峦击鼓鸣冤。闹得越大越好,就是要让全城,乃至全天下知道,这次春闱徇私舞弊,用情取舍,多有不公。”

谢致手上还拈着筷子,一下一下敲在碗沿,发出“叮咚”的响声。他缓缓接上常蕙心的话:“然后以皇兄多疑的性子,必定大怒,细查下来,六部将有多少人会牵扯出来……这下子,本朝要有第一乱啦!”谢致两眼熠光,开心得不得了。

“嗯,正是这样。”常蕙心点头道:“谢丽光欲做古往今来第一明君,以为自己的朝廷无比清明,我偏要他呕出一口血来。”

谢致垂下了眼皮,掩住俊眸内的幽光,他小声嘀咕:“嗤,这世上,哪有完全干净的朝堂。”

“三吴,我要另外嘱咐你一件事。”

谢致仍就垂着眼皮,张口就应:“你说。”

半响,谢致不闻常蕙心的言语,感到奇怪,方才抬起头来。见她犹犹豫豫,纤细玉手都扣在了桌沿上:“有、有一位考生容桐,安州乡试第三名的,这次春闱,你不要让他中榜。”

谢致心里陡然就不舒服起来,眼一眯,出言道:“就是和你一路同来的那位容桐书生呗!还‘有一位’、‘有一位’,我又不是不晓得他!你大可放心,我会确保他落第的,让他回家种田,隔年再考,避开这场风波。阿蕙,满意了吧?”

谢致念念叨叨说了一大堆,常蕙心也听出他情绪不佳,不便再多提这个话题,颔首仅道了句:“多谢了。”

谢致嘟嘟嘴,仍觉得膈应——常蕙心为着个外人,谢他这个亲人。

常蕙心另起话题,问谢致:“三吴,这家酒楼也是你的吗?”

谢致斜瞟了常蕙心一眼,“是。”

常蕙心柔声再问:“你经营这么多产业,颇累吧?”

谢致心眼珠一转,立刻就猜出了常蕙心的心思:哟,她这是为了书生,转移话题呢!

谢致向前倾身,獬豸冠乱了两分,前额漏出几缕青丝,正好在常蕙心眼前摇晃,晃得她鼻息发痒。

“阿蕙。”谢致轻唤一声,气息全喷在她面上:“累也没办法呀,不然私底下我们的经费打哪来?阿蕙……你若是真心疼我累,帮我打理一部分?”

常蕙心暗答:万万不敢。

这四个字升到她的嗓子眼,正要月兑口而出,外头有人敲门。

谢致重新端正身子,闭眼愠道:“进来。”

先前去取千里眼的常乐归来,将宝物千里眼双手奉上。

谢致将千里眼递给常蕙心,“阿蕙,你试试。这东西唤作‘千里眼’,水晶造的,能将数丈之外的事物窥看得清清楚楚。”谢致话音加重,特意强调:“以前,周一川从西域给我带回来的。”

常蕙心立即回忆:进京之前,周峦称自己从未来过京城,让韦俊引路做向导。现在看来,全是胡说。

常蕙心再低头打量千里眼,长长一个圆筒,棱面晶莹。她举起来,对着筒口一望,望见谢致的脸庞骤然放大了十倍,占满整个筒面,滑稽可笑。常蕙心忍不住笑出声来。

谢致尴尬,食指往窗户方向指去:“你该往那看——”

常蕙心走至绿纱窗前,举起千里眼远望,顿时大惊:街上行人来来往往,不断映入筒内,他们的表情甚至小动作,全能看清。常蕙心再将千里眼左移两寸,望见对街一户人家,开着窗,屋内一位妇人,正坐于椅上缝制衣物,旁边桌上摊了一大堆布料。什么布料呢?隔着一层绿纱,看不清了……

常蕙心禁不住去推窗户,谢致连忙按住她的手,“唉,莫推开这层纱!”他解释道:“皇兄的人多有眼尖的,要是瞧着我们在窥视他,就不妙了。”谢致的目光从常蕙心脸上移开,转望向窗外:“隔着纱,虽然看不大清对面街景,但是观察皇兄的仪仗足够了。三、四层太高,一层又太矮,只有现今你我所处的这一间二层包厢,能将将好平视皇兄的玉辂。”

听见皇家独用的雅乐响起,谢致幽幽道:“他来了。”

常蕙心应声举起千里眼,透窗望去,果然清晰见得冕琉下谢景的容颜:他比从前消瘦,下巴尖了不少,眼窝也有些凹陷,眼角细细纹路,两鬓微霜。

常蕙心情不自禁惊道:“他怎么这么老了!”

谢致眼皮一跳,常蕙心这个反应,完全出乎意料。

谢景老么?

谢致心中悠悠思忖:自己是隔三差五就见谢景一面,而一个人两、三日的变化实在是太微细,所以谢致从未察觉到谢景年华老去。但是常蕙心不同,眼前的谢景,和她记忆里的谢景隔了整整十年,一乍见,一比较,她必然觉得他样貌变化大,垂垂老矣!

再则,谢景位处至尊,日理万机,身心皆疲,肯定比其他四十岁的男人苍老。

谢致心里想了许多,口中却偏偏都不说,他挺胸昂头,启唇不紧不慢道:“有孤这样年少青春,风华正茂人物站在你旁边。咳咳,你看谁都会觉得老,这不奇怪。”

谢致一本正经,言之凿凿,仿佛在说什么真知灼见一样,常蕙心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禁不住白了他一眼,心想:这人真是……好生臭.屁!

~

是夜,皇帝宣召汉王入宫。

谢致接了旨意,早早去了,哪知皇帝还在寝殿更衣,命大内总管熊公公引谢致先去御书房,稍候片刻。

两人进了御书房,熊公公伸臂指向右侧下首座椅,躬身询问道:“陛下稍候便至。殿下,您要不要先坐会?”

谢致摆摆手:“不必,皇兄未至,做臣弟的怎敢擅坐。”谢致平视前方,见一名小内侍正在整理桌面,冬走春至,能放置炭火的暖砚正被收起来,换成其它的御砚。皇帝做事一向极具规律,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物拾,严格更替,有条不紊。

待物如此,待人亦如此。

谢致凝视暖砚,正陷在沉思中,听见身后有熟悉的男声唤他表字,温和且富有磁性:“遂志。”

谢致旋即转身,屈膝便拜:“臣弟参见陛下。”

*d^_^b*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常鸦鬓最新章节 | 常鸦鬓全文阅读 | 常鸦鬓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