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穿今之小裁缝 第1章 重生

作者 : 二恰

1978年的冬天来的特别的早,尽管是南方也让人忍不住的颤栗。♀

这是一个叫天门奥的小村子,因为在山里每到冬天刺骨的寒风可以生生把人吹倒。

一个扎着两个麻花辫的妇女,正在结了冰的溪流里打水洗衣服,突地山坳边上一个满是补丁的年轻女子,大声的喊了起来。

“肖家嫂子,快别洗了,你家元宝掉到水塘里去了!可真是作孽的!”

妇女被惊得赶忙丢了手里的衣服,也顾不上看地上的石子险些被绊倒,连爬带跑的冲了出去。

“肖家嫂子衣服!衣服还没拿呢!”

等到小男孩被捞上来的时候,身体已经凉透了,刚刚的那个妇女就跪在他的跟前一直的哭。“我可怜的儿子啊,元宝啊元宝……”身边还有两个长得相似的小女娃,跟着在一旁哭。

而躺在石地上的小男孩,在他们的哭喊声里,手指慢慢的弯曲着动了动。

“肖家嫂子!你家元宝的手动了!孩子还没死呢,快找村头的那个赤脚医生瞧瞧,指不准还能活下来呢!”

小男孩很是瘦弱看着只有十多岁的样子,妇女喜得手不知道往哪里放,抱着他就往村口跑。

肖元宝醒过来后,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幕,一群奇怪的女人围在自己的身边,他第一反应就是嫡母又想了什么折腾自己的法子。

想要开口求饶,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嘶哑着,只能发出些低喃声。

“娘!大哥醒了!”这是他们的方言把妈妈称之为娘,爸爸则称之为阿爸。

刘菊芳还在煎药,忙端着缺了口的大瓷碗跑过来。

“你快别压着你大哥了,我还有些衣服刚刚丢在河边了,你和素素快去洗了晚些阿妈又要骂人了。”

两个年纪相仿的小姑娘轻快的应了一声,就跳下木床手拉着手往外跑去。♀

肖元宝就这么瞪着大眼睛,惊恐的看着她们,他敢肯定不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他是真的清楚的听到他们在说一堆听不明白的话。每个字都能听懂,但是放在一起就有些不明白了。

而且他们的衣着也太奇怪了些,还有这头发,也太吓人了!

“元宝你怎么了?快来喝药,这是我好不容易从赤脚医生那里要来的,说是喝了过几天就能好的。你也太不小心了些,怎么这么冷的天还去池塘边玩,要是没人发现可不是糟了?”

这还是肖元宝长这么头一回被人喂药,这个女人虽然打扮很奇怪,但是出奇的温柔,虽然话语里有责怪他还是听出了担忧。

下意识的就张开了嘴巴,若这是一场梦他希望永远都不要醒过来。

他的记忆仿佛还留在死去之前,他是江南第一布行的大少爷,在外人看来是极尽富贵的,但是讽刺的是他是庶出的。

从小被嫡母二弟视为眼中钉,受尽了虐待和欺凌,这次最为过分,在大冬天被丢进了池塘。

在身死的那一刻他期盼若是有来世,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就算贫穷也甘愿。

就这么在床上躺了半个月后,肖元宝才算是弄清楚了自己所处的地方和身份。

这是浙江的一个小乡镇里最偏远的小村庄,叫天门奥。

家里有一个年过六旬的祖母,阿爸是个瘦弱的教书先生叫肖建国,母亲叫刘菊芳是个美丽能干的女人,还有两个妹妹叫肖纤纤和肖素素。

肖建国比刘菊芳要大十六岁,刘家家里太穷还拼了命的生,生到最后没有吃的养活女儿了,只能一个个的送走。

好在刘菊芳长得清丽又会吃苦,才被徐爱华看中了给肖建国做了童养媳。

本身肖家在天门奥是户大户人家,在肖建国的曾祖父辈算是土地主发家。♀

兴盛的时候下面有十多个儿孙,住了满满一大宅子。到了后来在肖建国祖父的时候日日笙歌,最荒诞的日子戏台子可以摆上十日十夜,还不用等打土豪就自己败落了。

等到肖建国这一辈,子孙虽然还是住在一个大宅子里,但是早就分了家各自不往来了。

在养病的这段时间里,肖元宝慢慢的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他们告诉肖元宝他正在上初二,因为他说自己落水把这些事情都忘了,肖建国就白日里教书,晚上回来抽时间给他补习认字。

两个双胞胎妹妹也就比肖元宝小了一岁,也在上初一,每每肖建国给肖元宝说书就会凑在床边一起听。

而刘菊芳就会在油灯下笑得一脸温柔的裁衣服,哦,忘了说刘菊芳是个裁缝会做很多好看的衣服。

这个年代还是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优点是吃饭生活不用发愁,缺点是生产积极性不高。

当然这些肖元宝只是听肖建国这么说,其实是一点都听不明白的。

他只知道刘菊芳好像在生产队里做什么小干部,每回开会就会抱着他们中的一个去听,还要做笔记。

肖元宝身体好了一些之后,也有幸跟着一起去听过一次。

小小的礼堂里头围了一群的人,轮流要发言说话,讨论接下去的工作安排。

就在肖元宝以为生活要这么平淡的过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1979年的春天有一首歌唱遍了整个中国,一股名为改革开放的风潮向这个小村庄打来。

这日和往常一样,刘菊芳给肖元宝备了饭去伺候婆婆起床。

刚刚要出门就有人来敲门,还是很猛烈的拍打声,那扇早就有些裂痕的木门被震的噼里啪啦响。

“菊芳菊芳,快点小队开会了!”

刘菊芳应了一声,想着两个女儿去上学了,家里没人能照顾肖元宝,干脆一咬牙又抱着肖元宝去开会了。

肖元宝其实已经快十四岁了,但是因为身体一直不好再加上发育不良,才导致看着才十几岁的样子,瘦弱的和两个妹妹站在一起倒是看不出大小来。

刘菊芳一手抱着肖元宝一手拿着笔纸,就急冲冲的往外跑。

来喊的是隔壁的翠芳,也是同个小队的负责人。

“翠芳妹子这不过年也不过节的,上头也没什么东西传下来的,这么早的开个什么会的?”

“你居然不知道,我还当你已经晓得了,前几天就有风声说是这次的整改不是说说的,尤其要从咱们这些村子先开始。这不为了落实中央的命令,咱们村被拿来当典范了。”

“这我前日听老刘说了,我还当迟早要到下半年才能真的动起来,这回倒是动作快的很。”

“可不是,听说这是上头亲自管的,反正这些事咱们说了也不算,先听听今儿说的是什么事起。”

肖元宝还有些睡得模模糊糊的,而且代沟实在太大,根本听不明白她们说的是什么东西,只能趴在刘菊芳的肩头继续睡觉。

到了大会堂的门口,里头已经能听到细碎的谈论声了,刘菊芳和翠芳响亮的喊了句报到,里头才传来了句请进。

一进去就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准备听政治指导员的发言。

指导员是知青下乡来的,看着到底是比他们要有文化的多,讲起话来都带着不一样的气质。

“既然人都到已经齐了,那就让我来说一说这次大会的主要事情。”

众人整齐的鼓掌,坐的端正的听指导员说话,肖元宝也是跟着学模学样的坐好。

“大家伙应该是都知道电了,在外面的大城市县镇早就开始用这东西了,也就咱们这些穷地方还在用油灯。上头的领导体恤咱们,再加上咱们村是模范村,就准备先给咱们村建发电站!”

这话一落众人就控制不住情绪了,纷纷开始交谈起来。

电这东西在改革前确实是不普及的,这也是在改革的大浪潮里比较突出的一个项目。

“安静安静,都说了多少次了,有问题就举手说,一点纪律都没有!”

大堂里又恢复了安静,指导员这才继续说:“这电可是个好东西啊,我在外头瞧见过比十盏的油灯还要亮!”

有些出过村子的人忙跟着点头,“不过大家伙也知道,建发电站就必须要有地方。这就是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了,为了建发电站,我们决定要有几户人家移民去县城!”

一时鸦雀无声,指导员有些尴尬的自己鼓了鼓掌。

“同志们!你们可知道政府为了给咱们建这个发电站要花多少钱?要请多少人?同志们,难道你们自己苦了一辈子,还希望自己的下一代继续就着油灯过一辈子吗?”

指导员这人就是这样,从外面学了些东不东西不西的东西,平日里也只有这种时候会搞些花头,喊大家同志们。

一开始大家还不习惯,后来听的久了倒成了一时的流行,见人就喊同志。

这次总算是赞同声慢慢的高了起来,刘菊芳看了一眼自己身边的大儿子,征求的看这他,肖元宝却是懵懂的睁着眼睛回望她。

“而且我这次不是来询问大家的意见的!我是代表政府来下达指令的,以下我来报一下移民的名单。”

人群又骚动了起来,这可和之前的差太多了,他们虽然也羡慕外头的生活,但是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

一辈子都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出去,这样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你们也别急,移民也是有政府的好处的,政府会给每一户一块地,还会有各种票额的补偿。若不是我还要继续当指导员,这么好的优惠,我也想要去!”

果不其然听到下面一阵的切声。指导员长久的也习惯了,模了模鼻尖开始报名字。

刘菊芳有些紧张的拽着肖元宝的手,肖元宝虽然不明白这是要做什么,但还是安抚的拍了拍刘菊芳的背。

指导员报的是一户中男主人的名字,“徐大勇,刘大强,徐建国……王卫国……”

这是肖家的小姑子家,刘菊芳的心不由的揪紧,下一刻就听见指导员喊出了那个名字,“肖建国……”l3l4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古穿今之小裁缝最新章节 | 古穿今之小裁缝全文阅读 | 古穿今之小裁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