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妻 第五十二章 姜氏的怒火

作者 : 妙花狸

那一夜苏阳怡是睡在姜氏屋子里的。婆媳两个几乎彻夜长谈。

到了下半夜的时候,苏阳怡支不住睡了去。姜氏辗转不能眠。

少顷,她披衣起身,出了房门,去了玉妈妈那里。

玉妈妈连忙起身点了烛火:“夫人。”

姜氏坐下来,给自己倒了杯冷茶。

玉妈妈忙道:“奴婢再给夫人沏一壶去。”

“不用,玉娘,你坐。”姜氏道。

玉妈妈坐下了,望着姜氏。

姜氏把茶杯放在唇边,慢慢喝着,半晌,道:“这次的几件事儿,阳怡办得都十分漂亮。我相信,就算我什么都不管,她也能把这个场子撑起来,直到泽儿回来。”

苏阳怡眉宇之间的意气风发,是她刚嫁过来的时候绝没有的。

玉妈妈笑道:“少女乃女乃是个能干的人。”

姜氏却叹了一声,道:“她是能干。可是她越能干,她的身份给她的压力就越大……有的时候我会忍不住想,不如就让泽儿去把典契给换了,让她做我们家正经的儿媳妇也好。这典妻不典妻的,咱们不当成一回事,可是她出去走动……刚还和我说起饮宴的事儿。就是我,想想别人会怎么看她,这心里也发憷。何况她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家!”

玉妈妈吓了一跳,连忙道:“夫人,您不是说,要禀过玉昌苏家,再说的吗?奴婢私以为这样也周全些。何况,少爷走了这一趟,消息送到了,也就……”

闻言,姜氏却苦笑,道:“你当真以为,泽儿会去苏家送信?”

玉妈妈僵住。然后,就想到许多可能性,越想,就越是心慌!

要知道,叶家本家那边……

姜氏低声道:“阳怡的性子,我是瞧出来了。♀她是个要强的,这事儿,怕还是她求着泽儿不让报信的。”

苏阳怡是苏家嫡女,从小就被捧在手心里的,万般呵护的。

可是苏老爷其人,虽一定是个好人,也是个有名的善人,骨子里却是个要强,又要面子的人。说起来,苏阳怡还是像了她父亲。

他们家,姜氏也不好说什么。就是苏阳怡这个嫡女,他们家虽然宠爱,却绝对不溺爱的。苏老爷和苏夫人,平生最喜欢听人家夸他们家的孩子正派,懂事。哪怕不是十分拔尖都不要紧,可是这人品,一定得让别人说道着好!

这样一来,苏阳怡的大哥苏阳梁,就养成了个刚正磊落的性子。可是事有利弊,女孩子家也这样做男孩子养着,骨子里那份要强就让她觉得这事儿实在难以启齿,是宁愿打落了牙和血吞,也绝对不让自己的父母蒙羞!

她知道,苏阳怡的心里,有怨愤……

最初的时候,她以为,苏阳怡被典过来,会就此一蹶不振的。可是没想到苏阳怡站起来比她想得更快更坚决。这固然让她欣慰,可是,这心里的疤,又岂是说好,就能好的?

苏阳怡在做样子。不然……她就是想着,要报复沈家。

这些事儿,都不足为外人道,尤其是姜氏和叶泽。

她只能自己默默地扛着,扛着……每日上工勤勉,不但是因为想要一个立足之地。更是因为,她心里苦闷,无法纾解,只能靠这样日复一日的勤勉来让自己不要多想。

想通了这一层,姜氏想到她还要出去参加饮宴,便整个儿要心疼得揪起来。♀

玉妈妈一时之间没想到事情这样复杂,半晌,她才道:“夫人,这……”

姜氏回过神,眼神便有些复杂,道:“不能由着他们的性子……我要亲自书信一封,送到苏州去。”

玉妈妈连忙道:“夫人万万不可。如今少爷就在苏杭一代。若是由您来送信,苏家知道了少爷在那边却没有亲自去一趟,怕是不周全!”

姜氏想了想,觉得也是。最终,她只能叹一声,道:“这件事儿,撇开不提。泽儿临走的时候,跟我说他想开个酒楼。我看他是盯上黄家的酒楼了。这阵子泽儿虽然不在,不过他一向未雨绸缪,该是留了暗手。”

“黄家……是那黄氏家的酒楼?”玉妈妈有些犹豫,道。

“就是他们家。玉娘你抽出人手,去查一查泽儿留下的暗线,然后咱们再想法子,推他一把手。”

玉妈妈斟酌道:“恐怕少爷并不大愿意……奴婢插手他的事情。”

是不愿意姜氏插手他和苏阳怡的事情吧!这个死小子。

姜氏抿了抿唇,道:“他做他的,我做我的。碍不着!他要是敢来质问我,就让他来罢。”

玉妈妈连忙道:“瞧您说的,少爷是您的亲骨肉,哪里就能来质问您呢?是奴婢多嘴了,您要帮少爷,少爷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还会多想。奴婢明儿就去把这件事布置周全。”

姜氏点点头,道:“好。”

“夫人早些睡吧,明儿还要去铺子里,忙那货源的事儿呢。”玉妈妈道。

姜氏答应了。

隔日一早,苏阳怡起身的时候,姜氏自然还在睡。她也没吵醒自己的婆母,收拾了一下,就出了门去。

下午的时候,姜氏来了铺子里,二话不说就召集了铺子里的管事,把货源的事情提了出来。

有人不冷不热地讽刺了两句,苏阳怡手快,如今货源都成了问题。

姜氏锐利的眼神扫了过去,道:“从来都只听说怕买不动,没有听说怕卖得太快的!阳怡坐镇在铺子里,就只管卖货!进货就是你们几个老东西的事儿!早没有未雨绸缪,还需得阳怡来操心,还把我从庙里叫了回来,现在倒还能说这风凉话!”

那管事立刻讪讪,不敢做声了。

不但他,其他人也大气不敢出。姜氏很少发脾气,总是笑呵呵的。可是她若是发了脾气,所有人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只怕比叶泽发怒……还更可怕些。

想来是听说了孙管事的事情,所以怒火中烧吧!

过了一会儿,赵管事才道:“这件事儿夫人也不必担心。少女乃女乃未雨绸缪,已经指了管库房的罗管事,和宋账房去进货,相信不日就该回来了。”

“那是两个年轻的,不分管这一块。阳怡都跟我说了,指了他们去,也就是先四处看看应个急!你们哪个是第一次出去进货,就能进出像样的来的,还能把这整个月的空子给补上的!”姜氏对赵管事也毫不客气。

赵管事张了张嘴,不说话了。

苏阳怡附身给姜氏奉了茶,轻声道:“娘,您别生气。这次的事儿,是儿媳妇初来乍到,没有考虑周全。”

姜氏接了茶,喝了一口,火气这才下去一些,她放缓了声音,道:“这次的事儿,有利有弊。现在叶记风头正盛,若是把货源补上来,便是大好的机会。诸位管事,都是铺子里的老人了,有什么好的主意没有?”

她又看了苏阳怡一眼,道:“就别什么都指望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了!若是她有这么能干,这铺子,也用不着这么多管事!”

虽然说的是苏阳怡,可是此言一出,在座的每个管事却都心中警铃大作!

他们意识到,如今姜氏在此,若是不让姜氏看到他们还是有用处的,这次怕是过不去了。

一时之间,连赵管事也不敢拿乔了,众人纷纷出起主意来。

有说是继续在附近进货填充货仓的,有说是走远一些到府城去瞧瞧的。还有的说做些什么小绣样,鞋子什么的,和帕子一块儿,卖一卖作为补充。

五花八门,什么主意都有。有几个,还真说到了点子上。

姜氏一一斟酌过,后道:“附近的布匹,就先不用去瞅了。赵管事你资历老,便去府城跑一趟,拿些好的回来充一充数。价钱虽说会贵一些,得利小,但是也比铺子空着强。绣样,绣鞋,还有帕子,要做,但毕竟是零碎玩意儿,做个添就行,这事儿还是阳怡亲自来跑。阳怡还有什么说的?”

苏阳怡四下看了看,斟酌着道:“娘,媳妇倒是觉得,府城可以多派几个人去。或者干脆分批,一批人走得远一些,多瞧瞧附近的货源才是。远的不提,就近,相公又还需得个把月才能回来……早些准备,以后遇上这样的事,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赵管事的脸色就变得有些难看。但是姜氏在跟前儿,他也不敢灯火说什么。

倒是姜氏,觉得她的想法好极了,不吝赞美,对众人道:“瞧瞧,这才叫做未雨绸缪!”

众人纷纷称赞了几句。主要是苏阳怡的想法显然让姜氏不那么生气了,众人都有躲过一劫的感觉。

主意定了,管事们纷纷离去,姜氏突然开口,把赵管事叫住了。

“老赵,你留下,我有几句话想跟你说。”姜氏道。

赵管事愣了愣,道:“夫人?”

又看看苏阳怡。

姜氏淡道:“阳怡你先出去罢,买些点心回来,娘肚子饿了。”

苏阳怡也没有拒绝,站起来答应了一声,毕恭毕敬地向姜氏行了个礼,就出去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典妻最新章节 | 典妻全文阅读 | 典妻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