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 第四十一章

作者 : 张振鹏

建议四:及时强化孩子对自己的认可

父母要想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激励的力量,首先要对他所做的事情给予赏识,再提醒他从内心认可自己。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鼓励孩子记录下自己的成就,用事实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能,帮助孩子树立起信心。当然,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在自己行为良好或全力以赴追求成功的时候,给自己写封信,在信里描述自己的良好行为,并加以赞赏。需要注意的是,在鼓励孩子自我激励时,要引导孩子使用正面的语言,如“我一定会成功”,而不要说“我不可能失败”。

孩子放学回来了,妈妈高兴地迎上去:“宝宝,回来了!来让妈妈看看,今天一定很开心是不是?”

“对呀!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大扫除了。”孩子兴奋地说。

“是吗!那你们的教室一定打扫的很干净了吧?”妈妈问。

“当然,地上一个纸屑都没有,连窗户的玻璃都特别明亮。”孩子高兴地描述道。

“哦?你今天这么勤劳,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高兴吧!”

孩子开心地笑了起来……

戒掉孩子依赖外部赏识的方法是在对孩子的表扬中改变代词,把“我”变成“你”,把“我”(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变成“你”(孩子)对孩子自己的表扬,这样更多地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他会因此而获得一种成就感,并从自己良好的行为中获得了自信。

金玉良言

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缺乏保护都是有害的,当孩子遇到阻力时,要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好主意和正确的行为要受到表扬,并鼓励孩子自我表扬。这是让孩子从“被激励”转化为“自我激励”的有效方法,自我激励是让孩子产生自信的源动力。只有让他学会在人生的路途中不断地激励自己,他才会拥有坚韧的毅力,从而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超越自我:孩子超越自己就是快速迈向成功

战胜自己的心灵要比攻占一座城市还要伟大。

——(美国)戴尔·卡耐基

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英国)罗·勃朗宁

9岁的林浩是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2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后,林浩经过努力终于爬出废墟。但他还有数十名同学们被埋在废墟下面。小林浩并没有惊慌逃离,而是再次展开救援,并最终将两名同学背出废墟,他在救援过程中头部和上身多处受伤。

在记者采访时,林浩说:“我背得动他们,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的伤。”林浩那稚女敕的童音、超越年龄的乐观与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几乎感染了每一个中国人。

林浩被评为抗震救灾优秀少年。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上,当旗手姚明的身旁走着领一位小“旗手”——林浩亮相时,感动了世界。

众多的网友对此评论说,我们需要林浩这样一种自强不息、困难面前从容面对和超越自我的精神。

在孩子遇到困难与失败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发挥最大潜力,从容应对战胜困难。不一定每个孩子都去做小英雄,榜样只是激励孩子学习的参考,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成功坐标。成功的坐标应该是自己,只有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产生新的飞跃。

每个人都需要具有超越自我的勇气和能力,孩子也不例外,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学会超越自我,这样他才不会固守着已取得的成绩停滞不前,他才能跳出自我的限制。

父母要告诉孩子,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超越别人不一定能超越自我,超越自我却会成为真正的胜者!

培养建议

建议一:教孩子认清自己是谁

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脆弱的心。”孩子在生活中往往需要有人了解和支持,那么谁的了解和支持对孩子是最重要的呢?其实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自我认可才是人精神能源的真正动力,让孩子准确、恰当地认识自我,他才能去超越自我。

很多人都听过《丑小鸭》的故事。

鸭妈妈生了5只鸭宝宝,其中4只是小黄鸭,而有一只是毛绒绒的大白脑袋,叫声也与另4只不一样。鸭妈妈一家都不喜欢这只和自己不一样的丑小鸭,连树上的小鸟都排斥它。它们都对丑小鸭说:“走开!丑家伙!”

丑小鸭心里非常难过,它只能在冬天寒冷的湖面上练习游泳,以使自己不被冻僵。当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花儿都开了。丑小鸭想:“花儿这么美丽,而我却这样丑陋。”它自卑地低下了头,却在水面上看到自己美丽的倒影,洁白的羽毛端庄的体态,原来它是一只白天鹅。它试着挥动翅膀,竟和其他天鹅一起飞向了蓝天。

如果丑小鸭没有在湖水中看见自己的倒影,它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是只可以飞向蓝天的美丽天鹅。父母只有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才能让他学会适时地发挥所长,而只有让他认识自己的缺点,他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完善,进而去超越自我。

建议二:不要让孩子为自己设限

自我设限就是以自己现有的经验和认知,主观地判断一件事物或得出一个结论,其目的是自我保护,但这是成功的最大障碍。父母要防止孩子自我设限,不要让思想的藩篱阻碍了孩子潜力的发挥。一个人如果不自我设限,他的人力量是无限的,他能向自己的极限挑战,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所以,父母也不让孩子自我设限,这样他才能不断地自我超越,一步步走向成功。

1920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女孩出生了,她是个私生子,妈妈给她取名叫芳娜。

由于她的身世人们都对她投来鄙视而冰冷的目光,小伙伴们嘲笑她,说她是没有爸爸的孩子。她因此而远离人群,变得懦弱和自闭。

13岁那年,她在教堂听牧师讲课,听完课正要离开时牧师温和地问她:“你是谁家的孩子?”

这是她十多年来最怕听到的话,她不知所措,眼里噙满了委屈的泪水……

牧师是个好人,见到此景脸上立刻浮起慈祥的笑容:“噢——我已经知道你是谁家的孩子了,你是上帝的孩子。这里所有的人和你一样,都是上帝的孩子!不论你过去怎样,那都已经过去了。只要你调整心态、明确目标,乐观积极地去行动,那么成功的就是你。”

压抑在芳娜心灵上的陈年冰雪被牧师的博爱瞬间融化,她终于抑制不住,眼泪夺眶而出。从此她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0岁那年,她当选美国田纳西州州长;卸任后,弃政从商,成为世界500知名企业之一的公司总裁;67岁时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攀越巅峰》,在书的扉页上写下这样一句话:“过去不等于未来。”

过去的经历,不足以成为现在行为的界限,就如牧师说的:“过去不等于未来。”只有让孩子学会不断地突破自我局限,才能使他激发自己的潜能,展现更好的自我。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