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 第五十五章

作者 : 张振鹏

建议四:用德育漫画教育孩子

漫画生动形象,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用漫画来教育孩子遵守公德,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市面上关于社会公德的漫画很多,父母可以搜集一些给孩子欣赏,让他在哈哈大笑中对不遵守公德的行为产生厌恶感,从而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父母也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身边看到的与社会公德有关的行为画漫画。孩子可能画得不好,但却能加深他对这些行为的印象,让他反思,从而拥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心。

建议五:及时纠正孩子学到的不良行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人不遵守社会公德。这时,就算父母在家里把孩子教得很好,他也难免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做出不遵守公德的行为。

6岁的露露和妈妈去旅游景点游玩,露露拿着吃过的香蕉皮始终找不到垃圾桶,看到前面的一位叔叔随手将饼干袋扔在了路边,她也照着做了。妈妈看到后立刻将香蕉皮捡了起来,并对露露说:“妈妈不是和你说过这样做不对吗?”露露反驳道:“可是叔叔也那样扔的啊!”

妈妈耐心地对露露说:“叔叔那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去把他扔的垃圾捡起来,你看,妈妈不就把你扔的垃圾捡起来了?”于是,露露去把垃圾捡了起来,妈妈表扬了她,和她一起找到垃圾桶,把垃圾丢了进去。

父母要为孩子“把好关”,一旦注意到孩子学习了不遵守公德的行为,要及时纠正。但是要注意,不能强制或者呵斥孩子,而要耐心引导他。如果孩子做出了遵守公德的行为,父母也要及时鼓励他。

建议六:善于用荣誉感激发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都比较强,曾经有一个小学1年级的老师做过这样的规定:连续1周遵守纪律可以得到1块橡皮,而4块橡皮可以兑换一颗象征“纪律之星”的五角星。这时,有些孩子因为手中只有3块橡皮而不开心。父母可能会想:“五角星有什么用,还是橡皮实在。”可是在孩子心目中,荣誉就是如此的重要。

所以,要让孩子学会遵守公德,父母可以用荣誉感来激励孩子。让孩子明白,遵守公德是好孩子必须做到的。而在前面苏爽的故事中,妈妈也是用荣誉感来激励苏爽给老人让座的。

金玉良言

一个社会的经济越发达,对公民的素质要求就越高。♀而公德意识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养。一个没有公德心的人,即使他其他方面很优秀,也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父母在孩子小时候让他形成公德意识,培养他遵守公德的品德,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着深远影响。

遵守秩序:井然有序的生活需要孩子创造

万事离不开方法,世界离不开秩序。

——(英国)斯威夫特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中国)孟子

学校组织春游。虽然老师再三强调要注意遵守秩序,可是孩子们上车的时候还是挤来挤去,一个体弱的小姑娘甚至被挤哭了。老师后来在车上严肃强调了纪律性,要孩子们遵守秩序。可是一个多小时后,在目的地下车时,孩子们还是挤成一团,有个孩子的背包被挤开了,食品掉了一地,而其他孩子则不管不顾,直接从食品上踩了过去。

老师看直接教育不管用,于是想了个办法。他组织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小猪过河”。游戏的背景是:小猪在躲避狼的追赶,跑到了一座桥边;游戏的挑战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如何让尽可能多的孩子顺利“过河”。最后,没有成功过河的孩子将接受游戏中的惩罚——唱歌或表演节目。

老师将孩子分作两组:一组自己亲自指挥,另一组则让孩子自由发挥。“河”是架在两块砖头上的一条木板,时间则限定1分钟。结果,最后老师指挥的那一组全部顺利过河,而孩子们自由发挥的那一组由于争抢过河次序耽误了时间,剩下了很多人。

老师让被留在“河”这边的孩子说感想,孩子们纷纷说道:“要是一开始就遵守秩序,不争抢,我们也能过去。”老师借机启发道:“这只是一个游戏,过不去河也没什么,可是如果是真正的紧急情况,比如火灾、地震等突发**件,不遵守秩序就很可能有生命危险。看到你们早上在校车上抢上抢下,我真替你们担心。”

一个孩子说道:“是啊,就是校车抢上抢下也很危险,小云都被挤哭了。”其他的孩子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等到回去的时候,孩子们都排队上车,没有人抢来抢去了。

就像故事中的那个游戏所点明的一样,遵守秩序能让每个人受益,而无序行动看似能让人有抢先的机会,却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面对不听劝告的孩子,老师用了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亲身体验了遵守秩序的好处和不遵守秩序的坏处,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社会生活中,秩序无处不在:过马路要遵守交通秩序,去银行取钱需要排队,去上学要遵守纪律……只有每个人都遵守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社会生活才会井然有序,每个人才能过上一种安定有序的生活。

不但社会生活需要秩序,个人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不遵守个人生活中的秩序,就会出现如下后果:家里乱糟糟,做事情慌乱不堪,工作时丢三落四,由于饮食无规律导致健康出现问题,等等。一个人在这样的生活中怎么可能会快乐?

所以,父母培养孩子遵守秩序的品德,不但能让孩子在生活中和别人和谐共处,而且也能让他的生活井井有条,办事有条不紊。内在的秩序感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培养建议

建议一:给孩子一个整齐有序的环境

要让孩子学会遵守秩序,父母首先要注意加强孩子的秩序感。父母要做到家中的环境整洁、有序,这样孩子在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秩序感。当孩子乱拿乱放东西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说:“把东西放回原来的位置。”如果家里本来就很乱,东西根本没有固定的位置,那么孩子就很难学会“物归原处”。

所以父母需要注意:第一,家里的所有的物品都“有定位”,孩子的玩具也放在固定的位置。第二,教导孩子,用完东西要放回原来的地方;第三,家庭生活有规律,如:吃饭、洗澡、休息等尽量安排在固定的时间;第四,让孩子在公共场所使用完东西后也要物归原处。

孩子生活在一个整齐有序的环境中,他就会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对秩序感也就能自然地接受,在环境的熏陶下渐渐培养出遵守秩序的品德。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