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 第五十一章

作者 : 张振鹏

建议四:用责任激发孩子的勇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喜欢照顾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扮演大人的角色。♀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在照顾别人时,就是胆怯的孩子也会变得很有勇气。

8岁的马月十分胆小,被别的孩子欺负也不敢反抗,经常哭着跑回家,妈妈教育他要勇敢点,可是却不管用。后来马月的表妹安安因为父母工作忙借住在马月家。妈妈对马月说:“你是哥哥,要懂得照顾妹妹,保护好她。”

妈妈当时只是怕儿子欺负安安,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一次她买菜回来,看到不远处,马月和几个孩子正在争执,本来胆小懦弱的马月将安安护在身后,丝毫没有退缩。

要激发孩子的勇气,除了让孩子去照顾弟弟妹妹,父母有时也可以展现出柔弱的一面,表现得非常需要孩子照顾,让孩子逐渐承担一些责任,这样孩子会变得勇敢起来。

建议五:教孩子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技能

孩子会感到恐惧,很多时候是因为面对陌生的情况不知如何应对。针对这一点,父母可以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让孩子做到“有备而战”,自然孩子的恐惧就会消失无踪了。

比如,父母教孩子一些野外宿营的知识,孩子在野外宿营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孩子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技能,在面对陌生情况时心中有数,胆量自然也会大起来。

父母在教孩子知识技能时,也要让他知道获取这些知识的手段,这样当他面对未知情况时能自己搜集信息,作出判断,勇敢地去面对,而不至于手足无措。

建议六: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孩子的经验有限,对勇敢的认识也会有偏差。有些孩子认为“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就是勇敢”,为了向小伙伴证实自己的勇敢,而做出像“捅马蜂窝”这样的傻事。

10岁的乐乐参加了班级拔河比赛,他所在的3班输给了4班。乐乐在几个同伴的怂恿下,去4班大闹了一场,把几个4班同学的书都丢到了窗外,还把一个同学的眼镜给砸碎了。在几个同伴赞赏的眼神中乐乐回到了教室,接下来便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爸爸知道这件事后,给乐乐讲了一个故事:“两个摔跤手比赛,其中一个落败了。但是落败的这个人不甘心,找到另外一个摔跤手的家人,把他们打了一顿。你觉得这个摔跤手勇敢吗?”乐乐低下了头。爸爸继续说:“真正的勇敢不是在失败后找对方报复,而是面对失败,继续努力,争取下次战胜对方。”乐乐点点头,第二天,他去向4班的同学道歉了。

对孩子来说,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能得到同伴的赞赏。父母如果不注意引导孩子,孩子很可能把打破学校或父母的规范当做勇敢,出现逃课、抽烟、打架等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勇敢不是鲁莽,不是逞能,更不是做违法犯罪的事。

金玉良言

生活中充满了困难、风险与未知,如果孩子不够勇敢,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就会畏缩不前,很难有所成就。另外,如果孩子不够勇敢,也很难面对失败,甚至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在自欺欺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勇敢的品质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

持之以恒:给孩子的成功提供一分助力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中国)荀子

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

——(美国)约翰逊

7岁的白晓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妈妈给她报了培训班学钢琴。白晓一开始很好奇,学得很快,可是过了不长时间就松懈了下来,开始心不在焉。

妈妈发现白晓状态不对,就问她:“你不是很喜欢弹钢琴吗?”白晓回答:“我以前喜欢弹钢琴,是因为想成为钢琴家。可是现在老师每天教的都是基本的谱子,我学了以后才知道弹钢琴和我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

妈妈听后对她说:“还记得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吗?基本功不练好,怎么能创作伟大的作品呢?”白晓说:“我知道,可是那样也太没意思了。”妈妈听后很想斥责她,可是终究忍住了,什么也没有说。

第二天早上,白晓忽然听到了钢琴声,原来妈妈正在琴房弹练习曲。在白晓听来,妈妈有些笨拙,一个很简单的谱子弹得七零八落。她问妈妈:“这曲子是很无聊吧?”妈妈笑着说道:“怎么会,我每次敲击琴键都会有乐声,弹得连贯就会成为一首曲子,多有意思啊!”

白晓愣住了。妈妈叫她:“你过来试试。”白晓开始弹了起来,以往她光注意自己弹得对不对,这次她开始注意到手指敲击在琴键上的感觉,钢琴发出的声音,听着那一连串的音符就这样从指尖流泻而出,她有些惊呆了。

从此,白晓再也没抱怨弹钢琴枯燥,每天从培训班回来还要自己在琴房里练习钢琴,就这样一直坚持学了下去。

孩子坚持不下去往往是因为觉得所做的事情枯燥乏味。白晓的妈妈相当聪明,当讲道理不管用时,她便改变了方式,带孩子去探索弹钢琴本身的乐趣。对于孩子来说,只有找到事情本身的乐趣所在,才能真正地做到持之以恒。

孩子的想法很纯粹,父母常听到孩子说:“我要成为一个将军!”“我要成为舞蹈家!”“我要做歌唱家!”……可是他却很难将日复一日的训练坚持下去。他开始抱怨“好枯燥”“真没意思”……这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的注意力从远大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上转移,让孩子去探索训练本身的乐趣。

就像达·芬奇画鸡蛋,最初感到厌烦是因为一直在画一个鸡蛋,而在老师的指引下,他才明白,原来画出来的每个鸡蛋都是不相同的,于是他开始关注正在做的事情本身,正是对这些细微差别的关注,才让训练不再枯燥。

那么,面对可爱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在生活中训练他做到持之以恒地做事呢?

培养建议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