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 第三十三章

作者 : 张振鹏

建议四:孩子要“独生群养”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被长辈宠爱,所以自我意识较强,遇事往往先想到自己。♀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由于缺乏和同龄人相处的机会,自然也会缺乏与人分享、协作的经验,但是一个自私狭隘、不会合作的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所以,父母要多给孩子与他人相处的机会。

8岁的甜甜和月月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周末她们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同一小区9岁的冉冉家过周末。吃饭时,3个孩子分到了3种不同的糕点,他们经过商议,决定把盘子里的糕点切成小块,先给宝宝的爷爷、女乃女乃品尝,然后再互相交换着吃。看到3个孩子知道先孝敬老人,再主动与人分享,他们的父母都特别高兴。

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们就能互帮互助、互相学习,遇事一起讨论,逐渐改掉独生子女自私的毛病。这种“独生群养”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发挥集体的力量,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让他不过分关注自我,学会综合大家的意见。不过,一旦发现某个孩子身上有较严重的缺点或错误,父母也应该及时纠正,以防传染给其他孩子。

金玉良言

一个享受真爱、懂得爱别人的孩子是不会自私的,而自私的孩子经过父母的耐心引导也会慢慢摒弃以自我中心的坏毛病,从而学会关爱他人。♀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社会不需要自私的人,因为只有不自私的人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才能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爱心满怀:把仁爱的种子播在孩子心里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中国)孟子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英国)莎士比亚

赵清今年上初中1年级,是个热心肠的孩子。

一天放学回到家,赵清就兴奋地说:“妈妈,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在公交车上,我看见一个小偷正把手伸向一位阿姨的挎包,我当时就在那位阿姨的侧面,看得一清二楚。于是,我拼命向那位阿姨使眼色,暗示那位阿姨。最终,那个阿姨明白了我的意思,一下用手把包捂住了。那个小偷瞬间把手缩了回去,最终没得逞。”说完,赵清露出得意的神情继续说:“妈妈,我是不是智勇双全?”

可是,妈妈不但没有表扬女儿,而是狠狠地说道:“还智勇双全呢?没准哪天就被小偷围攻了。以后这种闲事少管啊!”赵清辩驳道:“妈妈,我也不傻,我又没有大声嚷嚷有小偷,而是暗自里提醒了那个阿姨而已,放心,这种事情我有分寸的。”

妈妈更严肃了,说:“那也不行,你一个小姑娘,万一出事怎么办啊?再加上车上那么多人都不管,怎么就你这么热心啊?”

其实,生活中就是应该多一些像赵清这样有爱心的人,违法乱纪的人才不敢这么嚣张,社会也才能多一些安定与和谐。而赵清的见义勇为不仅没有得到妈妈的肯定,反而被妈**评了一顿,使得赵清不仅不理解妈妈的冷漠,更远离了妈妈的教育。

其实,妈妈完全可以先肯定赵清的爱心行为,然后告诉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鼓励孩子爱心助人的同时,又不会伤害到自己。

爱是什么?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而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爱心表现为毫无保留的奉献,每个人都需要爱,同时每个人又都可以奉献爱。如果大家都拥有一颗爱心,那么所有人都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份温暖、一份惊喜、一份和谐。

而现在的很多孩子自私、冷漠、缺乏爱心,不懂得回报。有的父母反映:“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爱心。”这可能是大多数独生子女的通病,如果这种性格长期保持下去,不要说孩子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更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使他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从小具备爱心,懂得关爱他人。

培养建议

建议一:在生活中给孩子树立爱心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受父母影响最大,如果想要孩子养成某个习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孩子言传身教,如父母给灾区捐款捐物,义务献血,捐助西部母亲水窖工程等,孩子自然会受到父母的影响。

所以,父母在平时要注意给孩子树立榜样,多多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孩子。

建议二: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

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价值;而一个孩子,在被父母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的伟大。

张同今年上小学3年级,一天在品德课上,老师教育孩子们要感恩父母,并留了一份家庭作业,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父母献爱心。

放学后,张同迫不及待地要在爸爸妈妈面前表现一番。爸爸下班回来了,张同马上从房间里跑出来,对爸爸说:“爸,我来帮你拿包。”爸爸却冷冰冰地说:“去,去,去,写作业去!别趁机跑出来玩儿啊!”

张同有点沮丧,于是跑到厨房,对妈妈说:“妈,我帮你干点什么?择菜?”妈妈说:“儿子,这里不用你,写作业去吧!把你的成绩提高了才是大事。”

像张同这样的故事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往往孩子心中刚刚萌发的爱心就这样被父母给回绝了。渐渐地,孩子明白,在父母眼里,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考高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考高分,有些孩子面对父母很高的期望,自己又没有能力达到,渐渐地,他就会变得心灰意冷、玩世不恭,不再关心父母,更不会关心他人了。

聪明的父母要适当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儿,给孩子表现爱心的机会。比如,和孩子一起过马路,一定要让孩子拉着自己的手,让孩子保护自己;孩子积极为分担家务时,父母也要及时表扬孩子。总之,父母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在生活中表达出对父母的关爱。

建议三:给孩子养植物、动物的机会

调查表明,幼年曾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相反,从小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冷漠。所以,当孩子有养小动物或植物的想法时,父母应尽可能支持他,并对他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孩子亲手去照顾,培养他的爱心。

段川今年8岁,最近家里养了只小狗叫贝贝。他喜欢训练贝贝用两条腿站立,一般他会拉着它的两只前脚往前走。有时,贝贝不听话了,段川还拍打它,严厉地说:“快点儿,怎么这么不听话。”妈妈看到儿子的行为,感叹儿子对小动物没有怜悯心。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