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说的10句话 第四章

作者 : 张振鹏

几年前,一所大学校园的公告栏上贴出了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给他的大学儿子的信。♀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儿子: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虽然,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里出的唯一一个大学生之后,心里已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了。从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学报到,到挂蚊帐缝被子买饭菜票甚至教你挤牙膏,这一切,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你甚至感觉你这个不争气的老爸给你这位争气的大学生儿子服务,是一件特沾光特荣耀的事。

的确,你考上大学,你爸妈确实为你骄傲。虽然现今的大学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但这毕竟是你爸妈几十年的梦想。我们那阵,上大学不是凭本事考的,要看手上的茧子和出身成分,有些人还要用贞操和人格去换。这也就是我们以你为荣的原因。然而,你的骄傲却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3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你说你学习很忙,没时间写信,但同院里你高中时代的女同学,却能收到你洋洋洒洒几十页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从收发室门口过,我和你妈看着你熟悉的字,却不能认领。那种痛苦是咋样的,你知道吗?

后来,随着你读二年级,这种痛苦煎熬逐渐少了,据你那位高中同学说,是因为你谈恋爱了。其实,她不说我们也知道,从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们能感受到,言辞之急迫、语调之恳切,让人感觉你今后毕业大可以去当个优秀的讨债人。

当时,正值你妈下岗,而你爸微薄的工资,显然不够你出入卡拉ok酒吧餐厅。在这样的状况下,你不仅没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来了一封长信,大谈别人的老爸老妈如何大方。你给我和你妈心上戳了重重一刀,还撒了一把盐。最令我伤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这之前,我在报纸上已看到这种事情。没想你也同时看到这则新闻,一时间相见恨晚,及时娴熟地运用这一招,来对付生你养你爱你疼你的父亲母亲。虽然,得知真相后我并没发作,但从开学到今天,两个月里,我一想到这事就痛苦,就失眠。这已经成为一种心病,病根就是你——我亲手抚养大却又倍感陌生的大学生儿子。不知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

一位辛酸的父亲

这位父亲的信,也在一个方面说明今天的孩子感恩父母的意识缺失。想想看,哪一位父母养育孩子不是含辛茹苦,如果孩子对父母的养育知恩都不能正视,都不知道感恩,将来还指望他能有什么良知和责任感呢?

父母的话

孩子,一位哲人曾说:“有一种爱,是我们在人生之路上的明灯。这种爱就是深厚的父母之爱,这种感情就是浓浓的爱子之情。是父母创造了我们的生命,缔造了我们的灵魂,也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所以,要学会体谅父母的辛苦,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和劳动成果。自然界的动物中,乌鸦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德,动物们也知道父母的辛劳,也会报答父母,何况是自称“最高等的动物”的人,何况是新时代的孩子呢?相信,你会明白这些的。

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法国)莫泊桑

世界上的情感很多,爱也很多,但只有一种爱的付出是本能的、心甘情愿而不求回报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最执着、最真诚、最持久,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最强。父母的爱如涓涓细流,无时无处不滋润着孩子的成长……

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让家庭和睦,幸福温馨。有关调查表明,三代同堂的家庭,如果中间一代人孝敬长辈,那孩子一代就会懂得孝敬父母、祖辈。这样,家庭中不仅长幼有序,而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就会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对每一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这个字一直得到很高的重视,如“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首孝悌,次谨信”……这充分说明了“孝”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当年,朱自清看到自己父亲的背影时再也抑制不住眼眶中的泪水,潸然泪下;朱德心中不停地叨念着母亲的深恩,后悔自己没能在堂前侍奉;老舍一句“悔啊!”也说出了内心里对父母的一片愧疚之情。这都是对父母孝心的表现。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父母的身体健康,作为儿女的应该时刻挂念在心。但是,根据一些数据显示,现实的情况却不容我们乐观。在北京某中学,有专家做了一份调查。调查显示:有近50%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父母应该说的10句话最新章节 | 父母应该说的10句话全文阅读 | 父母应该说的10句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