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 第二十八章

作者 : 程亮

可是,求学、升职、购房、享受生活……总有太多的理由,让我们无法决定去当一个母亲,或者这样说:没有一个更好的理由让女人们欣然决定当一位妈妈,

生个孩子,招谁了,惹谁了?

生育会影响工作吗?针对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有高达57%的职场女性会认为生育“绝对会影响工作”。♀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对于生育,这些职场女性普遍预感,一个可能是必定要摔倒的职场跟头正在前方等待自己。也难怪!当那些职场男像跨栏选手一样撞向终点线的时候,女选手们会如此不谨慎的把机会拱手相让吗?

毫无疑问,在一切让职场女性“不敢”要孩子的因素里,职场竞争的压力是无法忽略的一条,在一项对1000多名职场女性的调査中,存30.35%认为职场压力和生育矛盾最大;在另一项有1300名妈妈参加的调査中,有77.27%的人表示“自己重返工作有一定困难”。“隐性失业”、“不进则退”,这很让职场女性担心!作为职场女性,生孩子之前,你首先应该做好1000页的策划案,如果你恰巧在一个重要位罝,你更需要提前准备。我们有理由相信,假设“孙悟空”被“唐僧”解雇的话,无疑八戒会是“大弟子”的第一人选。

这里有一则例子:

晓芸就职于某大型公司,她28岁怀孕,5个月后她被迫回家休息,生完孩子4个月,她回到单位,发现一个和她同时进单位,且能力并不比她强的同事己经成为了地的领导,而她几乎需要从头做起。

“在知道这件事情的一瞬间,我发现自己这么早要孩子恐怕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晓芸说。

要工作还是要生活?

我不想长大!

前面我们知道,在选择为了什么可以使职场女性放弃生孩子的原因中,最多的一条是“其它原因”(31.23%),这是个有趣的现象,紧接着,有63.85%的女性表示,她们“害怕”生育。♀有点奇怪的是,除了经济以及升迁之外,还有什么让她们害怕的?

如今已经是某集团ceo的素娴,在读书时曾固执的认为“没有孩子的女人是不完美的。”但在多年的打拼后还是决定做“丁克”。她的观点是:“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为什么还要带一个孩子来受罪?”

对于素娴的这种心态,某心理咨询中心一位资深咨询师分析说:“她认为这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却没有发现,其实是自己母亲‘生孩子有什么意思’的说法对自己的影响有多么深。害怕和拒绝生孩子,其实总是和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关,例如不快乐的童年,冷淡的父母等等。她觉得自己无法爱孩子,觉得孩子不会幸福。但事实上——她不接受一个孩子,其实是不接受自己。”

一位资深咨询师提到:“对于很多职场女性来说,不愿生育,除了童年阴影之外,不愿意长大也是职场女性的一种普遍心理特征。现代都市女性的生活观念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生活内容丰富、观念开放、重视自我,因此,很多女性选择首先满足自己的愿望,去学习,去玩,去旅游,而不愿意为孩子放弃自由的生活方式。很多职场女性心理成熟期比较晚,觉得自己还需要别人的照顾呵护,她们不想生孩子是因为不想长大,就像童话里那个永远是孩子的彼得·潘。”

看看这43%

前面,我们知道,有57%的职场女性认为生育会影响自己的工作,但我们也要看到,还是有43%的女性认为,生孩子对自己的工作一般没有什么影响,甚至有8,8%有过生子经历的人认为:当母亲促进了自己的事业发展!

盛美生完孩子后曾经遭遇过隐性失业,不过,她现在已经提升到一个重要的职位。“的确,生完孩子后我需要调整一段时间,但情况并不是那么糟糕。♀”

晓芸现在也有了自己的网站,她说:“我后来慢慢觉得,生完孩子之后我才真的成熟了,在工作的时候,做职业规划的时候,远比从前更理性。”

还有一些女性为了工作而选择早点生孩子。在北京某大学担任讲师的小婧就算了这样一笔账:“生孩子大概要影响一年的工作,那么我为什么不在25岁,一年挣5万的时候做这件事情呢?等到30岁我一年可以挣10万了,损失不是更大吗?”

你还坚持决定要“丁克”吗?作为一个女人,你的天性被明确的数据证明着:你很有可能因为今天的决定后悔。因为一项临床统计表明:35?40岁之后,女性的生育能力将明显下降,胎儿畸形率则会明显上升,生育风险也会明显加大。

职场物语

“生孩子是女人第一也是最后一项天职!”尼采没有说错

如何重新爱自己的父母?

职场三十的人,在外面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说话和处理事情老到、稳重,但一回到家里,容忍、谦逊和克制就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常常莫明其妙地为某点小事就和父母争得面红耳赤。于是你一面被“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伤怀感动着,一面找各种借口逃避周末回家看望父母,只怕被他们逮住又教训一通……职场三十,在你这个年龄段要提醒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和父母,想想该以一个怎样的心态与父母保持良好的关系。

那么,职场三十的你,应如何爱自己的父母呢?

给父母依靠的感觉

职场三十的人,应该把在职场中的自信带回到家里。让孤独的、缺乏成就感的父母(尤其是父亲〉,感觉到一种强大的依靠。

作为儿子或是女儿的你,在家中,可以多和父母聊一聊工作上的事情,不用刻意隐瞒工作中的不快,只要保持乐观、胸有成竹的态度就足够,这样会让父母从你自信的态度中对你放心,相信你能处理好一切。

变接受为给予

职场三十,在这个时期,父母和你的亲子关系由抚养照顾变成平等和相互尊重。因此,作为儿女的你,不能总想着要向父母“索取”爱,要父母理解你,包容你,而是要时时刻刻想着怎么把自己的爱“给予”父母,那么,你应该怎么把自己的爱给予自己的父母呢?

其实,把自己的爱给予父母很简单,你可以:

在说话时多看看父母的眼睛;

下班回家时多抱抱父亲母亲;

不论他们谈论什么,都要用认真的眼神从头到尾地听完;

时不时地还要与他们探讨生活上、人际关系上遇到的心理问题,给他们心理上的满足感。

不要小看以上这些生活的细节,它往往能够真切地让父母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当然,你也可以用其它方式表达你对父母的爱,不一而足。

用耐心和微笑感染父母

耐心和微笑,是化解任何人际关系隔阂的良方。

如果你和父母发生的争执。在争执即将爆发的时候,如果你首先能做到耐心与微笑,不和父母针尖对麦芒地说话,爱你的父母会明显地感觉到你的努力,会被你的努力所感化,从而也改变他们总是居高临下的态度,而你也会成为孩子的榜样。

作为儿女,你无论多忙,最好是每周末都要尽量陪父母呆上至少半天,或者跟他们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去玩玩小区里的健身器,散散步,每年组织一次全家人的集体旅行。你会发现久违的亲情再次温暖了整个家。

职场物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把我们养育大,我们就应该用一辈子来报答。

要不要走自主创业之路?

甲:老同学,好久不见,你现在年薪多少?

乙:300万。

甲:那一个月有近30万哦?

乙:是的,这是基本工资。

甲:不错嘛,做什么的?

乙:做梦的……

与职场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相比,阅历、经验更加丰富,性格也更趋成熟,也许你已经成家——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是你的那一半。无论是迫于生活压力或是基于生活的动力,还是来自于职业成熟度提供了条件——资金的支持,心理承受力等,你都己经处于开创自己事业的“风口浪尖”。是时候搏一把,努力一把了!为了你以后的人生。

继续就业还是自主创业?

继续就业还是自主创业,对于职场三十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你人生的一个大课题。

20岁的你,可以四处游荡,伸手向父母要钱花。但当你到了30多岁还没有像样的职业,或者在职场毫无建树时,你不觉得惭愧吗?!!有人这样总结了职场三十的人的就业烦恼:职业定位紊乱、职业转型迷茫、跳槽不理性、盲目择业、盲目考证。也许目前你正处在这样的烦恼中,那么这时的你,是继续在单位就业,还是选择自主创业,打出一片天地呢?

自主创业打破“玻璃火花板”

在本书第一部分的内容中,我们知道,职场三十的人有着种种的职业及人生困惑,遭遇职场“瓶颈期”。如果你能够找到症结所在并突破过去,那么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玻璃天花板”:若是无法找到提升的通道。“玻璃天花板”就会变成“水泥天花板”而封死了自己的出路,从而导致自己今后的职业之路越发的艰难。

另一方面,职场三十的人,大多度过最艰苦的职场熟悉期,跨过了择业初期的茫然无措,经验与技能逐渐丰富之后,进入职业生涯上的黄金时期。许多人升上了企业的中层职位或者担任企业骨干的角色。这时候,没有刚毕业时那种物质匮乏、甚至生存威胁,腰包越来越鼓。于是,他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人生梦想的自我实现,希望更多的挑战、突破,来达到自我价值的体现!

基于以上情形,无疑,继续就业不可能使你有太大的发展。那么,你就选择自主创业吧!它会成为你职业及人生突破的一条“光明之路”。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最新章节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全文阅读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