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生活 第一章

作者 : 陈染

有一句话说,年龄愈大就愈能懂得灰色的价值。♀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这里,当然不是指衣着等外在的颜色,而更多是指人的思想方法之类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基调。

用颜色来阐释生命的色调纯粹是感觉化的比拟,而不是科学的界定。

我20多岁时喜欢黑色,那种绝然的黑色。那时,正是偏执叛逆又多愁善感的年龄,一棵冷冬里荒凉的秃树,也会使我感怀神伤,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死亡的气息。它是一株树,但它又不是一株树,它和我们的生命有着息息相关的蓬勃与陨落、生机与凋敝的联系。同样,有时走着走着路,忽然遇到一截此路不通的幽径,也会使人感到人生到处都可能遭逢屏障,遇到埋伏着的陷阱,存在着让你走不通的死胡同。还有时候,我们和一个貌似有知识的熟人说话,我们述说了一个想法,然后他或她便附之以拼命的点头,并接过话茬表示理解,还按捺不住地深入阐发我们的意图,可糟糕的是,他理解的和表达的与我们的意图完全相反,这种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荒唐无比,甚至会扩展到普遍的人际关系,觉得这种泛泛的人际间的纽带简直就是一根多余的枷锁。

那个年龄,我头脑里的颜色是黑色的。黑色是一种冷,一种排斥,一种绝对;黑色甚至是否定,是拒绝,是抗议;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同流、不睦群、不妥协以及愤世嫉俗的反骨和叛逆。黑是怀疑论者的眼神,是——我不相信,是没有退路的脚步,是对世界的敌视,是敢于伸向死亡的手臂。说到底,黑,是青春的颜色!

走过了青春,便再也没有权利执迷于绝对的黑色了。

现在,灰色成了我喜欢的一种生命颜色。

灰比黑隐蔽一些,内敛一些,朦胧一些,低调一些,不像黑色那么硬,那么鲜明刺眼。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私人生活最新章节 | 私人生活全文阅读 | 私人生活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