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 第五十二章

作者 : 沐岩

赵群说:

“好,我们会安排,进一步加大力度。♀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

“嗯。”

孙琦真点点头,然后问周和平对李志国的情况是否还有什么想说的,周和平摇头示意没有。孙琦真又问检察长吴震:

“吴检察长,你有什么看法?”

吴震说:

“老赵,你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工作一定要仔细。除恶务尽是中央反**的宗旨。总之,我们要努力积极配合好中纪委同志的工作。”

等吴震说完,孙琦真说:

“那好,李志国的事情暂时说到这里。有情况随时通报。同时,还是那句老话,一定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防止一切有关信息外泄。如果发生泄密,要严厉处理。”

“是。”

二位检察长异口同声。

孙琦真和周和平下楼,上了一辆挂北京牌照的专车。坐进车里,烟瘾极大的孙琦真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支烟来点上。周和平说:

“这玩意儿就这么好?你刚才怎么不抽?”

孙琦真乐呵呵地说:

“你们三个同志都不抽,我一个人抽,岂不太没有群体观念了。”

周和平半真半假地说:

“你是从北京来的大领导,吴、赵二人不会说什么的。”

孙琦真摆摆手,说:

“嘴上不说,不等于心里不说。对了,你对何劲的调查怎么看?”

周和平反问道:

“你怎么看?”

孙琦真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又吐出去,烟雾摇摇晃晃地从车窗缝隙间飘了出去。

“以目前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何劲毫无疑问有重大问题。他在‘卡拉卡拉’哪年的消费都不少于一百万。你也看到了,他的生活作风极度糜烂,哪里有一点点党员干部的模样,简直是下作。目前看来,性贿赂是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啊。他太太杨芳,动不动买一个钻戒就花几十万,简直触目惊心。但是,对于何劲,不能简单对待,由于他身份特殊,不到十足把握不能动他,还是要争取先从李志国身上打开突破口,对何劲要么不动,要动就要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这样才能迅速搞清楚他背后的那些事情。买官卖官始终是中央首长的心头之痛啊。正是这些人,在不断败坏我们党的声誉和形象,如果不能连根拔除,就会贻害无穷啊。”

“嗯。”

周和平点头表示同意。接着,周和平又把三组在“卡拉卡拉”818房间录音的情况简单地汇报给孙琦真,孙琦真愤怒地说:

“这个钱邦还真是猖狂,还想杀人灭口。♀看来跟踪陆文章的人应该就是钱邦安排的,应该马上告诉陆文章这个情况,同时,加强对陆文章的保护,安排专人对他实施二十四小时的保护,必要的时候,要求当地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周和平说:

“我已经安排三组的人去做了。”

“你说的这个穆青山是什么人。”

周和平便详细地介绍了穆青山的基本情况:

“自从陆文章提供了具体情况之后,对‘卡拉卡拉’的监视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目前看来,与何劲交往甚密的人,除了钱邦、汤惠,剩下的,就是这个穆青山了。穆青山以前是大学教授,为人很低调,城府也很深。李志国被捕有些日子了,他和何劲之间,很可能已经订好了攻守同盟。因此,对穆青山的调查,目前不益过密,还是以外围为主。至于汤惠,情况就不同了,汤惠一直很高调。去年银行贷款执行案,汤惠收了三千万律师费,始终不避讳是何劲关照,四处宣扬。我认为,可以把她作为重点突破口之一。穆青山有个助理叫朱朗,是个比较重要的边缘人物。穆青山很多事情都通过他去办,咱们专案组的组员陆川以前是朱朗的大学同学,就住朱朗隔壁的宿舍,是不是可以考虑,让他接近一下朱朗?”

孙琦真说:

“这个问题需要慎重,我们不能确定朱朗是不是同伙,如果是,我们就要冒很大风险。我看你可以先找陆川了解一下朱朗的情况,考虑考虑再说,毕业以后这么多年,每个人的变化都很大。至于汤惠,我同意你的看法,她应该是这个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杨芳也是,贪婪的人总是有很多致命的弱点,尤其是女人。不过,对于整个案件来说,外松内紧,仍然是我们重要的指导原则。另外,要不断强调保密原则,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给工作造成损失。”

周和平点点头,然后说:

“我同意。另外,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再听取一下李默同志的意见,毕竟他最熟悉何劲的情况。而且,他那边已经点燃火头了,我们看看,是否有新的进展。”

“可以。不过不要去省高院,打电话给李默,让他到我们的驻地来。”

正谈话间,一坨烟灰掉下来,沾了孙琦真一裤子。孙琦真赶忙不停地拍打着。

“你看,抽烟就是有不少的坏处。”

周和平哈哈一乐。

李默接到电话之后,便迅速赶往中纪委专案组的驻地。敲门进屋之后,看见孙琦真和周和平正在聊着什么。孙琦真和周和平看到李默进来,起身与李默握手,然后请李默坐下。♀

孙琦真说:

“何劲最近有什么动作啊?”

李默说:

“表面看,没什么异常。略有不同的是,以前很少能在办公室找到他,最近,早上准点来,下班准点走。”

孙琦真“呵呵”地笑着说:

“看来,何劲同志多少有点紧张啊。”

李默问:

“目前调查顺利吗?”

周和平说:

“找你来,正是要说这件事情,你来说说,案件重审的事情,进展到哪一步了?”

李默便原原本本地介绍起情况来。

巡视组副组长周和平打电话让陆川去他房间的时候,已是下午六点。陆川正在按照巡视组办案的思路,重新分析和归类从检察院复印过来的各种材料,有李志国、王洋,以及那几个被捕律师的口供,还有他们最近几年的银行往来记录。

接到周和平的电话后,陆川赶紧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坐上电梯,去九楼周和平的住处。

进屋之时,周和平刚刚和孙琦真送走李默,回到自己的房间。见陆川进来,周和平示意陆川在靠窗的单人沙发上坐下。

周和平端着自己的茶杯,坐到陆川旁边的沙发上,问陆川:

“你和朱朗是同学?”

“是的。”

见周和平问到朱朗,陆川非常惊讶地说,不明白周和平怎么知道他和朱朗是同学。但凭着直觉,他感觉这个问题不会这么简单,陆川便有点紧张地说。

“不过此次过来,一直都没怎么和同学联系,就是前几天放假的时候,和同学们聚了一次,朱朗也在。”

周和平“呵呵”地笑着说:

“你别紧张,是不是很意外?”

陆川点点头,周和平继续说:

“三组对‘卡拉卡拉’实施监控的时候,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和何劲关系密切的人当中,有一个人叫穆青山,是a省范围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律师。这个人,此前从未进入我们的视野。三组的人调取了所有和该人有关的资料,我发现穆青山的助理当中,有一个叫朱朗的,和你是同一个学校的,并且是同系同期毕业,于是,就叫你过来了解一下情况。”

陆川忽然想起,那天同学聚会的时候,的确听同学们提起穆青山,而且不止一次,想到这,陆川说:

“是有这么个人,那天同学聚会的时候,我总听同学们提起这个人,据说,他在a省范围内,或者律师圈里,名气很大。”

周和平听完陆川的话,一边思索着什么一边说:

“材料显示,这个穆青山,曾经当选过a省十佳律师,名气是很大,你对朱朗了解多少?”

陆川说:

“我们以前是大学同学,住隔壁宿舍。朱朗这个人聪明,要强,有责任感,那时候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校学生会体育部委员。不过,由于某些私人原因,我们接触不多。但总体来说,他还是一个比较正直的人。上学的时候,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和恶习,老师和同学也比较信任他。毕业以后,我们基本没怎么见过面,而且,这么多年没在一起相处,现在他是什么样的人,我还真不清楚,毕竟时间久了,人会变化的。所以,我也没什么发言权。”

周和平有些诧异地问:

“私人原因?什么私人原因?你以前不是来过几次b市吗?怎么会不见面呢?”

陆川有点扭捏地说: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追求过安静,所以,毕业后很少见面。以前,我每次来b市或者附近的城市出差,和同学聚会的时候,他都是说在外地出差,我想,他可能是不愿意见我吧。”

周和平一听,顿时乐了,说:

“呵呵,还有这么个小插曲。那你们现在还有矛盾吗?”

“应该没有了吧,这次见面,似乎把这些隔阂都揭开了,毕竟都是三十好几的人了,那天还开玩笑说,让他当我孩子干爹呢!”

“嗯。今天让你来,是希望你能借助和朱朗的私人关系,与他接触接触,看能否从侧面了解一下穆青山的情况。只是有一点不能确定,穆青山如果有事的话,这个朱朗是否参与了穆青山的事情。你觉得有困难吗?”

陆川想了想:

“应该可以,我尽量吧。”

正说话间,周和平房间的电话响起,周和平去接电话,似乎是专案组组长孙琦真的电话。见周和平有事,并且事情已经大致说完了,陆川便起身告辞,去楼下忙自己的事情。

他还要顺便考虑一下,如何与朱朗就这方面进行接触。

作为a省的省会城市,b市是个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的地方。说它大,是因为它同样人口众多,地域辽阔;说它小,则是因为如果你想认识一个人,或者找一个你只知道名字的人办事,那么,无论经历多少周折,就算是人托人、人再托人地拐上十八道弯之后,你也总能最终找到并认识这个人。虽然在路径上绕是绕了点,但这就是“小地方”的好处,在这里,条条大路都通罗马,你总能体会到“天无绝人之路”一说的绝佳妙处;而且,没准你最后找到的人,还和你有点七大姑子八大姨的亲戚关系呢!

最近几天,老穆和仲原为出国而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均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只不过,仲原的准备工作运行起来,要比老穆的更为迅速和彻底。按照那天在机场回家的路上所说的原则,仲原虽然没有把名下房产挂牌出售,但却悉数在典当行办了典当手续,回笼了一大把现金。通过典当行变现,价格上是比在市场上公开出售低了一大截,但变现的过程,却神不知鬼不觉,并且异常便捷。而老穆呢?尽管老穆嘴上说要抓紧时间,但仲原却没看到老穆有什么实际动作,至少,他就从来也没在典当行里见到过老穆。某一刻,仲原甚至怀疑,老穆是否真正决定了要出国,或者还在心存侥幸,至于原因,仲原只能猜个大概,老穆属于心高气傲之人,肯定受不得洋鬼子的闲气,而故土难离,则可能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这天上午,仲原在典当行里,和他老婆刘丽丽一起,把他们名下的最后一套房子也典当了出去。他和典当行的财务人员办完财务手续之后,就打发他老婆自己开车回家。仲原则坐在自己的宝马720车里,给他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的一个老朋友打了一通电话,电话的意思很简单,仲原希望这个朋友能帮他约一下省检察院的检察长吴震。据仲原所知,他的这个老朋友和吴震交情匪浅,从吴震那里,或多或少总能知道点李志国案的可靠信息吧,由于缺少和检察院进行沟通的直接渠道,仲原想来想去,只能用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了。

朋友在电话里问:

“你找吴震什么事?”

仲原闷声闷气地说: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你帮我约他出来就行了,至于细节,咱们见面详谈,不会耽误他太多时间。时间和地点,由你们定,定完之后,告诉我就行。”

“好,我马上和他联系,你等我回话。”

仲原的老朋友刘志江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因为,刘志江至今都欠着仲原不少人情。平时隔三差五地来来往往姑且不提,光是刘志江去年买房,仲原就曾借给他三十万,名为借款,但字据借条之类的统统没有,至于什么时候归还,那就只有天知道。此时,是仲原索取回报的时候了:

挂了电话,仲原在车里静静地坐着,耐心等待刘志江的回话。这间地处闹市的典当行门口人来车往,煞是热闹,可见着急用钱的人,实在是大有人在。大约五分钟后,刘志江的回话来了:

“他最近工作太忙,我好说歹说他才同意,今天中午见面。”

仲原知道刘志江是在要人情,再或许,是吴震真的很忙,因此,他言辞恳切地说:

“多谢多谢,还是你老哥有面子。这事,别人还真办不了,改日一定重谢。”

电话那头的老男人爽朗地笑起来:

“和我还客气?什么谢不谢的。咱们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过,老吴说,他中午只有一个小时时间,我在鲍翅楼订了房,316房间,中午十二点见。”

吴震和仲原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在仲原的概念中,无论是司法系统还是政府的官员,大多是白白胖胖,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吴震却很清瘦,身高适中,肤色略黑的脸庞上充满了疲倦。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原罪最新章节 | 原罪全文阅读 | 原罪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