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 第七章

作者 : 沐岩

那两个检察官目光炯炯、颇有大将风度地注视李志国,李志国却面色平静,仿佛一汪无风的波澜。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

经过几分钟观察,李志国确信,作为在法院工作了将近十五年的资深法官,省高检的工作人员他大都认识,但眼前俩人却素未谋面。是新调来的?还是有意安排的陌生人?李志国在心里胡乱猜测着,猜测的同时,他不得不放弃了遇到个熟人好说话的美妙想法。

审讯始终围绕李志国是否接受贿赂,或者主动索取贿赂,以及是否因索贿受贿,而对某些案件作了枉法裁判这个主题进行。

审讯的进展极不顺利。退伍军人出身的李志国,一如既往地展示出了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意志坚定。在整个审讯过程中,他始终面不改色、心不跳,对答如流。那两位检察官的问题,则基本上是事无巨细,不厌其烦。但是,李志国在回答完自己的姓名、年龄、民族、职业这些个人基本信息之后,一直到晚上十二点之前,在长达五个半小时时间里,他始终避重就轻,东拉西扯,一旦遇到实质性问题,不是说没有,就是说不知道。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几个红色大字,清清楚楚地写在李志国对面的墙上。在刺眼的白炽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骇人和醒目。但这样的标语,显然是被李志国之流嗤之以鼻的。审讯期间,男女检察官数次向他重申了我党的这一重要政策,李志国不是撇嘴冷笑,就是不屑一顾。再后来,他们再说的时候,李志国干脆就抬头望天了,就好像天花板上趴了一只分不清公母的蚊子一样。这样的态度,在那两个检察官眼里,简直就是猖狂之极,或者彻头彻尾顽固不化的直接表现。

审讯室里的气氛异常沉闷,空气仿佛变成了一种缓慢流动的液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审讯室里的三个人都渐渐露出疲态。李志国由于烟瘾犯了,也显得焦虑不安起来。

这显然是一场意志的较量。胜败的关键,在于谁能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而以后的日子也充分证明,这种较量不但将不断反复,并且,将旷日持久。♀

与此同时,这间审讯室里呈现的胶着局面,也在不断影响着另一个屋子里的人,一刻不停地,挑动着他们的神经。

此刻,在与这间预审室隔着三间屋子的另一间办公室里,有四个中年男人,正通过安装在预审室里的摄像机,聚精会神地关注着审讯情况。其中,身着制服、同样胖乎乎的两个人,一个是省检察院检察长吴震,另一个是省检察院主管业务的副检察长赵群。身着便装的两个人,方脸盘,大耳朵,总是表情很严肃的那个,是中纪委巡视组,或者称为专案组的负责人,处长孙琦真,另一个胖圆脸,身材中等,总是面带笑容,一团和气的人,则是专案组副组长,副处长周和平。

看到对李志国的审讯陷入僵局,胖乎乎的赵群忍不住恼火起来。他有些激动地对其他三个人说:

“是不是该抛出点猛料,别和他打哑谜了。看起来,这个李志国是不会轻易就范的。”

听完赵群的话,吴震和周和平没言语,孙琦真说:

“先不着急,少安毋躁。李志国的材料比较充分,即使他不开口,基本也是罪证确凿。我们还有时间,等等看。”

孙琦真说完,周和平说:

“对王洋的审讯进行得如何?”

此刻,王洋正在李志国头顶上的那个房间里接受审讯。听周和平问起,赵群便将摄像机镜头切换到了王洋所在的房间。那里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同。虽然气氛同样沉闷,但是,王洋在沉默了几个小时之后,终于开始说话了。

通过摄像机镜头看去,大概隔了二十分钟,负责审讯王洋的两个检察官,其中的一个,离开了房间。一分钟之后,他出现在了孙琦真和周和平等人所在的房间里,此人表情兴奋地说:

“王洋招了,招的还挺痛快。据王洋交代,他曾经单独,或者和李志国一起接受过几次贿赂。行贿的人当中,除了一个叫陆文章的人是社会上的人之外,其他的人,基本都是律师,律师的姓名是张志、蒋伟和佟忠勇。♀”

“好,太好了。”

听完汇报,赵群胖乎乎的脸蛋,顿时像一朵春天里绽放的迎春花般,喜笑颜开。赵群转头看着孙琦真和周和平,眼神中的意思,显然是在请示孙琦真和周和平,接下来该怎么办。孙琦真和周和平同时点点头,赵群会意,接着问那个检察官:

“王洋提供他们的电话和地址了吗?”

那个检察官说:

“提供了。”

赵群斩钉截铁地命令道:

“立即拘留他们。”

那个检察官得到命令,掉头而去。等他出了房间,孙琦真若有所思地说:

“这些人,不可能都是铁板一块。拘留那几个律师以后,要抓紧时间突审。对于这几个律师,你们同样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别忘了,他们都是司法工作者,有比较丰富的专业经验,没准,比李志国还难缠,还难斗呢。”

吴震和赵群点点头。

周和平补充说:

“对于这几个律师,同样要制定尽量详细的审讯预案,务求迅速从这几个人身上打开缺口。”

孙琦真和周和平说这些话的时候,吴震和赵群一边专心致志地听,一边琢磨着孙琦真和周和平的话。事实上,自从孙琦真和周和平突然空降至省高检指导工作,省高检根据他们的指示,以及他们提供的证据,对李志国和王洋实施突然抓捕之时,他们就一直在纳闷:堂堂中纪委,怎么会对区区一个李志国和王洋如此感兴趣呢?!并且,专案组还掌握了如此之多,如此详细的证据材料!而在这些表面现象背后,又会隐藏着怎样的惊涛骇浪呢?!

两个人正琢磨间,孙琦真又说:

“此外,我再次重申,对此案的审理,务必交代所有有关人员,要严格执行保密纪律。除了我们,还有直接的办案人员之外,不得有任何无关人员接触案情,相关人员,不得对任何人,泄漏与本案有关的任何情况,哪怕是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如有违反,责任必究。”

孙琦真说这话时大气凛然,气势非凡。虽然心里存着这些疑问,但赵群和吴震却丝毫不敢怠慢,异口同声地答应了一声。

看孙琦真和周和平没有什么要交代的了,吴震就起身离去,立即去布置对那几个律师的抓捕和审讯工作。

二oo七年的冬天异常寒冷。

进入十月以后,这种暴虐的寒冷,几乎每年都是突然降临的。当朱朗怀着众多不可告人的野心与狂想,赶考的秀才般,充满激情地投奔到这座城市时,这种转变就如同一个神经质的哮喘病人,突然间从喉咙口爆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突兀而又来势凶猛地凝固在了朱朗的印象中。

市政部门通常从十月中旬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统一供暖。因此,在临近这个日子的之前几天,日子煞是难熬——到处都是冷飕飕的寒风!街道旁那些树的树叶,几乎也是在一夜之间,掉了个精光,如同一颗迅速谢顶的脑袋。

李志国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清晨,朱朗照旧在醒来之后,睡眼迷蒙、口干舌燥地吞下了一大杯凉开水。由于天气骤然变冷的缘故,昨晚睡觉前,他放在床头柜上的那杯凉开水,此刻正犹如刚从冰箱冷藏室里新鲜出炉的冰镇饮料般,冒着丝丝凉气。所以,喝的时候,他忍不住龇起了牙花子。

一丝微弱晨光透过窗帘,雾一般地罩在朱朗已经有点谢顶的脑袋上。尽管,他才三十四岁!但满怀理想和抱负的激情,似乎已随着他头发的谢落,而灰飞烟灭,只在心底残留一抹灰烬。所谓现实,似乎总是在人成年之后,才会显露它看似温情,却本无情的真实面目。而这世上,又有多少人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至今,仍始终伤痛不止呢?!于是,朱朗时常想,当他通过律师资格考试的时候,他曾一度被认为,并自认是那前途光明的一小撮人。然而,在这人潮汹涌的世界中,他似乎,尚且不如大海里的一朵小小涟漪!

闹铃依旧不依不饶地响,在早晨时光,显得煞是刺耳和惊人。朱朗头痛欲裂,他向来有个隔夜醉的毛病,所以,昨晚的“三中全会”,至今余威尚在,仍在他的身体各处滋扰生事。朱朗万分不情愿地把脸从被窝里伸出来,吸了一口被子外面所谓的新鲜空气,那空气却冷冰冰的,其实,更多的是二氧化碳。

这天早上九点,他要去省高院取一份判决。拿判决本不是他的工作,此类事务性工作,通常由刘兵或者王传江负责。不过,碰巧今天他们要去办别的案件,只好由朱朗代劳。据朱朗估计,拿判决的整个过程,应该持续不到十分钟。

在洗手间里剃胡子的时候,朱朗仔细计划了一下今天上午的行程。老穆要他今天与高晨见个面,朱朗认为,今天上午,是他能够安排的最快的时间了。他给高晨的新号码拨电话,却没有接通。朱朗就猜测,或许,是高晨还没来得及买新手机的缘故吧。朱朗想了想,又拨打了高晨以前的电话,居然是关机。最后,他决定直接去高院找他,刚好顺路取回判决。

朱朗顾不上吃早点,拿起一瓶“营养快线”和一包饼干放进他“鳄鱼”牌公文包里,以便路上抽空充饥。单身汉是快乐的,但自由的代价,是万事皆需自理,其中,就包括自己暖被窝,还有,自己弄吃喝。

几分钟之后,朱朗驾车驶入了b市笔直宽广的中轴路。对b市而言,这条长约九公里,横贯南北的中轴路类似北京的长安街。而省高院的办公大楼,就在这条路靠北的接近三分之二处,离此约六公里的城市中心广场附近。经过国际展览中心的时候,朱朗发现,那座全部钢架结构的建筑已经基本成型,纵横交错的钢梁,正形成一个巨大而又怪异的物体——至少现在看来,矗立在灰蒙蒙的天空下。

天空始终灰蒙蒙的,b市的冬天向来如此。目力所及之处,城市的边界和灰色的天空混为一体。这个冬季,恐怕又很难见到晴朗的天气了。在朱朗的记忆中,b市冬季的天空,总是被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雾气之中。而那些灰蒙蒙的物质,却大多与自然气候无关,而是来自于严重的工业污染。这个冬季,恐怕灰蒙蒙的日子同样会很长。如果,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来年春天,那么,令人格外怀念的,就不仅仅是即使在其他季节里,也难以常见的蓝天和白云了。

朱朗沿着中轴路一路驶去,在过了城市中心广场后的第三个红绿灯处右转,就到了省高院。朱朗中途短暂停留了一下,去了一家电信商店,花八千块钱买了一部新款的诺基亚手机。买的时候,朱朗一点也没犹豫,老穆给他的那张建行卡里,给他预备了充足的活动经费。而这笔经费,完全由他随时根据情况需要,自由支配。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原罪最新章节 | 原罪全文阅读 | 原罪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