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 第四章

作者 : 沐岩

老穆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今天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保护好杜萱,以及他们无限美好的未来。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即使,今夜发生的一切,都是他穆青山必然的宿命!

决心已下,老穆重新恢复了他惯有的淡定和从容,开车驶出了“卡拉卡拉”巨大的停车场。

车窗外,霓虹灯正不停闪烁,城市的夜色,正无比妖娆。

一路向北行驶,透过汽车的前窗极目远望,夜色正像精心磨制的咖啡一样深浓;又仿佛一张密不透风的铁幕,随时会将正向它不断挺进的一切吞没。老穆跟在一辆银色的宝马520之后,不紧不慢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喧嚣的城市夜景,则在他的身后逐渐远去。

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车厢里一片寂静。车窗外的夜空,月朗星稀,老穆的思绪也随着这夜色翩翩起舞。他正处在人生的巅峰之时,春风得意;财富,地位,还有学识,这些人所应有的,他应有尽有。而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着实令他有些意外。因为,老穆自认做事一向严谨,注重细节,且从不拖泥带水,很多时候,他都能把一件异常复杂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严丝合缝,并且密不透风。然而,似乎这世间的一切,皆有因果关系,均在一条符合逻辑的轨道中,沿着自己的方向往复运行。所以,某些时候,行为与后果之间,总是会在某一刻达成恰成正比的统一,就好像你必须学会为自己的某些行为付出某些代价一样。

思绪至此,往事便电影镜头一般,一一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在很多人眼里,老穆和何劲都实属莫逆之交。如今这社会,身为同性的他们,能够不计回报地给对方花钱,或者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可以满足对方的任何要求,似乎就只能归类为莫逆之交了。但只有老穆自己知道,那种“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的滋味和感觉。在老穆看来,关于社交艺术,其精髓在于“博交省用”;任何一种回报,都需要与此相当或者匹配的投入。而他对何劲进行的,正是一种长期且有效的投资,在很多时候,金钱似乎都充满了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在这种魔力之下,他们一起缔造了一种与“生意”伙伴类似的亲密关系,“合作”一词,也被重新赋予了崭新的含义。而这种投资,会逐渐并缓慢地编织出一张虽然无形,但似乎是任何人都无法逃月兑的网;只不过,那张网网住的,不止是何劲,还有他自己;因为,他们都是网中人。

老穆不禁感叹,岁月已逝,时过境迁,无论眼前的世界多么繁花似锦,岁月都已毫不留情地在他身上留下了许多永远无法磨灭的痕迹。只是,直到今天,在很多时候,连他自己都会诧异,以他学院气十足的性格,怎么会和何劲之流搅在一起,搞得自己黑不黑、白不白,并且,还颇有点欲罢不能的味道。最终的解释,似乎只有“利益才是永远的纽带”这句话,更符合现实,更符合逻辑。而在他和何劲五年多的交往里,发生在汤惠身上的那些龌鹾事情,只不过是一出戏剧中,一则小小的插曲而已。

说起老穆与何劲的相识,何劲和汤惠的故事,那要追溯到五年前的八月。起源于一件棘手案件的代理。而这案件,就是当年曾经在a省轰动一时的著名经济案件——“周辰置业”股权纠纷案。该案件,是a省建国以来极为罕见的,涉及标的达数亿的经济纠纷,而那时,何劲还是省高院经济庭庭长,底下坐的,正是李志国现在坐的位置。

记得那年八月,时值盛夏的b市异常凉爽,“周辰商厦”建设工程停工,亦有一年有余。

“周辰商厦”是在已经结构封顶,开始外墙装修的时候,突然宣布停工的。♀并且,从此一停就是一年。往日喧闹的工地,突然在一瞬间变得一片沉寂。只有依然矗立在半空中的巨大黄色塔吊,在不断向路人昭示,那里还有一幢未曾完成的建筑,建筑的轮廓,即使在很远的地方眺望,亦显得宏伟无比。

“周辰商厦”在这节骨眼上停工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周辰商厦”的投资商“周辰置业有限公司”两个股东“周辰集团”和“开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之间,发生了股权纠纷,以致投资无法继续。“周辰集团”是a省一家业务种类繁多的集团公司,但房地产却并非它的强项。在与“开泰地产”共同注资成立“周辰置业”开发“周辰商厦”之前,“周辰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化工产品和机械制造,进军商业流通领域,则是“周辰集团”多元化经营和发展思路的具体体现。因此,与“开泰地产”联合开发,是双方各展所长,互利共赢的英明决定。据此,双方约定,“周辰置业”由“周辰集团”持股百分之五十一,“开泰地产”持股百分之四十九。公司成立时,双方首期出资分别是认缴出资额的百分之五十,用于取得土地开发权,缴纳各种开发成本和费用,后续出资,则需根据工程进度,由双方最迟在十二个月内一次缴清。这一切原本很正常,“周辰置业”顺利开张,“周辰商厦”也如期开工,进度顺利。怎奈第十二个月时,“开泰地产”由于自身的资金周转问题,未能按期入资,为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和按照《公司法》规定如期入资,“周辰集团”除如期支付了自己的剩余资本金外,还额外支付了本应由“开泰地产”支付的剩余资本金,自然,原在“开泰地产”名下的相应股权,亦在工商局变更登记至“周辰集团”名下。

争议就此产生。

争议的焦点是,在“周辰集团”完成全部注资,并持续对“周辰商厦”项目投入资金的第六个月,“开泰地产”恢复了投资能力。恰逢此时,b市的房地产正不断掀起涨价的**,“开泰地产”当然希望能重新取得双方协议约定的百分之四十九股权。几次三番,“周辰集团”董事会均未予同意。于是,“开泰地产”便向法院起诉,主张“周辰集团”的付款属于垫资,性质属于股东间借款,且双方并未就股权转让事宜达成书面协议,因此,应归还登记在“周辰集团”名下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五股权;而“周辰集团”则认为,支付资本金之后,“开泰地产”未就股权变更登记事宜在登记时及登记后的合理期限内提出任何异议,因此,事实上已经产生股权转让的效力,因此,不同意“开泰地产”的诉求。

该案一审由b市一中院审理,由于各种原因,审理时间前后持续了八月有余,早已超过了法定的一审审理时限,其结果是,“周辰集团”败诉,一审法院认定“周辰集团”支付款项为股东间借款,判决“周辰集团”归还“开泰地产”协议约定的股权,“开泰地产”则归还“周辰集团”相应款项。当“周辰集团”董事长周辰,通过他一个熟人的朋友的朋友,辗转找到老穆的时候,“周辰集团”一审败诉的判决已经送达十多天了。因此,老穆接手的,是一颗新鲜出炉、滚热烫手的山芋。

一天早上,周辰在老穆的办公室里,当着老穆的面,把自己的一审代理律师骂了个狗血喷头。骂完之后,仍然愤愤不平的周辰,一边和老穆签订《代理协议》,一边解释并非自己无礼,实在是自己的律师太无能。老穆则面无表情地告诉他,败诉的律师未必无能,只不过,这世界本就是个以成败论英雄的世界而已。周辰听完,哈哈大笑地说,他很欣赏老穆的为人和做事风格。老穆自然也明白,如果二审仍然败诉,那么,狗血喷头的就不只是那个倒霉的一审律师了。这世界就是这么现实,没有人会毫无理由、不求回报地为他人唱赞歌。

由于周辰开出了一个相当可观的大价钱,并且许诺,一旦胜诉,“周辰集团”下属公司的上市法律业务,也将交给老穆打理,所以,几个小时后的当天下午,大概三点半左右,老穆就已经坐在“周辰商厦”建筑工地对面的一间茶楼里,一边喝着“碧螺春”,一边在等待两位客人的来临了。离十五天上诉期期满还剩两天时间,老穆必须在此之前,搞定自己的上诉思路,以及取得胜诉的可能性。而只要想胜诉,法官的意志,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某种角度上毫不夸张地讲,是他必须首先重视的最重要因素,其重要性,某些时候,甚至已经超过了法律本身。因此,老穆等待的客人,正是能够决定此次上诉成败的关键人物——其中之一,是省高院主管审判业务的副院长刘忠义,另一个,则是省高院经济庭庭长,何劲。

对于刘忠义,老穆心中有数。他是老穆相交多年的好友,因此,老穆丝毫也不担心刘忠义的态度,他相信,只要有可能,刘忠义就不会让他空手而归。他知道,今天下午的这次谈话,他应该把关注的重点,都放在本案最直接的决策人——何劲身上。

刘忠义和何劲走进茶楼包间的时候,老穆正看着“周辰商厦”的建筑工地,若有所思。一片灿烂的阳光之下,正对面,那些蓝色的建筑隔离板依然忠于职守,默默站立,只是颜色已经有点斑驳、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严重破损,因而,在老穆眼里,“周辰商厦”那曾经人声鼎沸的建筑工地,在此刻看来,更像是一片毫无生气的废墟。

何劲看起来很平常,一米七五左右的中等个,细小的眼睛,肿眼泡,身体看起来不算胖,但有个不小的蝈蝈样的肚子,皮肤黝黑,像是涂了一层深深的灰色,倒是他细细的、有点女性倾向的嗓音,给老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听完刘忠义的介绍,老穆一边说着“久仰、久仰”,一边面带微笑,不卑不亢地向何劲伸出手去。与老穆握手的何劲,却面带一丝惊讶和犹疑。直到很久以后,当老穆和何劲已经很熟了,老穆才知道,当时何劲心里想的是:眼前这姓穆的,不知是什么人物,刘忠义竟然丝毫也不避讳和他们一起见面,尤其,是在明知有事要办的情况下。而这,在官场上,在上下级之间,包括在他们这个圈子里,都是非常犯忌讳的。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原罪最新章节 | 原罪全文阅读 | 原罪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