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印迹 第052章 筹集资金

作者 : 无风地

()不久,船老大焦长生从航运公司那里联系好了一条小型机动船,准备接手盘过来,人员与股份也差不多配备齐全了,目前就是还缺少一部分资金。(凤舞文学网)焦长生把这事跟江鹏飞说了,希望江鹏飞能帮忙凑齐一下。

江鹏飞在跟焦长生这伙人长期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对焦长生这伙人还是比较了解的,觉得焦长生这伙人还是比较地道本分,没有地痞流氓的那种无赖脾性,相对还是比较可靠,值得信赖,在目前的这个节骨眼上,是到了该相互扶持一把的时候。于是,江鹏飞初步答应了焦长生会想办法帮他筹钱,并跟焦长生商定,将筹集到的用来填补购船资金缺口的这笔款子,包括这笔借款在借贷期内所生的利息,就作为江鹏飞他们公司的航运费预付款,在以后的业务往来中再慢慢扣除。

江鹏飞肯借钱给焦长生,关键是看到了焦长生这伙人有偿还能力,也就是航运事业在当时的那种情形下是有发展前途和有利可图的,最起码江鹏飞他们自己的公司就有大量的业务要让焦长生他们承担,这其实就跟江鹏飞他们自己掌握了一个航运公司的性质差不多,而管理与风险却由焦长生他们去承担。江鹏飞将自己的这种想法相继告诉了公司的其他三位股东,孙佛鼎和陆诗昆均十分爽快地表示了赞成,只是沈文轩稍微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于是,四位股东根据各人的股份数字筹集齐全了这笔资金。江鹏飞带着江茂华亲自陪同焦长生一伙人一起到航运公司交纳了购船款,办理了过户手续,将小轮船购买了过来。喜得焦长生那伙人个个都是满面春风,精神抖擞,摩拳擦掌,欢呼雀跃。

有了专用交通工具,生意上要扩大规模那便是顺风顺水的事了。江鹏飞等人便商定再扩大规模,将生意做大来。但四位股东的资金毕竟有限,要扩大规模筹集资金,就得向外借债了。于是,江鹏飞四人又商定,可以用增加股东的方式来扩大资金来源,也就是每位股东在自己的股份范围内自行邀集一两名股东加入公司。比如,江鹏飞将岳父龙裕淳拉入公司单独成为一位股东,在自己所占公司的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里划出百分之十的股份转入到龙裕淳名下,龙裕淳只要补齐了那部分股资便成为了公司的一名正式股东,同样,陆诗昆将陆文仲邀集了进来,而孙佛鼎则只是将儿子孙思儒的名字添加了进来,然后再凑齐款项,沈文轩自然也是用相同的方式将兄弟夏明轩拉进了公司,这样,公司的股东便由原来的四位变成了现在的八位。其他六位的资金来源基本上都有了保障,只是陆氏兄弟(主要是陆文仲)的底子薄,没有什么经济基础,缺乏外援,要解决这个资金问题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江鹏飞便建议陆文仲去向伍家借贷,这是陆文仲的唯一出路。

陆文仲跟伍家的关系来源于江家,这伍世贤是江鹏飞的姐夫,这江鹏飞都没跟伍家借贷,陆文仲去伸手,能行吗?江鹏飞说,行得通。原因有两条,一是陆文仲的哥哥陆诗昆跟伍世贤是“两老姨”,有点沾亲带故的,二就是陆文仲在伍世贤危难的时候帮过他,所谓有恩报恩,伍家抹不开这个面子,三就是陆文仲现在在军队当差,前途无量,有这种偿还能力,这借贷毕竟是要付息的,这有利可图的事伍家为何不干?本来他们就是生意人。而事实上,若是江鹏飞去跟伍家的人借钱,反而是不合适。什么原因?就因为江鹏飞跟伍家人的那点亲戚关系。这伍世贤因为是江鹏飞的姐夫,若江鹏飞去跟他借钱,那利息是付还是不付呢?这就不好决断了,若是照常支付,将来便落下一个话柄,说他们伍家人不讲人情,连小舅子都不放过,借点钱还得付息;若是不算利息,伍家是生意人,追求的是利益,若每个亲戚朋友都来这样借钱,那还做什么生意呢?还有这个风险,又该谁去承担?有借有还自然是好,一旦失去了偿还能力,借出去的钱岂不是有去无回,打了水漂。因此,这种不尴不尬的关系,什么都行,唯独借债这种事不可取,容易滋生矛盾,将亲人变成了仇人。再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江鹏飞也不会去向伍家伸手借钱,因为那样会影响和拖累到他的姐姐,使得江鹏飞的姐姐在伍家的地位受损,会被伍家人瞧不起,毕竟这是一件非常烦恼的事。

主意一定,陆文仲便邀同陆诗昆约了一个日子一起回到了龙江,在当铺里找到了伍世贤,将来意告诉了他。这伍家是开当铺的,借钱是正理的事,关键是要有抵押,但陆家是平民出身,值钱的东西有限,提供不了抵押品,也就只有这点人情关系可以用来抵押了。这种事伍世贤也作不了主,便去请示父亲伍廷玉。

伍廷玉想到陆文仲对自家有恩,且现在陆氏兄弟都在当差,尤其是陆文仲还在军队中当差,没准哪天就用得上人家帮忙,又见陆氏兄弟也厚道,不是那种不三不四的人物,可信度比较高,最关键的一点便是陆氏兄弟有偿还能力,因此,综合这些因素,伍廷玉便欣然答应了陆氏兄弟的请求,同意将钱分期分批借给陆文仲,利息便分别计算。

借钱的事确定后,伍世贤便在隆兴酒楼整了一桌酒席,盛情款待陆氏兄弟。伍世贤想到伍家人丁单薄,虽然有点钱,但势力还是比较孤单,一旦碰到什么麻烦的事便束手无策,穷于应付,因此,伍世贤便想倾心结交陆氏兄弟一番。一来陆氏兄弟厚道,二来伍世贤又跟陆诗昆他们沾亲带故,三来陆氏兄弟蒸蒸日上,前途无量,放着这样的亲戚朋友不结交,还到哪里能够结交得到更理想的人情?

在去隆兴酒楼的路上,伍世贤带着伍金泉特意陪着陆诗昆和陆文仲兄弟俩徒步而行,为的就是要向众人彰显自己跟陆氏兄弟的关系。

陆文仲现在是一身戎装,虽然回家探亲的日子少,但影响却是很大,这一点在卫福善这伙人身上便能体现。

在陆文仲第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陆文仲便在镇上碰到了卫福善及他手下的那伙人。卫福善只是稍微地犹豫了一下,便立马满脸堆欢地凑近到陆文仲跟前,郑重其事地向陆文仲致敬,问好,打哈哈,说些乖乖的漂亮话,为的是凑近乎。

陆文仲因受过江鹏飞点拨,知道不能去随便得罪人,见卫福善一副讨好的样子,也就顺水推舟地还以一个笑脸,也客气地对卫福善说道,请卫大爷多关照!

卫福善连连摆手,说不敢当,感觉到陆文仲突然老练了许多,这不免让卫福善心感不安,脸上堆出来的笑容也顷刻随之消失,露出来的是一脸的惊讶。

陆文仲冲卫福善摆了摆手,说了句“卫大爷忙着”便扬长而去。

卫福善望着陆文仲远离的背影,心里渐渐涌现出一股说不来的苦涩。

事后,卫福善将见到陆文仲的情形告诉了康友财,说陆家的这小儿子长出息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康友财起先也觉得惊讶,但稍停顿了一下,便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地说道,甭管他姓陆的小子多出息,到了龙江的地面上就得属他管,这就叫做强龙难压地头蛇,否则,外头那么多当官的,我见一个就得磕一个的头,那还有什么意思,这县官不如现管,再大的官到了地方上那就是虎落平川,连狗都不如。

康友财的这一席话说得卫福善又是峰回路转,精神又一下子大振了起来。

虽然康友财与卫福善等人并没有把陆文仲放在眼里,但从此也不敢再去得罪陆文仲,对陆家人以及陆家人的亲戚,包括盛家人在内也是客客气气的,不敢随意去呵斥,最起码表面上是这样,但暗中要耍什么花招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一点,盛家人很快便体会到了,享受到了陆文仲一身戎装带来的荣耀与好处。一家子均觉得陆文仲选择的这条路真是走对了。

伍世贤陪着陆氏兄弟一路走来,很快便来到了隆兴酒楼。江鹏举接应着,寒暄了一下便亲自帮他们安排了一个雅间。几个人便边吃边聊。

谈话中,几个人自然而然地便谈到了做生意的这个话题,从而也就谈到了江鹏飞。陆文仲便毫不掩饰地夸赞起江鹏飞来,而陆诗昆也在一旁不失时机地肯定一下,言语中真情流露,这不得不使伍世贤从内心改变了对江鹏飞的看法。

以前,伍世贤是有点瞧不起老江家的人的,觉得老江家的人已经走向了落魄,他娶江雅欣为妻那也是看在江鹏飞的祖母江伍氏的面上,再一个就是江雅欣自身的容貌与人品。结婚后,江雅欣的贤惠又让伍世贤为之耳目一新,但这时,伍世贤仍是对老江家人抱着轻视的态度,对老江家人友好那也是出于一种怜悯,大有高高在上的感觉。直到董彦超事件发生后,伍世贤才开始重视老江家人来。

如今,陆氏兄弟又情真意切地大加赞叹起江鹏飞来,又辅以大量的事例,如何不让伍世贤对自己的这个小舅子——江鹏飞肃然起敬?这个时候,伍世贤才领悟到了父亲伍廷玉为什么会对老江家人那么重视的内在原因,也理解了父亲伍廷玉为什么会那么尊重自己的这个儿媳妇。于是,伍世贤的内心渐渐地涌现出了一股愧疚,觉得自己以前那样地轻视自己的这个小舅子是多么地幼稚与荒唐。针对这一点,江鹏飞也是有感觉的,但江鹏飞觉得伍世贤就是这样的一种人,因此,江鹏飞对于伍世贤对自己的轻视反而是习以为常,不以为怪。看来,还真有点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的味道!伍世贤不无感慨地在心里赞叹道。

筹集资金的事确定之后,“江川特产贸易公司”便开始筹划如何扩大规模了。首先是确定经营的范围和品种,然后是确定经营的路线,再就是确定经营的人员。

江鹏飞建议在河州、海州、泰州与海川各设一个点,作为货物的集散地,这样,采购与销售的速度便加快了,再加上自己有专用交通工具的这个优势,经营的效率便大大提高了。建议是好,但大家就是觉得人员与场地一下子配备不上来,另外,资金也怕跟随不上。江鹏飞又说,设点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节省资金,只是配备的这个人员得好好斟酌一下倒是。

最后大家还是确定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一步到位,边做边看边整。江鹏飞也说大家说得是,得慢慢来,一步一步地实施。

于是,几大股东取得了一致意见,便开始分步实施,根据目前的经营现状先把路线和门道跑熟悉了再说,遇到可行的方案可随时增选,从而逐步扩大。

自从柳妈跟随龙仪清回到龙江、回到龙家村后,龙志清的活动轨迹便随着江鹏飞的去向而转。江鹏飞出去经商,龙志清也跟着一起去;江鹏飞回来了,回到了龙家村,龙志清便也跟着回到龙家村。总之,龙志清现在倒成了江鹏飞的亲随了,只不过并不是龙志清来侍候江鹏飞,而是江鹏飞去照料龙志清而已。龙志清年纪毕竟还小,江鹏飞也就不能把正事交给他去打理,只是把他带在身边,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去潜移默化地引导他,影响他,历练他。

这龙志清也不错,不光是虚心向别人学习,也还勤快肯干,手脚麻利,不摆小少爷的谱,这些都是江鹏飞言传身教的结果。在龙志清看来,江鹏飞作为一个老板都能亲力亲为,他一个跑腿的还能够闲得住,还有孙思儒,这孙思儒不光是老板之一,还是个正宗的公子哥儿,他都能够挥汗如雨地抢着干活,他龙志清还有什么理由袖手旁观。因此,龙志清跟随了江鹏飞之后,似乎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还真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小男子汉了。

这说明龙志清的本质还是不坏,也有点早熟的味道,这可能跟他是个孤儿的这个特殊身世有关。虽然龙裕淳是他的亲伯父,但毕竟隔了一层,龙志清也并没有被娇生惯养着,也没有得到过分的宠爱,被管教得也比较严格,因此才促成了龙志清自己要自强自立的理念,这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龙志清的“穷”表现在了亲情上。江鹏飞的成功让龙志清看到了一个榜样,因此,跟随在江鹏飞的身边也就成了的一种荣耀,一种激励,从而促使龙志清去奋发向上,不断地从江鹏飞身上吸取各种成功经验。

在龙裕淳看来,龙志清跟随江鹏飞到外面闯荡,那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一来可以锤炼龙志清,二来还可以减少龙志清对柳妈的依赖,减少龙志清跟柳妈相处在一起的时间,第三呢?还可以起到监督江鹏飞的作用,尽管龙氏父女对江鹏飞并没有怀疑态度,但有一个自己的亲人在一旁跟着他江鹏飞,最起码可以了解一下江鹏飞在外面活动的情况,这也是一种关心。

对于龙志清与柳妈的这个问题,龙裕淳不是没有考虑过,龙裕淳当然觉得让龙志清跟柳妈搅混在一起不成体统,但若强行拆散他们,弊端则更多,甚至会引发更大的事端,因此,龙裕淳和江鹏飞才会暂时隐忍这事。若按常理,一般的人家碰到这种事,早就将柳妈打发走了,或者即刻为龙志清找一个年纪差不多的媳妇让龙志清成家立业。但龙裕淳考虑到龙志清的特殊身世与处境,又考虑到那样做的后果,终究还是选择了维持现状,避免了其他事端的发生。

柳妈和龙秋香回了龙江之后,江川的租屋里就只剩下江朝奉和柳红妹两口子在那留守了,而一旦江朝奉要跟随江鹏飞外出,租屋内便只剩下柳红妹了,因此,江鹏飞便想为柳红妹再找个女伴,也可以减轻柳红妹的家务活负担。江鹏飞想到了陆文仲的妻子盛桂英,让盛桂英到江川来跟柳红妹作伴可谓是一举两得,既方便了陆文仲跟盛桂英团聚,又为租屋里增添了一个女帮手。如此,一拍即合,江鹏飞的提议很快便得到了陆文仲和盛桂英的响应。很快,盛桂英便被陆文仲接到了江川,成为了江鹏飞“集团”的又一个新成员。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生存的印迹最新章节 | 生存的印迹全文阅读 | 生存的印迹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