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新说 第四十五

作者 : 玉冰焰

转眼快到正月十五上元节,这段时间,潇湘馆除了李纨和探春偶尔来过,再没别人来了。

黛玉坐在窗前常坐的绣墩上,手托着下巴,胳膊拄着书案,两眼默默地望着窗外。

紫鹃坐在熏笼旁为黛玉缝制春装,她眯着眼睛,两只手举着绣品,对着窗户亮光端详着正在绣着的白色海棠花,这栩栩如生的花朵,在女敕绿的缎子上越发清爽美丽。

紫鹃想象着春天,黛玉穿着这样的衣裙,在鲜花盛开的玉园小径上漫步的情景。她带着陶醉,转过头去看坐在那里的黛玉,觉得姑娘孤独地坐在那里,神情有些落寞。

紫鹃不由想起黛玉刚来时,大家都捧着她,宠着她。

自从林老爷去世,姑娘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宝钗跟着她母亲哥哥来了以后,府里渐渐传出金玉良缘,人们对姑娘的态度更加明显地冷了。

姑娘是绝顶聪明之人,心里自然明了。时常暗中悲戚,眼中的泪总是难干。

薛宝钗整日带着那个明晃晃,金灿灿,嵌着与宝玉配对字样的金项圈,在姑娘眼前绕来绕去,刺姑娘的眼。

姑娘唯一的依靠就是老太太,唯一的知己就是宝玉。

可是,老太太为了利益,抛弃了父母双亡,无钱无势,孤苦伶仃的嫡亲外孙女儿。

青梅竹马的宝玉,曾把妹妹长妹妹短挂在嘴上,好像十分体贴关爱妹妹。看姑娘伤感,不理睬他,就动不动就说要出家做和尚。自从定亲以后,很少来潇湘馆,大婚之后,更是断了潇湘馆的路。

姑娘的死活,宝玉更是不闻不问。

什么是世态炎凉,人情纸薄,贾府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就是最好注释。

紫鹃为了给黛玉解闷,没话找话道:“姑娘,你看这花还好吗?”紫鹃举着手里的绣品问黛玉,希望能减轻黛玉的悲哀。

黛玉扭过头,淡淡地赞了句:“好看,你绣的还能差?”说完,头又转向了窗外。

黛玉是位追求完美的姑娘,无论什么事情都希望尽善尽美,尤其是感情。

她此刻望着窗外,想着幼时在父母身边,逢年过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情景,那时的欢乐一去不返了。

想起过去的欢乐,不由想起在贾府的境遇,特别是对宝玉的认识,现在想起来实在有些可笑。

也许正应了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人在此山中。

经历了生死磨难,自己一下子好像长大了,对许多事物有了新的认识。

如今,站在旁观者位子上,客观冷静地看宝玉,觉得他贪色的性格愈发彰显。

宝玉只比自己大三岁,小小年纪,就敢调戏自己母亲女婢,致使金钏跳井。

不爱读书,只爱与女孩厮混。与袭人暗中婬乐,弄得怡红院争风吃醋,晴雯丧命,四儿和芳官被撵,还连带着其他房里丫环遭殃。

对这些,宝玉毫不思过悔改。

原以为宝玉对丫环如此,因为他是主子,养尊处优,没把下人放在心上。

暗想宝玉对自己,又岂非不同?自己与他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块长大。然而,关键时,他也是舍弃了自己,很顺从地娶了宝钗,与宝钗有滋有味地过起了日子,任凭自己在这里备受欺凌。

素日,那些人对自己私下冷嘲热讽也就罢了。如今,若没有贾府主子的暗示,奴才怎敢明目张胆地克扣自己的饭食?作为荣国府管家的宝钗能不知晓?

宝玉若是对自己还稍有关切之心,岂会丝毫没有觉察?

黛玉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黛玉,你所受的苦,一定要记着。今后处人处事,要擦亮眼睛,用心去看,不要被人蒙蔽了。千万不要轻信人,尤其是有钱有势的男人。

正当黛玉想得入神,湘云带着一身寒气来了。

通过潇湘导购前往淘宝网购买内衣,免费拿潇湘币看潇湘VIP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黛玉新说最新章节 | 黛玉新说全文阅读 | 黛玉新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