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天 083 第四四话  昙圣(3)

作者 : 白痴公子

讲读的过程极其无趣,不忙总结一下讨论的结果:

纪年法——十世为一纪,号为龙纪,十世分别为:天启,鸿蒙,隆基,宗佑,太炎,金舆,骊歌,莫椰,闰世,重天。并议定龙卫接掌神龙城时为龙元纪天启元年,到现在是龙三纪天启五十九年。

季节法——一年分春秋两季,十二月,一月三十或三十一日,一天一夜为一日。按《二十四节气》中,本来是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可是夏冬两季既没有祭祀大典,也不适合狩猎休闲,没有存在的必要,议定的结果是,只保留春秋两季,各六个月;既然只保留了两季,月份也就划得更加齐整,但仍根据日月的活动规律,保持每年的天数不变。

计时法——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为:启明、旭日、左午、中天、右午、夕华、向晚、新月、暗夜、谷辰、子夜、清初;《苍茫书》中断断续续讲述了启明、旭日、中天、向晚、新月、子夜,但是又可以断定并非将一日完全等分,很明显,中间仍有时辰点没有记录,根据一些隐约的含义,分别增订了左午、右午、夕华、暗夜、谷辰、、清初六个时辰点。时辰之内,《苍茫书》还表示宜分为六个刻钟:入、寻、定、隐、发、出,而通常一个刻钟的时间之长成为一寻。但总的来说,太史昙圣对这个计时法还有点惴惴,因为并非数字计时,必然要求牢记各时刻之名的先后顺序,与一纪十世有应该同病相怜。

关于长度——《苍茫书》里也有记载,最短为寸,寸以上为尺,十寸一尺,四尺一步,十尺一丈,百步为一舍,四百步为一里。在这里,昙圣注明:寸、步为模糊概念,尺、丈为精确概念。

关于方圆——似乎写日记的人颇不喜欢,《苍茫书》中只匆匆写道:十六井一田,再倍之,为一乘。这样的分法昙圣觉得太笼统了,虽然找到这一句话犹如大海捞针,嫣语又讲读了《舆地》、《井田》这样的资料,最终认为:四舍拱为一服,四服为一井,四井为一乡,四乡为一田,四田为一社,四社为一乘;并制定,西市为千乘之城,狮城为百乘。

关于衡重——《苍茫书》中一点讯息也没有,看来这本书真可能是神龙大帝写的;在《国富论》、《化民策》、《货殖编》中查到: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二十四两为一镒。但,两与镒之间的进制太大,豁为八两为一斤,三斤为一镒。

两人讨论良久,总才算确定这六个名目。而这时,身旁的几案上堆满了查阅过的书籍,数不清多少册,淹没了娇弱的嫣语的身影。只听见,她不断地喘气,连连地问:“太史老爷爷,完成了吗?这样可以了吗?”

太史昙圣也是止不住地打呼呼,“哎呀,终于完成了,多亏了你呀,小语,要不然,我这老眼昏花,又不知道弄到何年何月呢?”

他的声音未完时,已经飘飘地走出了寰枢阁,留下一堆书丛,和书丛中,被挡住的嫣语。

她微笑着,大眼睛眨巴眨巴地。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天最新章节 | 重天全文阅读 | 重天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