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客情缘:遭遇美女冤家 8、和白领拜拜

作者 : 逃也

华宇电器公司是全市知名的华宇集团旗下的一个产业,主要做的是做家电销售的。在这个方圆1万多平方公里,拥有三区十一县人口一百八十万人口的地市级区域,华宇公司占据了近60%的家电市场,是全市最大的家电企业。据说,原来国美和苏宁这样全国最知名的家电企业也想入驻本市,最后在考察了整个市场行情后,权衡利弊,最终没有入驻。这是凌枫上班后才知道的。

凌枫所应聘的是售后服务部。售后部一共15个人,14个男的,1位女的,男同志主要负责售后产品的维修,女同志其实就是个话务员,负责接听从客服部那反馈过来的信息。这其中5人是和凌枫一起新近招聘来的,公司只所以扩招员工,据说是南方的一个较大的家电企业最近要入驻本市(不知是那家想吃螃蟹的企业),华宇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增加竞争力,在要售后这块大做文章,提高售后质量,加快售后响应时间,赢得上帝的青睐。

其实,任何一个家电企业,最基本的四大系统,即销售、物流、客服、售后是考验企业能否生存的基本终端。当然,销售占据主导地位,而售后则是顾客上帝满意是否的关键环节。

华宇的售后并不是全由自己来做的,比如大的品牌,如海尔、格力、联想等,本市都有其厂家的售后服务中心,华宇能做就是通过客服把顾客报修情况转给厂方或者厂方指定的维修人员,只起到解释和转达的作用。但本地没有售后服务的品牌或者小品牌,如二三线的空调、电视、手机、小家电等,则由华宇来做。并且当大品牌的产品过保时,华宇也有义务为顾客解决问题。凌枫他们主要是来做这一块的。

但仅这一项,工作量之大就超出了凌枫的想象。因为华宇60%的市场份额并不是浪得虚名,一个五-一长假,华宇一天便销售出了五百多台空调,其它的诸如电视、手机、电脑等便不用说了。

新人到岗,即使你的技术水平再高也得适应一下工作环境,由老同志带一下。销售部经理张士成,也就是凌枫报道时遇到的那位,把凌枫安排在一个叫马云的手下,维修空调和电视业务。

“马师傅,请多关照。”凌枫听到这个名字,便联想到了阿里巴巴的那个马云,很有意思,礼貌地和他打招乎。

“别叫师傅,都是同事。”马云四十多岁,不到五十吧,看上去很和蔼,凌枫和他说话时,他正在给一台看样子已经维修完毕的电视机上盖。

“有什么需要我卖力的,你尽管说。”凌枫谦虚地道,他自忖一米七八的个头,还是有些肌肉的。

“还别说,咱售后部,力气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马师傅上下打量了一下凌枫,“你去换一下工作服,和张磊把这台空调抬出去吧。”

这时,看电话的那圆脸女孩把凌枫带到维修间里面工作室的一排铁柜前,找出一身崭新的工作服递给他:“穿上试试,看合不合适。”

“行,就这套吧,你拿的还真准,谢谢。”凌枫笑着说。凌枫的嘴并不笨,特别是在女孩子面前。

“没关系,以后衣服脏了的时候,找我就行了,公司里边有专门洗衣服的。”她看着凌枫说,“我叫任小丽,以后叫我小丽好了。”

小丽?凌枫忽然忍俊不禁地想笑,但又赶紧憋了回去,他是忽然联想到了步步高的那句广告词“小丽,来电话啦。”因为她本身就是看电话的。

“嗯?”她估计是看出了凌枫的表情。

“没什么。”凌枫赶紧背过身去试衣服,第一次见面就要取笑一个女孩子,终归不好。

凌枫对着穿衣镜照了照,还别说,她给的这套衣服,真挺合身。看着镜子里一身蓝色工作制服的自己,凌枫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怅然:从此以后,自己就算是和白领拜拜,真正步入蓝领阶层了。

和凌枫一起抬电视机的张磊长得五大三粗的,看样子不象新来的。电视机是二十一寸的,虽然两个人抬起来不太沉,但从维修部穿过大厅,至大街上等侯在那里的送修车,还有一段的距离,路远没轻重,凌枫抬着抬着便感觉胳膊有点酸麻,特别是往车上举的那一瞬间,好玄没月兑手。

正当凌枫和张磊准备返回时,另一辆车上一个人向他们摆了摆手:“喂,你俩把这台冰箱搬过去。”

“妈的,真倒霉。”张磊小声嘀咕了一声。

冰箱!那么大的家伙,怎么抬,凌枫暗自想。

“还是我来吧。”张磊看上去人很厚道,没有难为他的意思,不让凌枫动手。他把冰箱四个角用绳子捆住,一低身,背在了肩上,凌枫赶紧上前扶住,就这样,晃晃悠悠,进了售后部。

不会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都是这些搬运工才做的活吧,凌枫想,那样自己就惨了。他之所以选择这个公司,这个职业,一是为了能赚到点钱,二来还是想学习一点实用技术的。他在大学里选修的硬件基本都是一些理论东西,要应用到实践,还有一定的距离。

售后部除了经理之外,并不分三六九等,但还是以技术优先的,象带凌枫的师傅马云,在这里技术是相当过硬的,他可以随便吩咐哪个员工做这做那,几乎没有人敢反驳,就连张经理每逢遇到难题,总是要先征求一下马师傅的意见。

这也难怪,在中国,大家都知道现在最缺少高级技工。在维修人员队伍中同样,有经验有能力的一般都去大型制造企业就职,不屑于做最低层次的售后维修人员,而做售后维修的大都是些粗略懂点电气知识,再经过厂家培训就能上岗的,象凌枫他们招聘的这批员工,也包括售后部所有技术人员,几乎都是本市内或省城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简单的小问题倒也能处理,但遇到难题,便很难解决,只有请马师傅亲自出马。

后来凌枫知道,象马师傅这样的维修人才,一个人可能接着好多家厂子的维修定单,也就是一个人做好多个品牌,但大都是一身兼数家公司,或者私下里联系些私活,赚点外快。当然,公司高层都心知肚明,无可奈何,以自己开出的薪水是无法把他拴在一家公司的。

凌枫明白,以他目前的技术水平,短时间很难在这里出人头地。或者说他不想出人头地,只是想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于是便把目光盯向了马师傅,整天围在马师傅身边转。从小到一棵螺丝钉,大到搬运冰箱、冰柜类的力气活,只要马师傅有个眼神,他便立即迎面赶上,目的是能赢得马师傅的好感。当然,他这样并不是为了升迁,何况马师傅并不是所谓的高管。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能有一个独立工作的机会、能从他那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有个只研究电路板而不用去搬这搬那干体力活的平台。他深谙,他在大学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差之千里,何况各个厂家生产的东西又千差万别。

付出总有回报,没过多久,马师傅便在一些非细节问题上,比如测量电压、电阻什么的,有意无意地让他去做,这相当于给了他一个机会。

当然,凌枫是不会放过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机会的。马师傅交给他的工作,他会倍加珍惜地去做好,一个元器件,认为有问题,他都要反复地测量好几遍,直到确认无误为止,为马师傅的维修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原以,凌枫以为自己很NB,大学不但主修软件,还兼修硬件,学了很多理论知识,编过成千上万行C程序,能够熟练的运用Protel99SE,AutoCAD,布出过自己的第一块电路板,又在胡同口修理家电李师傅那“实习”过,但当走上并真正开始这个工作岗位的时候,他简直就傻了、蒙了,有的品牌电路板上的很多元器件都不认识……更别谈其他的更尴尬的事情。

好在凌枫对于学习比较过敏,他知道只有实践-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他疯狂地去浏览公司为了做好维修服务而购买的放在书架上上百种关于维修理论的书籍,彻夜研究电路图,熟悉厂家的技术标准,熟悉各种电子元器件,熟悉产品开发的各种流程,看明细表和各种图纸,经过1个多月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煎熬,……进步还真快,收获也蛮大的。

有一天,他和马师傅处理完一台康佳液晶电视故障后,马师傅笑着对凌枫说:“你现在可以独立工作了。”

“差得远呢,要是没有您的指点,我是弄不好的。”凌枫说。这台电视,虽然基本上是凌枫自己独立弄好的,但与马师傅的点拨功不可没。

“不承认学历不行,这么复杂的故障,别说是新人,就是现在我们这工作两三年的技术人员,也不见得有十分的把握。”马师傅有点捧他。

“大学学的那点只是理论东西,太粗糙了。”凌枫谦虚地说。

“理论很重要。”马师傅指了指自己身上这一身工作服说,“我要是懂软件,不致于在这样的环境工作。”

凌枫苦笑了一下,心想,他学了这些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样吗。

“你主要是学软件的?”马师傅问。

“嗯。”凌枫说,“硬件方面也接触过,不过不太精通,简单的电路板倒是能设计。”

“上过大学的人就是不一样,我是能维修,要我设计,那就难了。”马师傅说。

“其实您就是没想到过要设计,以您的技术,电路板的设计是很简单的。”

“你就别捧我了,光是那一串串的洋文我看了就头疼。”

“设计电路几乎用不到什么英文,软件编程才需要。”凌枫说。

“快奔五十的人了,没那份心情喽,都说IT业是年轻人的天下,看来果不其然。”马师傅显得很高兴,“你上过大学,英语应该不错,一般的英文说明都能看明白吧。”

“还行,有些生僻的缩写需要查手册。”凌枫说。他的英文水平还可以,在大学里也是过了六级,只是口语还差一点点。

“人这一辈子就是不能翻回去,如果能,说什么也得把英语学好。”马师傅笑着说。

“可不是,现在最难买的药恐怕就是后悔药了。”凌枫附和着他说。

“有机会咱俩合作。”马师傅环顾一下四周,小声对凌枫说。

“行,有什么事,您吩咐就是了。”凌枫说,但有点不明白他的话,他们现在不是已经在合作了吗?

马师傅对凌枫的肯定对他来说犹如一针强心剂,使他对硬件方面更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软件和硬件从一台设备整体来说,联系相当紧密,但从技术维修角度,特别是家电方面,又似乎是完全隔离的。懂软件的,不可能维修得了一台坏电器,哪怕是一只热水壶,而不懂软件的,却能游刃有余。凌枫的软件知识在家电行业,根本无法发挥它的作用。

如今,从凤毛麟角的一点硬件知识,到现在能够独立工作,凌枫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凌枫想起来,有点沾沾自喜,不由得不佩服自己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逃客情缘:遭遇美女冤家最新章节 | 逃客情缘:遭遇美女冤家全文阅读 | 逃客情缘:遭遇美女冤家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