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唐 第30章牛黄丸炼制初成龙门县惨遇旱灾

作者 : 市井幽人

()翌日下午,那几家药材掌柜依照约定将王家采购的九种药材装上牛车拉了过来,王家勇两千贯又五百六十四文的高价买了下来。

王母出面,为表示感谢,大摆筵席。等将他们送走之后,王勃就开始着手炼制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的成分是广郁金、栀子、黄芩、黄连、珍珠、朱砂、雄黄、麝香、牛黄、犀角、龙脑香等十二味名贵药材。

王勃首先将这些药材捣碎,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入大锅中,然后加入加热融化后的蜂胶、蜂蜡、蜂蜜混合溶液,搅拌均匀,直到两者彻底相融为止,最后只要用手将比这种跟橡皮泥差不多软硬的药泥搓成一颗颗细小的药丸,抹上蜂蜡,装入一个个小瓷瓶中就可以了。

一大马车的药材到头来只练得三十六瓶安宫牛黄丸,每瓶十二粒。

“阿娘,三十六瓶安宫牛黄丸都在这里,从今天开始,每日饭前服一次,一次一粒,直到三十六瓶用完为止,切记,——月奴,某白天要去蒙馆上学,以后督促阿娘按时用药的事某就托付给你了。”

“放心吧,四郎,奴知道。”月奴乖巧地点了点头道。

王母捧着一瓶安宫牛黄丸,站在门口,望着王勃骑驴远去的背影,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是儿子专门给她炼制的仙丹,包含着浓浓的爱,就像相连的血脉一样温暖。

自从那日与老先生谈过话后,王勃就一改先前的态度,变得认真听讲起来,老先生在上面说一句,他也煞有介事地跟着同学们一起摇头晃脑地念一句。

但是在课余、在家里的时候,他就会舀起老先生给的各年乡试、省试科举试题以及相关的书籍进行专研,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用笔记下来第二天下午放学后问老先生。老先生自然是诲人不倦的。

至于牛大这货,尽管为了吃饭大计,也没之前那么能折腾了,可是上课打呼噜被罚站,下课把几个敢骂他傻子的同学打得鼻青脸肿是常有的事,而牛大这样做造成的后果就是他虽然被孤立,但却成了蒙馆的馆霸。

与之相反,王勃自从认真听讲,试着与同学们打成一片,而不是特立独行以后,凭着神童之名和酷似女孩的长相以及领先他们二十多年的情商,同学们都接纳了他,加上后来多次考试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他更是成了蒙馆的精神领袖。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却偏偏上学放学都走在一起,形影不离。

晚上坐在窗前看书或者做老先生布置下来的作业的时候,王勃也会教月奴读书写字。在他的心中月奴是贴身丫鬟,而是像亲妹妹一样的存在,对待亲妹妹他当然希望她像其他大家闺秀一样成长,而不是成为一个目不识丁的村姑。

除了教月奴读书写字,王勃有时候还会给她讲故事。月奴最喜欢听他讲狐仙与秀才的悲情故事,讲到动情的地方,她就会忽然抽泣起来,但却没有眼泪。

虽然上了学,但王勃依然坚持早上五更起床,接着带着月奴和牛大去没日崖打太极,然后骑着由驴子牵着的马虎去蒙馆上学。每天的这个时候牛大都会在坊门口等着他,一边围着蒸饼铺子啃吃蒸饼。

这一年,绛州普遍雨少干旱,至秋收时,龙门县收获的粮食和蔬菜比往年都少了一半。

在这西红蜀、土豆、菠菜、胡萝卜还没有从外国传来的蔬菜少得可怜的时代,在这水果品种也少得可怜的冬天,现在又遇上这种粮食大面积减产的旱天,蔬果更少得可怜,这冬天可怎么过?难道仅靠菜窖的一些大白菜和腌菜以及一些放在地窖的不新鲜的水果把这冬天过完?别人或许觉得没啥,但王勃受不了。

他的味蕾在上一世就被娇惯坏了,自从来到大唐,大唐是没有炒菜的,只有炖菜和烧烤,王勃每天都吃不上喜欢吃的炒菜,王母又不准他进厨房让他自己搞,这已经够可怜的了,现在又因为遇上这种鬼天,粮食减产不说,连蔬菜和水果也差点吃不上了。王勃不能容忍,于是决定在后院建造一个温室。

在这没有透明玻璃,没有薄膜,一切先进仪器都没有的大唐,想要建造一个温室大棚,那是异想天开。王勃想要建造的温室并非温室大棚,但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为了满足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的需求。

温室也叫暖房,在汉代就已经存在。《汉书·循吏传》:“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

可惜因为当时的统治者认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故而便下令禁止了,从此失传。其实方法很简单,无非就是利用提高和维持室内温度的方法,反季节栽培蔬菜和水果。只是有些方法就像窗户纸,戳破了就没什么秘密可言,但只要没戳破,那便是用上几百年都想不出来。

对于来自二十一世纪,反季节蔬果早就烂大街的王勃而言,这层窗户纸自然是不存在的。

有了想法就要付出行动,王勃给王母讲,他从原先在龙门山上遇见的老神仙那里还学过一种冬天也能种出夏天吃的蔬菜和水果的秘法,他需要一块地。

王母听说以后,惊喜万分,说这哪是什么秘法,分明就是仙术,要求王勃千万不要传出去,不然惹火烧身。

知道王勃的用意后,王母即刻就命人在后院的花园开辟出一块沃地,并按照王勃的要求盖上一个没有窗子只有门的严丝合缝的房子,再在旁边建一个屋子,屋子里造一个大炉子,然后用一根铜管把炉子和温室连接起来。只要炉子生火,铜管便会把源源不断的暖气传导进温室,让温室的温度适合作物开花结果。利用铜管传热的原理输送暖气,是王勃从古代的室内造暖气装置地龙受到的启发。

等温室建造起来后,接下来的一步便是栽种蔬菜和水果。

要种些什么蔬菜,什么蔬果呢?王勃学着牛大挠了挠头,种出的东西是供给家人吃的,种些什么东西,自然要征询家人的意见。

“四兄,你是说真的吗?冬天也能吃上水果?”几个弟弟围着王勃叽叽喳喳地问道。

王勃揉了揉他们的头,笑道:“当然,四兄哪次骗过你们?”

“耶!”“太好了!”小家伙们得到王勃的肯定后,欢喜地拍手叫起来。四兄从没有让他们失望过,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做到,在他们眼里,四兄是最棒的。

王勃道:“你们说说,你们都想吃什么,四兄给你们种出来。”

“真的?某要鸡翅膀,四兄给某种一大片鸡翅膀出来吧,好不好?”老八高兴地鼻涕泡都破了,叫嚷道。

“某要种猪拱嘴!”老六叫道。

“某要种……**,结出……出一大片的马……马来。”老七叫道。王勃无语了,心说他们脑中此刻肯定有一颗结满鸡翅膀、猪拱嘴、马的大树摇晃着,向他们招手。

老五就很成熟了,他劈头盖脸地教训起这几个弟弟道:“你们傻啊,田里面怎么能种出肉来?四兄,给某把这一文钱种下去吧。”

王勃晕倒,哭笑不得地道:“某看你们是来帮倒忙的吧?听清楚了,四兄只能种出蔬菜和水果来,别说什么鸡啊钱的。”

几个小家伙争先恐后地报上自己想吃的水果的名字后,王勃便列出一个单子,委托刘管家照单子把种子啊树苗啊什么的都买回来。等刘管家带着下人把一大堆树苗、种子买回来后,王勃便在温室中的田地里分类种下各种蔬菜种子和果树树苗。

田并不大,大概半亩,也就是一个篮球场大小,种的东西虽不多,但贵在品种多样和新鲜。

等东西都种上后,接下来就是施肥。唐人不知施肥,想不到粪便浇灌的农作物生长得更好,而只知看天吃饭,天好,收成就好;天旱涝,则欠收或者干脆一无所有。

唐人既然不知施肥,那自然就不能接受吃被粪便浇灌过的食物,深谙这个道理的王勃便瞒着他们,支使满月复牢骚的驴子挑粪浇灌,等事成,王勃把门一关,谁嗅得到粪味?谁知道他用粪便浇灌过?

驴子嘀咕道,打死他都不吃从这地方长出来的东西。

然而大家到底还是小看了这次的旱情,龙门县仅仅只是农作物减产,已经算非常幸运的了,这跟龙门县有龙门山将湿气挡下来化而为雨水有很大的关系;而其他好几个县城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几乎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其严重程度可见一般。

粮食、蔬果减产乃至无收,直接导致粮价和其他商品的价格飞涨,富人禁奢侈,一般人家勒紧裤腰带,穷人成乞丐,乞丐被饿死。

许多灾民朝龙门县涌来,龙门县一时间顿时成了难民集中营,随处可见饥肠辘辘的灾民,到处杂乱无章,尽管有武侯维持秩序,但灾民实在太多,根本顾不过来,龙门县治安成了很大的问题,偷鸡模狗、当街抢劫的事情频有发生。

王勃带着驴子和月奴正要出门,刘翁就把他喊住了。为了学生的安全,学馆已经停课了,王勃现在无聊地呆在家里。

刘翁拄着拐杖过来,急切地道:“四郎,你乱跑,外面很乱,你一个小孩子出去,多危险啊,你阿娘不是让你呆在家里吗?你不听话,小心挨骂。”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驭唐最新章节 | 驭唐全文阅读 | 驭唐全集阅读